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

羅坤擡頭望了望黑暗無邊的頭頂搖頭道:“這地下竟如空蕩若有星辰在上面真感覺是在地面上呢。”簡良用手抄了一些水送於口裡嚐了嚐眉頭不由皺了皺。羅坤一旁道:“味道如何?”

簡良道:“水質重滯似海水而淡若湖水微鹹難道真的是在很古以前地勢上升海水下降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藏地高原都是漂浮在這地海之上的?天地變動也太大了些!”簡良接着又四下望了望道:“這片地海深藏地下不見陽光水中當無活物除了這黑暗有些怖人外倒沒有再叫人生懼的理由。”

羅坤笑道:“放心罷有‘真如’寶劍在我身旁但有怪物斬殺便是。”方國渙這時道:“在這地海上真遇有什麼地下怪物也由不得你我。”接着又搖頭嘆道:“想在那海洋之上經受了許多驚嚇沒想到又會來到這地海中走一遭實如夢幻一般不知真假。”三人的說話聲暫時擾動了這無邊的黑暗和寂靜開始時倒能聽到些回聲後來便無了這種現象顯是離周圍的石壁遠了。

木筏一路前行黑暗中也不知走了多遠火把已經換了六七支。這地下深處的地海水面上倒不甚冷唯感有陰氣逼人而已木板划水之聲似與地面上在河水中行槳的聲音有異但感有些沉滯。

黑暗中也不曉得時間長短已經過了幾時了但以驅動木筏前行。火把又連換了幾支方國渙這時忽見前方水面上臥着一龐然大物心中一驚借火把光亮仔細辯認時不由大喜道:“地元島!一定是地元島。”原來前方水面上出現了一座石頭島簡良、羅坤二人也自大喜加快了木筏前進的度。

到了近前見此島如一整塊巨石一般通體成黑色幽然獨居水面上也不知有多大面積。羅坤尋了一上岸處先跳上島來把繩子套在了一塊凸起的石頭上覆把方國渙、簡良扶上岸來又隨手拾了幾支火把提了裝着水和糌粑的皮袋由於走了多時準備在島上用些食物。

到了石頭島上方國渙四下望了望見並無異處不由惑然道:“怎麼不見金聖法王所說的那種能光的地石呢?此島莫非不是地元島我們上錯了?”

簡良道:“此島頗大我們且找一找罷既使不是地元島也可以暫時歇下腳。”方國渙道:“也好。”三人便持了火把向島上查看而來。島上石面很滑三人但尋平坦處走了。簡良這時忽覺腳下有東西絆了一下用火把照看時見是一斷殘木一端有燒過的痕跡簡良不由驚喜道:“這是一支殘剩的火把看來是有人來過的這裡是那地元島不假了。”方國渙、羅坤二人也自歡喜。

三人一路前行了約百餘米羅坤忽然驚異道:“我們是不是走出了地下到地面上來了?前方的空中怎麼會有星星呢?”方國渙、簡良擡頭看時但見前方一片點點的亮光懸於半空之中是如夜晚的星辰一般。

方國渙此時驚喜萬分道:“地象!”急忙向前方跑去隨感地勢漸高原來那片光亮是從一座石山上映射下來的。當方國渙、簡良、羅坤三人到得石山碩上再看時不由驚呆了。見此石山頂端幾十米的平坦開闊處佈列着幾百塊大小不一而又透亮光的所謂地石而那地石所佈之勢卻如天上的星象之式有“北斗七星”有“南恆七宿”而又統成一種大勢。

方國渙此時驚異道:“此地象乃是應天象而成天地相應!這……這怎麼可能?”方國渙見這幾百塊地石有些雖按星象成形但在佈勢上又似有“板塊”之別東西分置如在那東端的中心部位有九塊大些的地石被其它地石圍繞似如中原的九州位置。

方國渙立時驚悟道:“這片地象不僅僅布有中原的地勢而是全天下的地勢都在這裡了藏地高原爲天下最高處因地勢之因地氣四布故而此處地象可以影響天下間世界諸國的國運此乃爲關係着全天下安危的風水大格局。”簡良、羅坤二人聞之驚訝之極。

簡良愕然道:“這怎麼可能?此地象能影響中原的局勢已經令人難以置信瞭如何還能影響到天下諸國?”方國渙道:“這幾百塊地石星羅棋佈所呈現的是天下大勢非限於中原看來天下間的地脈都是相連的地氣暗中無形的運化、變動自可影響到相應的地理位置相應的國家。這些地穴乃是全天下的地眼所在是大地的心臟決定着地脈的強弱地氣的盛衰相應的地勢上所在國家的安危。但不知何故這些地穴都聚在了地海中的地元島上?成此奇異的地象最是不可思議的。天難測地也難測其間道理無法知的。”

羅坤這時道:“那金聖法王曾經說過大地如人體一般有着地穴和地脈之氣是和人體有着穴位和經脈之氣一樣要想制住一個人點封他的一處要穴便可以了乃是阻斷了他的經脈之氣氣血不能暢通。看來這大地也是一樣地元島乃是大地的要穴聚集之處地穴成象所謂牽一而動身地雖廣大也有此地穴相制動地穴而變地象地氣一變便可影響相應之地局勢隨之而變天大、地大都有相應的相制相成之處地理風水中的道理可能就是這般了。”

簡良點頭道:“有道理先前隨神針秋海林先生習練‘無相棋’時也曾習得經絡穴位之學秋海林先生說過人體是最奇妙的動一穴而激全身調一經而順百脈刺手頭應點足腹動不因其遠而有遙治之功。地之理也然既然有地脈的相承地氣的運化變動地穴自可遙控千里、萬里之外的相應之地。至於天下間的地穴爲何聚集於這地下深處的地元島上雖有些奇異不可思議但也可以認爲如人體一般內部的變化可反應於體表某一處依其特徵而可以調理之。秋海林先生的鍼灸之道尤高可刺某一部位的穴道而醫全身之疾如手、如足好似全身的病患都可以反射到手足之上。刺手足之穴便可以醫治全身了這些地穴有集中遙控天下地勢之功可以認爲是同一個道理了。”

方國渙聞之點頭感嘆道:“簡兄與羅賢弟所言有理看來這地理之間是與天人相應的。人因世事繁雜七情內動而生疾患人心險惡思叛謀反有違天道而又生世間之亂天地有性也能感應。看來這地象的變化非地之變而是人使之變天地本平和禍亂之生都是人之所爲。而天地又有好生之德不使人亂之太過各呈其象以示吉凶人察之便可因勢利導再使天地趨於平和也可被奸人所利用旁生激變。然天地性穩終保平和古往今來便是如此了。”簡良、羅坤二人點頭稱是。

當方國渙、簡良細觀整片地象時心中都各自吃驚見這幾百塊地石雖然都清一色但都依地穴的自然之位按棋勢所布彼此間互成互制棋上非達化境者不能看出。“世事如棋”小說文字版!方國渙、簡良二人驚歎不已。

羅坤這時異道:“金聖法王曾說過這些地石共有三百六十一塊應一週天之數我怎麼查數了兩遍只有三百六十塊好象少了塊不知哪裡去了?”方國渙聞之也自數了一遍果然是少了一塊。簡良這時心中一動忙道:“莫不是李如川在改變地象之時竊走了一塊?”方國渙聞之驚訝道:“李如川偷走一塊地石有何用處?”

簡良道:“此地石飽吸地氣故呈光色李如川可能是以此來查驗漢陽王叛亂之勢的盛衰來斷吉凶的。”方國渙點頭道:“或許是有此目的。”羅坤這時道:“方大哥、簡公子你二人便使出棋上的本事罷扶正李如川變動過的地象讓中原的戰亂就此息了罷。”方國渙與簡良相視之下點了點頭方國渙道:“此地象之東應中原之位應扶正那裡的地勢。”

簡良道:“這些地石所壓地穴雖按棋勢而布卻也按中原九州地勢所成依此思路走動當是不難的。”方國渙道:“且先查出李如川在何處動了手腳。”隨後二人便步入了地象之中。

羅坤此時在邊緣處彎下腰去伸手試着去動近前的一塊地石誰知地穴內似有什麼東西緊緊吸着地石一般提它不動羅坤心中驚訝卻也不敢運功力去取以免擾了地象的正常之勢知道這不是自家的本事便站在一旁觀看了。

見方國渙、簡良二人在地石中走來走去似在尋找什麼羅坤不由問道:“方大哥、簡公子爲何還不動手扶正地象?”簡良搖頭道:“還沒有找到李如川變動之處不能輕意走動的。”羅坤道:“這麼多石頭誰知道被李如川動了哪塊?”

方國渙道:“在這片地象內地穴有如蜂窩不計其數而有地石壓着的地穴也有三百六十處依地石光色所言李如川變動之位必是使其地氣大盛所置地石的亮度也應是強的可是看這些地石的光色都差不多的不知下手壓抑何處?”羅坤聽了搖頭不解道:“方大哥、簡公子你二人難道被這些光的石頭擾得迷亂了嗎?你們所在的東方中原之位有幾塊亮度極強的石頭如何辯識不出?”簡良、方國渙二人聞之一怔低頭查看仍無覺有何異處。

羅坤見了大急道:“方大哥身後就有一塊亮度異常怎麼能看不出來?”方國渙回身看時見身後的幾塊地石也無特別之處亮度光色都是一樣的自對羅坤搖了搖頭不知他說的是哪塊。羅坤見了急忙道:“你二人在裡面辨不清且到我這邊來一看便知。”

方國渙、簡良二人聞之覺得有理便從地象中走了出來至羅坤身邊再回頭看時果見有幾塊地石亮度異常非其它地石的光色可比。方國渙此時恍悟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來就是這個道理了。”

在地象內應於中原之位的地石當中惟有三塊亮度最盛一塊在東北方向一塊在西北方向一塊在南方。

方國渙見了道:“李如川所變動者當是南方那塊與漢陽一地相應使其地氣大盛令叛軍得勢於一時的但不知另外兩塊爲何也如此光亮?”簡良疑道:“莫不是日後這兩個地方也有兵亂的?如此一來天下將無寧日了。”

方國渙道:“我將南方的這處地穴內的地氣壓制下去簡兄變動另外兩塊使天下大勢趨於平和。”簡良道:“如此甚好用這清一色的地石走一回合和棋這可是天下棋家所沒有走過的也是他們走不了的。”

方國渙聞之點頭笑了笑接着又道:“此處地象容括天下各處方位又依棋勢而布棋道應天而置貴在奪勢李如川變動的這處地穴居君位有使周圍地穴臣服之意看來他的野心不小但將此格局改變一下日後再觀其是否應驗。”說完便與簡良復進地象之內依其所佈之勢以棋力走動地石。

方國渙在那處地氣強盛的地穴周圍伸手移動了幾塊地石對其造成了壓鎮之勢“氣眼”全封抑制得十分厲害。每移動一塊地石感覺呈凹處的地穴內有氣冒出手上似感兩塊磁鐵突然分離了一般。

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7回 美食家第98回 迷團(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4回 雌雄寶參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09回 盲棋(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77回 木各莊(1)第111回 小活佛(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74回 漢陽王府(2)第95回 黑衣盜(2)第47回 龍鳳琴(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88回 珍珠匾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47回 龍鳳琴(1)第19回 殺人棋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56回 昆吾刀(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46回 驚棋(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111回 小活佛(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65回 六合島(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47回 龍鳳琴(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106回 醫聖(2)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100回 地象(1)第6回 白虎山(上)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44回 棋祭(3)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107回 驚走鄱陽湖第50回 棋公子(3)第77回 木各莊(1)第48回 相國寺(3)第58回 棋神(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97回 脈卜(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77回 木各莊(4)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90回 海熒石(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99回 金聖法王(2)第53回 無相棋(3)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87回 三戰棋(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58回 棋神(1)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80回 東瀛棋士(2)
第51回 天人弈戰(3)第7回 美食家第98回 迷團(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4)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4回 雌雄寶參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36回 天星棋子(2)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09回 盲棋(2)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33回 血戰天元(3)第77回 木各莊(1)第111回 小活佛(2)第43回 燕山田叟(1)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49回 玉棋山莊(3)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74回 漢陽王府(2)第95回 黑衣盜(2)第47回 龍鳳琴(1)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88回 珍珠匾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2回 楓林草堂第45回 火器專家(1)第74回 漢陽王府(1)第47回 龍鳳琴(1)第19回 殺人棋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84回 羣英出海(1)第56回 昆吾刀(3)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116回 浴血遼東 1第24回 換腦術(上)第34回 羣英脫險(2)第64回 客留鳳陽城(3)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2回 棋佈天元陣(2)第101回 地下之旅(上)第46回 驚棋(2)第21回 百溪棋館第111回 小活佛(1)第29章 相會齊家堡第103回 地下之旅(下)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67回 菊花夫人(1)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65回 六合島(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47回 龍鳳琴(1)第20回 寶馬神駒第106回 醫聖(2)第80回 東瀛棋士(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100回 地象(1)第6回 白虎山(上)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44回 棋祭(3)第60回 蘭玲公主(1)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51回 天人弈戰(1)第81回 起死回生(2)第69回 途中救險(1)第107回 驚走鄱陽湖第50回 棋公子(3)第77回 木各莊(1)第48回 相國寺(3)第58回 棋神(2)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97回 脈卜(1)第60回 蘭玲公主(4)第77回 木各莊(4)第12回 天元化境(上)第90回 海熒石(1)第28回 金槍無敵將第99回 金聖法王(2)第53回 無相棋(3)第54回 隨州客棧(1)第87回 三戰棋(2)第36回 天星棋子(1)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37回 碧瑤山莊上(1)第91回 海市蜃樓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70回 兵護黃鶴樓(2)第58回 棋神(1)第68回 五毒菊全(1)第113回 羣英會上(1)第67回 菊花夫人(2)第80回 東瀛棋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