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

放開來說,唱胡歌在這個時代反對的人不多。只要別象李承乾那樣,將東宮當作了塞外的蒼穹就行。至少不象商人這個詞語刺眼。但作爲一些頂尖家族來說,還是刻意保留着中原的禮教與文化。因此,聽到狄好在唱他聽不懂的歌曲,狄仁傑怒了。

“狄卿,別用生氣,是孤讓他們唱的。昨天許敬宗又出手了,孤有些鬱悶,所以過來讓她們給孤唱兩支曲子。”

“殿下,這是她們應當做的。”狄仁傑立即說,做錯事歸做錯事,可是太子常過來看看,卻是歡喜。又問道:“許少師出了什麼手?”

李威將事情一說。

狄仁傑想了一下,道:“心肯定不會有好心的,太子妃久而未決,裴家矜持,羞於出手,於是想借韋家這個女兒,將這一灘水弄渾了。這個卻是不打緊的。再說,韋家女進入東宮,對殿下未必有多大好處,但決不會有害處。”

早知道他這樣說了,李威也沒有分辨。

狄仁傑又說道:“殿下,此事無須分心,即使如他所願,也要數月之後,他未必等到那時候。”

太子要上位,有人扶有人踩,扶自然喜之,可踩,誰能踩得有許敬宗厲害?如果不是此人自持其高,這次留下漏洞,慢慢地纏鬥,一直到他病死,都讓人頭痛。

倒了許敬宗,也許還有惡意的人,已經不足爲害。

“但剛纔的曲子……”

“狄卿,也是孤教她們唱的,在坊間聽到一些事,也聽到這首曲子,當時覺得優美,記了下來。”李威又將剛纔與二女的對話說了一遍,狄仁傑同樣好奇,看着地圖說道:“果然地域廣大無垠。”

也只是驚奇,唐朝的包融與開放,是中國曆代所罕見的,唐僧去了天竺,大秦來使,唐朝人並不是井底之蛙,驚奇肯定有的,換誰看到這大半個世界地圖,甚至在突厥北方還有更廣闊的土地,都會驚奇。但這些土地,狄仁傑並不貪婪。其實李威也想過,如果有一天登上皇位,來個馬踏歐洲的啥,報報後世清朝末年的仇恨。

可只想了一下,就沒有再想了。想馬踏歐洲,除了大食與大秦國外,恐怕歐洲其他地方都是小公國,順着鹹海以北,繞開大食,派一支精銳前往不是難題。難的就是後勤供給,除非讓將士們瞞着大臣,學習成吉思汗,以戰養戰。明說肯定不行的,到時候就是皇帝,也有幾十名大臣敢拉你的龍袍。

但佔下來爲了什麼?比如西域佔下來了,可是唐朝人不願意前往,於是呢,不得不派兵駐紮,沒有得到實利,只得到一些蕃人誠服的虛名,國家每年還要花費大量開支。將歐洲打下來,又有什麼用,搶一些東西,現在歐洲又有什麼值得搶的?難不成看到他們落後,提前將文明的氣息帶過去?

所以狄仁傑也沒有對這漠大的領土,產生什麼興趣。

“就是,孤之前還拜託了一人,替孤去辦一件事。”

“何事?”

“聽到市井一些傳言,孤就在想,當年博望候帶來的不僅是豐功偉績,同樣還有許多莊稼蔬菜水果的種子,那麼西方這些國家,是不是有更多的莊稼蔬菜水果種子,甚至有的耐旱,有的耐寒,有的耐熱,這些不但豐富我們唐朝的食物來源,也是增加百姓的產量與收益。不僅僅如此,象大食與大秦這些國家,也存在了很久,總有一些文明,有一些書籍,肯定不及我們唐朝,但也會有一些我們唐朝不及的地方,連娛樂的龜茲樂,都能拿來爲我們所用。況且這些技術書籍文明,比如大食鋼,就是鋼鐵冶煉技術,如果將這些技術或者書籍與工人,帶回我們唐朝,兵器是不是會更鋒利一些?”

“不錯……”聽起來很美,可是狄仁傑卻在沉吟,太子只是說了一些好處,同樣會有壞處,凡事作兩面分析,正在想其中的得失。

李威又說道:“於是孤託了一名昭武九姓的胡人,替孤前往西方,辦這件事。”

說着一指地圖,對於中國歷史都不太清楚了,況且世界歷史,大約的也只是聽胡應在說,手指一直拖過蔥嶺,然後到達波斯、大食、東羅馬帝國,停了下來,說道:“他最少會到這裡,有可能還會往西。”

即使是隻到達東羅馬帝國,這一行也要花很長時間,不過李威刻意將他商人地位抹殺不提,而且這一行成功,朝廷饋賞不提,對西方各國的瞭解,也爲胡應以後繼續行商創造見識與條件。

“這個不易。”

“自是,不僅如此,此行如果能成功,帶來的不僅是各種作物種子,文化技術,還有見識。雖然我們大唐自遠古時文明遺傳至今,傲立宇宙,但如果固步自封,如人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一個種族,一個國家,皆會如此。比如歌聲,這只是不開化的一個小國百姓唱的,但狄卿,你聽聽其中的空靈乾淨,就是我們唐朝許多詩歌皆不及。”

不談文化,只談音樂本身的空靈乾淨程度,李威卻沒有過言。

“話雖如此,可是事未果之前,殿下此事不可泄露,以免又招惹了口舌之爭。”

“是。”

……

看到李威離去,狄蕙忽然笑了起來,說道:“父親大人,女兒看到你們談話,使女兒想到了兩個人。”

“誰?”

“太宗皇帝與鄭國公。女兒聽說有一次太宗皇帝得到一隻鷂鷹,很是歡喜,可是鄭國公前來進諫,怕鄭國公說他,於是藏在懷中。鄭國公刻意說了很久話,等他離開後,鷂鷹已經死了。”

“呵呵,這個比喻嘛,”狄仁傑拈着鬍子高興地笑道:“今天爲父就不怪罪你們唱胡歌的事了。”

很是期盼的,熬一熬吧,大約還熬十年時間,那時候自己才五十出頭,作爲戰士,已經是日暮黃花,可作爲官員,正是黃金年齡。

……

太陽漸漸西下了,七月份,還是很熱的,不過早晚開始漸漸涼了起來,能讓人喘一口氣。

一匹快馬飛奔而來,來到狄仁傑家門口停了下來,馬上的人翻身下馬。將馬系在門口的大樹上,其實天色未黑,狄家的門還沒有關嚴,狄仁傑已經看到了,也迎了過去。

“關福,這麼快就有了消息?”將此人帶進書房,狄仁傑問道。

“嗯。不過不是我們找到的。”

“說來聽聽。”

“屬下正是爲稟報此事,用快馬急趕,返回東都的。”

“不用急,喝一口茶,緩一口氣,慢慢說。”

趕得有些急,只是用了一天外加大半天就趕到洛陽了,風塵撲撲,臉上的汗水都結成了鹽霜。當然,收穫是很大的,這一次事一成,殿下的獎勵,甚至朝廷的獎勵,會使他們得到驚人的回報。

呷了一口茶,不算呷了,確實渴了,一口氣就喝了下去,然後坐下來細細稟報:“寺丞,我們去了西京,也順利見到了楊尉卿,然後帶那個婢女書兒,在許少師各個產業前盯梢。”

這也是不易的,不能直接呆在人家大門口,不懷疑纔怪。必須遠離大門口,但在必經之路的路口盯梢,還要讓人不易察覺出來。就算盯對了地方,也未必那一天會出來。因此狄仁傑說需要三月時間。至於許敬宗說秋收來臨,讓他們逃跑,那也不大可能,狄仁傑手裡有着便利的權利,到了那時上一封奏摺,各個關卡,必然還會加強盤查,依然將這些人堵在長安不敢動彈。

再說,他是太子的幕僚,看到刺殺太子的人久久沒有抓住,上個奏摺,並不奇怪。

關福又說道:“盯了幾天,沒有看到他們這一行人。但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許少師府上原來少師的小妾,狄寺丞可聽說過?”

“聽過。”不是狄仁傑喜歡八卦,因爲案情,暗中調查了許敬宗的許多事。

“自從這個小妾虞氏與他兒子私通後,許少師不喜,其人漸漸到了中年,心中憂鬱,於是老得便快,很快就色衰了。少師更加不喜。其實這個虞氏也在挽救,但許少師不領情。那一天晚上,許少師在與兩人議事,其中有一個正是消失已久的劉錄。這個虞氏不知情況,認爲他在看書,於是煮了一壺茶,想去討好,卻沒有想到聽到一件隱秘。”

虞氏沒有聽到前面,是從許敬宗要送韋家女進入東宮,開始聽起的,聽得她心驚肉跳,特別是終南山三個字,又不是傻子,不但不是傻子,作爲原來許敬宗夫人的貼身婢女,後來又作爲許敬宗的小妾,倒也有幾份見識的。立即聯想許多,許敬宗在她臨離開時,眼中閃過的一絲寒光,她知道了,許敬宗有殺人滅口的念頭了。

於是想舉報,但想到許敬宗通天的本事,就算舉報,說不定許敬宗在官府搜查之前,就將人轉移走了。那自己就是誣告了,以妾誣告丈夫這麼大罪名,自己死定了。

想了半天,最後想到了楊思儉,楊思儉也是受害者,而且聽聞太子在袒護着楊家女,於是悄悄寫了一封信,將情況原原本本地密報了楊思儉。不算笨,做得很隱蔽,想要活命,許敬宗就得死,許敬宗死,必須要抓住這些刺客。送到楊思儉手中後,還得回府,現在只能指望案子查清楚之前,許敬宗暫時不會對她下手。

她所說的這一切,早在狄仁傑預料之中了。可她提供了一條有利的線索,劉錄每次前來,都是從西邊來的。

說到這裡,關福看着狄仁傑敬仰萬分。

這全天下,也只有他們的寺丞大人,看清了終南山刺太子案的真相。

狄仁傑已經拿出一張長安地圖,地圖比李威隨手事的那張世界地圖標準多了,上面標準着許敬宗各個產業以及田莊。現在田地很緊張,朝廷獎勵了許敬宗許多實地,大多數在外地,長安也有一些,可是很碎,東一塊西一塊,拼湊起來的。實際上這時候實封地,大多數都是這樣拼湊出來的,否則湊不起封地的田畝數。也有一些地,是許敬宗自己置辦的。於是更散。

往西就是皇城了,皇城南邊各坊十分繁華,就算許敬宗有產業,也不可能藏在這裡。因此,只有在城外的農莊。其實沒有得到線索之前,就已經以農莊爲主了。在城西許敬宗只有兩處農莊。實際上目標呼之欲出

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84章 前夕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61章 和親(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46章 定(八)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73章 合(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50章 問鼎(二)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258章 炮錘第162章 啓航(八)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39章 定(一)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62章 啓航(八)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243章 祥瑞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8章 合(六)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56章 莫愁樂第142章 定(四)第56章 莫愁樂第274章 無人聽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264章 曲江第243章 祥瑞第247章 親事(上)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154章 問鼎(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58章 啓航(四)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45章 獻藥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76章 報應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74章 火耗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251章 砥柱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9章 她是誰?第140章 定(二)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77章 合(五)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279章 分相權第74章 火耗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76章 試驗
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84章 前夕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61章 和親(上)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46章 定(八)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73章 合(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50章 問鼎(二)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258章 炮錘第162章 啓航(八)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39章 定(一)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62章 啓航(八)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243章 祥瑞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8章 合(六)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56章 莫愁樂第142章 定(四)第56章 莫愁樂第274章 無人聽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264章 曲江第243章 祥瑞第247章 親事(上)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154章 問鼎(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58章 啓航(四)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45章 獻藥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76章 報應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74章 火耗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251章 砥柱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9章 她是誰?第140章 定(二)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77章 合(五)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279章 分相權第74章 火耗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76章 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