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人選

倒底是誰在安慰誰?

李威恭敬地說道:“是,母后,兒臣是有些優柔寡斷了。謝過母后提醒。”

“去吧。”

“是,”李威站起來離開,路上有了許多枯葉,隨着陣陣的秋風落下,在石徑上不停地瑟縮扇動着,天未冷下來,已有了一些蕭殺之意。李威卻在想着母親。當然,與母親相比,全國近兩千萬男子,最少得有一千九百萬男子鬚眉讓於這個巾幗。

不是爭的這個,執行他的想法時,得有一個重要的人選。這個人選卻是很難選的,於是找到裴行儉。知人善用,一個也及不上裴行儉的,其實論資歷,或者功勞,或者政績,早就能做宰相了。但西南之行回來,依然還是一個‘侍’郎,也是因爲得罪了母親……

見到了裴行儉,李威說道:“裴‘侍’郎,孤想要一個人,官職不能太高,太高失了體統,不能太低,低了說話沒有份量。而且此人要能說善辨。”

“這個人選很好找的。”

“不大好找,還有一個條件,此人不怎麼重視名聲,爲了功績,可以去做一些有爭論的事。”李威在想着形容詞,思付了一下,又說道:“也就是此人爲了仕途,會做一些諂媚的事,也知道變通,但品‘性’不能太壞。”

這真是一個古怪的人選。

又能說會道,又是諂媚,這個人選好找的,但這樣的大臣多半品‘性’不大好,想要品‘性’好,又具備前面兩個條件……裴行儉難住了,問道:“殿下,你怎麼想起要用這樣的人?”

“是無奈……”李威將事情經過以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現在父皇還沒有下明詔,已經全盤說出,這是將裴行儉當作“自己人”。‘逼’的!父親多半失去了掌控,以後種種策略,會越來越讓人不可思議。失去了控制,又沒有母親翻雲覆雨的本事,連同自己都會危險,所以得要有更多的心腹。

應當說朝中幾乎所有大佬對自己不惡,可各人情況不同。戴至德、張文瓘只能說三分之一是自己親信,就是這三分之一恐怕也因爲他們‘性’格低調,喜歡清靜無爲,不大可用。郝處俊、李義琰兩人果敢有作爲,對自己也極力支持,可以說一半是自己人,但自己與母親作對,肯定支持的,與父親角牛,又不好說。至於其他的大臣,象劉審禮、來恆、薛元超、高智周、郭正一等,只是郭正一與裴行儉稍稍可信,要麼就是劉仁軌。還有一個人,李敬玄,與李敬玄‘交’往了數次,但隱隱感到此人雖然外面看起來品‘性’良好,又頗有才幹,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僞君子,不能託負的。

狄仁傑等人也不能考慮,雖然是自己人,卻爲父親一直打壓,地位太低,只能替自己出謀劃策,派不上大用場。要麼楊家與韋家的一些官員,也可以託負。

這就是自己大約在朝堂的力量。

說完了,看着裴行儉,如果裴行儉說什麼臣惶恐,等於拒絕了,那麼此人也不能再拉攏。

裴行儉沒有表態,只是微微一笑,道:“如此說來,此人倒是需要,臣可向殿下推薦一人。姚思廉之孫,秘書郎姚璹也,此人口舌伶俐,又有文彩,曾參與修撰《瑤山‘玉’彩》一書。氣節不算高,但爲人品‘性’也不算惡劣。倒是可以擔任殿下之任。”

秘書郎是從六品官員,職位不算高,至少在李威這個層面上來說,職位只算一般。但在一般老百姓眼中,也是一個高官了。因爲秘書省只是檢校書籍,李威雖然監過幾次國,也不認識此人。不過裴行儉說此人可用,大約能成行的。

然後又說道:“孤還要一個人,對土木‘精’通,最好‘精’通水利的大臣。”

丹水與秦嶺以南,新開河在三‘門’,一南一東,兩處施工,工程量皆不小,李威也不可能每天呆在工地上,那不叫事必恭親,是叫作僞了。韋弘機只是一人,又不能分身。因此還要需要一名幹臣協助。

“這又不是好找的人選。朝中論土木造詣,當是閻中書兄弟,可皆已去逝。韋少卿也可。還有‘精’通土木的大臣也許有,不過水利嘛……”裴行儉皺起了眉頭,唐朝立國以來,修了不少水利,但都是拾拾補補,零零碎碎,藉着河水興修,工程量都不大,即使有各州刺史與官員主持,那也看不出本事。

“如果沒有‘精’通水利的,可以退而求次,朝中除了韋少監外,還有沒有別的大臣‘精’通水土?”

裴行儉仔細地回憶了一下,說道:“原來還有一人,司稼少卿樑修仁,龍朔時修大明宮,民不以苦,用費節約。可是此人也故世……”

又思付了一下,說道:“不如殿下讓姚璹也試試,臣與他‘交’往過幾次,聽言語中,對土木也頗喜。再說殿下想要功成,姚璹此行是關健,給他一些動力……只不過殿下能確信將來經費?”

“裴‘侍’郎,請拭目以待。”

裴行儉笑笑不語。

李威又說道:“另外孤還需一個對工程監督之人。”

這個人選說好找也不大好找,說難找也不大難找,主要是耿直,另外這次水利宗旨以不傷民爲主,需要體恤百姓。同時有辦事能力,不能爲清名而博清名,阻礙施工進展。不但如此,太子此番前來,還有另外的用意,這個人手,有可能將來爲太子引於左右……

因此,裴行儉再次苦思,一邊說道:“這個人選,張相公最是合適。”

這是不大可能的,張文瓘掌管大理寺,用法持平,確實是好人選,可他不僅是大理寺卿,還是朝廷的宰相,怎麼可能監督河工?

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臣倒有一個人選,此人‘性’直溫厚,與鄭國公出自一族,叫魏玄同,因與上官儀文章唱和,貶於嶺外。今年初赦還回京,劉尚書的推薦,拜爲岐州長史。”

“這個人,孤也聽過。”也不是不看史書,其實也看書,可不是他的本職,因此看過了大多忘記。經裴行儉提醒,李威才記起來此人一件事,似乎此人被酷吏所誣,臨死前說了一句,人殺鬼殺,亦復何殊,豈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有人說此人臨死前一句話,可與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成爲絕筆輝映。

其他的事蹟不大清楚了,但能與譚嗣同相媲美,應當不錯的,於是說道:“就是此人了。”

又更‘露’骨地說了一句:“孤既領父皇旨意,興修兩渠,耗工巨大,用時又遠,孤恐力不足,裴‘侍’郎,可否替孤再選一個人選,作爲幫手,替孤補漏拾遺,出謀劃策。”

裴行儉只是笑,但太子面臨的形勢,他也明白,不過這個人更不好找,不但有才幹,職位不能太高,太高不可能做爲太子的副手主持新渠,但不能太低,否則起不了作用。並且必須可信,後面一條更難。但裴行儉卻有一個現成的人選,說道:“臣也可以推薦一人,朝中有一大臣,本來出自京兆韋家,只是因爲先祖南遷,才定居於襄陽,舉進士得選。曾坐小過,按制不得敘進,吏部尚書高季輔說,自居吏部,今始得此一人,豈因小過而棄大德。擢升爲監察御史,由是知名。因爲‘性’格‘激’昂,得罪過褚遂良,出爲清水令。後來左肅機皇甫公義檢校沛王府長史,引爲同府倉曹,也說過,公豈池中之物,屈公爲數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遷右司郎中。此人一生光明磊落,‘性’格鯁直,當初撥爲右司郎中的銓書還是臣議定的。”

“你說的可是韋思謙?”

“正是。”

李威也呵呵一樂,這個人官不大,可在朝堂上名氣非常大。彼此還‘交’談過幾句,相互印象不惡。

雖然有些難度,比如起用魏玄同,就是考慮母親感受,起用韋思謙等於是從老二手中搶人。不過這三人人先李威都十分滿意,職位不高不低,太低了起不了作用,太高了不好拉攏。比如象戴至德,難道允諾孤以後登基,給你更高官職。都做到了這個地步了,怎麼再高,或者做異姓王?給戴至德做,都未必有這個膽量。而且都是人才。

說道:“謝過裴‘侍’郎。”

但又莞爾一笑,當初父母給自己找了韋月,自己不肯,卻沒有想到漸漸起了作用。這一飲一啄之間,誰能預料?

……

知道此事經過的人不多,就象皇上爲什麼突然下旨復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一樣,內幕諸位官員不知。見到朝廷再次下旨讓太子主持兩渠,心中不免有許多猜想,難道是皇上重新信任重用太子?

議論聲很多。

倒是韋弘機如釋重負,本來也想立功的,兩渠一開,如果開成,僅憑這個功勞,甚至就可以拜爲宰相。可事實上看過後,種種的難題,讓他最終卻步三尺。有太子主持,最好不過。

明旨一下,經李威請求,也是合理請求,是兩渠,不是一渠,原來廣通渠與三‘門’還能相聯,現在是丹水渠,還是下游位置,主渠又到了黃河的三‘門’峽。不得不分工兩處。

所以又下了一道明旨,着韋弘機與朱敬則繼續主持三‘門’新開河,讓秘書郎姚璹主持丹水渠,岐州長史魏玄同監督丹水渠施工。兩渠由太子親領,右司郎中韋思謙副之。

李威立即將姚璹召來,姚璹到來後,立即說道:“殿下,切切不可,臣正想面見殿下。兩渠用意良好,然而用費巨大,非是朝廷所能支付。”

與韋弘機抱着一樣的心思,這是一個樹立功勞的大好機會,但心中左思右想,認爲兩渠實現不了,所以還沒有赴任就退卻了。李威笑了笑,道:“孤也知道,所以喊你前來,麻煩你替孤做一件事,此事做成,經費立解。只是需要姚書郎委屈一些。”

姚璹狐疑地問道:“殿下,要臣做什麼事?”

李威又將他的想法說了一遍,然後就看着姚璹。

自己做法合情合理的,可因爲首開先河,會有許多爭議,即使姚璹,也未必會答應。

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30章 春雷(二)第143章 定(五)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69章 煙塵第106章 奇兵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78章 合(六)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62章 啓航(八)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130章 春雷(二)第163章 探(一)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169章 探(七)第143章 定(五)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250章 巧匠第275章 小重山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70章 探(八)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48章 定(十)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74章 微調第160章 啓航(六)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72章 天高海闊第242章 高度第266章 爭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271章 江談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48章 害怕第285章 當決斷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55章 進宮(下)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39章 交換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11章 渡(上)第76章 報應第282章 背棘去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42章 定(四)第168章 探(六)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282章 背棘去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253章 背水
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30章 春雷(二)第143章 定(五)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69章 煙塵第106章 奇兵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178章 合(六)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62章 啓航(八)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130章 春雷(二)第163章 探(一)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169章 探(七)第143章 定(五)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250章 巧匠第275章 小重山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70章 探(八)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48章 定(十)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74章 微調第160章 啓航(六)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72章 天高海闊第242章 高度第266章 爭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271章 江談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48章 害怕第285章 當決斷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55章 進宮(下)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39章 交換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11章 渡(上)第76章 報應第282章 背棘去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42章 定(四)第168章 探(六)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282章 背棘去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253章 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