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空見說(二)

裴炎一聽卻是大喜,想治雍王的罪,有三條,第一條論欽陵的信,可這能狡辨的,是論欽陵與張桂東這個狗奴婢共同陷害我的,一個是叛國的叛徒,一個是敵國的大論,他們的話怎麼相信呢?況且事情過了這麼長時間。

第二條是這個已經自殺的段夫慶,可是李賢同樣也能說,我不知道,就是他是論欽陵,我不知道啊,這個罪責就輕了。

第三條是侮辱上官婉兒,這是狡辨不了的,可是不能過份去查,牽扯到內宮,牽扯到天后,查得狠了,還不知道外面能傳成什麼樣子。要麼就是養妾童,要麼其他的,這隻能說品行不端。

因此每一條都不能致命。

然而出現了皁甲,什麼叫皁甲,你只是一個王爺,就是太子的東宮,除了拱衛的羽林軍身上穿的盔甲拿的武器,也不能私藏皁甲。況且羽林軍也是輪值的,並不在東宮中宿夜。

立即說道:“帶某支”

現在朝中數位宰相,因爲戴張二人去世,有話語權的,第一是郝處俊,一個老宰相,第二不是劉仁軌,不是李義談,李義談性子急躁,得罪過許多人,皇帝對他也一直有顧忌,劉仁軌本來可以的,可是青海一戰中,有了不好的表現,只能低調做人。所以第二就是裴炎,生於名門世家過人,品行端正,爲政有政績,人脈廣大。

第三才是劉仁軌,第四是薛元超。至於李義談等人只是打醬油的。

來了馬坊,馬坊裡有許多馬,大約有三十幾匹,養馬,許多人家皆養的。雍王府養一些馬不稀奇,然而看到有三十幾匹,狄仁傑與崔知溫對視一眼,皆嘆息一聲,雍王是不及太子遠矣。兩人身份不同,可整個東宮,將羽林軍的馬匹除掉,也不會有三十幾匹馬。而且一路所過,看到屋子裡,所用器具華麗,更不是狄仁傑在東宮所見的。

論地位,太子是未來儲君,論錢財,狄仁傑是知道太子有多少錢的。可是東宮所用器皿依然十分樸素。

不談了,養了這麼多馬,必然有大量的馬料,不僅是草料,這些都是好馬,還要餵雞蛋,雜糧,讓它們營養得到補充,不管養得多肥,首先營養好,毛色才能光亮。

因此馬料房裡有許多馬料,士兵與衙役在搜查,仇富心理,不是後世,現在也有查得很細,將整個雍王府翻得雞飛狗跳的,就翻到了馬料房,將裝馬料的麻袋用長矛一個個地捅,然後就捅到了裡面的麻袋,聽到“噹噹”的金屬撞擊聲。

立即將麻袋搬開,一直搬到最裡面,幾十個麻袋打開,裡面是近兩百副盔甲,還有一些制式弓龘弩。破曉神靈提供百度

李賢一看也呆住了,這些皁甲出現在他府上意味着什麼?

歇斯底里地吼道:“我不知道啊,這與我沒有關係。”

房氏只是哭:“各位相公,還請明察,臣妾可以做證,與殿下沒有關係。再說,就是殿下所做的,這不到兩百副盔甲能做什麼?”

皇帝一會兒在洛陽,一會兒在長安,一會兒在九成宮,行蹤不定。就是定下來,武裝個兩百武士,確實也起不了作用。秋仁杰臉土狐疑地看着馬坊衆位僕役。

但是裴炎開了。,道:“王妃,你說與雍王無關,是有人污陷,那麼是誰有本事敢污陷雍王殿下?又有誰有本事,將這些盔甲放入你府上馬料房內?婁者退一步有人有這能力,可他能料到今天之變?”

房氏不能言。

有這本事的,只有皇后一人。可是若沒有上官婉兒將事情點爆,皇土與皇后最少還會將太子留在青海一兩年時間,這些武器放在自己府上,不怕自己府中下人早晚會發現?

但也不一定的。武則天心思細密,萬一有什麼變化呢?不變罷,一變就要置雍王於死地。說不定這些盔甲,在太子沒有平安回來之前,就放在府上。嗯做到不發現也不難,只要收買了馬料房一名僕役,在搬運馬料時,始終將些皁甲放入最裡面,只要這名僕役不多嘴,放上三年五年,也未必有人發覺。

想到這裡,狄仁傑又彎下腰,細細地看了看盔甲上的鏽跡,果然似乎放了很長時間。又想到了武則天堅決讓自己四人前來搜府,越發證實自己猜疑。可這是自己猜想,卻沒有證據。

不管怎麼說,皁甲出現在雍王府上。

皇后啊,狄仁傑越想越心寒。

裴炎已經下令:“將那個段夫慶裝入棺材,保管起來,等候蕃子俘虜到來辨認。再將這些反具,帶到內宮,稟明兩位聖上。”

一個反具出來,李賢再無辨解機會。

秋仁杰看到李賢軟綿綿地倒下,本來想說句公道話的。可是理智地停下沒有說。這個雍王殿下,越做越過份,太子一直原諒,可是一直不肯放過太子,拼命爭,爭得皇后利用,皇帝利用,甚至連吐蕃人也利用。

還是早點出局的好。

四人帶着一大羣衙役,以及“反具”離開雍王府。

李治一聽大怒,立即下詔,將這些皁甲放在丹鳳門外當衆焚燒,以示士民。這一燒,更沒有辦法查出真相。

但案件並沒有結束,要證實段夫慶的來歷,還要審問李賢的諸黨,房氏不好到公堂上審問的,卻能將趙道生這幾個孌童抓了起來。趙道生到了公堂,一嚇,再經過拷打,細皮嫩肉的,比小姑娘肉還要嫩,再加土李賢將他逐出來,懷恨在心供出李賢枕邊,對他說過謀反之事,又聽說過李賢派人刺殺明崇儼。

反正要他說什麼,就說什麼。

四人中裴炎地位最高,裴炎主審,越審,李賢越黑……

還沒有傳到青海。

李威止騎馬迎到郟城。

一行賓客到來。

渡過了清澈的淳水,香黛問道:“胡大使,是不是能馬上見到你們唐朝的太子?”

經過一年加上大半年的學習,能勉強說一些唐朝話。這一行離開法蘭克王國後,又陸續地有許多國家使節,加入進去。盛事啊,都聽說過遙遠的東方,有一個黃金國度,因此,很想去看一看。

其實這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後來某些磚家研究,隋唐朝鼎盛時,中國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人口最密集的,反而是天竺,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到百分之二十九,亞洲其他地區包括大食波斯在內,佔百分之二十四,歐洲佔世界人口百分之十三。非洲佔百分之十,其他地區佔百分四五。

這份研究很不準確的,比是瑪雅,一度達到一千多萬人口,僅是美洲大陸,就肯定不止百分之四五。

但考慮到現在唐朝人口不及隋朝五分之三,在這份比例名單中佔的份量還要富裕程度,天竺的某些小國,也十分富裕的。只能說在文明程度上遙遙領先。

只是離得遠,傳得神奇,加上不時地有精美的瓷器、絲綢傳到歐洲,所以誇大了許多。

這一耽擱,回程便慢了下來,直到今年春天,才越過蔥嶺。然後到了安西,又到了西域,就聽到青海戰況了。胡應聽了又喜又驚,喜的是太子居然還來了一個文武雙全,當初自己乍就沒有看出來呢?驚的是太子差一點被吐蕃人擊斃。

但還有一個消息,使他懸着的一顆心定下來了,他這個使者,只是太子授予的,不算數,這一次回來,光是各國使者,就帶了五六百人,還有隨從,與一些好事的貴族子弟,一共達到了近三千人。這麼大的陣勢,讓他害怕了。破曉神靈提供百度

弄不好,會滿門抄斬的。

可是聽到的,卻是皇帝下的詔書,讓他出使。不知道爲什麼變成這樣,大約是太子操作的,一顆懸着的心才定了下來。

但所看到的,讓各國使者依然很不滿意,紛紛問道:“這就是大唐嗎?”

不象,人煙也不密集,城池也不大,百姓也不富裕,不象傳說中的樣子。

胡應到了這裡,底氣也壯了,揪住了一大羣商人,將他們領到自己隊伍面前,說道:“你們對這些人我們唐朝長安是什麼樣子?”

然後說。

隨後隊伍各個譯者做着翻譯。這也是胡應一路最頭痛的事,這一行,光是所持的語言種類,最少有兩百種方言。一到紮營時,嘰嘰喳喳,不知道在說什麼。

不過想見太折到大斗道,從郟城入京。

但這一路聽到最多的還是青海之戰。這一戰規模龐大,陰謀陽謀,層出不窮。甚至打到最後,連長安城與邏些城,都讓雙方主帥利用土。但後面知道的人還是不多。

這讓這個公主狠好奇。

特別是郭元振派出護送將士,一提到太子時,那種眼睛的仰慕尊敬,發自內心,說到動情處,一個大老爺們,能號淘大哭。

所以在這個公主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儒雅文人,還是一個三頭六臂的兇人?

“大約快了吧,太子啊”胡應忽然大笑起來。

不過一路上還有許多變化的,這條道胡應以前走過兩次,以前沒有這麼多城堡,也沒有這麼多耕田,沒有這麼多房屋與百姓。

然後指着遠處,說道:“哪裡就是郟城,太子用計,殺掉敵人一萬五千人的地方。”

一大羣人全部擡頭看去。

幾萬人大戰,在歐州已是很罕見,但有,這一次拜占庭與大食之爭,有的戰役規模同樣很龐大。但傷亡比例如此懸殊,幾乎卻是沒有過。

就在此時,遠遠一行隊伍迎了上來。

李威很高興,胡應這一行,可以說是人類史上,能記入史冊的一次壯舉。不但如此,還從羅馬教廷帶來了大量書籍,就不知道有沒有將古希臘的一些書籍保存下來,一但得到古希臘的各種書籍,這一次那纔是真正立了大功。不是說古希臘文明勝過中國文明,但是兩種走向。一個是着重社會文明,一個是理性的分工,記得歷史不多的,可古希臘就出現了哲學、數學、醫學、植物、動物、天文、語言、地理、藝術等細緻的分工,還出現了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德與柏拉圖這些科學家、哲學家、數學家。

另外還帶來了歐洲的大小麥種子,以及橄欖、無花果、葡萄、穀子、燕麥、黑麥等水果與糧食種子。

總之,肯定立下大功。

看到太子到來,胡應立即翻身下馬,伏迎下去。

李威將他扶了起來,說道:“孤這些年一直很牽掛你。”

“臣民也想念你啊。”

“起來,起來。”將胡應扶了起來。

香黛好奇地走過來,然後眼睛在李威身土盯着看,從外表看,一個很普通的唐朝人,也沒有看出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用彆扭的唐朝話問道:“你就是太子?”(

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211章 渡(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133章 春雷(五)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212章 渡(中)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49章 問鼎(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224章 羣臣諫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211章 渡(上)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19章 問琴(下)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62章 和親(中)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36章 春雷(八)第42章 成嘆息(一)第166章 甜(下)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01章 會戰(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260章 大婚(中)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01章 會戰(二)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132章 春雷(四)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85章 前夕(二)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63章 探(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166章 甜(下)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52章 問鼎(四)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166章 甜(下)第143章 定(五)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77章 合(五)
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211章 渡(上)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133章 春雷(五)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212章 渡(中)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49章 問鼎(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224章 羣臣諫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211章 渡(上)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19章 問琴(下)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62章 和親(中)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36章 春雷(八)第42章 成嘆息(一)第166章 甜(下)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01章 會戰(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260章 大婚(中)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01章 會戰(二)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132章 春雷(四)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85章 前夕(二)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63章 探(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15章 怪叔叔 小蘿莉第166章 甜(下)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52章 問鼎(四)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166章 甜(下)第143章 定(五)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77章 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