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

高政說道:“殿下,不會,皇后是依附於皇上的,刺死明崇儼,萬一皇上病重,對殿下是最有利了。”

“正是如此,所以皇后纔會越發這樣做,你不懂的,”李賢扭過頭來向僕役問道:“那個明崇儼刺死了沒有?”

“沒有。”

“你把你聽到的詳細說一遍。”

“是,”這個僕役也是李賢最貼心的僕役之一,聽到此消息後,隱隱感到對主子不利,打聽得很細,答道:“當時明崇儼正在東市東南隅大街上逛街,突然閃出來三名刺客,手持着橫刀,徑直向他撲去。可刺客疏忽了一點,明崇儼手中有很多錢,也怕人家害他,這一次出來,帶了五名護衛。只是措不及防,兩名護衛擋了一下,一名護衛被刺客刺死,另一名護衛受傷。還有一名刺客沒有擋住,就撲到了明崇儼身前,明崇儼讓了一下,沒有刺到胸口,但刀子捅到身體裡面。刺客還要撥刀再刺,另兩名護衛撲了過來。激戰了一會,又有一名護衛被刺死。然後看到東市上衙役跑過來,三名刺客乘着東市上人多混亂的機會,全部跑走了。”

李賢問道:“張相公,你聽出來什麼沒有?”

“肯定不是明崇儼自己安排的,刀子已經刺進了進去,刀劍無情,萬一刺錯了位置,該如何辦?而且也不會選擇在東市。”

朝廷立法,三品以上不過市,當然律法,這時候未必是遵行的唯一法則。可是官員在市場上逛,終不是一件好聽的事。

“這三人的身手很好,明崇儼手中有錢,僱用的護衛身手不差,居然兩死一傷,雖然是倉促之下所爲,也是不易。”

高政問了一句:“會不會是周王派人做下的?”

張大安答道:“不是,周王沒有這個力量,而且他同樣需要時間,希望皇上好好活着,活的時間越長,他纔能有更多的問鼎機會。再說,就算刻意安排,傷而不死,他也很難知道明崇儼的底子,更不知道他手中有錢,能僱來一批兇悍的遊俠做護衛。不過,還要再問一問,這三名刺客到底有沒有抓到,明崇儼傷勢如何?”

這個倒是好問的,大理寺他們也有人。

派僕役去打聽了一下,朝廷五品官員,當街遇刺,是何等惡劣的事?況且這個官員也許才能不高,可對皇帝卻十分重要。雍州官府與長安縣、萬年縣所有的衙役全部出動,滿大街地搜尋刺客。

此事迅速驚動內宮。

李治派了太監與御醫前往明崇儼府中查看傷勢。

但兇手卻沒有抓到。

聽到稟報後,張大安默然點了一下頭。同意了明崇儼的看法,只有皇后有這能力,查清明崇儼的一些底細,才能調動三名好手,才能讓官府查都查不到,才能讓明崇儼傷而不死。

可關健能不能說得清楚?

正商議對策時,李治派人傳李賢進宮。

陰着臉,說道:“你跪下來。”

李賢只好跪下。

“你心腸當真歹毒如此?”

“兒臣冤枉哪。”

“朕知道,你做得很乾淨,可朕當真什麼事都需要證據?”

“兒臣請狄仁傑前來候偵破此案。”

“狄仁傑,他遠在蘇州,此時返回西京,嗯,你打的好主意。”

實際上狄仁傑也不是什麼案子都能破的,比如盾讖案,就沒有想到居然是吐蕃一個王妃爲了借種做下的。只能說破案子很牛,比一般人厲害。還有,有的案件是不能碰的。有的案件要經過很長時間,乘勢而爲。

這件刺殺案無論是不是武則天指使的,狄仁傑皆是碰不得。就是能碰,他會不會願意幫助李賢?須知,他在江南都恨不能將李賢活活掐死了

“就是兒臣做下的,父皇,你想一想,兒臣會不會派出刺客,在鬧市裡公開刺殺朝廷的官員?”

“別人不會,可你會。”

武則天拽了拽李治的胳膊肘兒,說道:“陛下莫氣,賢兒你過來,本宮讓北門學士撰了兩本書,一本叫《孝子傳》,一本叫《少陽正範》,回去後好好讀一讀。”

說着手一揮,太監捧出兩本書,遞到李賢手中。

李賢鬱悶萬分,很想說一句,何必裝腔作勢,此案就是你刻意派人刺殺明崇儼,所以傷而不亡。但說不出口,只好說道:“謝過母后。”

回到府上,焦急萬分。

房氏沏了一壺茶,替他斟上,柔聲說道:“殿下,臣妾有一句,憋在心中很久,一直想說。”

“你說。”

“臣妾初嫁給你時,你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指喜鬥雞與男同),可只是一些不起眼的陋習。那時候你還是一直溫文爾雅,學問又好,臣妾感到嫁給你很幸福。可是後來呢?”

“王妃兒,我知道我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有的事,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看似有理,是不是有理?你被權利迷花了眼睛啊,”房氏很是痛心,若李賢本人不動心,無論李治怎麼樣扶,我偏就不上位,又能怎的?實際上李賢本人也想上位,做事急迫,於是越墜越深。

李賢不語。

“男兒是要有雄心的,可是要學會見風使舵。首先是人,殿下,你看看你身邊的人,就是張大安又出了多少高明的主意,是爲了你好,可因爲才能不足,做得又急切,行事過於陰邪。你再看看太子原來用的人,一開始是狄仁傑、魏元忠,就是那個姚元崇,都是一個個方正的君子。劉仁軌與李敬玄肚量狹小,但也是一方重臣,資歷深厚。他們也在教太子爭,可從什麼地方爭,不是教太子如何害人,如何行下種種悖逆的事。而是教太子如何樹立政績,如何贏得民心,如何進退有度,爭的是大義,是名聲,是官員與百姓的心。所以看起來,太子屢次被皇上打壓,步步退讓,實際上皇上卻十分擔心啊。首先,你人都沒有用好,如何去爭?”

“我也想用良臣的,可大哥監國多年,從小就是太子,所以官員相助,但這些良吏誰來助我?”

“殿下,你還執迷不悟啊。”

“我不懂。”

“不是良吏來投,狄仁傑當初是何等人物,一個州的小法曹,說句不好聽的話,殿下你說不定都瞧不起。魏元忠又是什麼樣的人物,一個不得意的小學士,在你王府賓客中都上不了檯面的。姚元崇是什麼樣的人物,一個都沒有中第的布衣。還有那個胡應父子是什麼樣的人物?一個滿身銅臭的商人。要用眼睛去看啊,不但看,還要會用啊。看一看,到了軍中,他重用的幾員大將,今天在青海成了何等的英雄?”

李賢終於無言。

“僅憑藉用人這一點,你如何與你大哥爭?”

“所以……”

“所以什麼?自古以來邪不壓正,你大哥一回來,你半點機會都沒有。或者皇上會扶持你,僅是掣肘你大哥的一個道具。你大哥不回來,皇后種種手段之下,你當真能得承這個大統?”

“我爲什麼有這樣的母親?”李賢放聲大哭。

“殿下,別爭了吧。現在放手還來得及,你還是天下最尊貴的親王(雍,長安也),除了皇權外,還能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你說得有理,可是將來無論是大哥,或者三弟登基,都不會放過我啊。”

三弟那個沒腦子的貨,三個人一挑撥,加上對自己仇恨,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的。大哥好一點,不承認不行的。可是因爲自己,數萬青海將士白白的犧牲。又置他於死地,換自己,弟弟做出這樣的事,再大的肚量,也不容啊。

房氏終於無言。

心中後悔,早知如此,當初丈夫要收買張桂東時,就強行勸阻。過了大半天說道:“現在你得退一退。皇上身體好了,你還監國做什麼?”

“是。”再監國沒有多大意思,當初大哥那樣做,父親還不放心,況且自己。

“還有,朝中幾位宰相,臣妾替你數一數。裴炎此人臣妾看不懂,爲什麼他要扶持魯王?崔知溫兄弟,扶持周王,也不要想了。王德真是皇后的人,殿下也休想了。薛元超這一次返京,動態不明,臣妾很擔心他向皇后倒戈。劉仁軌肚量狹小,定不容於你。李義琰與郝處俊性格剛烈,你也無法與他們談妥。只有兩人,戴至德與張文瓘。去他們府上看一下,向他們隱晦地認一個錯。他們皆是長者,會以大局爲重。你說不算,這兩位長者說話纔是一句千斤。”

看一看,李治多好,現在幾個皇子,公開拜訪宰相,也沒有關係了。

而且這幾個宰相,各有各的主,可就是沒有他的心腹。

“可我怎麼好開這個口?”

“殿下,不好開也得開看一看,這兩本是什麼書啊?這是不是《孝子傳》與《少陽正範》,是兩道催命符。”

李賢猛然一驚。

到這時候他才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實際上自從母親將三弟與侄子這兩張牌打出來,自己並沒有多少底牌,就象一個紙老虎一樣,一擢即破。昏昏噩噩地,來到戴至德的府上。

其實這想法是錯誤的,不是沒有底牌,他的底牌並不比武則天差,只是智慧不足,手段不足,權謀之術不足,又不象李威身兼太子,將大義牢牢抓在手中,就是這樣,還如履薄冰的。他差距這麼多,又想立即來個鯉魚躍龍門,毛糙糙的,當真這個龍門能躍得過去的?

戴至德是長者,倒是不錯的,也給了接見,還客氣地讓人端上茶水,行禮落座。

李賢說道:“戴相公,我前來是說兩件事,第一件事,明崇儼之事不是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大哥,我做錯了很多事。”

很不易的,特別是後面的話,能開口說出來,需要莫大的勇氣。

戴至德嘆了一口氣,道:“實際上青海的事,李敬玄也知道,我也知道。只爲了國家與社稷,皆沒有說。在路上,李敬玄知道自己過錯很大,其言也善。就勸過我,以大局爲重。殿下少年時青年時,皆是儒雅過人,心性也不惡。後來因爲垂涎帝位,做錯了一些事,爲人主者,也無不可。因此屢次勸我勸說幾位宰相,務必以社稷爲重,對你進行適當的幫助,不能讓政局再亂下去。”

李賢聽了,眼中出現了希翼。

戴至德又說道:“當時我想也有理的,雖太子失事,臣痛心疾首,夜不能寐。但想了這麼多天,看了這麼多天,終於認清了一個道理。”

“是何?”

“即使你沒有做出陷害青海數萬將士與你大哥之舉,許多大臣會幫助你太子,但依然還不會幫助你。你信是不信?”

“是……爲何?”

“唉,你還不悟啊,也許你認爲朝堂上一半大臣投靠於你,可真心投靠你的人又有幾個?真正有德有能力的大臣又有幾個?”

“是……爲何?”

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39章 定(一)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67章 探(五)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56章 莫愁樂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62章 和親(中)第149章 問鼎(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285章 當決斷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250章 巧匠第145章 定(七)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61章 等多時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60章 風向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03章 會戰(四)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68章 圖窮(下)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82章 曙光(上)第444章 簾影動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276章 煮青蛙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6章 定(八)第157章 啓航(三)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68章 圖窮(下)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3章 大非川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
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39章 定(一)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167章 探(五)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56章 莫愁樂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62章 和親(中)第149章 問鼎(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285章 當決斷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250章 巧匠第145章 定(七)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88章 名門動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61章 等多時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60章 風向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03章 會戰(四)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68章 圖窮(下)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82章 曙光(上)第444章 簾影動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276章 煮青蛙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6章 定(八)第157章 啓航(三)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68章 圖窮(下)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3章 大非川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