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問琴(上)

李威也不知她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不過沒祿氏好奇,卻將身體探了出來。一片雪白晃得刺眼,雲鬢兒也‘亂’了,散‘亂’地披在嫵媚的臉蛋上,別有‘婦’人那種懶散的風情。

但李威也清醒過來,雖說外面會有人稟報,畢竟是大白天的,不大好,說道:“你先穿好衣服。”

“不,我要你替我穿。”將小‘花’藕‘色’片兜兒扔到李威手上。

就象一個幸福的小‘女’人,在向丈夫撒着嬌。

李威也心痛,果然替她穿了上去。

又對着銅鏡說道:“你將我的小山‘弄’成了墳崗,要替我重新畫。”

李威只好從她行李裡將眉筆拿出來,重新畫上小山眉。

忽然倒在他懷中,沒祿氏說道:“你爲什麼對我好,難道真不想我走?”

“我的心意,你不懂嗎?”

沒祿氏只是竅笑,就象一個小孩子似的。其實有些心虛,剛纔那一番也存了試探的心。心中猶豫了一下,一刻間天人掙扎。站在吐蕃角度,她同樣不希望李威能順利奪權。站在感情的角度,她又很想幫助李威,不僅有‘私’人的感情,還有一種成就感,借李威之手,打敗唐朝那個智慧似妖的武太后。

李威沒有擺架子,對她千依百順,使她這份猶豫不決傾刻煙消雲散。

李威與裴行儉都沒有想到的。恐怕他們都不能對‘女’人這個生物能有一個很好的理解,若不是李威看她可憐,千倚百順,差一點會誤大事。

又重新替她塗了口紅,沒祿氏只是幸福地倚靠,這一刻裡,她幾乎什麼都不想想,什麼都不想做,只想靠下去,一直靠到天荒地老。至少這種好‘性’子,在原來贊普身上,都沒有看到過。

口紅塗完了,李威才耐心地解釋:“拓跋燾有沒有聽說遠?”

“這個人聽說過,滅匈奴、平遼海、敗吐谷渾、定西域的那個北魏皇帝。”

“佛狸就是指他,南征失敗後,對拓跋燾打擊很大,回國後脾氣變得暴躁異常。他身邊有一個太監叫宗愛,與太子不合。於是在拓跋燾面前挑唆,讓拓跋燾將太子兩大親信仇尼道盛與任平城斬殺。任仇二人牽連甚廣,太子恐懼病死。拓跋燾又後悔起來,宗愛憂慮,與一羣小宦官們居然將拓跋燾給害死。接着又立拓跋翰爲帝,爲了防止權臣反對,召權臣進宮,在宮內埋伏了三十幾名宦官,將一個個沒有防備的大臣全部砍殺。接着又命小太監將對自己不滿的新皇帝拓跋翰,殺於祭廟之中。”

“這個小太監很生猛”連沒祿氏都驚訝起來。

“是啊,”李威又嘆息一聲,好象唐朝歷史上後來也有宦官專政,廢立謀害皇帝的事發生。以後這一點也得好好防上一防。

“那麼馮太后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說來話就長了。”劉仁軌說馮太后,不是指馮太后一生的政績,而是講她與三個北魏皇帝的糾集。

馮太后與武則天,李威與拓跋弘,真的很像。

馮太后對丈夫感情不亞於武則天對李治的感情。拓跋濬去世後,按拓跋鮮卑人的傳統,國喪第三天,皇帝生前所用的衣服器皿全部要焚燒。悲傷不止的馮皇后一下子跳到大火中,要追隨丈夫殉情。讓‘侍’衛奮不顧身地從大火中撈了出來。僅憑這一點,還略勝過武則天一籌。不過武則天對李治的感情,也顛覆了李威前世的觀念,無可挑剔。

新皇帝拓跋弘親生母親李氏是一個漢家‘女’,按照鮮卑人的傳統,子貴母死,處死了。拓跋弘‘交’給馮皇后撫養,丈夫死得早,北魏又禁止母后干政,權臣勢焰滔天。然馮太后卻打破了北魏的一系列規矩,沒有多久,用計斬殺了權臣乙渾,拉攏了一些心腹,手段也與現在武則天做得很相似。順利地將軍政大權全部攏在她手中。

拓跋弘大了,兒子拓跋宏也出世了。馮太后還政於拓跋弘,這是一個很有作爲的皇帝,立即做了三件大事,興漢學,咱鮮卑人馬上徵中原,卻不能馬上治中原,得學習人家優秀的東西。減稅賦,與肅貪。可是行不通,因爲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不是他這個皇帝,是幕後的太后。拓跋弘不服氣,先是斬殺權臣慕容白曜,警告諸臣。就象李威殺王果一樣,但王果份量根本趕不上慕容白曜。後是殺馮太后的情人,對丈夫感情深厚,可身體也需要嘛,馮太后一生有許多情人。

馮太后終於不高興了,在幕後做了一些暗示,結果拓跋弘更感到處處掣肘。不高興,可是他的養母,雖是鮮卑人,以子殺母,就等着國家動‘亂’吧。於是他又做了一個舉動,禪讓。一是調侃了馮太后,二是扶立自己兒子上臺。兒子上臺,我都是太上皇了,你更是太后的太后,總得要退出權利舞臺吧。而且他不但有文治之能,在武功上也很突出,李威若是沒有前世的記憶,論資質遠遠不及。曾多次率軍深入柔然,得勝而還。因此,手中也控制着軍權。

再說馮太后手中有什麼呢?一些大臣的支持,在軍方卻沒有聲音。要麼宮中的人對她很信服。身邊的人只要犯錯,立即鞭笞。但打你,也能賞你,不在心中計較,甚至打得越多賞得越多。很得宮中的太監宮‘女’支持。又是與武則天相似之處

拓跋弘忘記了他的曾祖父是怎麼死的,認爲帝國軍隊掌控在自己手中,十分安全。僅是四五年後,馮太后假借小皇帝之命,將京都平城軍隊分三批調離。六天後,馮太后就宣佈了太上皇的死訊。至於拓跋弘是怎麼死的,至今都沒有‘弄’明白

到了拓跋宏,也就是鮮卑全面漢化,遷都洛陽的那個傢伙。

這個小宏可不得了,四歲時,拓跋弘患了惡‘性’膿包,他親自替父親吸出膿汁。這是四歲小孩子做的事,所有御醫與大臣都驚呆了。

五歲受禪那天只是哭,問他爲什麼哭,他說代替父親,心中痛切。再次讓滿朝大臣睜大眼睛

馮太后‘弄’死他老爸,不能留下禍根,準備將他‘弄’死。在大冬天裡,將拓跋宏關在一間四面漏風的屋子裡,關了三天三夜,僅給他一件單衣,沒有給任何吃的喝的。三天沒有凍死,再加上大臣的勸說,馮太后收回命令。

這時,才十歲,沒有任何人教導,小宏就會忍者神龜大法了。他自己寬宏大度,‘侍’從不小心將熱粥燙傷了他的手,一笑了之。但看到馮太后粥裡有一隻小蟲子,勃然大怒,要將廚師殺死。馮太后笑了。

小宏也笑了,因爲最終他用時間殺死了馮太后。

劉仁軌寫了七個字,卻包含了很多意思,有的能說出來,有的不是一個臣子所能言的。

對付太后,要麼學小宏,做忍者神龜。但是不現實的,李威不是十歲,小宏能等得起,李威等不起。若是那樣,他的心腹大臣,對他忠心耿耿的將領,大部分會十分失望。

也不能學大弘,一學會與大弘是一樣的下場。

更不能弒母,北魏是鮮卑政權,馮太后是養母,拓跋弘都不敢弒。況且武則天是李威親生母親。只要一弒,馬上就會衆叛親離。事情比李世民弒兄弒弟嚴重多了。

不弒,留在宮中,能不能將宮中所有太監與宮‘女’打發掉?從長安到洛陽,到各地的行宮,有多少太監與宮‘女’?就算打發掉,不顧國家‘騷’動,重新再來,以武則天的手段,也會即刻聚集一批新的心腹。

拓跋燾能讓太監殺掉,拓跋弘都不知道是宮‘女’,還是太監做掉的。爲什麼太監就殺不死李威?

無解之題

所以劉仁軌寫下七個大字,卻想不出任何辦法。

李威隱晦地講了出來。

沒祿氏也皺起眉頭,不要是中原,就是吐蕃,也不好隨便就將親生母親殺死的。低頭沉‘吟’道:“是有些難辦。”

李威長長地嘆一口氣。一直他在幻想,放一部分權利給母親,母子合力,打造一個盛世大唐。可結果讓他很失望,母親一步步緊‘逼’,若不是僥倖來到青海,若不是僥倖沒有死,得到大批將士的傾心,想來這一刻,自己肯定很苦‘逼’說不定在母親一步步‘逼’迫之下,能一氣出海,真的到南洋避難去了。

沒祿氏說道:“你爲什麼突然來到青海?”

路上聽到一些消息,在邏些城也聽到一些消息,不多。但此次李威及時地來到青海,卻是一着妙棋。否則一旦青海失去,局面真的無法挽回。

“是黑齒常之看到北方失利,判斷出有可能母后有可能用此做藉口,將他調離,逐步控制青海。讓人提前通知了我,我才從呼羅珊趕了回來。” “你倒有一羣得力的手下。”沒祿氏很‘豔’羨。若是自己有,何必逃到青海避難,早就將噶爾兄弟給‘弄’死了。

“無他,人以心待我,我以心待人。”

“也看人的,當年贊普是如何待噶爾家的人?可是噶爾兄弟又如何回報贊普?”

兩人說了一會兒話,沒祿氏終究沒有想出好辦法。

繞來繞去,繞不過母親身份這一關。只能苦笑:“你倒有一個好母親。”

李威也苦笑,沒祿氏是有資格說這話的,歷史上她好象也殺過不少人,不但是噶爾家族的人,還有許多權臣。然而兒子一大,立即讓位給兒子,心甘情願隱身於幕後。孫子一大,再次隱身於幕後。政治也許比不上母親,但這一點做得比母親好得多。在史上若不是韋月相勸老三,若不是老四會裝瘋賣傻,自己這個母親,就差點兒將自己生下的四根瓜,全部摘掉。

想到這裡,說道:“如果沒有很多困難,我很想你做我的皇后。”

有這樣的‘女’人主後宮,未來則用不擔心矣。

“是真心的,還是假話來哄騙我?”

“何必哄騙你?”

“你再誆我,我以後真捨不得離開你了。”

“離不開更好,我寧肯不殺噶爾兄弟,也不想你離開。”

“這個仇我一定要報的,等殺了噶爾兄弟再說,不過還是很難。還是先幫你想一個辦法吧。”走來走去,依然無法。來到窗前,看着窗子邊上掛着的角弓,說道:“這把弓殺過幾人?”

“殺過人的那把弓留給你了。這把弓從未殺過一人。”

“我要這把弓……”沒祿氏忽然停下來,說道:“我都有了一個主意。”

“什麼主意?”

沒祿氏來到他耳邊說了幾句。

“這是什麼餿主意……咦,”李威擰緊眉頭,也走來走去,主意很餿,但越想越有理兒。

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287章 西風烈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224章 羣臣諫第137章 春雷(九)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86章 哭好啊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160章 啓航(六)第174章 合(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99章 圍城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63章 和親(下)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65章 探(三)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38章 滅口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40章 立志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261章 大婚(下)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99章 圍城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
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287章 西風烈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224章 羣臣諫第137章 春雷(九)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86章 哭好啊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160章 啓航(六)第174章 合(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99章 圍城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261章 大婚(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63章 和親(下)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65章 探(三)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38章 滅口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40章 立志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261章 大婚(下)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99章 圍城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