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

李威說道:“周國公,請坐。”

“臣謝過陛下,”武承嗣很老實地坐在胡牀的一角。背底裡,他與武三思,對李威有諸多議論,見了面,卻是膽戰心驚,十分地害怕。畢竟李威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儘管在朝堂上,李威說,我恨不能散盡宮中所有內侍宮婢,讓他們閤家團圓。可武承嗣不是傻子,知道說是那樣說,一旦招惹了這個皇帝,會有什麼樣的下場,所以連裴炎那樣的人物,不得不放下身架將自己姑姑的大腿緊緊抱住不放。

李威又說道:“婉兒,將我那張世界大地圖拿過來。”

“喏,”婉兒站了起來,去拿地圖。

婉兒發育了一大半,又開了人事,變得更加風姿綽約,每一步走動就象一株楊柳在舞蹈着婀娜婆娑的麗影,又抹了一些脂粉,香味若有若無地撲入武承嗣的鼻子。

武承嗣心裡想到,好一個妙人啊,難怪雍王爲她動情。

只是心裡面想,對婉兒,他目前還沒有膽量動這個邪念。

拿來了地圖,李威將它鋪到桌面上,說道:“周國公,前段時間發生了許多事,包括論欽陵將奸細當入到我二弟身邊做了幕僚,許多百姓聽後感到氣憤。可我也在吐蕃有了一些安排。”

“是,陛下天資過人,怎麼能輸給論欽陵呢?”

“那也未必,可行事必得要未雨綢繆,平時不燒香,到了有事時抱佛腳,佛祖會不會相助?定是不會。”

“是,陛下言之有理。”

щшш▪TTkan▪co

態度恭敬得象一隻溫順的小貓,但李威卻知道此人的膽量,歷史上正是此人的建議,殺死了無數的忠臣以及宗室弟子,甚至他本人還想做皇帝。另外,就是好色,奪了大臣喬知之的美妾窈娘,窈娘不從,自殺而死,此事還銘載於《資治通鑑》。

對這個武承嗣,李威打心裡面,從來就沒有抱過好感,只是爲了母親,暫時性地與他苟和。

“外面百姓說我才智高妙,那是過獎了,但在準備上,我從來不敢鬆懈。不但吐蕃,還有一個國家,你來看,”李威一指大食的地盤:“許多人認爲這是羣夷人,此言錯矣,這一片土地文明的歷史,不亞於我們中原。而且這個國家將士十分兇悍,你來看看,現在他們將注意力放在柏柏爾人與拜占庭人身上。兩邊的戰役規模都不小,大食依然不佔下風。這樣強健的國家,又得到了物產豐美的天竺信德地區的糧食支持,一旦注意力返回東邊,再看一看。”

手指在地圖上,向石國、曹國,甚至一直指到新建的碎葉城。

對軍事武承嗣不懂,但波斯也就算了,太過遙遠,可是李威指的這些地區,皆是唐朝的禁臠,武承嗣不可能不知道的。

“陛下,你是說這個國家比我們唐朝還要厲害?”

“那也不是,主要是距離,你看一看地圖就知道了,從大食到我剛纔所指的地區有多遠?但從我們長安到哪裡又有多遠?距離遠,供給就會很不便,再加上天氣環境,我們唐朝軍隊十分陌生,一旦開戰,我們唐軍必然因爲距離與天氣地形環境的制約,居於下風。就象大食翻過蔥嶺,與我們唐朝軍隊交戰註定落敗一樣。強行開戰,我軍不利。不過我有了一些安排,就包括這一次西方的大批來使。”

“陛下是聯合波斯人?”

“是,這個不急,但我與他們國家來使交流過,準備兩國聯合,讓他們兩虎相爭,我朝再支援一些武器,換取他們的平衡,這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陛下英明。”

“不敢說英明,我即位那天就說過,能少戰儘量少戰,每一次戰役下來,勞命傷財,多戰必然成爲窮兵黜武。但今天喊你來,是另外一件事。拜占庭人與法蘭克人皆是信仰天主教,拜占庭這個國家歷史上屬於羅馬帝國一脈,自古以來,與法蘭克王國許多百姓有着淵源。即便是今天,兩個國家十分友好。剛纔法蘭克王國公主來過東宮。”

武承嗣臉色微變,知道皇帝喊自己前來是何事了。

沒有理他,李威自顧自說道:“本來我不想管此事的,韋良娣也勸過我不要管,但仔細想了一下,最後還是管了。不爲別的,是爲了國家的將來,以及我的一些重要計劃安排。這個公主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可她畢竟是一個公主,事關法蘭克王國的臉面,也多少關係到拜占庭帝國的臉面,並且她還是一個清教徒,此行天主教派來了好幾位主教,對她十分欣賞。周國公一旦強行納妾,拜占庭帝國會十分生氣,不僅如此,這個狂熱的宗教同樣會動怒。我的大計必敗。”

武承嗣默不作聲。

李威又道:“傍晚時分,我與太后說過一句話,你們是外戚,只要不過份插手政務與宗室事務,我儘量給你們武家所有人榮華富貴,以全親戚之美。來人哪,替周國公拿出五百金,以及五百匹絲絹,賞賜於武卿。”

李威手中很有錢,至今樑陸等人的產業,還沒有交給朝廷。也沒有辦法交,包括狄仁傑手中的一些勢力,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官方豢養的一羣黑社會,也沒有讓狄仁傑解散。大局未定,不是不想,是不敢。

這些勢力與金錢,是留作有用途的。李威本人用度卻是很節省,拿出這批錢,算是很豐厚的賞賜。

“臣不敢受。”

“無妨,我賞賜於你,就得受,”李威一字一句地說,話音沒有加重,語氣卻變得十分森然,又道:“但武卿不要壞我的大計。親戚也罷,兄弟也好,皆要以國家爲重,容忍終是有限!去吧。”

“是。”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婉兒問道:“他會不會甘心,剛纔他看臣妾們的眼神好邪乎。”

“我也看到了,別急,要是他們知道分寸,我會全母后外家的榮光,要是不知……”李威手往下一壓。賬早遲會算的,但不是現在。

一夜無話,暴風雨也很快停了,第二天起來是一個豔陽天。

帶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不得不加了一百名侍衛。

皇帝要親自出巡,文武百官夾道相送。

來到裴行儉面前,李威說道:“裴卿,西域的事務,我就交給你了。”

“陛下請放心,臣會不辱使命。”

“各位那麼請回,我只是到附近各州縣看一看,很快就回。”說着鑽進了車輦,飛奔出城。

出城沒有走十幾里路,忽然前面侍衛停了下來,一名侍衛騎馬返中軍輦駕前面稟報道:“陛下,前面有一個蕃子攔住了道路,說是故人有一樣禮物相送。”

“蕃子?哪裡的蕃子?”

“長相似乎是吐蕃人,”侍衛遲疑地說道。

“將他帶過來。”

“喏。”

侍衛將這名蕃子帶了過來,李威認識的,正是沒祿氏身邊的貼身侍衛之一,道:“莽薩若,你怎麼來到我們中原?”

莽薩若施了一個大禮,用生澀的唐朝話說道:“見過陛下,我家主子說,大約這時候你能登基爲大唐皇帝。上次送的披風不大好看,於是在邏些城又織了一條披風給陛下,以賀陛下登基之喜。”

說着從懷中掏出一個禮盒,李威的貼身侍衛接過來,遞給李威。打開一看,依然是大紅色的底,但上面用金線繡着一條活靈活現的五爪金龍,披風的底部是富貴牡丹紋飾,還有一行小詩:君於東方兮揮風雲,妾於西方兮拭離淚,青海雪沙成紅土,大河捲浪化思語,寒山吹笛人不歸,孤雲漫山衣溼黼,登頂先賀郎慢笑,可知窮雁相別苦?

“這是誰寫的?”李令月好奇地看着這首小詩,眼中閃着無數個問號。

“你……不是你管的,”李威不知如何解釋。

就是莽薩若對自家主子與這個大唐皇帝的感情,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分不清是敵人還是朋友。

“你家主子可好?”

“還好。”

“王子可好?”

“還好。”

“我馬上要出巡,先寫一份手書給你,你去交給我朝的狄侍郎,讓他將你安頓下來,等我回來,備一些禮物,讓你帶回去。”說到這裡,李威有些郝然,自己這段時間每天忙東忙西,沒祿氏送來了禮物,表達了牽掛,自己似乎都將她們母子給忘記了。

“我還等多久?”

“我也不知道,你先安頓下來,另外,我在路上想一想,看有沒有什麼計策,能替你家主子做一個參考,記住,我也很關心她們安全。”

莽薩若心中不以爲然,那可是你的兒子,你關心他安全,天經地義。

李威寫好了信,交到他手中。

劉仁軌與李義琰已經走了過來。

看了看大紅的披風,又看着這個蕃子,劉仁軌低聲問道:“是那個王妃?”

“不錯,她恰算好時辰,估計我在這段時間大約能登基爲帝,於是繡了這件披風當作賀禮,派人來到東都。”

“這個女子很了不起。”

“是,此女智慧僅亞於我的母后。”

“恕臣斗膽地說一句,你以後打算如何安排她們母子?”

“劉卿,老實說,我到現在也沒有想好。不過也早,還等她將論氏兄弟鬥倒再說。”

“不易啊。”

“也未必,別忘記了,她有大義,軍事上天賦不及論欽陵,可在政治上的智慧,論欽陵未必及她。至於鬥倒論氏兄弟後……”李威搖着頭,他也不知道怎麼安排。

“臣覺得是機會。”

“是一個機會,她會不會放棄吐蕃,就算她放棄吐蕃,也要向吐蕃人交待,這纔是最難的地方。再說吧。”說完了,李威看着西方,西方是一片平原,平原的盡頭是幾座矮小的丘陵。眼中有些惋惜,心中想到,終是吐蕃人,雖出身羊同,不是純正的吐蕃人種,不然若是得到此女相助,就在權謀之術上,自己與沒祿氏聯手,也能與母親掰掰手腕……

嘆息一聲,重新回到車駕中。

大隊人馬再次奔馳,但一會兒,幾百名士兵又停了下來。

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49章 問鼎(一)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141章 定(三)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441章 還轉盼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60章 啓航(六)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8章 害怕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52章 問鼎(四)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55章 進宮(下)第76章 試驗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60章 風向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32章 春雷(四)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265章 兒戲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35章 春雷(七)第278章 種惡因第158章 啓航(四)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50章 問鼎(二)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104章 會戰(五)第56章 莫愁樂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70章 探(八)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43章 定(五)第264章 天下第168章 探(六)第264章 曲江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75章 合(三)第157章 啓航(三)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136章 春雷(八)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09章 越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4章 脫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40章 貴妃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88章 聖戰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43章 祥瑞第109章 越權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258章 炮錘第287章 西風烈第85章 前夕(二)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132章 春雷(四)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
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49章 問鼎(一)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141章 定(三)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441章 還轉盼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60章 啓航(六)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8章 害怕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52章 問鼎(四)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55章 進宮(下)第76章 試驗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60章 風向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32章 春雷(四)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265章 兒戲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35章 春雷(七)第278章 種惡因第158章 啓航(四)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50章 問鼎(二)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104章 會戰(五)第56章 莫愁樂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70章 探(八)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43章 定(五)第264章 天下第168章 探(六)第264章 曲江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175章 合(三)第157章 啓航(三)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136章 春雷(八)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09章 越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4章 脫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137章 春雷(九)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40章 貴妃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88章 聖戰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43章 祥瑞第109章 越權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258章 炮錘第287章 西風烈第85章 前夕(二)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132章 春雷(四)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