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

一大早,帶着上官婉兒跑了一會步。跑到了山頂,五月少室山景色倒是很好。

大團大團的霧,騰在山巒間,並沒有連在一起,於是成了一條條白色的絲帶,露出片片滴翠的青山,便似成了仙境。

跑下山來,上官婉兒捂着小腿說道:“殿下,奴婢累得不行。”

“累了,就回去休息吧。”唉,有些無語,我拼命鍛鍊,是爲了治病,爲了保命,你又是何苦來哉?

又打了一趟拳,回到房間,上官婉兒正在寫字,李令月趴在旁邊看。看到李威來了,上官婉兒立即將紙藏起來。

“寫什麼呢?”

“不讓你看,”上官婉兒說着,臉上飛起紅雲。

李威好奇起來,可能是因爲天生的,可能是因爲自幼在掖庭宮長大的,雖然年幼,舉止卻很大方,究竟寫了什麼東西,讓她會害羞。

她不讓李威看,李令月打小報告了,道:“大哥,她在寫詩。”

“這麼小就會寫詩了?”李威很驚喜,這纔對嘛,跑步打拳的與你有何干系,你的任務就是寫詩作賦。彎下腰,說道:“能不能讓孤看一看?”

“奴婢寫得很不好,你可不要恥笑我。”

“孤爲什麼要恥笑你,你還小,能寫詩就不錯了,怎能要求寫得很好。”

上官婉兒羞羞答答地將紙頭拿出來,上面是一首五言律詩:風臨竹影動,日開霞雲紅。分波昆閬越,碎露雲霧重。陪駕禱少室,侍賞近蘭叢。花臺無芳色,蓮塔滿鬆容。太子資善仁,祈福終有功。

武則天以前陪李治來少林寺也留下過一首詩,陪鑾遊禁苑,侍賞出蘭闈。雲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日宮疏澗戶,月殿啓巖扉。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鐸吟輕吹髮,幡搖薄霧霏。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慈緣興福緒,於此罄歸依。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武則天的詩寫得……雖然是他的母親,可說老實話,李威並不認爲有多好,不過長時間替李治處理政務,詩中自有一種“王八”之氣,或者她天生就有王霸之氣。

上官婉兒這首詩,就是臨摹了母親這首《遊少林寺》。

只借用了一些,兩首詩意思不同,詞語不同。老媽的詩厚重大氣,上官婉兒的詩卻是清秀自然。當然,畢竟年齡很小,詩寫得略略幼稚。不過,她纔多大,八歲!

“很好,寫得很好。”李威不由地誇讚道。

“大哥,”李令月吃味地拽着李威的衣服,不滿的撒嬌。

“小妹,這就是你的榜樣,可要好好讀書。”

“大哥。”又拖長了聲音,繼續撒嬌。

正在此時,金內侍從洛陽回來了,趕得有些急,大約是一大早就趕路了,身上沾滿了露水。李威說道:“你倆出去玩,我與金內侍有些事要談。”

金內侍一眼看到桌子上的詩,上官婉兒隨李威一道來洛陽東宮,呆了不少天,她的字,還是認識的。不由地“咦”了一聲,問道:“難道是上官婉兒寫的?”

“正是。”

“婉兒會寫詩了,”金內侍高興地說。

豈止會寫詩,長大了,還不知道會寫多少詩,並且與她祖父,可是大名鼎鼎上官體詩的代表。

“難得啊難得,殿下,你看到後面一句,多好啊,太子資善仁,祈福終有功。”

最後一句,算是小小地拍了李威一個馬屁,可也未必,小蘿莉對李威很依賴,將李威當作了亦父亦兄,估計倒有六成發自內心。不過金內侍卻是六成在拍馬屁。

這首詩中卻是分波昆閬越,碎露雲霧重與花臺無芳色,蓮塔滿鬆容最佳。最後一句……嗯。

“好詩啊好詩。”金內侍又捧在手裡誦讀,然後繼續吹捧。

好詩未必,只是出自八歲上官婉兒之手,很難得了。大約金內侍以爲自己將來一定納上官婉兒爲後宮妃嬪之一,於是大肆拍馬。八歲的婉兒……想想很無語。將他手上的詩奪下來,說道:“金內侍,不說詩了,談正事吧。”

“喏!”金內侍還是知道分寸的。將那份名單拿了出來,也就是大慈恩寺捐款商人以及數額的名單。

與狄仁傑談了好一會。才知道鹽比他想的要複雜,河東湖鹽、鹽州池鹽、益州井鹽、海邊的煮鹽,是唐朝主要食鹽的來源。除了後面因爲成本高,產量小外,前面有許多卻是朝廷把持的,因此還設立了鹽鐵轉運使,其中鹽是主要職責之一,也是朝廷重要的收益來源之一。當然,不禁止私人採鹽,相對來說,數量比朝廷的數量還要大。

但曬鹽放開,鹽價會急劇下迭,如果不通過鹽稅彌補,甚至會給朝廷帶來嚴重的損失。

不過李威說了曬鹽的方法,這倒不是從《天工開物》上看來的,原先到海邊就看過鹽田。這種鹽也要經過精加工才能食用,但在這個年代,精加工?有可能後來的工業鹽都能當食用鹽使用。這個方法不是很難,管理也簡便,派些人手引引滷水,看看滷池即可。再說海邊也不是嶺南,通過船舶,運費卻是很低的。這樣,衝擊力更大。

可是狄仁傑對此,就象對竹紙一樣,十分懷疑。

看到狄仁傑的表情,李威暗叫僥倖,沒有衝動將方法說出去,否則還不知又傳成什麼樣子。

什麼叫太子,自己這一回可知道了!

李威緊逼地問了一句:“如果成功會怎麼樣?”

“殿下,你是從何處學來的?”狄仁傑反問了一句。

李威無言以對了。

狄仁傑與魏元忠對視了一眼,兩個都正經的讀書人,雖然也信鬼神,可還沒有信到迷失的地步,太子卻讓他們感到……說好聽就是神奇,說不好聽就是妖異。

但真與上天的神馬沾上關係,當然是好事。

李威將自己計劃說了出來。不管太子是從何處學來的,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可爲了不讓皇上忌憚,只好採取太子的方法,於是說道:“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但這件事,以後類似的事情,同樣不能讓很多人知道,最少拖到陛下百年之後。”

雖然這麼說,可這樣眼睜睜地看着太子又多了一份產業,很有可能比那個太子糖作坊大上十倍百倍的產業。難道太子想做大商人?

狄仁傑很鬱悶。

魏元忠更是鬱悶,老狄還好一點,他還要替太子安排人手管理,沾的腥味兒更濃。

手下兩位得力的軍師,憂愁如此,於是李威爲了安慰他們,陪他們到鞏縣轉了一轉,主要看瓷窯的。現在鞏縣瓷器與唐三彩名滿天下。但這種瓷器不可能入李威法眼的。

看了看,看出一些門道,瓷窯結構不合理,用的是木柴。燒瓷不大明白了。可是知道後來的好瓷大多是高溫瓷。是不是,也不好下結論,同樣,也有瓷廠在燒低溫瓷。或者讓他們挖煤去,看了看狄仁傑與魏元忠,嚇得將這句話縮了回來。

另外還知道一些,好象什麼瓷石、瓷土與釉料。釉料根本不懂,只知道景德鎮高嶺土是燒瓷最佳原料。問了一下,才知道現在洪州也有瓷窯。但一般,不算是頂級瓷器。

嘆了一口氣,知識面太少了,儘管後來瓷器是中國的代言詞,也不是他插手的。

倒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爲瓷窯多,鞏縣有許多逃戶。官員也不大管,與魏元忠、狄仁傑交談,兩人說了一番話,讓李威再次無語。對逃戶的問題,各州縣是兩種做派。防止百姓逃離本州縣,畢竟是靠人丁來徵稅的。但對外來的逃戶進入本州縣,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大管。

均田制、逃戶、租庸調製、府兵制,他在腦海裡默唸了一下,覺得這中間有很多聯繫,再想,腦子渾沌一片。又回憶起父母親房間裡那大半人高的奏摺,心中慨嘆,這個皇帝也是不好當的。

轉了轉,狄仁傑與魏元忠心情好轉,他心情反而鬱悶了。

翻着名單,基本都不認識。也有幾個熟人的名字出現在上面,鄒鳳熾,捐了善款五千緡,有錢嘛,直接略過。而且此人財大氣粗,交遊甚廣,與他認識打交道的人成分十分複雜。但另外一個人名字引起他的注意,樑金柱,也捐了善款四千緡。

這個樑金柱他聽說過一些情況,這一次又捐出這麼多善款,恐怕有可能便賣了一些產業,才能湊出來。之所以這麼做,大約是感謝自己一拜。這倒是一個癡人。

繼續往下翻去,又有一個人讓他注意了。陸馬。也就是那天在酒樓上與胡應交談的販馬商人。也捐資三千緡。至於胡應,要替他辦另一件事,無法分身。

於是在這兩人名字上畫了一個圈,道:“金內侍,你悄悄地將他們喊到東都,與孤見上一面。”

“殿下不可啊。”在勞宴上一見,那是爲了彰顯樑金柱善功,可私下裡會面,他們商人的身份,傳出去,不知引起多大的非議。

“金內侍,非是如此,孤喊他們,要替孤辦一件對國家社稷有益的大事。不過,也不能讓別人知道了。”

“正是,正是。”

“所以你委派一名可靠的親信。”

“可是殿下……”

李威不由搖頭,難道這時代商人真是一頭兇虎嘛?

金內侍見勸說無益,只好又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道:“這是陛下託奴婢帶給殿下的,是沛王殿下寫給殿下的信。”

老二寫來的信?李威將信打開一看,沒有其他,講竹紙的。在他寫信的時候,就漸漸快三個月了,離李威所說的百日之限眼看就要來臨。此事轟動長安。連母親武則天也驚動了,派了侍衛日夜看守。

居然驚動了母親?

又往下看,李賢在信中很擔心,真能造出紙,那怕是劣紙,也無所謂。可要是造不出紙,影響會十分惡劣。

信寫得情真意切,字也不錯。還是第一次看到李賢的字跡。李威很欣慰,不枉我替他買了四張婺州黃藤。這纔是一家人,唉,可是父母親倒好,硬是鹽油不進……難道皇權真能使一個人失去親情?

………

竹紙如何,聽天由命,一月的齋期卻漸漸已滿。

ps:兩位責編都在催,只好上架。第四更,晚一些,還有第五更,從凌晨三點碼到現在沒有休息了,

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61章 大婚(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章 她是誰?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77章 合(五)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211章 渡(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56章 莫愁樂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69章 竹籠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243章 祥瑞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66章 圖窮(上)第50章 攤牌第277章 十萬貫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287章 西風烈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73章 刺激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87章 前夕(四)第62章 和親(中)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71章 沒得救了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46章 定(八)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48章 定(十)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46章 定(八)第131章 春雷(三)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42章 定(四)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82章 曙光(上)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38章 滅口第118章 問琴(中)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287章 西風烈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87章 前夕(四)
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61章 大婚(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章 她是誰?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77章 合(五)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211章 渡(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56章 莫愁樂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69章 竹籠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243章 祥瑞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66章 圖窮(上)第50章 攤牌第277章 十萬貫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287章 西風烈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73章 刺激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87章 前夕(四)第62章 和親(中)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71章 沒得救了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46章 定(八)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48章 定(十)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46章 定(八)第131章 春雷(三)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42章 定(四)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82章 曙光(上)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38章 滅口第118章 問琴(中)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287章 西風烈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103章 會戰(四)第87章 前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