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

東方終千出現魚肚色,論贊婆也在出動大軍。

攻下了虎嶺,素和貴派人回去稟報,一切正常,速發大軍增援。說明這兩人皆不是等閒之輩,即使唐人“不設防”,也沒有大意。增援有兩個途徑,第一條循涅北道,也就是素和貴走過的道路,不算太遠,但更多軍隊必須提前集中在大撥鬥谷,否則時間來不及。

可那樣一來,唐朝軍隊必然會提高警惕。另外只有從赤嶺大道,也就是石城山之道。

這要與黑齒常之死磕,對此論贊婆倒不是很在意的。石城山路兇險無比,不象是虎嶺,山道坎坷,三面環山,一面有路,這環的山不是普通的山,皆是數百丈高的懸崖峭壁。

他的二哥論欽陵就說過一句話,若在此築一堡,將會成爲天下第一險堡。不過纔開始時,吐谷渾未平,不敢動這個念頭,不築堡唐朝看不出來,一築堡唐人必然看出,又將是一場死戰。若勝還好些,若是敗或者慘勝,連帶着吐谷渾的局勢都會惡化。因此這件事兄弟倆人放在心上了,但沒有提起。這是指築堡後的結果,現在嘛,沒有築堡,只是憑營寡,兩三千人防守,還是能攻下的。

黑齒常之勇猛,還能如薛仁貴勇猛,照樣殺得屁滾尿流。黑齒常之又被他略略低估了,此員大將豈只是勇猛,那是罕見的智勇雙全大將。

集龘合了兩萬大軍,殺向了石城山。

迎着清涼的晨風,他的侄子論弓仁問道:“三叔,是不是我們早了一點?”

“不早,若是正常都城失守,唐朝軍隊還會反應遲鈍,可是唐太子在郟城,一旦出事,唐朝人還不拼了命。”

“三叔,這次你將建立不世功勳。”

“等這一戰過去再說吧,我心中還有一個想法,利用唐太子做餌,使唐朝大軍集龘合在都城城東側,失去了城池之險,那些士兵召集不久,配合生疏,又不適合高原,一舉殲滅,然後撤回郟城,奪下廓州。”

“爲什麼不進攻鄭州?”

“不能攻,攻下都州,又失去了太子,唐朝必然傾全國之力與我吐蕃決一雌雄,無論勝敗,我吐蕃必將元氣大傷。因此,只拿下都城,以涅水爲界,佔據九曲,這個唐朝也能接受,我們也大獲其利。凡事,需要有一個分寸。”

“是,三叔教訓的對。”

“不過我看好你,噶爾家族下一輩,就是你最有天賦。”

“三叔過獎了。”

叔侄倆交談時,大軍開始出發,邁向赤嶺。

郟城城中此時已成了人間的煉獄,許多房屋失火了,大團大團的濃煙冒了出來,有的還沒有,可因爲火藥包的爆炸,剩下一片斷垣殘壁。濃煙嗆得士兵都睜不開眼睛,這還不是主要的,大量戰馬因爲主人犧牲,沒有人控制,有的因爲馬尾巴上燒着了火,有的因爲火藥爆炸受到的驚嚇,還有的因爲耳塞子掉了,更加暴起。

這是邊陲重鎮,可終不是長安、汴州那些大城,就那麼大的地方,平時看起來也不小,但一萬多匹戰馬,大街小巷皆弊得滿滿的,這些戰馬受驚之下,一個個狂亂奔跑,就是有的戰馬上還有士兵,馬也不受控制了,在到處亂跑。碰撞之下,人滾馬翻。士兵一落在地上,那可慘了,有的活活被馬踐踏而死。

有的吐谷渾士兵看到情況不妙,從馬蹬上一下子跳將起來,跳到附近的斷垣殘壁裡逃命。可是不起火還好,一起火,只好重新竄回來,立即再次遭到戰馬的踐踏。戰後收屍時,發現有的吐谷渾戰士已經踩成肉渣,還不知被踩了幾千下。

素和貴看到這情況,沒有辦法,喊道:“開城門,開城門。將西城門打開。”

赫連誠在城頭上看得清楚,打開城門也沒有用啊,可沒有辦法,只好將西城門打開。

素和貴帶着手下衝出了城門,然後一看傻了眼。

李謹行犯得着攻城嘛?根本沒有進攻,而是順着城門,紮下了一個彎月形的大營,也不能稱爲大營,在護城河不到一百步的地方,讓士兵打下一狠狠木樁,當作柵欄的。其他的根本沒有做。

看到吐谷渾人衝了出來,李謹行說道:“投火藥,先炸吊橋!”

吊橋也不要了,也不能要,馬上城中受驚的戰馬一涌而出,攔會有士兵犧牲,不攔會有吐谷渾人藉機逃走。一個個火藥包從天空而降,幾個火藥包立即將吊橋炸斷。還有一些落在士兵身上,差一點連素和貴也被炸上了天。還有堤壩可以衝向河對岸,可這時候天亮了起來,對面能看得清楚了,那個敢去衝。

即使衝過了木柵欄,木柵欄後面還有一萬多唐朝軍隊,手中一個個拿着橫刀、陌刀、大槊與長矛弓箭,虎視眈晚。

正在猶豫不決時,城中的亂馬衝了出來,悲劇又在城外上演。赫連誠蒙着眼睛,不忍再看。這一仗打得太窩妻了,敗可以,但不可能這樣敗。不過騷動很快停息,一匹匹戰馬看到了護城河,一個個跑到河中游泳喝水。跑到現在,又被火燒,又渴,護城河正好給了它們水源與清涼的機會。

李謹行看了一眼,又說道:“長弓手、強弩手,準備。”

“喏!”

一千戰士走了出來,李謹行說道:“諸位看好了,往後射,不要傷着戰馬了。”

“喏!”

一支支箭矢飛了出來,落在護城河的對面。跑到現在,有許多士兵手中武器都不知道掉在哪裡,更不要提盾牌了。箭雨落下,又是一陣淒厲的鬼哭狼嚎聲。

李謹行說道:“弓箭手,再上前五十步,拋射。盾牌手,身前保護。陌刀手,隨後接應當。”

吐谷渾人已經嚇破了膽,沒有了鋒稅,沒有了士氣,連普通的一個百姓也不如了。因此再逼一步。

“喏!”

一千弓箭手跨上去五十步,五百盾牌手舉起方盾,攔在弓箭手身前,防止有極個別吐谷渾人狗急跳牆,還在繼續拼命。五百最強悍的陌刀兵緊緊隨後口近了五十步,箭射出去威力更大,強橫的強弩,都將一匹匹戰馬射斃。

李謹行急切地喊道:“射人,不能射馬。”

這個肉痛啊,這一戰勝得光彩不錯,可這幾個時辰,還不知道有多少戰馬糟蹋了。

素和貴一看唐朝人吝嗇戰馬,也大叫道:“下馬,下馬進城,將城中的亂馬趕出來,將城門關上去。”

也不好進城的,不斷地有士兵擠出來,還有亂馬,城門口堵成一團。李謹行也不管,命令弓箭手只顧射箭,加重悲劇的發生口從天矇矇亮起,直到太陽露出半個臉,還沒有進城。但城門口混亂停了下來,摞起厚厚的死屍,受驚嚇的戰馬看到此路不通,又返回頭,繼續踐踏城中的士兵。殺出城外的吐谷渾人也剩得不多了。

侍衛護着,從死屍上爬過去,看到城中的混亂,素和貴又說道:“將死屍搬開,讓驚馬出城。”

人是不敢出城了,可剛搬出一個缺口,又有大量的驚馬嗅到清涼的空氣從城門洞衝了進來,立即又衝返過來。素和貴的侍衛手捷眼快,將素和貴提到邊上的居房裡,才倖免於難,其他在搬移屍體的士兵大多數再次被踐踏而死。

坐在空蕩蕩的民房裡,素和貴兩眼空洞,向素和優素問道:“你們乍一點沒有發覺異樣?”

“屬下該死。”但心中不服氣,豈止我們,人家在你手中也呆了很多天,爲什麼你老人家也沒有發現?

素和貴倒不是責怪他,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一萬五千人哪,除了兩個回去通風報信的人外,還能有幾個平安逃回去?可眼睛亮了一下,也許堅持一下,說不定論贊婆大兵能趕到,然而眼睛迅速灰暗下去,既然設下了這個計謀,又豈會讓論贊婆得逞?喃喃道:“誰說讀書人一無是處,讀書人才是真正心狠手辣啊。”

什麼樣的戰場沒有具過,可多會見過如此慘烈的戰場?

驚馬終於一匹匹衝出城,城中有的吐谷渾老兵經驗豐富,這時候指揮系統失效了,許多士兵都不知道素和貴到了哪裡去了,不過經驗驅使,看到驚馬向城門衝去,有意地驅趕,將其他各地的驚馬趕出城。

沒有了驚馬,街道安全多了。

素和貴走了出來,向士兵討要了一匹馬,他座下的那匹愛騎,青媳馬,也就是唐朝人嘴中豔羨不止的青海龍種馬,剛纔在城外迫不得已,丟了。

然後來到東城門,西城門外休想殺出去了。東城門沒有打開,稍稍好一些,素和貴登上城頭一看,再次悲痛欲絕。就是東城門,還涌來近萬名唐朝軍隊,正中飄着一面大旗,上面一個大字:委。

“這是要我們一個不留啊”,素和貴六神無主地說道。

素和信喉結動了動,他想說,大將軍,我們投降吧,沒有敢說。

城門兩邊安靜下來,甕城中也安靜下來。李謹行想要戰馬,其他的人也想要戰馬。吐谷渾人在放馬,讓他們順利將馬放出吧。

站在塔樓上的唐朝士兵看到城中的驚馬基本上出城,再次吹響了號角,隨着這一聲號角聲,李謹行與委師德同時下令:“投石機,上前五十步。”

將投石機推了出來,與城中一樣,皆是大型的投石機,將火藥包點燃,與甕城中同時開始發射。這一下子將整個郟城覆蓋。還有許多吐谷渾戰士的,只不過大多數丟了戰馬。這一番轟炸,整個都城除了兩個甕城外全部成了廢墟,剛剛平息了一會兒的士兵悽慘的叫聲再次響起。

許多士兵想投降啊,可人家唐朝人不發話。於是有的士兵紅了眼,殺上了城頭,一邊與郝連誠、素和信的手下拼命,一邊大聲衝城外喊道:“對面唐朝參軍聽着,我們投降了。求求你們行行好吧,饒我們一命。”(

,!

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56章 啓航(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章 大非川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159章 啓航(五)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89章 一年第147章 定(九)第66章 去紈絝吧第47章 我的國第251章 砥柱第267章 安慰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30章 春雷(二)第178章 合(六)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46章 定(八)第132章 春雷(四)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279章 分相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71章 江談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119章 問琴(下)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8章 害怕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266章 爭第242章 高度第5章 願春暫留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45章 定(七)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8章 圖窮(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87章 西風烈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39章 交換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461章 等多時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240章 立志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
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56章 啓航(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章 大非川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159章 啓航(五)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89章 一年第147章 定(九)第66章 去紈絝吧第47章 我的國第251章 砥柱第267章 安慰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30章 春雷(二)第178章 合(六)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146章 定(八)第132章 春雷(四)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279章 分相權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23章 將軍歸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71章 江談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119章 問琴(下)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8章 害怕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266章 爭第242章 高度第5章 願春暫留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45章 定(七)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8章 圖窮(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87章 西風烈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39章 交換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461章 等多時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240章 立志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