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搶刀子(上)

朱敬則一頭霧水地回去。

過了一段時間,他已明白裴行儉說的一些話。

朝廷調兵去綏州平叛,北方兵力略略空虛。突厥人乘機入侵蔚州,殺刺史李思儉。

張虔勖回兵不及,只好派豐州刺史崔知辨營救。崔知辨兵出豐州,於朝那山(內蒙古固陽東)遇敵,此乃是一員真正的勇將,大破之。可是他遇到兩個更厲害的對手,阿史那骨咄錄與阿史德元珍用兵之道,不亞於崔知辨。兩人知道崔知辨的本領,刻意用少數軍隊吸引,崔知辨正在率軍追擊突厥敗兵,突厥大軍殺到。崔知辨寡不敵衆,戰死沙場。

張虔勖得到消息,已是數天後,又派人確認了一下,消息傳到洛陽,到了六月底。

洛陽譁然,包括前面王立本與李崇義兩個都督外,突厥人連敗了三個唐朝的都督。而且與前面兩個都督不一樣,崔知辨名震西陲,那是連論欽陵都忌憚的勇將。

因此,有人說是張虔勖故意陷害崔知辨的。

這一說法很有市場,崔知辨也是裴行儉一手提撥上來的重將,程務挺與張虔勖刻意爭功抹殺裴行儉的功勞,用此奪得北方的軍權後,崔知辨臨危調於豐州,與張虔勖關係十分緊張。

但客觀來說,當時四周就近,只有崔知辨手中有一戰的兵力,論將才,也只有崔知辨最爲突出。張虔勖有沒有陷害崔知辨的想法無法得知,但這次調遣崔知辨卻無可指責。

有人不滿,面對事實,也無法彈劾。可是多次失利,已證明張虔勖無法勝利指揮北方將士抗衡突厥了。

說到底,是武則天的用人不當。

張虔勖是將才,不是帥才。若有一個好的統帥,那怕就是程務挺,佈置好了,讓他衝鋒陷陣,他能立下大功。可獨當一面,指揮才能不如郭元振、唐休璟,甚至薛訥儘管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都比他更適合擔任統帥。或者將他與崔知辨對調一下,有可能崔知辨也比他做得好。

武則天爲了掌握軍隊,對張虔勖與程務挺破格提撥,有人不服,於是想讓他們立功,結果導致了北方戰局的縻爛。張虔勖不但指揮失誤,去年敗於突厥後,表現也不好。自那次失敗後,大半年張虔勖手中有一支軍隊,都不敢向突厥人發起一次正面進攻。

一次是失誤,兩次是失誤,三次說不過去了。

對張虔勖的所做所爲,沒有多少人指責。

皇帝堅硬了一回,主動去西域做縮頭烏龜。太后一套套的手段連續不斷地使出來,看不見,摸不着,卻象一道道稠密的絲網,讓人感到心寒。

政局導致世風日下,還有幾個大臣做得始終如一呢?

張虔勖就做錯了嗎?未必。只要太后是最後的勝利者,他就做對了。

皆這樣想,武則天是最後的勝利,張虔勖也做錯了。在武則天殺害的重將名單裡,張虔勖也位列其中。

不管他的品行,他的才能欠缺,因此大臣們開始上書,請求朝廷換將。

這小子在北方不行,得重新換一個人過去。朝廷也不是沒人可以調動,至少程務挺過去,會比張虔勖做得更好。讓張虔勖繼續下去,還不如換劉敬同呢。人家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可數仗下來,打得有聲有se。

其實北方糜爛還有一個隱形的原因,武則天爲了掌控權利,對唐朝與裴行儉政策的破壞,現在唐朝爲武則天買單了。

裴行儉幾乎是一個完人,從裴行儉手中奪下軍權不容易。因此,從裴行儉招降阿史那伏念下手,這一招很巧妙,用勢逼迫伏念投降,擒拿溫博。按照唐朝以前的政策,溫博還有授職,用此安撫溫博的餘部。伏念更應當升遷,雖犯下了錯誤,卻是在關健時候立下大功,裴行儉這才兵不血刃地平滅叛亂。

可爲了否定裴行儉的功勞,強加於程務挺與張虔勖之上,將二人皆殺。

本來朝廷局勢大好,阿史那道真前往北方安撫,更是一着妙棋。但伏念冤殺,影響惡劣,沒有人再相信道真的話,甚至道真自己不開心,出工不出力。於是整體局勢糜爛。

再看豐州,豐州安置的最大一羣突厥人是史大奈的族民,可以說是與唐王朝關係很親密了。然而伏念一死,同爲突厥人,史大奈的後裔們同樣不服。他們沒有公開反叛,但沒有對唐王朝支持。

若沒有此事,崔知辨在西突厥呆了很久,會調節與突厥人的關係。僅是從豐州就能募得許多胡兵,那麼朝那山一戰,崔知辨也不會因爲手中士兵數量少,而戰敗犧牲。

沒有人敢說。即便朝廷也認識了錯誤,追封伏念,爲時已晚。但僅是追封,更沒有人敢追究幕後者的責任。

書上不報。

武則天與李治忽然前去白馬寺上香。這未引起多少人注意,夫妻二人還想遍封五嶽呢,況且只是城外的白馬寺。但他們卻將東宮所有妃嬪帶上,包括幾個小皇子與幾個小公主。

白馬寺的方丈與主持出來迎接,又將這一行人安排到後面一個禪房裡。禪房很安靜周有許多高大濃密的石榴樹。石榴花凋謝了,掛滿了一個個紅色的黃橙橙的小石榴,象小星星一樣,十分可愛。

山風吹來,很是涼爽。

李治身體不大好,但讓一陣陣吹得十分適意,於是也坐在窗邊椅子上,看着後山蓊蔥的樹木。

武則天凝視着幾個少婦,看到裴雨荷抱着狄蕙的兒子,忍不住想笑。

李威離開這麼久,東宮裡早讓她插進去許多耳目,聽到東宮裡的一些事。裴雨荷一直無子,看到狄蕙特能生,討要了一次。大約兒子說了一通,狄蕙又生了女兒,沒有提。後來兒子離開後,狄蕙終於生出一個兒子。

裴雨荷又前去討要。

狄蕙直接將話挑明瞭說,不但你無子,楊順儀無子,上官婉儀也無子。不可能你們三人全沒有生育能力。若是以後你有了兒子,我這個兒子怎麼辦?

到時候不是尊貴的皇后之子,而要跳火坑了。

咱出身不好,也不想兒子以後做什麼太子的啥,只要做一個皇子,一輩子平平安安,心滿意足。

別看這個女子是青樓出身,確實很有遠識。這一次兒子離開後,全靠此女從中調度,東宮這才平安無事,讓外面看起來和和睦睦,不得不讓武則天承認,當初小看了這個女子。

裴雨荷只好訕訕地說:“那麼五年後我還是無子,能否將他給我收養?”

五年後再無子,以後生育可能性會很小了。再說,孩子再大,以後也沒有認同感。

狄蕙無奈只能答應。

誰知道裴雨荷每天來看她這個二兒子,看着看着,抱到自己宮殿裡面,逗他玩樂。起初只抱走一會兒,後來整天不送回來。到最後,乾脆放在她的寢宮。

狄蕙不滿地說了幾次,裴雨荷就當沒有聽到。爲了顧全大局,不讓東宮引起爭吵,狄蕙只有隱忍。

但其他諸女皆平安生下孩子,兒孫滿堂,丈夫也很高興。兒子不在,丈夫給起了名字。韋月的兒子取了李重俊,大約因爲母親的遺傳,長得很好看。鄭宮楚的兒子取了李重望,門第最高。狄蕙的兒子取了名字叫李重福。

大約以後東宮太子很有可能就出在這三子身上。包括李重福,一旦裴雨荷沒有兒子,也會是一個有力的競爭者。

武則天又從諸女身上掃過,對兒子的平均制,她認爲是傻是天真。兒子沒有真正掌權,東宮有危機感,這才勉強地抱成團。一旦掌權,東宮裡鬧騰吧,子女一大,兒子是神,後宮也休想安寧。

不過這幾個女子當中,誰是王皇后,誰是蕭淑女,誰是當年的自己?

武則天有這想法,說明她還沒有做女皇的想法。做女皇是一步步逼出來的,她想做的只是一個有權的太后,如當年的馮太后。可就是做馮太后,置李威於何地?

眼睛就掃到了韋月身上,這個小傢伙不簡單,況且還與上官婉兒走得很近。沒有過問,扭頭對李治說道:“陛下,一轉眼東宮兒女成羣,我們也老哪。”

“太后,你沒有老,看上去才三十出頭。”婉兒說道。

是李威的吩咐,臨行前再三囑咐,這一去會離開很長時間。東宮要團結,要安靜,不能招惑是非。還有,不能得罪太后,於是上官婉兒拍了一個小小的馬屁。“你倒是會說話兒。正好,本宮事務繁多,來上陽宮協助本宮吧。”

“這……”婉兒後悔了,自己豈不是沒事找事嗎?爲什麼要多嘴?這一下好了,又要陪伴太后。人說伴君如伴虎,皇帝不是老虎,通情達理。但太后纔是老虎,而且是一隻餓了很多天,飢腸轆轆的大老虎。

“難道你不願意?”

婉兒只好答道:“臣妾願意。”

武則天又說道:“韋德妃,本宮讓你父親前來華州擔任刺史如何?”

“臣妾謝過太后。”韋月高興地伏下來說道。華州在洛陽與長安中間,去兩京皆很近,作爲京兆韋家的子弟,擔任華州刺史,求之不得。

然後又看着裴雨荷,問道:“你有四個哥哥?”

“是。”

“明天本宮讓他們各自擔任一個中郎將吧。”

“謝過太后。”

不僅是韋月,裴雨荷,還有鄭宮楚、野辭明月、楊敏的唯一兄長、江碧兒、徐儷的弟弟,都進行了封授。在白馬寺呆了呆,返回洛陽。隨着第二天下旨,對東宮妃嬪的家人進行冊封。

大臣感到很不解。後宮專權、外戚干政、宦官掌政,是政治的幾大弊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皇帝沒有掌權之前,外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還有什麼比自己妻子孃家人更可靠的?東宮的外戚可不簡單,有鄭家,有裴家,有韋家。然而皇帝卻一直沒有動用這支力量。

爲什麼太后反過來進行冊封?難道太后與皇帝有了轉機?

就在大家猜測之時,幾位宰相召進了上陽宮。

張虔勖肯定要換下來了,武則天在紫籠簾裡就問了何人前去適合。

宰相規模大不如從前,裴炎、薛元超、劉景先、魏玄同、郭正一、郭待舉、岑長倩,再加上西京的劉仁軌。數量不少,可是除了劉仁軌與裴炎外,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魏玄同實說實說:“人手好找,無他,程務挺前去,足以應付北方局勢,保證不會糜爛。”

他話音未了,裴炎舉起牙笏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爲不妥。程務挺與突厥人交惡,前去未必會起作用。但有一個人選,前去是爲最佳。”

“哦,是誰?”

“黑齒常之。”

“不可,吐蕃人野心勃勃,一直沒有大規模攻打河湟九曲,是因爲有黑齒將軍坐鎮。若是抽調了黑齒常之,青海局勢再次糜爛,反而得不償失。況且青海移去了五十多萬中原子民,各種興革已見成效。去年關中大災,青海功不可沒。這纔是朝廷不能丟失的重要地區。”郭正一立即阻止。

武則天在簾後眼中閃過一絲陰冷。

這個郭正一很不識相嘛,若不是自己與丈夫提撥他,憑什麼輪到他來做宰相?

但沒有作聲。

裴炎反駁道:“正一錯也。吐蕃非是忌憚黑齒常之,相信黑齒將軍也不會比薛仁貴英勇。當年薛仁貴前去大非川,吐蕃一樣敢於開戰。一直沒有大規模作戰,是贊普新亡,國內爭鬥不休,又因爲國力狹小,多次窮兵黜武,導致民不聊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所以纔不敢大規模侵犯青海。再說青海佈置了嚴密的防線,遠非昔日。”

話他可以這樣說,又可以那樣說。不是,可聽上去卻很有道理。

又說道:“再者,難道青海必須黑齒常之駐守一輩子?朝廷可以做這樣的安排,讓李孝逸擔任鄯州都督,王果擔任澆州都督,婁師德擔任鬆州都督。可以保障青海安全。”

王果沒有受過李威恩惠,但他是武則天的親信。李孝逸是不是武則天的人,很難說。婁師德性格軟,就是這樣,還將他從鄯州調往了陌生的鬆州。郭正一不由狐疑地看着裴炎,難道這個人真是一個僞君子,搖頭說:“不可。”

武則天在簾後發話了:“就這樣吧。”

讓幾位宰相退下,並且讓上官婉兒親自草詔。然後又挑了一個人前去下旨。李首成。他去過青海,與諸將士熟悉,一度與兒子走得很“親密”,不會惹起青海將士反感。

北方的糜爛,卻讓武則天找到了一個楔機,將李威最鋒利的一把刀子,搶奪回來。

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52章 問鼎(四)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285章 當決斷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97章 等(上)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5章 願春暫留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211章 渡(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54章 進宮(上)第151章 問鼎(三)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24章 羣臣諫第255章 殖民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249章 亮劍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52章 決心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64章 探(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54章 進宮(上)第145章 定(七)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91章 節奏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75章 小重山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58章 啓航(四)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73章 合(一)第132章 春雷(四)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264章 曲江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18章 問琴(中)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41章 誤會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250章 巧匠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82章 曙光(上)第71章 沒得救了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
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52章 問鼎(四)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285章 當決斷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97章 等(上)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5章 願春暫留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211章 渡(上)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54章 進宮(上)第151章 問鼎(三)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24章 羣臣諫第255章 殖民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249章 亮劍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252章 決心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164章 探(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248章 親事(下)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54章 進宮(上)第145章 定(七)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91章 節奏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75章 小重山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58章 啓航(四)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73章 合(一)第132章 春雷(四)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264章 曲江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18章 問琴(中)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41章 誤會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250章 巧匠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82章 曙光(上)第71章 沒得救了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