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

“見過太……”胡應剛要伏下施禮,李威立即上前將扶住,並且“噓”了一聲,制止了他的說話。

胡應反應過來。太子是便服前來的,立即小心地站直身體,瞅眼看去,嘴張大起來。

生意做得大,智慧也非同常人,記憶力好,上次在酒肆裡見過一面,雖然相互沒有談話交流,這一行人的氣質還是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僕上次胡言亂語……”

“揭過,不提,坐。”

又小心地坐下來,胡應心中更是不安,傳言中這個太子最知禮法的,上次自己與羽郎君,還有陸馬他們胡言亂語,說了許多污穢的話,於是又說道:“那上次……”

“揭過不提,孤前來是找你商談要事的。”

聲音很輕,爲了避免人發現,李威特地找了角落裡一個偏僻的座席坐下來,邊角是一扇窗子,窗戶打開了,正好一株高大的桃樹,將一抹桃花送到了窗口,一朵朵桃兒媚很是濃烈。

嗅了一口桃花的粉香,又說道:“聽說你有兩艘海船?”

對這件事委實好奇。

“稟太子,”小聲稱呼一聲,又答道:“僕那兩艘船是從大食人手上買下來的。大食人善於經商,從波斯人嘴中得知我們大唐的消息,於是除了從絲綢之路與我們唐朝交易外,近年來又在秋天到來時,順着風勢到南海諸國,再借南方季風航行到廣州,交易完成後,到夏末借東北風盛行之時,返回大食,一來一去需時一年半時間。船舶裝載貨物多,有的船舶,能載一千多石,所獲不菲。不過海上風險性很大,僕有一個從侄就因爲出了事故,沒有回來了。”

近兩千石,也就是好幾百噸,甚至近千噸了,其實從戶部裡也看到一些資料,船大者爲舶,長江下游已經出了一些好幾百噸的河船。後世也看過一些記載,說什麼兩萬石大船,鄭和下西洋時船舶噸位一萬多噸的啥。似乎不大相信,查了查資料,才知道木質船舶安全噸位,最大純載重只能達到兩千噸。應當來說,胡應說的數據比較準備一點。

“那麼可不可以告訴孤,大食與波斯,還有拂菻國的一些情況?”

“敢不遵命。波斯國原來很強大,曾經與突厥人共同滅了厭噠國。但不久後,突厥人反過來攻打波斯,殺了老皇帝庫薩和,扶持了其子施利做了傀儡皇帝。一年後病死,又立庫薩和女兒爲主。波斯人不服,將逃往到拂菻國施利的兒子單羯方迎回立爲君王。在位沒有兩年又去世了,再扶兄子伊嗣候。伊嗣候昏庸,爲大食所滅。其子卑路斯遣使向我大唐求救,但路途遙遠,被聖上拒絕了。後來吐火羅出兵,將卑路斯送到疾陵城。十年前,迫於大食威脅,波斯餘部以及其他各國投奔我們大唐,朝廷劃了八個都督府。波斯都督府就是設在了這個疾陵城。”

這一說李威就清楚了,原來唐朝得到的是波斯殘部地盤,並不是得到整個波斯。

“波斯人喜歡用大象出戰,大食卻喜歡用馬與駱駝,大象龐大,但笨拙不靈活。作戰時反而不如大食的駱駝軍與騎軍。大食西邊還有一個大海,海兩邊都有國家,大食人又利用他們的造船技術,在船上設立軍隊,正在向西進行擴張。但僕最遠只到過疾陵城,船舶也是派親戚前往廣州,有些大食人喜歡我們大唐的繁華,在廣州定居,從他們手中購買的。因此僕對大食情況不是很瞭解。拂菻國更加遙遠,我在疾陵城倒是遇過一些拂菻國人,身穿長袍,沒有開襟,不但衣着,就是舉止語言,與我們唐人有很大的差別。聽說他們喜歡用石頭修城堡,當作城市定居。”

李威都很想問一句,是不是這個拂菻國人身體上,真的象猴子一樣長滿了體毛,但話到嘴邊忍了。

胡應說完了小心地看着李威。

李威道:“你可聽過張騫?”

“博望候,僕聽說過的。”

“是啊,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正是博望候從西域天竺各地帶過來的。雖然番邦不懂教化,但不能否認番邦的一切,還是有一些長處的,引其所長,補我所短,我們大唐才能更加昌隆繁榮。”

“是,是,”胡應答道。當然,他知道今天太子約他前來,可不是給他上政治課的。

“再說太宗皇帝,就曾下旨,從天竺引來砂糖技術。夷人有一些作物,也能讓我們唐朝需要,有一些技術,比如大食的藥玉、大食鋼,都比我們唐朝優異。”

“但總的來說,還是我們唐朝文明先進。”

“那當然了,”李威傲然答道。即使到明朝後期,中國文明還是領先於世界的。然後說道:“但滿招損,謙受益,我們唐朝不能因爲有了這成績,就固步不前。因此孤想託你辦一件事,這件事辦起來會很麻煩。可辦好了,博望候的功績未必不能。”

“太子,”胡應嘴嚅嚅地不知如何說好了,這時候再有錢,也沒有一個功名來得重要。憋了半天才說道:“敢不從命。”

“孤想託你,你自己或者託人,前往大食,或者拂菻國,甚至更西方的國家察看,看到他們哪裡有什麼作物,將它們引進到我們唐朝。或者有什麼優秀的技術匠人,或者書籍,甄別一下,亦可以引進到我們唐朝。你可願意?”

說完了,看着胡應。

這一趟差事奔波幾萬裡,李威又沒有經濟資助經濟,害怕反對,連一官半職與一個大義都沒有授予,全是要胡應自己負責。當然辦好了,回報會很豐厚的。

別的不知道,但知道什麼殿試呀,武狀元呀,這些神馬都是母親弄出來的。革命嘛,推新出陳,母親肯定會喜歡的。

“太子……”

“孤只是太子,不能立即賞賜你什麼。但完成此事,孤能允諾你一場大富貴。”

胡應眼中一亮,太子嘛,而且是仁太子,順利交接權利理所當然。現在他是太子,必然有顧忌,可他日當了皇上呢。剛纔都說了博望候了,候不提了,來個伯吧。咱也光宗耀祖了。

看到他眉頭舒殿,李威哈哈一笑,說道:“上菜!”

………

出了李記酒肆,唐朝的第一個正式的廣告誕生了。

按照李威的授意,在開張前,派了一些人,站在東市各個路口派發奶糖。看到有大人牽着小孩子過來,散上一塊兩塊,然後說出店鋪的地址。

轉了一個彎,正好看到一個看上去精明強幹的小青年,在派發奶糖,引得許多路人圍觀。兩個當差的衙役站在遠處,這事物一次都沒有出現過,不知道應不應當管,正犯着愁。

李威對碧兒說道:“走,我們看看去。”

“好的,”碧兒興奮地跳起來,畢竟是爹孃,還有兩位新嫂嫂,一次都沒有看過呢。

搖着小扇子,其實這時候的扇子與後世的扇子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多數是羽毛做的,不能摺疊。倒不是爲了風雅,在京城中露了幾次面,雖說真正認識他的百姓依然不多。但不是沒有人認不出來。用扇子遮掩一下,省得發生圍觀現象。

來到了西北隅,廣告效應就是好,大老遠就看到排起了長隊。當然,這種軟膩香濃的奶糖衝擊性很大的,連尊貴的李令月吃了這麼多天都沒有吃膩,況且尋常的百姓。

只是價格有些偏高,切成了一個個小塊,用紙包着,兩文錢一小塊。是奢侈品。這也是早商定好的,窮人連飯都吃不上了,怎麼有錢買奶糖吃。但小孩子不懂事,剛纔吃到廣告的奶糖,非要牽着大人的手過來購買。問了一下價格,許多貧困百姓望而卻步。有一個小孩子還在鬧,於是家長狠狠打了幾巴掌。小孩子頓時大哭起來。

李威皺了一下眉頭。

碧兒拉着他的手,低聲說道:“太子,你不要難過了,你的能力救不了那麼多人。再說,於其給他們糖吃,不如給他們糧食。”

但店中碧兒的父親已經看到了,太子是仁太子嘛,拿了十幾塊跑過來。那戶人家千恩萬謝地離開了。扭過頭,盯着碧兒,遲疑地走過來,好幾年沒有看到了,女大十八變了,一時半會都不敢確認。

碧兒已經撲了過去,大聲喊道:“耶耶。”然後抽泣。

李威又是搖了搖頭,世間總有一些無奈的事。比如災民,比如內宮的太監宮女,有的宮女呆在深宮裡幾十年都不能出去一次。象內宮之中,就有一些宮女與太監行假夫妻,李威知道了也裝作不知道。有一次他無意中闖進一個宮女的寢室,看到了一個**,長達二十多公份,比常人正常尺寸長近一半,粗達兩倍,看到那個粗大的玉柱,李威滿臉流汗,嚇得連忙退出去。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悄悄話,江老漢走了過來,大約碧兒吩咐過了,沒有聲張地施臣民禮,卻不知如何是好,吶吶道:“見過……見過……”

“江老伯,不用見外,你們替我辦事,我感謝都來不及了。哦,對了,上次聽說兩位令郎大婚,我卻疏忽了,順便帶了兩個玉佩,算是補辦賀禧之禮。”

從懷中掏出兩塊玉佩。

“僕不敢收。”

“碧兒在那邊對我服侍殷勤,陪我熬過無數風風雨雨,你不要太謙卑了,如果那樣,就顯得見外。”

“是,是。”江碧兒的父親惶恐之下,都沒有聽出這句話的話外之音。

“你繼續忙吧,我隨便看一看。”

今天來看奶糖只是順帶的,找胡應纔是正事。

“是,是,”江老漢應了兩聲,又回去忙了。

站在邊上看着,大多數人只買了幾塊或者十幾塊,畢竟有些兒貴了,現在米價漲了,換以前,大豐收不算,正常年份十幾文錢就可以買下一斗米了。但也看到有些財大氣粗的主,比如剛剛一個豪家僕役,提起一緡錢放案桌上一放,大聲說道:“來一緡錢的糖。”

一緡錢就是五百塊奶糖了,雖然有些貴,但個頭兒比後世的個頭還是大上許多。五百塊放在一起,也是一大包了。其他排隊的人爲之側目而視。

看着速度,與購買量,李威估算了一下,象這樣下去,一天能銷售大約近百緡錢。拋去成本,大約能獲利四五十緡。當然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收入,但前期買地買房就花費了三千多緡,這些錢是從內宮裡撥出來,虧空必須填補回去。雖然可觀,也不算快速。再說以後新鮮勁過了,也未必有這麼好的生意。

除非批發,這一條不是不可能,只是天氣熱了,運輸儲存多有不便,卻制約了這一途徑。即使批發,也只是就近的州城,能達到洛陽就算不錯了。或者開設分點,可是江家人手單薄,聘請外人,不免技術就外傳了。一旦外傳,江家再無任何優勢可言。

正在盤算着,忽然聽到耳邊一個嬌脆的聲音響了起來:“煙兒,你看某這身打扮,象不象羽扇綸巾,才高八斗小郎君?”

羽扇綸巾是自己那首詞才傳出的,與才高八斗有何干系?

李威不由扭過頭看去,看到一個俏姑娘身穿一身儒衫,手中拿着一把鵝毛扇,戴着一個襆頭,一張粉臉兒吹彈可破,黑漆漆的大眼睛明亮有神,明明一個長相不弱於楊敏的絕色少女,偏偏做了一名男子的打扮。

正在對人羣中排除的一名婢女說話。

這個婢女捂着嘴偷樂,樂完了,說道:“小娘……小郎君,很象很象,比那個周國公,比潘安宋玉還要英秀。”

“那是自然,你說會不會有小娘子對某動心?”

一句話就將李威雷了。

大約聽到兩人大言不慚,前面的一名大漢回過頭,說道:“你們就不要臭美了,打老遠我就聞到你們身上的粉味兒。”

一語中的,碧兒伏在李威胳膊肘兒上笑彎了腰。

PS:尤關到下星期能不能拿到三江封推,不得不叼嘮大家,求一下票。如果能拿到,星期一四更回報大家。

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278章 種惡因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49章 亮劍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170章 探(八)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136章 春雷(八)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34章 春雷(六)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119章 問琴(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78章 合(六)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149章 問鼎(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66章 圖窮(上)第191章 節奏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139章 定(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73章 合(一)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110章 會殺人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15章 烏龜第173章 合(一)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00章 會戰(一)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58章 炮錘第270章 大手筆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47章 我的國第176章 合(四)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60章 啓航(六)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69章 探(七)第44章 脫變第101章 會戰(二)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68章 探(六)第103章 會戰(四)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42章 成嘆息(一)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8章 輕翻柳陌(一)
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278章 種惡因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49章 亮劍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170章 探(八)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136章 春雷(八)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34章 春雷(六)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119章 問琴(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78章 合(六)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149章 問鼎(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66章 圖窮(上)第191章 節奏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139章 定(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73章 合(一)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110章 會殺人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15章 烏龜第173章 合(一)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00章 會戰(一)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258章 炮錘第270章 大手筆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47章 我的國第176章 合(四)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160章 啓航(六)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69章 探(七)第44章 脫變第101章 會戰(二)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68章 探(六)第103章 會戰(四)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42章 成嘆息(一)第59章 封禪的笑話(下)第28章 輕翻柳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