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

這纔是真正的一羣哀兵,若殺到河西,若不是論欽陵指揮,也許就能成功。就是論欽陵指揮,說不定也能成功,指揮的人不是李敬玄,而是黑齒常之,走了一會兒,前面就是承風嶺,天也黑了下來,黑齒常之說道:“紮營。”

就是拼命去,也要養好精神口然後又說道:“這時候你們後悔還來得及,可以立即回去,若過了承風嶺,再想回去,可就困難了。”

有的士兵真後悔了,然而大多數人齊聲答道:“不後悔。”

若是救劉審禮,肯定沒有多少人願意前去的,但救太子,確實有一半以上士兵,打算拼命去的。

“請受黑齒一拜!”黑齒常之,催金山,倒玉柱一下,朝幾萬士兵跪了下去,這一拜,這個熱血漢子,終於使所有士兵熱淚盈眶,齊聲哽咽,士氣也激勵到了巔點!

天亮了起來,雪住了,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雪不算很大,許多地方還露出黑色的山體與土地,於是大地象一塊塊不均勻的黑白格。

李威起來,眼睛紅紅的,想了很久,睡得不好。當然,怕死,怎麼不怕死,不然他都不會苦心經營南洋,尋找一條後路。然而更清楚知道怕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論欽陵動了這麼大陣勢,是將自己視爲將來吐蕃頭號威脅,自己就是去投降,都是死路一條!

因此,苦想解困的辦法。可想了很久,頭腦茫然一片,休說兵力懸殊巨大,再說指揮能力,論欽陵也比自己高明瞭數倍。如何脫困?一直無法入睡。其實上半夜許多士兵沒有睡好,不僅這一批吐蕃士兵,上半夜自南自北,又來了許多大軍,人喊馬叫聲不停地將他們驚醒。當然,吐蕃人睡得倒是很香,人來得越多,他們越安全。早上起來,南北一望,無邊無際。

李威一直想看十幾萬大軍是什麼壯觀的情形,唐軍沒有看到來到此處,立即分散到各地。這一回看到了,恐怕遠遠不止十幾萬,連遍的軍營似乎都將整今天地塞滿。

看着軍營,李威說道:“李將軍,你看吐蕃這一帶集中了多少人馬?”

“太多了,無法估測可依臣來看,最少有二十萬以上的大軍。

“二十萬如此,若是八十萬一百萬該是如何的景象?”

“殿下,二十萬大軍並不是歷史上最多的集軍,不過一百萬八十萬多是虛言無論曹操赤壁之戰,或者符堅下江南,皆沒有八十萬大軍那是虛張聲勢。”

“是啊,孤還是沒有能力,若有能力,將這些吐蕃殲滅,吐蕃一下子就能崩潰了。”

李謹行欲言欲止過了一會兒才說道:“臣就擔心後方,論欽陵這麼多大軍圍在此處聚而不殲,正是爲了吸引河涅我朝軍隊前來營救。”

李威沒有作聲,皺着眉頭這是很有可能的,若不及時脫困,有可能因爲自己拖累更多的唐軍,直至整個河湟失守。

“是我們連累了殿下啊。”

“李將軍何來此言?”

“若是殿下不重用我們胡人何至今天?”

“李將軍,此言錯矣我重用的是人,量才而用,不一定是胡人,若是薛仁貴、劉仁軌、裴行儉他們在此,我同樣重用”,到了這時候,李威也沒有將自己當作太子了,自稱多次改成了我,李謹行還沒有察覺。說到這裡,李威聲音大了起來,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我不會重用胡人,也不會重用漢人。

凡我大唐子民者,何來胡漢之分!我,你們胡人,你們漢人,皆是一家人。大家是同袍,是戰友,也是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殿下”,一起感動的伏倒。

李謹行也不例外,初次議會還說他收攏人心,這時候才能看到真心啊。

只是一句一家人,一句好兄弟,雖然處在絕境,可是一萬多士兵反而比以前更安定下來,皆有了死志。

忽然駱務整指着遠處,哪裡是吐蕃的中帳,駱務整昨天上半夜還注視了很久,想能不能有機會來個夜襲,只要擊殺了論氏兄弟,吐蕃人大亂,唐軍就可以乘機脫圍了。

然而目標測了一下,看到警戒森嚴,無奈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早上起來還在觀察,都在想辦法,李謹行也想了大半個晚上。於是就看到了一件事,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李威眯縫起眼看去,看到中帳前推出一名吐蕃將領,不一會兒被旁邊的兩個士兵砍了。

吐蕃人一路走一路撿插重戰利品他是知道的,甚至有意縱容他們這麼做。狗急了還要跳牆的,當真唐朝士兵那麼弱。讓他們逃到承風嶺下,這時候沒有了插重,沒有了糧食,天氣又冷,只要一夜阻過來,第二天吐蕃大軍正好追上。好了,那纔是最佳的戰機,有耳能一下子將所有唐軍包了餃子。包不了,能逃回去的人也不會多。

所以派了大將跋地設前去奪下承風嶺,沒有想到半夜都沒有守下來,放跑了唐軍。昨天晚上沒有動手,今天動了手,就象李績要殺他女婿一樣,這是嚴明軍紀的。

具體的情況李威不知道了,開始做飯,旁邊還有一道山泉,能保障水源,不然困守在這裡,形勢會更加危急。但帶了大量火藥,一個個小心地看着火星。

實際上李威昨天頭腦昏昏沉沉的,只憑直覺在下命令,現在纔想起,若不是被困還是有作用的。若是救出一支士兵,前方沒有堵兵的話,選擇在一個高坡,選幾十名死士,留下十幾匹最優良的戰馬,將火藥點燃了,當手榴彈往下擲,就能拖延一段時間,然後騎上馬,大軍可以安全撤回去。但這種情況下沒有作用了。就是有投石機,吐蕃人站在一起給你炸,然後將這些火藥全堆放在一起,給你炸,能炸死多少人,幾千人,或者一萬人?

爲什麼李威一直將火藥當作施工的用?從來沒有估高火藥的爆炸力。小時候他家門口一個煙花爆竹作坊,因不注意發生了爆炸,當然,作坊轟上了天,可哪堆放了多少火藥?僅如此,幾十米遠處的民房也沒有震塌。

突然腦子裡似乎有了什麼靈光一現的感覺?

再想,又想不起來了,是啊,沒有投石機,難道讓士兵抱着火藥包當恐怖分子?一是殘忍,二也不會讓你這樣做的,第一次讓你衝進去,炸了一個小缺口,隨後人家也有弓箭的。就讓你炸,這二十多萬的軍隊能炸開缺。?

正在這時候論欽陵帶着一大羣人走了過來,有侍衛,也有俘虜,其中就有王孝傑等高級將領,還有一些士兵,一個個萎靡不振,押到嶺下,吐蕃人用刀拍着,這些唐朝士兵只好喊道:“上面的唐軍聽好了,投降吧,投降還有一條生路。”

喊了幾聲,論欽陵大聲道:“唐太子,可否與我一敘。”

李威走了出來,王孝傑羞愧以低下頭,這一下子好了,自己做了俘虜,還連累了太子。

論欽陵說道:“太子,投綁巴,省得連累你身後一萬多名忠臣勇士,與你陪葬。”

這一句不是勸降,是挑唆嶺上唐軍的。

李威大笑,笑完道:“噶爾欽陵,我們大唐的勇士,能力戰不屈被俘,可不會投降。”

扭過頭說道:“各位將士,現在是絕境,九生一死,可你們會不會投降?”

“不會,我們願意與殿下誓戰到死。”嶺上一萬多人齊聲答道,聲如響雷,直插雲霄。

連太子都不願投降,決戰到死,再聽聽嶺上一萬多士兵的響亮回答,王孝傑羞愧之下,一頭撞向一個吐蕃士兵的直劍,想要自殺。讓兩個吐蕃人連忙按住。

論欽陵啼笑皆非,前來沒有起好作用,反而有可能使這些戰俘也要變成死士了。這個太子可怕之極啊,幸好,幸好!命人將王孝傑押下去,說道:“唐太子,我備了一些薄酒,可敢與我把酒言歡一次?”

“有何不敢?”

“來人哪,拿酒來。”

一聲令下,兩個吐蕃兵推來一個小車子,還不知道論欽陵從哪裡弄來的兩張胡牀,一個矮腳桌。揮了揮手,侍衛退出一百步,李威點了點駱務整、張虔勳、辛承嗣,也帶着幾十名侍衛走下嶺去,同樣也站在一百米外。

論欽陵親自替李威倒上酒,說道:“我在邏些城就久仰你的大名,仰慕已久。”

“你也不錯。“說完將酒店盅裡的酒一仰脖喝乾,騾務整想阻止都來不及。看着他焦急的神情,李威說道:“勿用擔心,噶爾欽陵戰場上能用計謀,此乃兵家常理,但在這種場合,斷然不會做出小人之事。”

“太子,就衝你這一句,欽陵當浮一大白,文我不如你,喝酒三盅”,說着,喝了三盅酒。

喝完道:“想不到這樣的英雄人物,居然也能成爲我階下之囚,哈哈哈,這將是我一生最得意的事啊。”

“錯,孤說過,鹿死誰手,未必可知。但我相信,你父親昔日對我們大唐卑躬屈膝,你們噶爾家族將來也必對我大唐繼續卑躬屈膝。”

“那就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

“欽陵再敬你一盅,往日只聞其名,今天終得一見,文才武略,舉世無雙,這個豪情更是舉世無雙,欽陵個天才爲太子折服。”

“謝謝閣下的誇獎,但你的軍事天賦舉世難有敵手,也讓孤佩服。”縱然是敵人,論欽陵在軍事謀略上,李威不得不折服。

兩人舉起酒盅,時碰了一下,相視再次大笑。

嶺上嶺下,鴉雀無聲,他們折服的不僅是他們自己,也折服了雙方的所有將士。

喝完了這盅酒後,欽陵一本正經說道:“可是爲了吐蕃,我必殺你。”

這是敬重他纔講的話。

“孤爲了我們大唐,也必殺閣下!”

說完了,二人同時將酒盅摔在地上,掉頭就走。

來到嶺上,看着論欽陵離開的身影,李威說道:“此人不除,我們大唐一日不得安寧啊。”

似乎心有靈犀,論欽陵對身邊的侍衛說道:“幸好我這一次施計,將這個太子困於青海,否則吐蕃連一個未來也沒有了。”

嶺下的吐蕃人也散去了,那兩張胡牀與桌子沒有要,倒是小車子吱吱啞啞地推走。

看着這一行的身影漸漸離去,李威忽然眼睛眨都不眨。

“殿下,殿下“李謹行連喊子兩聲。

“來,我們到嶺上看看”,拉着李謹行的手,來到山嶺的最高處,看了看四個方向,忽然又走了下來,說道:“立即召集所有將士。”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立即。李威說道:“孤倒有一計,可以脫困,只是……”

說到這裡,忽然向所有將士,拜了下去。

口C:還有第三拜,老午拜謝所有支持老牛的讀者。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2章 和親(中)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7章 我的國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50章 攤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91章 節奏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269章 竹籠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8章 種惡因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289章 地下水第243章 祥瑞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38章 春雷(十)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277章 十萬貫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69章 竹籠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43章 祥瑞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138章 春雷(十)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1章 定(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89章 地下水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51章 問鼎(三)第254章 陳事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
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2章 和親(中)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47章 我的國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50章 攤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91章 節奏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269章 竹籠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78章 種惡因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289章 地下水第243章 祥瑞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138章 春雷(十)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277章 十萬貫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69章 竹籠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43章 祥瑞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138章 春雷(十)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1章 定(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89章 地下水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51章 問鼎(三)第254章 陳事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