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

然後看了看碧兒的臉蛋,還很幼稚啊。

好象那個放跑的沒祿氏與她同齡,看上去也比碧兒成熟一些。可自己答應過的,回來就圓房。回來回來了,這個處,倒底破還是不破?總是有些罪惡感。

不算太正人君子,至少他左手拉着楊敏,右手拉着徐儷,並沒有犯罪感。但畢竟是一個現代人,面對一個少女,終是心裡面覺得不大好。

可是如何拒絕,這道題目又擺在眼前。

碧兒現在只是高興,沒有想到此事呢,牽着李威的手問道:“南詔哪裡是不是有很多?”

“也不是很多,不然孤能多帶幾隻回來。”

“是啊,這麼美麗的鳥兒,想來定是不多。”

正說着,也許因爲受到兩個小蘿莉擊掌的刺激,雄孔雀展開它長達一米多的尾巴,漸漸地在開放,尾巴上金屬藍與青銅綠斑點,在燈籠的照耀下,閃着螢螢美麗的光澤。越開越大,尾羽在顫動着,併發出嘎嘎的響聲。

即使在路上,李威也很難看到它在開屏。三個少女驚訝地用手捂着嘴巴,過了好一會兒,雄孔雀才驕傲地將屏攏起來。上官婉兒與韋月再次拍手,說道:“好漂亮哦。”

扯着她們,說道:“進宮吧。”

送到東宮,然後派人將兩隻孔雀安置,東宮中也有苑子,天氣又熱,應當沒有多大關係。只不過天冷時怎麼辦?好在大明宮中有宮奴在飼養,到時候能詢問一下。

碧兒說道:“殿下,讓妾身服侍你沐浴。”

纔出去時,一切自己自理,還真是不習慣,只能感慨自己也墮落了。又還原了原來的生活,也沒有矯情,讓碧兒替他沐浴。碧兒一邊說着話:“殿下,樑金柱與陸馬又送來四萬緡錢,還有奶糖作坊,這幾個月有近萬緡錢的盈利。”

“這麼多啊,”李威隨口答道。

“殿下,不止的,去年你離開後,發生了許多事情。”

“說一說。”

“那個裴,裴鹽鐵使出任後,立即去了揚州。曬鹽開始後,海邊許多平地被各路商家爭去,裴鹽鐵使看到後,也動了心。”碧兒知道得也不太多,磕磕碰碰地將整件事說了出來。

李威前面一走,李治也離開長安,去了洛陽。看到他如此,有許多百姓開始在議論,說皇上的不好。反正現在唐朝有一門好處,並沒有什麼和諧的神馬,即使普通一名百姓也敢議論國事,皇家之事。這倒無關緊要,一半是李治不放心兒子,一半也是爲了演戲。碧兒略略知道一些。主要是裴炎,這一次大放光彩。

看到鹽出來,許多人動了心。一起跑到海邊購地,一時間那些海邊荒無人煙的地方,成了緊手貨。也不對的,曬鹽需要一些特殊的地形,還有海水的鹽質、日光充足。不是每一塊海邊都適宜曬鹽的,比如樑陸二人買或租下來的地,就有一些不適。不過大多數都成功了,這玩意兒不復雜,想隱瞞也隱瞞不了,派幾個人站在海邊,看看就會了。工藝保密不住。於是動心、參與的人更多。

裴炎便代表朝廷插了一足,不會有人彈劾,本來朝廷自己就經營着鹽場。因此,除了貢稅外,鹽價的利潤空間開始下跌了。倒是鹽價一天比一天便宜。這件事,李威也知道,去的時候與回來的時候,益州鹽價都開始波動了,況且中原。

還沒有糖競爭激烈,上了很多製糖作坊,百姓又沒有想起,種甘蔗的百姓並沒有增加。這是本源,沒有了甘蔗,如何製糖。於是甘蔗價格開始劇烈上揚。但是製糖的人多起來,糖的價格開始象直線一樣下降。實際上去年江南各個作坊利潤空間很小的。倒是精明者,也象陸梁二人將戰場轉移到了嶺南,甘蔗來源更廣,出的糖也更甜,還有,廣州港有許多大食商人,看到後,立即下了訂單,依然有利潤空間存在。當然,今年必然也會慘烈。

其實很多人怨恨陸梁二人,不是他弄出什麼貢稅,還有賺頭的。利潤下跌了怎麼辦?歪門邪道有了,按李威的話來說,叫走私。裴炎只是搶了一些鹽場,一直沒有動靜,各個商人膽子越來越大。忽然臨近年關時,裴炎派出許多官吏,來了一個突然襲擊,一筆筆查帳,清查各個河道或者關道上的鹽糖。查到後如何處罰,現在也沒有律法條款。

裴炎做法很簡單,作坊一律沒收。不管是鹽場或者糖作坊,然後代表朝廷插足。有一些商家有背景的,便派人過來求情,咱們是某某家的,與你們裴家又有某某的關係。裴炎將臉一繃,說了一句,裴家人不會做出這種沒有出息的事,連兩個普通唯利而行的商人都知道替國家爭光,你們不要提你們來自哪裡哪裡,提了,裴某都替你們感到慚愧。

一個個臊得滿面而赤離開。

這一次清查,是早就準備好的,如同霹靂一般,許多人捲了進去。聞訊後,所有商家老實多了。然後裴炎再次派人經營。因此,去年朝廷的收入,加上貢稅,居然達到了八十多萬緡錢。當然,其中一半是裴炎抄來。有人不是很贊成,但面對八十多萬緡的收入,朝野上下幾乎沒有一個人說話。

“必須這樣做,”雖然與裴炎不和,李威也是很贊成。裴炎還沒有處理好,交給了官府來經營,以後貪墨的事會很多,不如來拍賣,當然,這句話即使知道,更不能說。而且這場戲遠遠沒有結束,就象貓捉耗子一樣,捉了幾萬年幾十萬年,遊戲依然繼續着。

不過陸梁二人動手早,那些鹽場成本也低,所獲利潤還是很可觀。但到了今年,許多商家迫不得已,又想出一條辦法,與百姓共同簽訂契約,出錢扶持百姓種植。也幾乎是千古未有之事,都是逼出來的,甘蔗緊張了,糖源太貴,成本會很高。不但在江南,連同嶺南都有類似的開發。當然,產量大了,可因爲便宜,吃的人多,而且這種東西出來後,大食商人都開始大肆進購,再加上往外國銷,以後會有更多外國商人訂購,倒不愁銷路。說來說去,是成本。

在這種大背景下,陸梁二人也不得不加入。

去年臨行前,李威再三說過,讓他們自己也留一些分成的,不能全給了李威。算了一下賬,大家分了一分,還是李威佔了大頭,賬薄就在劉羣手中。然後餘下的錢,一起再次投入下去。

“只是很多人都恨陸馬與樑金柱,不是朝廷再三下旨嘉獎,妾身都懷疑有人對他們不軌,”碧兒擔心地說。

這時候已替李威穿好了衣服。

“他們忘記了這是誰首倡的!”李威冷哼一聲道:“對他們不利,誰敢!”

立即讓坐在邊上觀看的上官婉兒與韋月拿來紙筆,寫了兩行大字:世間仁者,國之良商。寫了兩份,還落了款。又說道:“明天派人送給他們,一人一份,孤倒要看看誰敢對他們不軌。”

“是。”

李威想了一想,又說道:“你派人送兩萬緡錢,給父皇,說是陸馬與樑金柱剛剛送來的,一萬緡錢是給孤用度,一萬緡錢是給前方將士撫卹的。”

手中的錢多了些,用不了這麼多。也能說得過去,仇視陸梁的人多,於是二人想抱太子的大腿,畢竟皇帝貢稅就算抱過了。這些錢是用來研究活字印刷的。知道得多,才知道並不是皇帝想用多少錢就用多少錢,當然,楊廣那啥例外。朝廷的錢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歸內宮掌控,供應內宮用度,這筆錢並不多。大頭是國庫,歸三省六部,主要就是戶部、太府寺掌控調度。朝廷的官餉、軍餉、軍費開支、水利、建築、服飾、番邦使者接待等等,皆是從這裡所撥。

所以武則天種植棉花,如果不是李威一萬緡錢,都有些困難。從國庫動用,肯定被官員阻攔,從內庫動用,用費不足。沒有那筆錢,棉花就不會長得那麼好,就不能迅速推廣,她的大義就爭不來。至少這一次回長安,已經看到更多的人在種棉花,對母親議論也稍稍好於從前。活字也是如此,幾萬個漢字,最少得準備幾十萬個活字。大規模印刷有可能得準備幾百萬個活字。還有其他的費用,這筆錢用費也是不少。有了錢,活字就能迅速推出去,否則提到這筆開支,又要爭議許久……

……

碧兒出去了。

好一會兒纔回來,銅少,不可能是現錢,大多數用布帛代替,或者金,或者銀,沒敢放入東宮。在長安購了一處房屋,放在裡面小心派人看管着。因此耽擱好久。

李威問道:“父皇怎麼說?”

“只是遲疑了一下,然後嗯了一聲,並沒有說什麼。”

“就嗯了一聲?”李威不解了,可猜不透,李治也猜不透他,武則天也是如此,一家人在捉貓貓。

……

“殿下,南方是什麼樣子?”碧兒用小手撫着李威胸膛問道。

李威說了說,刻意漏過沒祿氏沒有提,覺得很丟臉。

“原來吐蕃人也不行的。”

“不是,”李威回想了一下那天晚上的戰鬥,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不行,無論戰鬥力或者韌性與紀律,不在我朝精銳士兵之下。那天晚上之所以敗得慘,是疲軍,又是不備,又在壩子上,如同薛仁貴在青海一樣,天時地利人和皆沒有佔去,謀劃又失誤,所以才敗得慘。正常情況,沒有名將,兩國交戰,勝負只能說是對半。”

“那些天妾身很擔心,直到聽到殿下大捷,妾身一顆心才落在地上,”說完了,用嬌小的ru房在李威胸口上磨蹭,呢喃地說道:“殿下……”

來了,是不是要破掉?

第268章 人選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59章 啓航(五)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77章 十萬貫第161章 啓航(七)第161章 啓航(七)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51章 問鼎(三)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8章 害怕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84章 前夕第100章 會戰(一)第142章 定(四)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287章 西風烈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6章 輕重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5章 願春暫留第157章 啓航(三)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49章 問鼎(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46章 輕重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152章 問鼎(四)第86章 前夕(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3章 定(五)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2章 成嘆息(一)
第268章 人選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59章 啓航(五)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77章 十萬貫第161章 啓航(七)第161章 啓航(七)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51章 問鼎(三)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8章 害怕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84章 前夕第100章 會戰(一)第142章 定(四)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287章 西風烈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38章 春雷(十)第46章 輕重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5章 願春暫留第157章 啓航(三)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49章 問鼎(一)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46章 輕重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152章 問鼎(四)第86章 前夕(三)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2章 成嘆息(一)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143章 定(五)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2章 成嘆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