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

僵持的後果,終是賀蘭敏之弱了。

周國公府上最盛的時候,是韓魏榮祖孫三代夫人全在的時候,家中伺服的僕役不知凡幾。三位夫人一一去了,這些僕役卻保留下來。僕役雖多,倒不是每一個都對賀蘭敏之忠心。

再說了,他們只是僕役,面對精壯的羽林軍,有的士兵都穿上了全副盔甲,心裡面還是很害怕的。

於是退縮到了許越家中。

但羽林軍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動手,於是僵持着,人倒是越來越多。許多百姓聞訊趕了過來,聽聞了一些,便大聲嚷嚷道:“欠債就是要還錢!”

“兵郎們,你們今天怕了,也不要在京城擡頭做人了。”

“不爲你們,爲太子,你們也不能退了。”

……

恨不能事情越鬧越大才好。其實有的羽林軍,在京城名聲也不好,但相比於賀蘭敏之,這些羽林軍倒是一個大善人,自然相幫羽林軍了。

官府的人也趕了過來。

長安京兆縣的官員,雍州府的官員,大理寺、刑部,以及羽林軍各個將軍,甚至連戴至德等宰輔都丟下了手頭的事務,全部趕到現場。一個個勸說,解侍衛看着戴至德,問了一句話:“戴相公,僕等知道你是一個好相公。然而周國公的僕役欠下我們債務不還就是對的嗎?周國公刺殺太子,想要綁架太子妃,就是對的嗎?光天化日之下,毀人府邸,至人重傷,就是對的嗎?要不要我們以後所有羽林軍的士兵,見到周國公,都要彎腰做狗,喊耶耶?”

另一個侍衛藉機喊道:“還我們一個公道!還太子一個公道!”

一聲喊過,所有侍衛皆呼應着,連帶着圍觀的百姓也湊着熱鬧。

欠你們的錢,當真老夫不知道那些錢是如何欠下的?可這聲勢兒太大了,戴至德很是頭痛。鬧大了,對羽林軍不好,連帶着他們這些官員在長安,都要倒黴的。

就在這時候,忽然人羣分開,有人說道:“太子來了,殿下來了。”

一隊羽林軍護着車駕,走了過來。來到許越家門口,碧兒與杜鵑扶着李威從車上走下來。

軟軟的,沒有氣力。大病嘛。臉上“蠟黃”一片,加上本來瘦削的身體,一走三晃,百姓一顆心就提了起來,忽然人羣中大喝起來:“太子安康哪。”

一句喊,就有百姓想起太子的好,全部跟着喊了起來。

有人就氣憤,夾在人羣中,看着羽林軍,喊道:“太子都病成這樣了,你們這些羽林軍是如何拱衛太子安全的。是爺們兒,就闖進去,替太子討還公道。”

這能衝動麼?光是士兵,這裡就圍集了近千人,如果一衝動,再加上老百姓,縱然賀蘭敏之有人護着,一人一拳,估計賀蘭敏之也活不過半個時辰。被亂拳生生分屍了。戴至德走到李威身邊說道:“殿下,冷靜啊。”

“戴相公,叼憂你了。孤自有分寸,”李威說完了,走到衆位羽林軍士兵面前,鞠了一個大躬,說道:“各位將士,你們對孤的忠心,孤感謝了。”

一句話,就讓許多士兵熱淚滾滾,齊聲道:“太子,不敢,這是臣的本份。”

解侍衛乘機舉起手中長戈,說道:“太子安康,天佑大唐!”

上升到唐朝的高度!

戴至德與一干大佬眉頭直皺,這就是民意,可這個民意卻不能發展下去,不然今天準得出事。但這個高度太高了,象崑崙山一樣,都無從辨駁。衆人只能央求地看着李威。

李威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意思你們安心。繼續說道:“但是各位將士,有人不顧朝律綱紀,可我們不是。陛下在東都就食,國家年景不好,陛下與皇后日夜操心。特別是陛下身體不大好,兒臣心中很擔心。”

說到這裡,他在心中卻說道:掉啊掉,怎麼淚水就掉不下來呢。

拼命擠,擠出兩滴淚花,又說道:“如果你們將事情鬧大了,陛下如何想,孤在東宮如何自處之?”

沒說大道理,言語很簡樸,但大家硬是讓他這一句,說得再次想掉眼淚。有的心軟的,淚花再次掉下來,比李威掉的絕對要多。

李威又說道:“不管發生了什麼,自有官府前來處理。大家散了吧。”

“殿下,連你遇刺,官府都不處理,許校尉家中發生的事,官府會不會處理?”一個侍衛大着膽子說道。

戴至德等人老臉一紅,不是不處理,不是在再等候洛陽的消息嗎?但這個苦處,卻有苦是說不出來。

“各位,要相信陛下,要相信各位相公。不過救人爲主。”李威說完了,來到許越家門口,大聲說道:“周國公,你將許校尉家的僕役放出來吧。不管你我之間的恩怨,京城要地,你深受孤父皇與母后恩寵,不要以身作則,最少不能將事態惡化。”

剛說完,幾十個羽林軍士兵跑過來,用盾牌保護着李威。

李威心中不以爲然,就是賀蘭敏之瘋掉了,這多少人在圍觀,他也不敢行兇的。但臉上不能表露出來,看着那扇大門。

賀蘭敏之在裡面同樣頭痛,他沒有想到這些粗魯的士兵膽子居然這麼大。既然太子想事態化小,於是吩咐了一句:“將人放了。”

大門打開。

賀蘭敏之雖然氣得暴跳如雷,還沒有發瘋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搗毀許家,但下了命令,不得出人命。但有些僕役意佐了,都這麼多天下來了,洛陽還沒有聖旨,大約是看到主子是皇后唯一的外戚份上,這事兒拖一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風聲一過,來個警告就算了。

太子是惑不起的,可這些侍衛算什麼。象許越只是一個小子爵,主子是什麼爵位,公爵,還是國公!再說,揍的又是許越家的下人。因此下手就有些重。

這些僕役一個個推了出來,有的身上都打得血肉模糊,有的都打昏了,是讓人擡着出來的。

耳只爲虛,眼見爲實。無論孰對孰錯,看到這些人打成這樣了,無論百姓或是士兵,又騷動起來。

李威讓碧兒與杜鵑扶着,顫悠悠地走了過去,看着這些傷者,還用手揭開一名傷者的衣服,裡面打出許多深深的血痕,都與衣服沾在一起。他擡起頭,看着大門裡面,說道:“武敏之,孤不知道孤哪裡招惑了你,就算你對孤不滿,派人刺殺孤,派人綁架楊家小娘子,那也算了。”

賀蘭敏之在大門裡說了一句:“太子,你休得胡言,刺殺的事與我無關。”

“就算與你無關,可這些人又是何必,他們,”李威回頭一指羽林軍,道:“也大多數是功臣後代,有的父親大人,有的祖父大人,要麼爲開創大唐基業,戰死在沙場上,要麼戰死在高麗,要麼戰死在吐蕃,要麼戰死在突厥。正是他們祖父輩的努力,才保護大唐昌盛,大唐百姓安居樂業。或者他們做錯了,你帶人警告一聲,也就是了。可你這樣對待他們,對待他們的家人。孤,孤,孤……”

說到這裡,他大約是氣憋不過來,連連咳嗽,然後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噴在胸襟上。

倒是不多,但沾在雪白的長袍上,甚是醒目。

但李威很注意嘀,千萬不能噴在地上,天知道劉羣是用了硃砂,或者其他的東西塞進小魚囊裡,到了咬破的時候,噴在衣服上回去一洗,卻沒有人知道,如果噴在地上,讓人發覺,就不美了。

噴完後,眼睛飛快地一轉,往碧兒小懷抱裡一倒,“昏”了過去。

碧兒與杜鵑連忙將李威往馬車上架,碧兒知道內情,乾打雷不下雨,哭喊得卻是厲害。杜鵑不知道,哭得卻是很淒厲。

太子本來有病的,這眼看着宮中傳來消息,瘵疾漸愈,都有老百姓爲此進香慶祝。但現在呢?太子再次氣成了重病,現在連血都噴了出來。一下子炸了營。有的百姓捲起衣袖,就往人羣中擠,想往許越家中衝。

眼看就要出大事了,碧兒回過頭,朝羣情激憤的百姓與士兵一下子跪下來,說道:“不可啊。”

人羣稍稍安靜下來,都知道,東宮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宮女,對太子可好了。這個宮女正是眼前這個江碧兒,有的人說:“江司閨,你起來吧,我們不敢當此大禮啊。”

“你們不聽奴婢將話說完,奴婢就不起來。”

“江司閨,你有話快說吧。”

“來的路上,殿下就很擔心出事兒。不管周國公做對做錯,他可是國公。陛下龍體又有些欠安。如果你們不冷靜,將事情鬧大了,太子醒過來,他會如何想?難道你們不希望太子病好嗎?”

這一說,人羣冷靜下來。是啊,闖進去,現在人多勢衆,就是衙役也阻擋不了,將賀蘭敏之活活打死了,解氣了。但事後皇上聽了會怎麼樣想,連太子都要處罰的。

許越第一個清醒過來,說道:“各位兄弟,各位父老鄉親,許某多謝各位相助了。不過江司閨的話說得不錯的,爲了太子,大家忍一忍吧。”

但心中總有些不甘,用拳頭錘着牆壁,嚎啕大哭,道:“陛下,皇后啊,你們在東都難道真不知道嗎?太子,可是你們的親生骨肉啊,連刺客這樣千古未有的事情都出來了。爲什麼容忍一個胡作非爲的外戚。臣不甘心哪,不甘心……”

因爲用力,拳頭都砸得鮮血淋漓。

悽慘的哭聲,悲痛的樣子,一片護主的忠心,使聞者淚下。

………

士兵與百姓爲了太子,漸漸散去了。

衙役們保護着賀蘭敏之從許越家中狼狽地逃回周國公府上。

一場危機化解開來。

可大多數官員眼睛雪亮的,他們知道,皇上與皇后平時很注意民意的,經過這一場事件後,特別是太子的昏厥,許越爲了太子的感人哭訴,賀蘭敏之是徹底進了當鋪了。

幾位御醫離開了,胡亂開了一些藥方,主要診斷不出來。都吐了血了,難不成還敢說太子現在是生龍活虎?

然後消息就傳了進來,李威臉朝裡面,聽着,忍不住想笑,狄仁傑啊狄仁傑,出的這個計策太邪惡了,難怪說孤不可學習。不過孤卻是很喜歡嘀……

第62章 和親(中)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91章 象墓(下)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03章 會戰(四)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64章 探(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56章 圈地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190章 象墓(上)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264章 曲江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67章 圖窮(中)第269章 竹籠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83章 曙光(下)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72章 天高海闊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53章 問鼎(五)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64章 探(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15章 烏龜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98章 等(下)第9章 她是誰?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53章 問鼎(五)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172章 探(十)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36章 東園岑寂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17章 問琴(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87章 前夕(四)第47章 我的國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
第62章 和親(中)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91章 象墓(下)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03章 會戰(四)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164章 探(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256章 圈地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190章 象墓(上)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264章 曲江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67章 圖窮(中)第269章 竹籠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83章 曙光(下)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72章 天高海闊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153章 問鼎(五)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64章 探(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15章 烏龜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98章 等(下)第9章 她是誰?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53章 問鼎(五)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172章 探(十)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36章 東園岑寂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17章 問琴(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87章 前夕(四)第47章 我的國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