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聖戰

九月已深,院子裡的葡萄葉子都枯黃了,陽光也不烈,風一吹,屋子裡頓生了一種陰寒的寒意。

般碣師眼睛也瞅到何鍾柏這個小動作,汗就流下來了。

因爲機緣,讓他看到他們這羣人潛入了沙拉家中,做了什麼,沒有敢潛過去看,然而那一夜什麼動靜沒有聽到,第二天就傳出全家四十幾口人生生讓這十人做掉了。

他一點也不懷疑,自己隨時能讓這羣人擊斃。

一害怕,都不知道怎麼說:“其實我是一個賊。”

“一個賊?”複雜的波斯語還是聽不懂,但來了這麼多天,大多數能聽懂簡單的一些日常用語。一起古怪的笑起來。

有語誤,不好解釋來意,於是又說道:“不是,我原來是波斯貴族,大食人進入謀夫城後,我父親兄長抵抗遭到殺害,家產遭到查沒,有時候因爲生活所迫,只好做一些不好的事。”

提起往事,恨上心頭,害怕之心稍淡了一點,才磕磕磕巴巴的將事情經過解釋了一遍。

沙拉本來是城中的一個大富商,投奔了大食人後,得到了照顧,這幾年更斂了很多財富。但自從泥涅師返回到吐火羅後,在吐火羅發號施令,波斯各地都開始了反抗運動。

隨着王方翼大敗阿史那車薄,跟着唐朝皇帝親率大軍來到西域,在伊麗河北一戰大展神威,抵抗活運達到了一個高潮。沙拉名聲不大好,於是將城外的財富不斷地往城中轉移。

般碣師家中貧困,也就盯上了沙拉的家,但沙拉家養了十幾名侍衛。這些侍衛對康大鬍子等人來說不算什麼的,對沙拉來說,卻是一支可怕的力量。不是不想聚集人手,可聚集了再多的人手,只要攻入院中,馬上巡邏的士兵就能趕到支援。但心中又不甘心,於是盯了許多天,看有沒有機會。那天晚上,他再次來到沙拉家中的後園,附在一個暗處察看。結果就看到康大鬍子這羣人進入了沙拉的家,好一會兒纔出來,不但每人揹着包,還放了一把火。

般碣師不但恨大食人,也恨這些“賣國賊”,當年父兄戰死,家中還有親人,包括母親在內,正是這些賣國賊的揭發,許多親人遭到殺害,家產被立即查沒的。

人家得手了,也沒有吭聲。

一開始還以爲要麼是那支反抗軍,要麼是膽大的江洋大盜。但後來看到康大鬍子他們與城中的官員交好,還不怎麼注意。得到了財富,得轉移,可城門口查得嚴,有了這層僞裝,什麼財富也能轉移走了。

然而康大鬍子他們呆的時間太長了,不看到他們那晚的行動想不到的,做生意嘛,在這個年代,象是到唐朝做生意,有可能一來一去有可能花兩年時間。看到了就很納悶了。不知道那晚康大鬍子他們擄走多少財富,可第二天聽到的消息是沙拉家中所有貴重財產洗掠一空,要麼就是那些笨重的留了下來,比如從唐朝進口來的瓷器、絲綢。那也會有不菲的財富,有可能夠這十幾人吃用一輩子。爲什麼還不走?

直到昨天晚上,他聽到一個消息,才判斷出康大鬍子他們真正的來歷。

泥涅師離開吐火羅,下了一道授命,臣民們,大膽反抗吧,唐朝馬上助我復國了,你們再也不用受大食人壓迫,也不需要信仰伊斯蘭教了。這個消息傳揚得很快的,也許薩勒姆不當一回事。

波斯人說唐朝相助,說了多少次。但大食當真好欺負的?唐朝皇帝那麼不知輕重?可是老百姓卻十分相信,消息傳播得很快,有的百姓聽到後泣不成聲。也傳到了謀夫城。

般碣師有幾位好朋友,就找到了般碣師,說大唐的軍隊就要來了,我們也拉攏一支軍隊,支持王子回來吧。

般碣師立即答應下來,幾人商議了好久。離開後,般碣師又想到了康大鬍子,父親是將軍,耳濡目染之下,對軍事懵懵懂懂地知道一些。康大鬍子他們得到了許多財富,依然逗留在城中不離開,甚至不惜用冒險得來的財富,與大食官員打交道,那麼除了財,還爲了什麼?只有官爵名利。因此猜測出來康大鬍子可能是唐朝派來的重要間諜,用沙拉的錢賄賂大食官員,再從大食官員嘴中得到對唐朝有用的情報,然後升官加爵。

然後又想起了一件事。若是自己這一行人盲目舉事,成功率很低的,那個新任總督薩勒姆這近兩年來,不知剿滅了多少義軍,可如果與唐朝軍隊配合,不但增加成功率,說不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思付再三,找上門來。

聽到他將經過說完,一起看着康大鬍子。

康大鬍子本來名字大家已經忘記了,只知道他有一嘴濃茂的鬍子,三十來歲,就拖到了下巴,所以都喊他大鬍子,或者康大鬍子。

西方胡人,鬍子皆很茂盛,也對鬍子十分慎重。康大鬍子因爲自己鬍子濃又長,也自以爲很得意。最後索性將自己名字改成康大胡。他是此行中軍職最高的斥候,也是此行的首腦。

看着般碣師問道:“除了你,還有什麼人知道?”

此行前來,想要摸清的情報很多,也包括謀夫地區的起義力量。可不是以這種方式來摸清楚的。不知道陛下有何打算,但冬天馬上就要來臨了,大約不會在冬天裡發起進攻。就是發起進攻,也不會馬上奪下謀夫城。自己這行人在謀夫城中要呆很長時間。

要麼馬上返回安國。

然而好不容易拉起的關係網,這一走就等斷掉了。正如般碣師所想,自己得了這麼大筆財富,又不斷地將它花去,不是爲了財富,陛下處理很公平的,只要自己將它帶回去,至少一半會讓自己這行人分配。可得了財富,卻失去了加官進爵的大好時機。這纔是他們更想要的,相信其他各路斥候,恐怕都不會有自己這一行人做得更出色了。

般碣師的出現,使此行出現了意外。

一個人知道,就會說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知道,就會說給第三人。只要自己身份泄露,在謀夫城還能呆得下去麼?

“沒有,我以前也是一個貴族出身,做這些事,怎麼會對別人說?連我的妻子都不知道。”般碣師訕訕地說道。也就是我以前好歹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是爲生活所迫,居然去做賊,怎麼好意思告訴人呢?

康大鬍子心中立即產生殺意。

他可不在乎什麼配合不配合,這幾個不死心的原波斯小貴族能做什麼大事出來?只要殺掉此人,就能滅口。以後自己在謀夫城就會安全。殺了他!

心中又轉了念頭。這個小子看來很精明的,會不會留後手?若是殺了他,也保不準自己身份還會泄露。舉棋不定,只好盯着般碣師,通過般碣師的表情,又看不出來。

想了一會兒說道:“那也好,安正噬,我們是來做生意的,也購置了許多貨物,若不運回河中,別人會懷疑的。這樣吧,你馬上準備將貨物押回河中,史義縛,你拿出一些迪勒木,與般碣師一道,送給他的家人,再帶他回來,一道去河中,見李將軍。”

“喏。”

史義縛將般碣師帶了下去。

輕重無從判斷,只好將他帶回安國,讓李謹行替他們做一個選擇。這小子與自己的人捆在一起,也不敢耍什麼花招。

第二天押着貨物,以及一些不便處理的珠寶首飾返回安國。

李謹行率唐朝軍隊進駐安國,烏滸河盤查很鬆嚴,可是因爲得到關照,一路綠燈高高亮起,順順利利地返回了沛肯城,見到了李謹行。安正噬將事情經過大約說了一遍。

李謹行聽後,也想康大鬍子他們回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然而又想到謀夫城在未來戰役中的重要性,康大鬍子他們又接觸到謀夫最重要的大食官員,心中捨不得。想了一下,兵分兩路,一路讓人通知康大鬍子,順便查一下般碣師的底子。一路詢問了般碣師,以及幾個想舉事人的身份,派人聯繫泥涅師,做一個求證。

當然,也準備了一些貨物,運向謀夫城,做生意,沒有買賣,也會讓人懷疑的。而且是大商人,規模還不能小,準備的貨物也必須要多。對需要準備什麼貨物,李謹行也不懂。

但人已在安國了,他不懂,懂的人卻很多。爲什麼河中各國十分富裕,正是因爲商業氣氛發達,有許多善長做生意的商人。在他們參謀下,準備的貨物幾乎全是搶手貨,事實隨着後面戰爭陰雲越來越厚,進出了幾批貨物,讓康大鬍子這一行賺了無數的金錢。這算是無心插柳之舉,李謹行也沒有在意,他在意的是情報。

各個消息反饋回來,結果有些出人意外,無論般碣師,或者其他幾位好友,原來都是謀夫城中有份量的人。只是大食人進入謀夫城後,地位才一落千丈的。

李謹行思付再三,找來般碣師,對他說了一番話。讓他轉告這幾位好友,舉事唐朝歡迎的,而且唐朝肯定會替波斯復國,但從塞斯坦先着手,還是從呼羅珊着手,現在還沒有做出決定。

般碣師一聽,老淚縱橫,感謝零涕。

他這個心態,李謹行並沒有在意,當真幫你復國啊,傻不成,只不過是利用你們波斯阻止大食擴張的腳步。繼續說道,可是好刀要用在刀口上。舉事可以,暫且不能急着舉事,先在城中發展一支比較可靠的實力,唐朝也向他們利用康大鬍子這條門路,暗中支援一批武器進入謀夫城。然後在唐朝軍隊攻打謀夫城時,再來個裡應外合。

謀夫城地理位置重要,北達安國,東控吐火羅,甚至往西可以使花剌模子解放出來。一旦花剌模子解放出來,從小海就能利用船舶到達可薩汗國,它是拜占庭的堅實盟友,從可薩汗國從陸路可直通拜占庭國,也可以小西海直達君士坦丁堡(指黑海,唐朝稱黑海與地中海皆稱西海,當地人沿用希臘人的稱呼爲攸克辛海,又叫好客海。名字很別口,所以李謹行稱它爲小西海)。

但是謀夫城十分高大,易守難攻。若裡有一支強大的叛軍,到時候配合,會降低攻城的難度。

只是對這幾人有多大能量,李謹行很懷疑的。

又說道,轉告完了,讓般碣師主動撤出此事,脫身。無論他的好友在做什麼,都不要聯繫了。不是爲了保護他的安全,是爲了保護康大鬍子一行的安全。若是城中得知,拷問之下,再遇到了周興之流,什麼口供都能掏出來了。

囑咐完,這才讓他與安正噬帶着無數的貨物,重新返回了謀夫城。

另外又將情況通知了李威。

這時候李威正爲移民忙得焦頭爛額。

第一批貨物,也到了碎葉城,立即送到河中各國,唐朝是金字招牌,但看到貨物,各國才能更放心。看到沒有,我們替你們出頭,馬上與大食人交戰,只是向你們要糧食,還是拿貨物來換的。是不是仁義之師。還有大批的貨物,天已很冷了,要到明年才能抵達。

可天一冷,出的事就多了。

雖做了細緻的安排,然而這麼漫長的道路,這麼多驛站,大批移民一出發,陸續地發生了許多意外事件。天一冷,突發事件就越多。這時候,李威才真正意識到文官的作用。西域此時不缺少武將,能拿得出手的武將不少。可能文能武的將領,卻象大熊貓一樣稀罕。許多事故,正是因爲缺少文官造成的。

想了想,不是狄仁傑與魏元忠二被貶職了嗎?魏元忠貶到幽州擔任長史,幽州都叔李文暕態度又十分曖昧。於是寫了一份制書,將魏元忠從幽州調來,到西域與王方翼二人共同處理安西與金山事務。這也是一種變項的保護。又讓劉仁軌推薦一些基層官員,前來充實西域,特別是碎葉的中層文職。

但等這些人到來時,最少要等到明年。

然而移民是此次李威的重點,它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即將到來的大食之戰。能不能使西域成爲唐朝真正的領土,就看此次移民了。否則軍隊就是打開了麥加那,也會很快肢離破碎。成吉思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元蒙的疆域都比後來蘇聯遼闊,然而堅守了幾十年?

這也是前世小市民實用主義的生動表現。

事故多,文官少,只好與王方翼事必恭親,每天處理這些瑣碎的事務。

接到了李謹行的信後,淡淡地說了一句:“好。”

派了很多斥候出去,廣種薄收,天知道那一個斥候有用,那一個斥候沒有用,而且謀夫城並不是康大鬍子這一路斥候,還有兩路斥候,只是相互不知道罷了。但心中也好奇,這幾人膽很大!

另外從各路斥候,也大約得知了大食許多情報,在塞斯坦與呼羅珊地區,大食的駐兵大約在三萬到五萬人。兵力不算多,於是將王方翼喊來,說道:“王都護,你看大食的兵力是不是少了些?”

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

此次唐朝軍隊不多,包括王方翼手中的兵力,合在一起,能動用的不超過四萬人。但聯合突厥與河中、吐火羅就很可觀了。此戰是以殲滅有生兵力爲主,太多了怕吃不下來,太多了,又起不到威懾作用。

也不能公開下制書,說我們大唐要與你決一死戰,若是那樣的話,招來幾十萬大食軍隊,吃不了就會兜着走,甚至自己這支軍隊會成爲人家可口的點心。

王方翼有些遲疑。

兩人想法不同,王方翼寧肯兵力少,也不願意皇帝冒險。

李威又說道:“要麼我派人下一道戰書,對那個薩勒姆說,我們大唐反對阿維葉與葉齊德父子對《古蘭經》的褻瀆,所以應阿卜杜拉左拜爾的邀請,向葉齊德發起聖戰。讓他勿得阻攔,協助我們進軍大馬士革。”

“聖戰?”王方翼正在喝着茶,聽完後一口茶水噴了出去。

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40章 立志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23章 將軍歸第99章 圍城第191章 象墓(下)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09章 越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91章 節奏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57章 論菊第139章 定(一)第5章 願春暫留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74章 微調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53章 背水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243章 祥瑞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274章 無人聽第103章 會戰(四)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76章 合(四)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42章 定(四)第178章 合(六)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49章 攤牌(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171章 探(九)第254章 陳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87章 前夕(四)第287章 西風烈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62章 和親(中)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48章 害怕第138章 春雷(十)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38章 滅口第73章 刺激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84章 前夕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39章 定(一)第74章 火耗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279章 分相權第267章 安慰第244章 問罪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170章 探(八)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84章 前夕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03章 會戰(四)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
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40章 立志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23章 將軍歸第99章 圍城第191章 象墓(下)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09章 越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91章 節奏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257章 論菊第139章 定(一)第5章 願春暫留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74章 微調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253章 背水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243章 祥瑞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274章 無人聽第103章 會戰(四)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76章 合(四)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42章 定(四)第178章 合(六)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49章 攤牌(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171章 探(九)第254章 陳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87章 前夕(四)第287章 西風烈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62章 和親(中)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48章 害怕第138章 春雷(十)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38章 滅口第73章 刺激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84章 前夕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39章 定(一)第74章 火耗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279章 分相權第267章 安慰第244章 問罪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170章 探(八)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84章 前夕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03章 會戰(四)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