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

碧兒繫着一個花圍裙,在忙裡忙外。

圍裙系得有些緊,將一對小豐胸便激凸起來,腰兒也十分苗條,一頭烏黑的頭髮,梳成一個大辨子拖在腦後。

豔麗比起楊敏這些絕色少女,稍遜一籌。可同外面的春柳一樣,粗看起來,只是喜人,可那種清新的味道,卻是很讓人回味。

很忙,因爲王彩年來了,這是一個對太子很好的太監,得好好款待。其實她心中的善惡觀,偏頗的很,只知道對太子好的人,就是好人,對太子壞的人,就是壞人。

不但自己在忙碌,還指揮着一羣宮女太監忙碌,第一次行使她的司閨職權。將桌子胡牀什麼,擦乾淨。

實際王彩年未必在意這一點,但看着她忙忙碌碌的樣子,李威涌起一種幸福感。

心中佔位置的人有不少,楊敏、徐家那個辣丫頭,或者香雪、畫柳,也有裴家那個小蘿莉,但其他念頭沒有,只記得這個小姑娘很堅強。其中楊敏好感在上升,香雪的才氣與慈善心腸,也有很深的印記。但怎麼都抹不去碧兒的位置。

如果父母對自己不猜疑,就這樣過一輩子,那怕一輩子只有碧兒相伴,也是快樂的生活。

當然,他也知道是一個空想,站在這個位置上,有人來擡,包括狄仁傑這樣的牛人,有人會踩。不上去就得下來,並且下來就是死路一條!就算自己到了洛陽後,哭着喊着,父皇,母后,你們想怎麼的就怎麼的,兒臣沒有任何野心,試問他們會不會相信?

劉羣拿出一盒貢茶,來到李威面前低聲問:“殿下,這一次聖旨會不會處執周國公?”

有些期望,卻有些擔心。

爲了作坊,這段時間她經常要出宮的,可是賀蘭敏之瘋了,連小公主也下手了,如果將注意力轉移了,向她下手,或者向作坊下手,怎麼辦?

“必死無疑!”李威冷冷道。

某些消息,已經證實了狄仁傑的看法,對賀蘭敏之的處理,不是民間所傳言的那樣,恰好反過來了,是父親在包庇,母親卻雷厲風行的。事後洛陽久久沒有消息,正是母親從中起的作用,否則早就高拿輕放地處理了。但父親也許能容忍自己未婚妻受到凌辱,也許在自己沒有刺死之前,都能容忍賀蘭敏之的刺殺。可對小妹下手,一二再,再二三不知悔改不提,小妹卻是父母的禁臠,這已經觸動了父母最後一根底線了。

不但會處理,有可能這次還會嚴肅處理。

只是擔心,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

王彩年到了。

李威迎了出去,兩人並齊走進屋中,在路上,王彩年低聲說道:“殿下,這次有些棘手,所以奴婢花費了一些力氣,纔得到這次宣旨的機會。”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一次牽涉很大,如果不操作,讓他連宣三次聖旨,這個機率不亞於後來買彩票中了頭獎。這中間可不是好操作的。

李威也低聲說道:“謝過王內侍。”

“殿下,勿用,且宣過旨後,聽奴婢說幾句話。”

“好。”

走了進去,開始宣旨。

重處了賀蘭敏之,李威也別想落得好。聖旨上全是呵斥的話。

“……敏之悖逆,汝之弗使侍衛釁之,何至顛狂如此!……”

李治算是氣着了,先是指責京城大佬們置若罔聞,沒有及時處理,事態擴大化,現在又指責李威了。就是你挑唆羽林軍找賀蘭敏之麻煩的,將賀蘭敏之逼到死路上了,才使他發瘋的。

不是無的放矢,可賀蘭敏之自己發瘋,纔是主要原因。換作別的大臣,就算過份了,頂多砸砸奶糖鋪子,或者其他的什麼,那個敢對小公主下手?當真他是郭子儀的兒子,來一個醉打金枝。可那也是成年後,成親後。

總之,這件事,也快將李治逼瘋了。

“……公主出事,汝救之自可,事關宗室顏面,汝何爲之?咆哮坊裡,喧囂京都。天下儲君,手持閹刀,體統何在。弘文館內,汝言聖賢,揚善隱惡。百姓稱汝,賢明仁愛,賢明何處,仁愛何處?……”

這一點姚元崇早就分析過了,固然是痛快了,可是便宜父親肯定不痛快。但沒有想到父親反應這麼激烈。

通篇的斥責過後,最後才說了一句,讓他主持完兩位公主大婚後,如果身體好了一點,立即到洛陽。

“謝旨,”說完了,抹了一把汗。

奶奶的,這個太子做得真累!

讓其他人等下去,然後看着王彩年。

王彩年說道:“不瞞太子,奴婢在路上也偷偷看過聖旨了,嚇了一跳,如果不是最後一句話,奴婢都認爲殿下凶多吉少了。”

“王內侍,請指點迷津。”

“唉,殿下還是那個仁愛的太子啊,謙遜有禮,陛下所言失之偏頗。”客套了一句,繼續說道:“殿下,如果真的無法挽回了,卻不會過問殿下病情的。”

李威點了一下頭。皇家親情最薄的,自己這個父親算是好的,但也幹掉了好幾個兄弟姐妹。知道的事依然不多,大多數是來到這時代聽到的一些,不過前世有一個歷史科的講師,曾經說過一句,中國歷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第一是李治,第二是雍正,第三是楊堅。特別是李治,歷史對他評價是很不公正的。如果心軟,他根本做不了一個好皇帝。不是李治心軟,是武則天太厲害,顯得李治軟弱。

這樣分析,能過問自己病情,最少聖旨說了句,等自己病情好轉一點,去洛陽,還是關心的。

想到這裡,格外想念老狄了,如果沒有狄仁傑這條妙計,打了一着很好的悲情牌,這一次父親會更加暴怒。

碧兒過來沏茶。

王彩年笑咪咪地看着碧兒道:“恭喜江小娘子了。”

碧兒納悶地問道:“王內侍,何來此言?”

“某前來宣旨時,陛下特地囑咐奴婢一句話,讓殿下到東都時,將你帶上。奴婢也在宮中聽到一些消息,說當時你在許家門前那一跪,陛下聽到此節,向皇后特地誇獎過,這位碧兒宮兒,是一個好宮女,朕這個不爭氣的兒……太子(兒子,不好說出來,改口了),倒有幾分福氣。”

“王內侍,此言當真?”碧兒眼睛都樂成一個彎月亮。

能在太子身邊服侍,自然很高興的。可中間卻有很多變數的。如果能得到皇上的欣賞,那怕給一個小小的名份,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呆在太子身邊,服侍太子一輩子。

“這是口旨,某還敢撒謊不成?”

碧兒喜出望外,站在哪裡癡立好久,過了好一會,纔想起來,跑進她的房間裡,拿出幾緡錢,這是她的月餉,說道:“王內侍,這是我的賞錢。”

“江小娘子,你還是留着吧,到了東都,你人事不熟,還有用場的。”王彩年拒絕道,不過眼中笑意更濃。太子好啊,對自己尊重,本來是投機的,現在卻倒有了幾份忠心。這個太子身邊最寵信的婢女,對自己又很感謝。那麼太子上位後……

這樣一想,越覺得自己有奔頭了,又嘆道:“江小娘子,好人有好報啊。”

“我不敢當王內侍誇的,王內侍,喝茶喝茶,這是我特地吩咐宮人拿出最好的東宮茶葉,專門沏給王內侍喝的。”

“難怪這杯茶喝起來那麼香呢,謝過了。”

花花轎子大家互相擡一把後,王彩年開始說正事了。

“其實奴婢上次就說過,到了東都,未必是壞事。人在身邊,就會親近。人不在身邊,就會讓小人鑽了空子。再說了,奴婢已經來宣了三次聖旨,若下次再來,必然有心人會想入非非,反而不妙。”

“那是,孤這次等兩位公主大婚後,立即前去東都。不過王內侍,什麼小人在鑽孤的空子?”原來啥都不懂的,漸漸磨操下來,也能聽出某些話外之音了。所以一個人,後天成長也是很關健的。

“這個人,有些頭痛啊,”王彩年呷了一口茶,說道:“自從許家門前之事發作後,許相公立即派了他的孫子,前去東都謝罪。爾後,賀蘭敏之悖逆之事發作,許相公又寫了一本奏摺,奏摺上說,太子仁愛,百姓所望,士兵所望,官員所望,天下所望。太子纔是國家根本,望陛下不可因小失大,一定要從重處理賀蘭敏之,纔不負天下重望。”

如果纔來,李威還認爲許敬宗這篇奏摺是爲他好,可現在卻不然了,立即想到這篇奏摺所產生的後果,咬着牙說了一句:“其心可誅!”

“是啊,奴婢硬是逐磨了一個晚上,纔想到許相公其用意險惡。畢竟他孫子與你交惡,如果殿下得承大統,許家前途堪憂。不過這篇奏摺,卻是滴水不漏,任何人也做不得文章的。”

不能誇你還誇錯了。但就是誇你,哄你,將你哄死。

“陛下看了這篇奏摺後,還在誇獎許相公是一個忠臣。立即將許彥伯破格提爲太子舍人。”

“難道陛下與皇后不知道他的用意嗎?”碧兒焦急地問道。如果許敬宗一門心思要對付太子,可比賀蘭敏之難纏得多。

“人無完人,兩位聖上聰慧千古難尋,可總有一些缺點的,他們對許相公一直信任有加。但是許相公八十出頭,又纏病在身,殿下,沒有必要與此人硬撞。”

“正是,”想想許敬宗的種種,李威也十分頭痛。先忍着吧,不相信他還能活上三年五年的。如果他真不老實,鬥不過他,總得能鬥過他這個孫子吧。通過那天在弘文館的舉動,那個許彥伯也不過如此,不足大害。

“所以呢,殿下還是在兩位聖上身邊,那麼這些小人就無機可趁了。況且現在殿下監國,並無實利,空擔了虛名,得不償失。”說到這裡,他眉頭忽然皺了起來,道:“但有一件事,奴婢卻是通過種種的渠道,分析出來的。殿下將會很難以處置。”

“是何?”

“這也是奴婢用了殿下給的經濟,買通了一些陛下與皇后身邊的宮人,聽來的。殿下上書那首懷胎十月的詩後,皇后看到後,說了一句,這孩子大病了一場,難道懂事了。但陛下似乎大不悅。可殿下原來上書讓兩位公主下嫁,陛下卻是很高興的。所以那次聖旨,對殿下十分嚴厲。”

確實如此,什麼你的血統的神馬,都將李威罵暈了。

“唯獨殿下送了奶糖後,兩位聖上皆是喜歡。那是意見最統一的一次。到了這一次許家之事發作,陛下在宮中斥責殿下,難道病糊塗了,開始胡作非爲了。朕已經下旨警告,爲何不聽?”

李威心中暗歎一聲,這個狄仁傑提前就警告過了,此計實施,賀蘭敏之必死無疑,逼得父親要處死賀蘭敏之,不然民憤與軍憤,無法解決。可是父親必然不悅。這是小聰明,瞞不過的!

王彩年又說道:“但是皇后卻在誇讚,說太子是儲君,不能一味偏軟,有時也要拿出一些剛氣。陛下你呢,不也有時候天顏大怒。然後皇后越勸,皇上似乎卻越加不悅。因此奴婢奇怪。後來逐磨了一下,是不是這回事,這就象三國一樣。陛下因爲有病在身,不能全力親政,所以分權於殿下與皇后,相互掣肘平衡。皇后與殿下對立,陛下才能安心。如果統一了,陛下反而不喜?”

不提醒便罷,一提醒,可不是如此?

但讓李威如何去辦?難道真聽從父親的安排,與母親武則天對峙,對着角牛?這分明與找死無疑。

可不對峙,順從母親武則天,父親又是不悅。別忘記了,現在父親還沒有病到無法自理的地步,大權一大半還在掌握在父親手上。他不是三國的魏國,是三國的西晉。真下了狠心,無論對付蜀國或者吳國,必然取勝!

本來做了好若干準備,去洛陽的。然後就象高考數學題一樣,嗯,我學了很多了,也複習了很多了,可打開試卷一看,第一道題是莫德爾猜想,第二道題是谷山志村猜想,第三道題是莫德巴赫猜想。

怎麼辦?

這個悲催的太子!

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66章 去紈絝吧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267章 安慰第266章 爭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242章 高度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58章 炮錘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84章 前夕第264章 曲江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47章 親事(上)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91章 節奏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8章 聖戰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5章 願春暫留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55章 進宮(下)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17章 問琴(上)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32章 春雷(四)第60章 風向第155章 啓航(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58章 炮錘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85章 前夕(二)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58章 啓航(四)第83章 曙光(下)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279章 分相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171章 探(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58章 啓航(四)
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66章 去紈絝吧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267章 安慰第266章 爭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192章 人爲財死 鳥爲食亡第242章 高度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137章 春雷(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58章 炮錘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84章 前夕第264章 曲江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247章 親事(上)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91章 節奏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8章 聖戰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5章 願春暫留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55章 進宮(下)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17章 問琴(上)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32章 春雷(四)第60章 風向第155章 啓航(一)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58章 炮錘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第85章 前夕(二)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158章 啓航(四)第83章 曙光(下)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279章 分相權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171章 探(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467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二)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76章 煮青蛙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58章 啓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