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

“時光過得快的,”李威說道。

來到唐朝已看到三個秋天,彷彿就象昨天一樣。碧兒不知道他這一句話是什麼用意,李威既然說快,那就快了,點頭道:“是啊,連九成宮都快要修好了。”

九成宮在岐州麟遊鎮,隋文帝時修建的,取堯舜行德,而民長壽之意,命名爲仁壽宮,當作避暑行宮。但監工的楊素並沒有行德,督工嚴酷,宮成時民夫死萬餘人,推入土坑蓋建築夷爲平地。

李世民又下詔將仁壽宮改爲九成宮,在宮南二十五里之處修建永安宮。當然,不敢象楊素那樣奢侈。父親又在乾封二年年增建太‘子’宮。後來國家年‘色’不大好,斷斷續續地修,修了七八年。一直到去年國家豐收,元氣稍稍恢復過來,又考慮到兒子到前線,想安慰一下自己,又做一個樣子給天下百姓看。於是加快了修建的步伐,剛剛纔接近峻工。李威回來時,刻意瞅了一眼,從仁壽宮到永安宮,再到太‘子’宮,從碧城山一直到平原,形成一個龐大無比的宮殿羣,不及大明宮,但也奢侈壯觀到了極致。

李威與狄仁傑慨嘆過一句,何必太‘子’宮。

說老實話,唐朝的宮殿已經夠多了,想要避暑,將九成宮再修葺一下,足夠居住。其實到唐朝這麼久,驪山的行宮還去過幾回,九成宮倒是一次沒有來。不但是修建,修好了,還要派官員士兵太監宮‘女’駐守,又要維護保養,修一處宮殿,國家就要消耗一筆開支,年年增加一筆支出。不是很贊成。但狄仁傑說了一句話:“相比於其他皇帝,陛下已經很是節儉。”

李威大半天沒有說話。

聽到九成宮三個字,李威遲疑很久,才說道:“不知道有沒有那一天,如果孤繼位,永遠不修任何宮殿。”

“殿下,你是仁愛,百姓都知道的。”

“什麼仁愛啊,”李威搖了搖頭。自己只是‘性’格溫吞,心不算太壞,仁愛不敢當的。然後看眼前的莊稼,還是有原來粗獷的種植方法,也有後來推廣的方法。其實‘精’耕細作是好,可‘肥’料讓許多農民頭痛,有的將塘中的淤泥撈起來,作爲地力補田。但效果也不大好。不過空田越來越少,都在種豆。現在是將信將疑的,權當空置了,多少有些收成。又種着紫雲英。

其實總的來說,莊稼比以前看上去長勢好一點。

想要徹底見效,有可能十年,有可能二十年。種子在變異,地力在增加,方法改善,產量必然逐步增加。倒也不急,反正老百姓也不過三四千萬人,若大的疆域……其實只要一畝地兩季能收到三四石,隨便着都不會捱餓。

但看到莊稼漸漸成熟,一眼望去,一片金‘色’,也十分壯觀,又有一番喜人的景象。走以田壠上,到處看了看,已經被百姓發現,‘露’過很多次臉,終於讓他們認出來,開始過來參拜。李威客氣扶起,失去了參觀的興致,說道:“回去吧。”

不過京城裡並不安寧。

活字印刷,有異議的人不多,書便宜嘛,似乎是好事。至於會不會開化百姓,真沒有多少人想到。但標點符號,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無數大儒爭得面紅耳赤。

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說好的人認爲是明確經義意旨,定一下標準,學子學起來容易。說不好的人,有的認爲是隨便定下標準,是對上古諸賢的褻瀆,沒有人有能力,給這些上古諸賢定下標準。還有人心地不好的,憂心仲仲,不僅是褻瀆曲解了上古諸賢想法,也是定下標準,甚至教無可教。之所以他們是大儒,正是能斷章截句,其他人做不到。還有的認爲工程浩大。

兩相爭執不下。

只有一點沒有異議,工程是很大的。上古的文章文字簡單而深奧,所以說微言大義,亦是如此。比如對《史記》斷句就比較簡單,但對《左傳》斷句就有些困難了,再到《尚書》則更難。

不但國子監在吵,弘文館在吵,崇文館也在吵。

吵完了後,一個個上奏,繼續吵到三省六部,再吵到李治與武則天。

李治很是頭痛,於是下了一道聖旨,幾天後,太子行宮落成,率領五品以上的官員到九成宮赴宴。這一赴,多半是暫時不歸,正好能避避夏天尾巴的暑氣。

李威聽了不由樂了,老子又要想當駝鳥。不過樂的不在此,是樂幸好不是以自己名義提出的。

回了東宮,幾對燕子高興地圍在碧兒身邊飛來飛去。碧兒高興地與它們打着招呼,然後又問道:“殿下,你說,過兩天,狄蕙與狄好進東宮,看到它們會不會喜歡?”

“不知道,”李威答道。

兩個少‘女’‘性’格李威十分喜歡,可她們畢竟是真正的成年人,心智與碧兒又是不同。不過狄仁傑將她們關得緊了,雖說東宮是一個大牢房,呆在東宮,比呆在狄家要好。

又將劉羣喊過來,問道:“有沒有準備好?”

“殿下,奴婢都準備妥當了。”

只是一些簡單的聘禮,畢竟不是明媒正娶,儀式更是免掉。只是想在禮制的邊緣,儘可能的隆重一些,準備起來倒是不難。

李威點了一下頭,正要準備看書,忽然金內‘侍’急衝衝地跑進來,說道:“殿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什麼事情,莫要慌張。”

“不知道怎麼的,狄仁傑兩位義‘女’的身份泄‘露’出去,長安城中許多百姓都知道了。許多大臣聽說後,立即面見聖上彈劾。”

“你再說一遍。”李威一把將他衣服領子揪着,厲聲問道。

“狄仁傑兩個‘女’兒身份泄‘露’了,大臣們正在面見聖上,彈劾。”

“替孤備車,”李威又喝道。

這可不是一個很妙的消息。瞞到現在,正是因爲她們以前的身份太尷尬,又曾經一度揚名京城。兩個少‘女’到了幷州後,許多文人墨客還爲之嘆息,寫下許多詩來懷念。

若是一般的少‘女’,那怕就是出身青樓的,泄‘露’出去,關注的人都不會有那麼多。可是狄蕙與狄好二人,又是與自己沾上了關係。只要事泄,有可能一夜整個長安城皆知,第二天整個雍州幾百萬百姓皆知。

那是真正的青樓,雖然說是清倌人,可裡面有多少真正的清倌人,不象內教坊,甚至比外教坊影響更惡劣。即使父親選了幾十名內教坊的少‘女’,還再三警告,只能遠觀,不能近玩。正是這個影響。

不是宮‘女’,真要是宮‘女’,又好一些,是奉儀,那怕是一名比宮‘女’並不好到哪裡去的奉儀,也是自己的側妾!恐怕就是朱敬則,都會彈劾……

金內‘侍’擔心地問:“殿下,要到哪裡去?”

李威也不知要到哪裡去,去大明宮,自己又能說什麼?這些大臣的秉‘性’自己又不是不知。最苦悶的就是這個秉‘性’,如朝堂不清明,盡是馬屁之流,管你是出身何處,又不是太子妃。但這些直臣,對禮教格外重視,朝堂似乎也似清明,對國家有好處,可在此事上,卻一點好處也沒有。正在此時,外面稟報,說是狄仁傑求見。

“讓他進來。”

狄仁傑走了進來,李威問道:“是怎麼回事?”

“殿下,你也聽說了?”

“剛聽金內‘侍’說的。”

“臣也是今天才聽到,知道不妙,可是聽聞殿下出城,只好一直等候。”狄仁傑說完,也是苦笑。前幾天也沒有想到,只想奉儀太薄,略略爭一些名份,所以推遲了幾天。沒有想到居然有些變化……早知道如此,不如直接讓太子將兩位義‘女’帶到東宮。人進了東宮,生米做成熟飯,又只是奉儀,難不成學習李世民,再度將人送出宮外不成?

但沒有進東宮,大臣就會爭……

“這是誰傳出去的?”

“臣也不知,不過內宮之中……殿下須查上一查。”知道狄蕙與狄好身份的人並不多,這些人絕對不會泄‘露’,只有在內宮。不但是她們的身份,包括太子種種,兩位聖上皆知道,內宮還有人不大可靠,稟報兩位聖上,還說是聖上所‘逼’,可泄‘露’這一條消息,那是對太子不利了。又說道:“臣聽聞許多大臣彈劾,連臣也被他們狠狠指責了一頓……”

“真是豈有此理!”李威重重磕了一下桌子。不是對這些大臣生氣的,比如朱敬則,他有他的做人原則,彈劾是保持古板的禮教,不要說這時代。就是後世,一些豪‘門’,都不歡迎子‘女’迎娶電影明星,‘性’質差不多的。

“不是豈有此理,是沒有半點道理。”狄仁傑十分不解地說。

“狄卿,是什麼意思?”

“殿下,放出這個風聲,是想對殿下不軌了。”

“是啊。”

“可殿下,有沒有想過,這樣做是不是很愚蠢?”

“爲什麼要這麼說?”爲了讓幾名少‘女’進入東宮,李威一直在焦急,雖大多時候是瞎着急,可好難,終於進來了兩位,又要成泡影,狄仁傑爲什麼有這種說法。

“殿下,靜下來心來想一想,”狄仁傑倒是不急,之所以進東宮,就是來開導太子的。

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37章 春雷(九)第256章 圈地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151章 問鼎(三)第84章 前夕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240章 立志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85章 當決斷第402章 踏月影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40章 定(二)第155章 啓航(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65章 探(三)第161章 啓航(七)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86章 前夕(三)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8章 等(下)第150章 問鼎(二)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61章 等多時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91章 象墓(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62章 啓航(八)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160章 啓航(六)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164章 探(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271章 江談第212章 渡(中)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72章 探(十)第162章 啓航(八)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34章 春雷(六)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50章 巧匠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
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37章 春雷(九)第256章 圈地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151章 問鼎(三)第84章 前夕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240章 立志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285章 當決斷第402章 踏月影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40章 定(二)第155章 啓航(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165章 探(三)第161章 啓航(七)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86章 前夕(三)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8章 等(下)第150章 問鼎(二)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61章 等多時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91章 象墓(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62章 啓航(八)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160章 啓航(六)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164章 探(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271章 江談第212章 渡(中)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72章 探(十)第162章 啓航(八)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34章 春雷(六)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50章 巧匠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