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十二言(上)

天就冷了,每天早上起來,窗戶皆籠上了一層美麗的冰花,固然冰清玉潔,妙象萬千,然而寒氣卻隨着這冰花,悄然逼人心脾。

棧道工程暫停了,不得不停。

天氣冷,手腳不麻利,又在懸崖峭壁之上,也做了一些防禦手段,比如在崖壁下,泊幾艘板子小船,上面有數名水性好的民夫,專行營救。起了許多作用,不象在三門,掉下去水性再好,也沒有辦法營救,丹水下游水勢還是平緩的,即便峽谷,水流涌急,也不能與三門相比。時有民夫落下水中,立即撈了起來。

很人性化的一個舉措。不過天氣冷了,河面開始有薄冰,終是危險。已有了五名民夫遇難。當然,與這樣龐大的工程相比,不算多的。但理念不一樣,李威終是在後世生活了一輩子,不會將百姓看得那麼賤。於是索性停下。

只是除灘的工程依然在繼續。

很慢地進行着,大大小小的灘塗與礁石,僅是從草橋關到丹水與漢水匯合處,就有近三百個。徵的民夫也多,兩萬多民夫,還有近百艘船舶協助,然後築一道堤壩將灘塗堵起來,再抽去水,同樣十分艱難,因爲必須通航,最少保證枯水時季深達兩米以上,所以又特別製造了一些很長的水車,不時抽去積水與涔水。然後一點一滴地將砂石掏空,這些砂石還不能倒入河中,與黃河不同的,水勢平緩衝不走,又要用船拉到岸上,特別一些大礁石,不考慮通航是一道風景,考慮通航則成了攔路虎,這些大礁石就象一個小山似的,更難排除。拋鑿空後,連同泥袋都要拉起來,不能擱在河心。

因此李威離開時,只是鑿出來二十幾個灘塗,還全是沙灘。只能說雖花了不少錢,但是仁政,百姓不以爲苦。畢竟薪酬不算薄,工程有可能進行五個月,省吃節用,能攢下六七緡錢。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能買半頭牛了,或者能抵上朝廷兩年的租庸調製。

其實掣肘工程不是人力,也與財力無關,是材料。特別是鐵,朝廷又要東征,又要防禦吐蕃,用兵始多,盔甲、兵器、車輛都需要大量鋼鐵,農用工具也要鐵,作坊也要鐵器,但這種籠式**,需要的鐵柱又多,因此,朝廷生鐵資源不夠。

到了冬月中旬,李威開始動身返回長安。呆在丹水,不僅是指揮,還將丹水渠中上游與鄭當渠派了許多人手,再次摸了一下,對韋弘機寫的資料做一個祥細的補充。

剛到藍田關,又聽到消息。父親不在長安,在華山曲武原下圍獵。之前也發生了一些事,先是大會飲,分樂隊爲東西兩部,父親讓李賢主持東部,李顯主持西部,東西兩部比賽勝負以取樂,郝處俊規勸道:“雍王與周王年少,志趣未定,應推梨讓棗,相親如一。今分二部,遞相競誇,俳優小人,言辭無度,恐爲爭勝負,言語沒有節制,互相譏誚,非崇尚禮義,鼓勵親睦的做法。”

父親嘿然道:“郝卿遠見,非衆人所及也。”

很正常的一次進諫,但李威隱隱聽出一些,郝處俊言語中對老二老三評價是年少,志趣未定,卻有許多話外之音的。其後李弼暴卒於宴所,爲之廢一天飲會。

似乎是樂極生悲。

這條消息沒有引起李威多大重視,畢竟幾個宰輔當中,劉仁軌不用置疑,郝處俊對自己同樣竭力支持。但跟着另一條消息,讓李威重視起來。

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李惲及其子汝南郡王煒謀反,李惲是李世民第七子,說起來,還是自己的親伯父。但此人胸無大志,喜愛玩樂。在安州離任時,多造器玩,離任後用四百輛車子拉這些器玩,州縣不堪其勞,有司上奏彈劾。這也是唐朝前期開明的一個例證,大臣敢進諫。不僅是針對李威種種的異想天開。

父親寬宥不問。後來歷任遂州刺史,相州刺史。

別人可反,這樣的一個王爺恐怕不會反的。再說,現在天下粗治,百姓安樂,誰願意謀反?不要說王爺與官員,就是自己是太子,敢不敢通過兵諫逼父親禪讓?雖然自己掌握的資源也不算多,可遠遠超過了李惲掌控的資源。

李治卻認真地派了通事舍人薛思貞前去審查此事。李惲聽說後,因爲害怕,上吊自殺。父親知其非罪,於是斬張君澈四人,讓李惲陪葬昭陵。表面上一起誣告案。

可是李威卻不是這樣想的。試問一個錄事參軍,怎麼敢誣告一個堂堂的一等親王?再聯繫父親興師動衆的狩獵,或者是自己將父親逼急了,父親是藉此宣告天下,我的身體還好,你們不要胡思亂想。李惲只是一隻雞,殺了這隻雞,震賅一下朝堂上所有的大臣。又不好明殺,於是用了這個辦法?

在東宮呆得久了,不免會胡想,不免凡事喜歡往陰謀論上聯想。

也許是,也許不是,懷着忐忑不安地心理,折道去了曲武原。狩獵的人當中,除了羣臣外,還有兩個人引人注意。一個是于闐王尉遲伏雄,一個是波斯王卑路斯。這兩人來意,李威不用問就能猜測出來的。西突厥各部讓唐朝打殘了,要麼投向吐蕃,要麼投靠唐朝。尉遲伏雄既不滿吐蕃的剝削,只好抱唐朝的大腿。卑路斯的波斯是讓大食打殘了,無法立足,前來唐朝求援的。可是唐朝吐蕃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好,怎麼可能出兵大食?這也是一次註定無果的求援。

見到父親,恭敬的請安。

李治說道:“你來得正好,朕準備前去東都,你跟朕一道前往吧。”

按照以前的慣例,如果李治前去東都,會讓自己監國的,但這次沒有。李威也不好問,爲什麼你不讓我監國了?只好答道:“兒臣榮幸之至。”

李治又問了一下兩渠施工情況,李威做了回答。然後下令將碧兒、婉兒與韋月一道接來,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洛陽出發。

到了陝州時,李治大約這幾月身體是好些,還繞道到了三門,站在山頂上,看着北邊人門半島新開河的施工情況。天氣已經很冷,但施工沒有停下來。畢竟要搶在明年河水洪大之時竣工。也不象後世,有一個科學的測量數據,沒有,韋弘機只好盡力修建又深又廣。甚至臘月都不打算停工,不是淤泥,會冰凍,加上財力充足,能搶挖一些是一些,對以後通航緩流皆有好處。但與丹水渠一樣,拘於材料不足,又不象丹水渠每一段工程都長達幾百里路,可以容納更多人手,就這麼大的半島,招了八千民夫後,沒有辦法再招了。所以時間緊。

隔着三門,但天氣好,光線充足,能清楚看到施工場景。

兩邊沒有到打通的時候,正好河水到了水位線最低時間,於是韋弘機派人開始大下兜子。截得有些遠,一直快要截到人門河道中央,當然,也看出韋弘機的決心與新河的深度。

堤壩還沒有形成,兩邊開始藉助鐵兜子投下了許多泥袋,象張開的一張大嘴巴,在向中間合攏。半島上有許多民夫在忙碌,將碎石搬到人門中間投下去,新開河的中間挖得有些深,即便站在山頂上,新河中間最深處的百姓也看不到了,只看到一個個筐子放下去,然後裝滿碎石拉上來。時不時響着火藥的爆炸聲,以及澆水澆醋騰起的白氣,與燒煤冒出的濃煙。

半島邊上還搭着無數帳蓬,以及幾棟房屋,那是放材料的,山頂上也有許多百姓在觀看。這個施工方式,還是讓百姓感到新奇,就連洛陽都有百姓前來觀看。

韋月小聲道:“殿下,臣妾可不可以去看看?”

這肯定不行的,如果是在鬼門半島,還能尋小路下去視察,但隔了一條黃河,此處又不能擺渡,而且車駕一行達好幾千人,御駕親自過去察看,過於興師動衆。

李威小聲地說:“月兒,你想看,改天到了東都後,孤悄悄帶着你們幾人出宮,過來看一看。”

裴雨荷聽後,抿着小嘴偷笑。

也算看過了,而且是皇帝看的,於是李治賞賜大量酒肉,賜於民夫。民夫聽後自是開心,歡呼雷動。李治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但駕行沒有多久,又停了下來。

碧兒臨盆了。

碧兒身份還是很低賤的,可是她肚子裡面的孩子不賤。只得停下。

生產還算順利,畢竟碧兒就是在東宮,也時常參與勞動,身體骨算健康。李威聽子母子平安,才長鬆了口氣。碧兒歲數太小,讓他一直很擔心。產婆抱出來一個嬰兒,眉頭皺在一起,纔出世,也看不出來醜俊,但是一個男孩。

劉仁軌咧着嘴說道:“恭喜殿下,恭喜殿下。”

大喜,他算是最忠實的太子黨之一。可是陛下反反覆覆的,終歸讓他有些擔心,這時候太子有了一個兒子,儘管母親出身有些寒薄,也是一個極好的籌碼。

碧兒臉上也洋溢着喜悅的光芒,低聲說道:“殿下,替他取一個名字。”

“叫李路吧。”

在路上生的,其實還有一層意思,自己命運也在半路上,生死未卜,禍福難料。

可這個名字立即讓李治給改了,有了孫子,還是很高興的,聽到李路名字後,點了一下頭道:“也好,李潞,正是兩渠開工之時,疏通水路,來人哪,傳朕詔書,赦潞州百姓一年賦租。”

武則天也很歡喜,說道:“弘兒,你過來,本宮給你看一樣東西。”

說着拿出來一本奏摺。

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76章 合(四)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85章 前夕(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2章 成嘆息(一)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86章 前夕(三)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98章 等(下)第61章 和親(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60章 風向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97章 等(上)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74章 合(二)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6章 報應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72章 天高海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82章 曙光(上)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241章 誤會第240章 貴妃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262章 衝突第3章 大非川第253章 背水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66章 甜(下)第83章 曙光(下)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3章 成嘆息(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54章 陳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49章 問鼎(一)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59章 啓航(五)第141章 定(三)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54章 陳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255章 殖民
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176章 合(四)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85章 前夕(二)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2章 成嘆息(一)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86章 前夕(三)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98章 等(下)第61章 和親(上)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201章 蘿莉不捨 孌童變色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60章 風向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97章 等(上)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74章 合(二)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76章 報應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72章 天高海闊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82章 曙光(上)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241章 誤會第240章 貴妃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388章 以和爲貴(一)第262章 衝突第3章 大非川第253章 背水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166章 甜(下)第83章 曙光(下)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3章 成嘆息(二)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420章 約綵鸞歸去(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54章 陳事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49章 問鼎(一)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59章 啓航(五)第141章 定(三)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54章 陳事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255章 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