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殺人奪權

餘額不足

福州城內的起義是在十月十九號晚上,隨後便成功的佔據了電報局,從而切斷了和外界聯絡的電報線路,而小倉山的使館區雖然也有電報連接,但是由於陳敬雲派人臨時封鎖了那邊,使得那邊的外國領事也不瞭解事情的真相。

第二天由於戰事還在繼續,陳敬雲並沒有下令解除封鎖,直到晚上凌晨,開會組建了軍政府後,第二天早上才解除了電報局的封鎖令,併發出了這兩天來的第一封電報。

而這封電報就是福州起義的通電。通電一出,全國各地震驚無比!

原本全國的局勢就因爲武昌起義而變的動盪不安,其後數天內各地也陸續有人起義但是由於規模偏小,皆是被清軍撲滅,所以直到十九號爲止,全國的革命事業依舊只有武漢三鎮。所有人都在關注着湖北那邊的戰事,同時所有人都在猜測着,那裡會是下一個武昌,那裡會爆發下一場的大規模起義,衆人等了十天之後,終於是知道了。那就是福州,那就是福建!

在衆人心中,如果說湖北那邊的武昌起義就是一點火星的話,那麼福州的起義就是一桶火油灑在了火星之上,霎時間裡引起全國各地羣情奮勇。

而福州和陳敬雲這兩個名詞霎時間就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報紙頭條上,甚至很多報紙趕發了多版號外,競爭報到關於福州,關於陳敬雲的一切。

“號外!號外!福州昨日起義,革命羣衆擁護陳敬云爲都督,率領軍民反抗滿清專政!”這是武漢那邊的報紙,通篇都是喜慶之意,言下之意福州起義將引起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起義,屆時湖北軍政府將率領所有革命省份共同推翻滿清皇朝。

“福州新軍兵亂,匪兵以陳敬云爲首,建僞軍政府!”這是北京的那邊的報紙,天津乃北洋老巢,自然不會對陳敬雲有什麼客氣,罵的那叫一個痛快,就差點把陳敬雲說成是妖魔了。

“英領事表示,對福州之動亂表示嚴切關注,並表示,英國將嚴守中立,不偏袒其任何一方!”這是上海租界那邊的報紙。

從輿論上看,還是租界裡的報紙說的激烈許多,不管是湖北還是北京那邊,都帶有明確的政治偏向,不像租界那裡,喜歡怎麼說就怎麼說,渾然不管外界各方反應,這沒了顧忌自然也就隨便說了,革命黨,立憲派,中立者,各方提筆就罵,罵的痛快無比的有,被罵的吐血三升的也不在少數,被罵了提筆反駁的更多。一時間,各地報紙又是掀起了新一輪的嘴仗,各方罵來罵去好不痛快。以此,報業開始了民初時期的豐厚利潤期,有了利潤加上又可以接着報紙指點江山,使得各方人士對辦報紙樂此不彼,一時間各種報紙層出不窮。

輿論反應如此快,各方的實權人物反應也不慢,湖北軍政府一收到福建軍政府的通電後,立即發出通電,他們也不管陳敬雲到底是誰,立即就是表示支持陳敬雲的高尚行爲,黎元洪也以個人名義發來了賀電。同時,其他各方,包括孫文,黃興等人也一一發來賀電。

電報的背後,各方人士卻是都在尋找了關於福州和陳敬雲的一切痕跡。

十月的北京雖然天色未寒,但是屋內卻似乎充滿了寒氣。

“那個陳敬雲到底是什麼人?”鐵良手中拿着電報,滿臉的怒氣:“福建那邊不是有鬆壽嘛,不是有孫道仁嘛,怎麼就讓這陳敬雲給反了!”

此時徐世昌道:“此人原先是三十八標的標統!”

“新軍,新軍,我看那些個新軍都是革命黨了!”栽洵陰陽怪氣的說:“早些年我就說,新軍不可靠!”

此時載灃卻是喝道:“不練這新軍,難道你指望綠營八旗去打仗?”

旁邊的幾個重臣也是陸續開口,說南北新軍不可一統而論。的確,現在袁世凱的北洋軍還在湖北那邊和革命黨打着呢,這邊可不能沒頭沒腦的亂說。

栽洵見此也就不說話了!

“湖北那邊還未平定,福建又亂了,唉!”這時候載灃自個也是嘆了口氣,湖北事發已經這麼多天過去了,蔭昌和馮國璋也到了湖北,手底下的軍隊也不少了,怎麼就還沒有收拾完那些革命黨了。他也不是笨人,各種緣由自然也是知道的,無非就是袁世凱使絆子,北洋軍不見袁世凱出山就死活不出力。

搖頭不想這些,當即問道:“都說說,福建那邊該如何處理!”

徐世昌道:“福建地處偏僻,本來走海路好些,但是海軍現在前些時候都去了武昌那邊,一時半會騰不出來,我看還是調廣東,江西,浙江三省分調兵力進軍爲好!”

“這南邊的新軍還能靠得住?”栽洵又說話了,可是這話卻是說的不差的。眼下這世道,除了北洋軍還能被袁世凱牢牢掌控住外,南邊的新軍恐怕都不怎麼樣,別說調集他們去圍剿革命黨了,估計一下發彈藥他們自個都反了。可是如果不調這南邊的新軍,這一時半會的就處理不了了。

“要不讓馮國璋另派一個鎮過去!”下邊有人建議了。

此時,載灃咬了咬牙:“福建地處偏僻,一時半會還影響不了大局。馮國璋那裡兵力不多,還得用在湖北這等要緊地方。至於福建,等平定了湖北後,自然可以一戰而下!”

載灃做出了決斷後,清廷自然也是做出了相應的部署,不過卻並沒有讓陳敬雲影響到了大局。對於載灃的安排,袁世凱還是點頭的。

“還算是有點見識,知道福建遠不如湖北重要!”袁世凱笑眯眯的說着。

而身邊的楊度也道:“福建自然是比不上湖北的,不過也不能不關注,我看,還是要派人過去!”

袁世凱卻道:“不急!不急!”

袁世凱說不急,楊度略微一想也就知道袁世凱爲什麼這麼說了,無非是想要看着南方亂起來,這亂起來了朝廷纔會求着他出山,進而恢復實權,組閣等等,在這之前袁世凱是希望南邊能亂下去的。看透了袁世凱想法的楊度也不說什麼,繼續喝茶了。

對於福建的革命,清廷這邊雖然震驚,但是並沒有分出太多的心思來,從軍事層面而言,甚至半點反應都沒有,湖北前線的馮國璋雖然有心插手,但是朝廷和袁世凱都沒有下令,他也只能幹看着了。至於周邊的廣東,江西,浙江三省的實權人物雖然接到了清廷的調令,但是爲了防範新軍,他們那裡敢調動新軍啊,而舊軍又不得力,只能是幹看着。

清廷選擇了暫時不管,這種反應陳敬雲之前也猜到,由於福建的地理位置就註定了不太可能成爲南北雙方的主戰場,甚至可能會成爲被遺忘的地方。但是這樣也有好處,福建的地理優勢使他避免諸多戰火。不像河南,湖北等省份一樣,由於是兵家必爭之地,軍閥數十年裡遭受了不知道多少戰火。

當然,這並不是說陳敬雲可以高枕無憂了。這全國範圍內的革命大業,南北爭鬥等一時間和他沒有什麼關係,此時的他就算說話也沒多少人能聽他的。現在的國內能夠影響政局風雲的還是袁世凱,清廷,孫文,黃興等少數幾個人身上,其他像陳敬雲這樣的地方都督都是看戲的角色,隨大流而已。全國範圍內沒他們什麼事,但是在省內他們還是有許多事要做的。

對於陳敬雲來說,現在的頭一等大事就是如何對付數十里外長樂縣的秦玉年,秦玉年的三十七標共有三營,其中的第二營袁方部已經投向陳敬雲,併成爲了陳敬雲手下的第五團,現在就還剩下兩個營,一千多號人。

福州起義剛開始那天,由於消息不通,秦玉年並沒有即使得到消息,等他得到福州起義的消息後已經是二十號的上午了,這還是因爲接到了孫道仁的勸降信才知道福州發生了什麼事。當即他就心驚不已,立即就帶着部隊趕赴福州。

下午,他就帶着一千多號人到達了福州城外,前方的部隊甚至已經和國民軍有了小規模的交火。

城內的陳敬雲聽到秦玉年到來的消息後,也是立即帶着第一團以及炮團出城增援。當然了,免不了派出了使者進行勸降。

可是沒半會功夫,派出的使者就回來了,得到的答案就一個字:不!

得到這個消息後,陳敬雲並不感到意外,秦玉年可不是那些牆頭草,隨便一拉就能投降的,這人就是老式軍人的典範,雖然忠於孫道仁,但是也忠於朝廷。

既然不投降,那就開打了。陳敬雲也不含糊,親自坐鎮統帥數千大軍一陣猛攻,由於自知之明所以他並沒有親自指揮,而只是坐鎮,然後由馮勤等司令部的參謀官們以及各部主官具體指揮作戰,可是國民軍的兵力雖然超過三十七標三倍有餘,但是由於前幾天新加入的新士兵太多,而三十七標又是第十鎮成軍最久的精銳之師,一時間國民軍竟然是傷亡數百人。

當夜,臨時指揮部內,陳敬雲環視着下方的一衆軍官,臉色深沉。他雖然知道三十七標能打,但是沒想到自己以近四千多人的總兵力加上十八門炮竟然拿不下對方一千步兵防守的陣地,這讓他大爲火光。

視線在下方的幾個軍官身上掃視數遍後道:“今日作戰不利,其中以第二團爲甚!”

第二團也就是林文英的那個團,林文英擔任軍務總長後總不能賴着團長位置,所以陳敬雲就讓彭壽鬆代理團長,原本這個第二團是工程營和會黨的底子,一共四百餘人,可是這兩人彭壽鬆到處拉人,硬是湊了近千人,其中半數是連槍都拿不穩的新兵。更關鍵的是,彭壽鬆現在都沒有從陳敬雲手中那到過一份錢的軍餉,以至於拉來的那些新兵和老兵們這幾天都沒有發過軍餉,沒有軍餉到手他們那裡會賣命哦!

傍晚時的第二團的陣地被秦玉年手下一個反攻立即就崩潰了,被殺傷衆多,逃走的更多。基於此,面對陳敬雲的斥罵,彭壽鬆也是不敢大聲反駁,只能是心理罵着陳敬雲:“不給軍餉,怎麼打仗!”

不料,下一刻陳敬雲卻道:“第二團之慘敗是需要人來負責的,今第二團代理團長彭壽鬆撤職,林飛泰調任第二團團長。”

陳敬雲話一出,彭壽鬆臉色立即就變得蒼白起來,陳敬雲要罵人他也沒什麼,但是他卻沒有想到陳敬雲會奪他的職,當即就是大聲喝:“陳敬雲,你憑什麼奪我的職!”

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29章 夏日情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314章 D5系列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48章 山東亂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58章 秦海濤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29章 ‘抗菌素’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61章 煙華夜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
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29章 夏日情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314章 D5系列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48章 山東亂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58章 秦海濤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29章 ‘抗菌素’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61章 煙華夜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