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財團壟斷

就在陳敬雲抵達瀋陽短短三天不到的時間裡,東北大開發就已經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首先的自然是煤礦和鐵礦方面的開發,由國內數大企業聯合投資對撫順的煤礦增資開發,並獲得了由華興銀行提供的大批貸款,融資後撫順煤礦資本一舉擺脫了之前緊缺資金的局面,獲得了資本投入的撫順煤礦發展爲國內數大煤礦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除了蕪湖煤礦外,本溪湖、阜新這兩個煤礦區也是得到裡大規模的投資,根據經濟發展司的預計,假如東北地區的主要煤礦基地得到了大規模開發,那麼到時候東北的煤炭產量輕輕鬆鬆都能夠突破兩千萬噸以上,而要知道現今整個中國的煤炭產量也不過四千多萬噸而已。

正所謂煤鐵不分家,東北的煤礦得到了大規模融資進行開發時,東北的鐵礦資源也是同時得到了大批的資金投入,而和煤礦的投資較爲分散不同,對於鐵礦的投資則是比較集中,由國內的其他數家大型鐵礦以及鋼鐵企業聯合成立的鞍山礦務公司可是一次性就獲得了超過三百萬元的鉅額資金,而且這還只是啓動資金而已,後續鞍山礦務公司還會繼續向資本市場融資。

東北要大規模開發煤鐵礦,那麼自然不去可能說只建了煤礦和鐵礦就可以的,這些資源挖出來的總需要用掉的,所以政府打算用原來日`本滿鐵投資建設的鞍山制鐵所爲基礎,進行大規模的擴張,建設一個超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而這個籌備中的公司也被命名爲鞍山鋼鐵公司。

根據經濟發展司的招標規劃,這個依舊在籌備中的鞍山鋼鐵公司初步的投資金額就是高達三千萬之巨,而後續第二期投資視情況還會高達兩千萬。單單是這前面的兩期投資就是超過了五千萬元,絲毫不比當年開發蕪湖鐵礦的力度弱上多少,甚至還更強。因爲當年的蕪湖鐵礦開發是鋼鐵廠和鐵礦加起來的投資纔是五千萬左右,但是這個鞍山鋼鐵公司單單自身的投資就是超過了五千萬元,而鞍山礦務公司和蕪湖礦務公司,本溪湖礦務公司這些說白了就是給鞍山鋼鐵公司配套用的,這整個鞍山鐵礦的開發計劃所涉及的資金少說也得七八千萬以上。

當然這麼龐大的資金自然是不可能一次性就拿出來的,而是分成了多期投資,先投入一部分後獲取了利潤後,一邊用企業自身的利潤擴大生產規模,另外一方面則是投資方繼續追加投資,整個開發計劃可是會持續五年以上的。

不過這些年來`經濟發展司已經意識到了國內的財團影響力太大,所以這一次對鞍山鋼鐵公司所採取的都不是直接股份投資,而是採取貸款的模式。在經濟發展司的主導下正式成立了鞍山鋼鐵公司工商部下屬的礦務司佔據百分之三十,東南鋼鐵佔據了百分四十,蕪湖鋼鐵公司佔據了百分二十,剩下的鞍山礦務公司佔據了剩下的百分之十。

而建設資金則是從國內外的銀行中貸款,第一期投資所需的三千萬資金中,華夏銀行就是單獨提供了半數一千五百萬元,財政部控股的交通銀行提供了五百萬,外資的英國匯豐銀行提供了六百萬,而剩下的四百萬則是美國花旗銀行所提供。

和煤礦乃至鐵礦的投資比較分散不同,鞍山鋼鐵公司的投資方則是比較集中,這不集中也沒辦法,因爲其他的小投資方根本就拿不出來那麼多錢投資,能夠對這些超大項目進行投資的也只有國內外的那些大銀行了,畢竟動則數百上千萬的現金投入可不是普通金融資本可以涉足的。

而從這個貸款的提供中,可以看得出來,國內的重工業發展中,華夏銀行依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出手就是高達一千五百萬元的貸款,這等力量是國內的其他銀行所無法仰望的,甚至就連這些年發展迅速的國家控股的交通銀行也是遠遠跟不上華夏銀行的擴張步伐,交通銀行雖然是財政部控股,在業務上有着天生的優勢,後來又是從中國中央銀行手中接過了公務員工資發放這項超大規模的業務,更是讓交通銀行如此日中天。

這些年來政府雖然一直不主張國家插手工業經濟活動,但是有些領域依舊是需要政府進行投資並掌控的。比如銀行業,當年政府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把貨幣發行權從華夏銀行手中給拿了回來,隨後建立的中國中央銀行成爲了一個金融監管和普通商業銀行於一體的產物,不過這種模式很快就是被國內的經濟學家們猛烈批判,認爲如此的中央銀行依舊違背了最基本的金融活動原則,不得已之下政府只好把中央銀行進行再一次的拆分,把全部商業銀行的業務轉給了交通銀行,剩下的中國中央銀行就只成爲了一個擔任貨幣發行,金融監管的機構。說是銀行,但說是行政機構還更恰當一些。

而接受了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業務後,國家控股的交通銀行的發展速度是如日中天,現在已經是和華興銀行爭奪着國內第三大銀行的位置了。

然而即便有着國家資本支持的交通銀行在融資規模上依舊無法和華夏銀行相提並論,而融資規模也就代表着這家銀行的實力,畢竟銀行要賺錢,主要還是依靠向企業提供貸款,融資能力越強,所能提供的貸款越多,那麼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就越強。

而直接投資企業這種事情已經慢慢被華夏銀行甚至東南銀行等銀行所拋棄,畢竟直接投資實業的話不但獲利較少,而且投資時間太長。而更關鍵的是現在經濟發展司方面已經是嚴格限制國內外的銀行直接投資實業,雖然不是說直接禁制,但是也是設置了重重的障礙,從各種法律條款來說銀行直接投資建設工廠等實業是可以的,但是實際上這些投資行爲是很難得工商部的批文。

就算是華夏銀行這些年來也是收斂了許多,除了原有的控股企業外,這麼多年來也就只和伯利恆公司合資投資了一個唐山鋼鐵公司而已,而這個合資可以得到了陳敬雲親自批准的,要不然真的很難獲得批准。

當然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這些銀行如果鐵了心要涉足實業界,也會有諸多的辦法可以辦到。倒是這些做下來的後果卻是很嚴重的,中國如今的財團壟斷已經非常嚴重,經濟發展司和財政部以及工商部等一大圈政府官員做夢都想改變這種局面,尤其是華夏銀行壟斷了中國絕大部分重工業,東南銀行又壟斷了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生絲,此外東南銀行和華興銀行的下屬企業加在一起幾乎壟斷了國內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紡織市場。這種情況在國內一大票經濟學家們看來是絕對無法忍受的。

只不過陳敬雲對財團壟斷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面的那些官員們也是無可奈何。陳敬雲之所以默認了這種局面,因爲在他看來現在中國最重要的就是發展工業,而這種情況下適當的壟斷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陳敬雲有自信不管經濟怎麼搞,都脫離不了他的掌控。在官本位思想濃厚的中國,財團的壟斷要是沒有自己的默許,不用幾年時間就得崩離四散。所以目前來說,財團壟斷對中國的經濟是好處大於壞處的。

陳敬雲不動,下面的那些官員也無可奈何,但是雖然動不了這些財團,但是給他們製造一些小麻煩卻是輕鬆無比的,就比如說這一些的鞍山鋼鐵公司招標,按照國內東南銀行和華興銀行的實力,拿出幾百萬裡進行貸款也是輕鬆的,可是愣是沒得到提供貸款的機會,反而是兩家外國銀行得到了提供貸款的機會,只能幹看着賺錢的機會溜走,這裡頭說沒有貓膩肯定是假的,很簡單,經濟發展司裡的劉大均在最後關頭把這兩家銀行從候選列表裡劃掉了。

所以不到不得已的時候,國內的這幾家銀行都是老老實實賺錢,不會輕易的去觸動經濟發展司的那羣經濟官員的黴頭。

國內的金融界在這一次的東北資源大開發中,也是老老實實的按照經濟發展司的規劃走,反正對他們來說,提供貸款賺錢也是賺,直接投資也也是賺,區別並不大。

大開發中除了最爲重要的煤鐵礦開發外,還有其他的重要礦產資源的開發,比如銅,比如金,比如鋅等金屬資源。此外還準備對水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進行全面的開發。

比如由福樂電氣就是準備投資的松花江修建一座水力發電站,爲廣大的東北地區的工業建設提供滂湃的電力資源。當然這個豐源水電站的施工難度較大,而且需要的投資也較大,預期建設時間需要十年以上,所以福樂電氣還在東北的數大重要城市裡加大了火力發電廠的建設。

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79章 休閒日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14章 D5系列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03章 兄弟(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35章 岑春煊
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1章 財政困境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79章 休閒日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14章 D5系列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003章 兄弟(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35章 岑春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