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黃興的迷茫

自十一號孫文頒發臨時約法引起輿論紛紛之際,三月十號袁世凱在北京正式就任大總統後,同日袁世凱任命唐紹儀爲國務院總理,十五號,命令各省督撫一律改成都督,山東的張廣建根據袁世凱改稱山東都督,但是手下的前朝文官武官照舊供職,無一改變。而福建的陳敬雲本來就是都督這個名頭,也就不用改了。

四月一號,原本還撐着辭職不解職的孫文在中外壓力下終於宣佈正式解職,次日南京參議院通過決議,臨時政府搬遷到北京,參議院也隨同一起搬遷到北京。自此,南北的定都之爭以孫文徹底失敗的結局塵埃落定。

雖然南京臨時政府要搬遷到北京,但是南京附近的數十萬民軍可不能一起北上,於此同時南方的革命黨人對袁世凱還是有所防備的,所以建議把南京臨時政府變爲留守政府,對於這些表面功夫袁世凱也不好做的太絕,加上南京周圍的數十萬民軍的確是個麻煩事,所以乾脆就認命黃興爲南京留守,任舊統轄南方軍隊。當時革命黨人正在支持黃興和段祺瑞爭奪陸軍總長一職,可是袁世凱對軍權根本不會放手,無奈之下黃興也只好答應出任南京留守。

南京留守雖然給南方革命黨保留了一絲希望,但是他面對的麻煩卻是更大,因爲有了這個南京留守那些民軍就還得找黃興要軍餉,南京的財政之困難已經不用再多言,開始的時候不對還能吃米飯,然後就是稀飯,過幾天連稀飯都沒得吃了。黃興天天給袁世凱發電報要軍餉,可袁世凱又不是傻子,要是能拿出錢來替敵人養軍纔是怪事了,所以直接命令財政部的熊希齡,一個銅子都不能給!

北邊不給錢,沒辦法只能自籌,可是現在南京連臨時政府都搬走了,沒有名頭借也借不到,更沒有各省給他們送軍餉去,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收入來源。

部隊沒吃的,遠離南京的一些部隊還好,利用各種辦法還能在地方上籌款籌糧,但是駐守南京的部隊就沒那麼好運氣了,這些好幾個月沒發軍餉,幾天沒飯吃的軍隊終於是開始大規模的譁變。

兵變之規模比起北京的那場兵變有過之而無不及,駐紮南京的第七師贛軍一部首先開始譁變,亂兵們在南京太平橋,白門橋一帶大肆搶`劫,燒殺劫掠,搶`劫錢糧還不算還殺害商家,強姦良家婦女,總之這年頭亂兵能幹的事他們都給幹了,然後緊接着又有數股民軍開始譁變,此時,遠在上海籌款的黃興得到消息後立即命令駐守南京的各部鎮壓譁變,隨後,駐寧各軍開始鎮壓叛亂,而且是拿出了真正內戰的勁頭,用着極度殘酷的手段在南京城內殺了個昏天暗地,混戰中無數商家民衆被搶`劫殺害,一日間,南京成人間地獄。

等到黃興回到南京後,看着面目全非的南京說不出話來,走過街頭甚至感到了民衆對他投來的憎恨眼神,耳朵裡似乎聽見有人在罵他禍國殃民。他怎麼也不相信,這些號稱是革命軍隊的民軍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甚至有那麼一瞬間他都懷疑,他一直以來所做的一切是否還有意義?革命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再聯想到前些時候幾乎全國人都拋棄了他和孫文,轉而支持袁世凱定都北京,心中就更加疑惑起來,這到底是怎麼了?爲什麼事情和自己當初想象的不一樣?想當初武昌事發之時,是何等的豪邁,想當初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是何等的氣象,幾乎全中國都把南京臨時政府當成了中國共和的唯一希望,但是僅僅三四個月的功夫呢,就一切都變了,到底是什麼變了?

黃興苦思一夜後,終於在第二天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裁軍!南京附近聚集的民軍中,本地軍隊就地解散,外省軍隊押回原籍遣散,同時壓縮編制等等,以愛國爲鼓勵軍人主動離職,總之一句話,那就是要把南京周圍的數十萬民軍一股腦的遣散掉。當即就有好幾個師長、軍長之類的響應黃興的號召,通電辭職,解散所部。

一時間,南京各部民軍是徹底亂套了,有就地解散的,有回去原籍的,有直接上山當土匪的,也有北上投奔北洋的,也有去雲南,福建投奔各個軍閥的,也有譁變的,總之南京那邊是亂成了一鍋粥。而黃興也是個心狠的人,從自己的嫡系部隊中抽取精銳,然後編組了一個第八師,不但所有軍官都是清一色的同盟會成員,而且還把自己能搜刮來的錢財軍械全都用來供應第八師,然後有誰敢譁變的直接派第八師去鎮壓。

如此狠辣的手段下,南京周圍的民軍一夜之間散掉大半,而且還在繼續裁撤當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浙江軍政府派出去的援寧支隊,也就是朱瑞所轄的第二師開始和其他省派來的軍隊一樣,開始離開江蘇返回浙江。

當朱瑞率領着第二師返回浙江時,卻讓原本已經動盪不安的浙江爆發了更激烈的衝突。

浙江,在去年的革命浪潮中緊隨福建等省的後塵,在十一月份就是完成了光復,然而浙江光復後省內的局勢和其他省份一樣處於極度動亂的狀態當中,先是同盟會和光復會爲了爭奪都督之位而大吵特吵,明爭暗鬥之下不得不相互妥協最後清楚了浙江名士湯壽潛來當這個都督。

讓湯壽潛來當這個浙江都督固然是因爲同盟會和光復會之間的矛盾使然,但是效果卻也不小,不但暫時平息了同盟會和光復會之間的紛爭,而且還利用者湯壽潛的名望成功讓浙江的大部分地區實現和平光復,讓浙江軍政府能夠安心的向南京方向派出援寧支隊,並且在後續時間裡陸續向該支隊派遣援軍以及後勤軍械糧餉等。只是當初的浙江各地的和平光復也只是存於表面,很多地方都是當地的官員直接換了個牌子就宣佈共和了,比如寧波等地,除了換了個名字和和以前沒有半點區別。

於此同時,陳敬雲派出的馬成第一旅也掛着南方聯軍的名頭開始北上浙江,一路收編浙江南部地區的舊軍,最後一路到達了紹興金華一帶,從軍事上實際控制了浙江南部地區。只是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陳敬雲還沒有接受當地的地方政權,加上國民軍進軍浙江的時候又是打着援寧,北伐的稱號,掛着南方聯軍的名頭,所以那時候沒有太大人注意,現在嘛,是有人注意到了,但是國民軍的兩個師已經在浙江南部紮下了根,要想把國民軍趕出浙江就不是一件嘴皮子說說就可以辦到的事了。不過到目前爲止還好,國民軍雖然駐紮在浙江南部地區,但是因爲不插手當地的地方政府,加上還能剿匪,又因爲有了兩三萬的大軍在日後就算北洋軍南下也能幫忙抵擋。所以浙江軍政府一直以來對國民軍在浙江的存在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陳敬雲知道現在不能公開接受地方政權,所以除了駐軍實際控制外,就是用國民軍後勤部的名字在浙江南部的各個府縣派去了協餉特派員,向各縣徵收協餉軍費,說白了就是收稅。在大軍威壓之下,浙江南部的各地方政府也只能給國民軍一部分軍費了,反正這些地方政府也不給杭州那邊的省軍政府上繳稅收,只是把原本該上繳的稅款給了國民軍而已,並不影響當地的實際利益階層。

浙江南部如此情況,而浙江北部卻是更亂。尤其浙江都督之爭,幾乎貫穿了浙江起義後的所有日子。

湯壽潛在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矛盾中出任浙江都督後,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傀儡都督,幾乎軍政府的所有權利都被黨人所掌控,他的命令甚至連都督府都出不去,這樣的情況下他自然是心灰意冷,數次都說要辭職,但是那時候朱瑞還領軍在外呢,生怕湯壽潛辭去都督後,浙江都督落入他人之手,所以堅決反對。

但是朱瑞的反對沒什麼用,自從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正式成立後,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矛盾越來越加劇,雙方爲了爭睹浙江都督什麼手段都用上了,爲了能夠讓位置空出來他們特意提名湯壽潛擔任南京臨時政府的交通總長一職,湯壽潛本來當着這個傀儡都督就鬱悶無比,眼下有了辭職的機會那裡不走了,立即就宣佈辭職,然後到南京上任他的交通總長去了。

湯壽潛一走,空出來的浙江都督之位就讓同盟會和光復會的人爭奪的頭破血流,光復會和同盟會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出來,陳其美更是爲此殺了陶成章,以此爲導索造成了同盟會和光復會的徹底決裂,從原來的盟友變成了生死大敵。

陶成章一死,光復會沒有了重量級的領袖也就在這場爭鬥中落敗,於此同時被人懷疑爲刺殺了陶成章的陳其美也不好在擔任浙江都督了,所以一來二往就推舉了同盟會的蔣尊簋爲浙江都督。

原本同盟會是希望用蔣尊簋來控制浙江,但是蔣尊簋自己卻不是個甘願當傀儡的人,一上任就對浙江軍政府進行改革,試圖把權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來。

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08章 空襲(二)第314章 D5系列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98章 鎮壓(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533章 59號戰艦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02章 兄弟(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09章 衝鋒(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055章 分析(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
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08章 空襲(二)第314章 D5系列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98章 鎮壓(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533章 59號戰艦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02章 兄弟(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09章 衝鋒(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055章 分析(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