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

這年頭的飛機不講究隱身,轟炸機也不講究什麼低空突防,現在在各國空軍的將領眼中,飛得高,飛得快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事實上這也是爲什麼四十五年代裡不管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都升限越來越高,而且都在最求更大速度的原因,以至於在五十年代初期裡就出現了超音速甚至是達到了兩個馬赫以上速度的戰鬥機。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導彈大行其道之後纔算是結束,不管是地面部署的防空導彈還是戰鬥機上的空戰導彈,都讓戰鬥機或者轟炸機的速度和高度優勢化爲了泡影,以至於到後來就是直接出現了低空高速突防的作戰模式。

現在嘛,防空導彈雖然中國也裝備了,但是美國沒有啊,而且就算是中國以及德國的防空導彈雖然已經服役,德國的甚至已經參戰,但是可靠性太差,對付少量重要目標還可以,但是對付大機羣轟炸密集轟炸的話,效果其實是很有限的!

現在不是後世裡一個國家才那麼幾百上千架主力戰機的年代,這年頭的飛機是以萬爲單位來計算的,而且一個戰鬥機大隊的價格絕對是一個防空導彈營的價格便宜,你一個導彈防空營不是有了導彈就行的,還得有導彈發射車,燃料供應車,還得有車載雷達系統,車載通信系統,作爲自衛以及補充的中低空防空系統,如雷達自動控制的四十毫米防空炮以及人工操作的高射機槍。

這林林種種加起來,一個導彈防空營可是好幾十輛相關車輛,而且系統笨重很難做到戰時的迅速機動,因此都是作爲要地防空固定部署。中國的s1防空導彈就是固定部署在各大城市,充當要地防空中的中遠程防空力量,從長遠來說是將會逐步取代老式的125、155毫米大口徑防空炮。

中國是打算前期組建至少兩百個s1防空導彈營,然後配發全國各地的城市以及重要軍事基地擔任遠程防空主力。而要組建這兩百個s1防空導彈營,不計算訓練用的導彈,只計算正常裝備以及備用彈的話,那麼每個導彈營就需要近百枚s1導彈,兩百個營就是近兩萬枚s1導彈,如果算上訓練測試以及損耗的話,那麼前期s1導彈的生產數量絕對是會超過兩萬枚的。這個數據聽上去很多,但實際上真不多,兩百個營廣泛分佈到中國的龐大國土上,甚至都還不夠用呢。

不管怎麼說,這年頭的導彈還剛出生,因爲空戰模式並沒有比二戰的前中期的空戰模式改變多少,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都是飛的高高的。

至於低空突防這個概念暫時還沒有出現,現在各國少數採用過的是低空巡航,不是說突防,其最大目標是爲了縮短敵方的預警雷達的探測距離,如果飛的高高的可以幾百公里外就讓發現了,但是飛低一點的話,那麼就可以利用地球曲面來有效降低敵方雷達的發現距離,從幾百公里縮短到幾十公里甚至更短,一旦到了預定距離後,機羣就是會迅速爬升以獲得高度優勢的,所以嚴格上來說,這樣的作戰模式並不是後世裡標準的低空突防模式,而且運用上也有比較大的侷限性,除非不得已的情況下,各國海空軍都還很少採用這種作戰模式,因爲低空巡航飛行的話,一旦遭遇敵人的機羣那麼可就大大不妙了,沒有高度能量優勢,己方機羣會被痛扁的。

所以如果說對自己有着絕對的信心,那麼就可以一直保持着高空巡航,不用擔心對方會多出了幾分鐘的預警時間。

現在的中國空軍的這三架b19轟炸機就是如此,憑藉着自身的巡航高度優勢,它們是大搖大擺的直接飛在了一萬五千米的高空之上,也不怕美國人的雷達發現自己,因爲就算是發現了,美國人也不可能派出能夠飛的那麼高的戰鬥機來攔截。

受限於這個時代的技術因素,除非是向中國b19或者美國b36轟炸機那樣極度追求升限,不然的話其他的轟炸機戰鬥機什麼的飛行高度普遍在一萬米一下。

活塞發動機時代的戰鬥機中,以高空性能著稱的幾款飛機中,包括中國的f5、f7以及美國的p47、p51等,他們的作戰高度普遍在一萬二千米以下,實戰中大多數都還飛行在萬米以下,超過萬米高空的空戰這個時代是非常少見的。

而就算更加先進的噴氣式飛機,比如中國空軍的f12a已經是這年頭最爲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了,其作戰高度也不過一萬四千多米,根本就無法對b19或者b36這類的戰略轟炸機構成威脅。

你夠都夠不着,還打個毛啊!

以目前的戰鬥機技術來說,哪怕是f12a戰鬥機也是無法對b19或者b36這樣的戰略轟炸機造成威脅的,而目前真正能夠對高空戰略轟炸機造成威脅的是剛出現的防空導彈,比如說中國自身的s1防空導彈。

很可惜的是,美國人沒有防空導彈,所以他們只能對着飛在一萬五千米以上高空的b19轟炸機乾瞪眼了!

北美防空司令部內,亨利費吉中將有些不敢相信的聽着手下人的回報:“怎麼可能,他們的轟炸機怎麼飛在一萬五千米高空上?而且還是保持這個高度進行巡航!”

如果說部分戰鬥機能夠爬升到一萬四千米的話,比如f12a、p80等,但這只是說他們的最高升限,而不是說他們一直能夠在這個高度飛行,畢竟一萬四千米以上的高度可不是這些戰鬥機的最佳巡航高度。而其他的現役主力轟炸機中,最爲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的b16和美國的b29了,而這兩者的最高飛行高度雖然也可以達到一萬米以上,但是他們的巡航高度是沒有這麼高的,飛行員通常會在七千米到八千米這個高度進行巡航,遭遇敵人或者即將抵達目標上空的時候纔會臨時爬升到萬米以上的高度。畢竟維持極限高度對燃油的消耗非常大,而燃油的消耗加速就是代表着航速的縮短,而這對於依靠航程吃飯的戰略轟炸機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然而眼前的這三架中國人轟炸機竟然一直都是保持着一萬五千米的高度進行巡航飛行,看起來慢吞吞的只有五百多公里的時速,但是愣是大搖大擺的在飛過北冰洋,然後進入阿拉斯加州。

一個美軍的雷達站裡甚至走出了幾個人,然後拿出望遠鏡對着晴朗天空進行觀察,然後他們就是順利的發現了天空中的那三個小黑點,緊接着一臺高倍數的相機就是被擡了出來,然後對準天空不斷拍攝,而這也是包括美國在外,外界首次獲得中國b19轟炸機的情報。

就在他們進行拍攝的時候,雨天我正坐着巴士前往百里外的城市,山區裡的公路如同長滿了麻子的女人臉龐一樣凹凸不平,把巴士晃來晃去。就和注視麻臉女人的臉龐時間久了一樣,坐這巴士久了也會吐!

當然美國人拍攝的b19照片是不可能短時間內出現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了,現在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內,他們還是依靠着雷達探測的數據進行相關戰術上的部署。

儘管這三架中國人的轟炸機是飛行在一萬五千米高空之上,但是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它從美國領空飛過去不是,所以很快北美防空司令部就是派出戰鬥機進行攔截。

部署在阿拉斯加的一個戰鬥機聯隊很快就是派出了二十餘架的p51戰鬥機進行攔截,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人也沒想着能夠攔截下來,而是想要進行跟蹤飛行,全程掌控這三架轟炸機的蹤跡。

畢竟美國人自己也知道,僅僅依靠p51或者p47是無法威脅這三架中國轟炸機的,如果還有什麼飛機能夠把他們擊落下來,美國人想着也就只有p80這種噴氣式飛機了。

隨着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很快,美國人在加拿大部署的雷達站又是傳來了緊急警報,在加拿大西北部上空,發現三架大型不明飛機,然而北美防空司令部根據雷達探知的那三架飛機的巡航高度竟然也是一萬五千米的時候,就是立即明白這絕對是中國人的轟炸機了。

“這已經是兩批次六架了,而看他們的航向,明顯是越過加拿大,然後進入我國東部海岸。如此的他們顯然是要進行所謂的實彈演習了!”

“既然已經證實,還是通知海岸警備隊吧,讓他們對疏散演習海域的船隻,另外讓dc和紐約以及波士頓等東部城市做好全面防空準備!”

實際上,在中國發布了演習公告之後,被中國化出來的大約一片方圓五十海里的海域裡已經是沒有什麼民用船隻了,就算是英美兩國的軍用運輸艦也是繞過了這一海域,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人在很按照中國說的那樣乖乖的撤出這一海域了,實際上這一片海域裡還有不少的海軍船隻,主要是偵查監視所用。

中國空軍的兩組一共六架的氣象偵察機先後越過了加拿大上空後,並沒有直接進入美國本土領空,中國空軍制定的演習路線基本是越過北冰洋後,沿着東經七十度直線飛行,然後到達了加拿大魁北克附近的時候,向東繞行,隨後以東南方位進入大西洋,並沿着大西洋北美海岸繼續向南方飛行,這一方面是爲了避免直接穿過美國本土領空造成外交影響,同時也是避免轟炸機遭到美國東部沿海城市的大口徑高炮羣的射擊。

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章 密議(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6章 孫府逸事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52章 蔡凝(三)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
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章 密議(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6章 孫府逸事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52章 蔡凝(三)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