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B3轟炸機

d4系列的飛機不但戰鬥機系列被清理了出去,機殼的木架子直接拆了,發動機回收備用,就連轟炸機的系列也被暫時封存,蘇南戰事中d4b轟炸機損失衆多,現在搞得伍世鍾都不敢動用轟炸機執行任務了。要知道現在的飛機也便宜,不多兩三千元,而國民軍的航空學校要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話,前後的花費也不小,而且飛行員飛的越久就越寶貴,那些熟練飛行員的價值比一架破飛機高多了。搞的到現在爲止,d4系列的飛機只有原型,也就是被當做偵察機使用的還在國民軍空軍中正常服役,事實上這也是d4系列中生產最多的一種,足足裝備了三個偵查中隊,以及航空學校裡還有一個訓練中隊。四個中隊加上一些損失的,生產數量達到七十多架。

所以現在國民軍的第一聯隊和第二聯隊的戰鬥機中隊中,d4a飛機已經見不到了,只有d5a飛機,不過由於產量有限,只有第一聯隊的戰鬥機中隊滿編了,駐紮皖南地區的第二聯隊的戰鬥機中隊才只有一個小隊,四架而已,現在正在陸續補充中。

d5和d5a成功推出後,福州飛機制造廠的雙發轟炸機項目也是同時進行,作爲福州飛機制造廠第一種專門研製的轟炸機,b3項目歷盡了b1和b2項目的失敗後,終於成功的推出了b3轟炸機。

b3轟炸機採用了雙座雙發模式,兩臺各兩百五十匹馬力的發動機位於左右機翼,雙座中前座位飛行員爲駕駛員,後座位飛行員爲觀察員兼投彈手。飛機最大速度爲一百五十公里,比d5型飛的並不慢多少,續航力達到四個小時,航程可達六百公里,最大載彈量爲六百公斤。可掛載福州兵工廠最新研製的一百公斤級航彈和五十公斤級航彈,甚至福州兵工廠已經在研發更重的航彈,稱可達兩百公斤甚至更重。

這款專業轟炸機比以前的半道出家的d4b轟炸機要強得多,不但穩定性和安全性不是一個臺階的,其他的各方面性能都是沒法比,航程和載彈量這兩項就足以把d4b轟炸機踩在腳下,經過計算,一架b3轟炸機的作戰效率是d4b的兩倍,儘管價格也差不多貴了兩倍,使得b3轟炸機的單價達到了將近六千元,但是空軍處依舊下單採購,當然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大手筆的把全部d4b轟炸機換掉,要知道d4b轟炸機的數量可比那些d4a戰鬥機多多了,而且問題也沒那麼大,勉強用用還是可行的,而且現在也需要大量的轟炸機。所以就先打算裝備兩個中隊,而這兩個中隊也調給了第一聯隊,第一聯隊原來的轟炸機中隊也不裁撤,而是準備調給了第二聯隊。

通過d5、d5a、b3這三種飛機的大規模服役,使得國民軍空軍處下轄的各中隊戰鬥力大大加強,並且形成了以d4偵察機、d5偵察機、d5a戰鬥機、d4b轟炸機、b3轟炸機爲主的空軍機隊,並且規模還是持續擴大中,等把三個聯隊全部完成建設後,將會擁有三個d4偵察機中隊,兩個d5偵察機中隊,四個d5a戰鬥機中隊,三個b3轟炸機中隊,一個d4b轟炸機中隊,總數十二個中隊,總編制會高達近兩百架飛機。當然了,現在這三個聯隊都還沒有完全編練,只有第一聯隊完成了全部編制,而第二聯隊只是初具規模,第三聯隊還是隻有兩個不滿編的偵查中隊,要完成全部的編制還需要半年多到一年的時間。這裡頭的擴軍關鍵不是經費問題,也不是產量問題,而是飛行員的問題。

飛行員的培訓要比生產飛機難得多,至少對於現在靠進口發動機製造飛機的國民軍來說是如此。

儘管國民軍空軍還沒有完整全部三個聯隊的編制,但是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一百三十多架飛機,這個飛機數量在世界各國的航空部隊來說已經算是頂尖的了,這個時候世界其他國家的空軍規模都很少,英國軍隊裡的飛機百架不到,而且型號複雜,甚至飛機的戰術運用都還沒有研究透徹,簡單來說除了偵查外,他們現在還沒有摸清楚飛機還能幹嘛。

歷史上要到一戰爆發後,各國纔會大規模的發展應用飛機,而且飛機性能也在短短几年內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站前的落後性能飛機,投彈不過是手榴彈,空戰靠手槍的時代一下子就奔到了專業戰鬥機,能夠攜帶近千公斤炸彈的大型轟炸機,魚雷機等都迅速的出現。

可以說,航空業的發展基礎條件在戰前就已經具備,只不過是沒有一個機會引發出來而已。

不過在這個時空裡,陳敬雲的出現,國民軍空軍的出現卻是讓其他國家還處於迷茫狀態的空軍看到了一絲曙光。

事實上,國民軍對飛機的成功運用迅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袁世凱就不用說了,蘇南戰事還沒結束就已經向外購訂購飛機了,這半年過時間過去了也讓他弄出來一個南苑航校,培養駕駛員,並且從法國一次性就買回了二十架的高德隆飛機,另外還從奧地利購買了十二架的鴿式飛機,航空部隊已經逐漸成了規模。列強們也是更廣泛深入的研究飛機,並且學着國民軍一樣進行了投彈、加裝機槍等試驗,但是由於時間太短,他們的專業軍用飛機距離實用還有一些距離,不過他們真要因爲戰爭而發起飆來,趕超國民軍空軍是輕輕鬆鬆的。

但就目前來說,袁世凱和陳敬雲兩人推動的中國航空部隊的發展要比其他列強快速很多,當列強其他部隊還在研究怎麼在戰爭中運用飛機的時候,北洋軍和國民軍的航空部隊已經進行對抗了。其他國家的航空部隊還停留在用手槍進行空中格鬥的時候,國民軍和北洋軍都已經把輕機槍搬上了飛機,而且還都是同一種輕機槍型號,麥德森輕機槍。

中國的這兩年內戰,國民軍大量裝備的麥德森輕機槍可謂是出了極大的風頭,在軍火界裡創下了極大名氣,雖然福州兵工廠仿製的麥德森輕機槍沒給他交專利費,但是麥德森的原廠還是得到了諸多其他列強乃是袁世凱的訂單,不但德國從丹麥訂購了大量的麥德森輕機槍,甚至還得到授權後自己開辦工廠製造德國版本的輕機槍,而且還在仿製過程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德國的科研能力可比國民軍搶奪了,改良輕機槍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不但德國引進生產,就連法國和英國也訂購了一批,和德國直接仿製生產麥德森輕機槍不同,英國和法國都選擇了自己研製,並且研製速度很快,現在都已經出現了樣槍,距離實用化已經不遠。

陳敬雲的出現不但引起了中國局勢的變化,一定程度上還改變了世界局勢的變化,比如飛機,輕機槍的提前大規模應用都是這種現象的表現。陳敬雲就像是一隻煽動風的蝴蝶,用力的撲着翅膀一點一點改變這個世界的變化。

而現在這個引起變化的蝴蝶在鎮江視察完畢後,次日就是乘坐專列繼續西進往南京而去,沈綱等人也一同隨着陳敬雲回南京。

專列車廂內,陳敬雲現在並沒有和昨天和昨晚一樣都和那些軍政要員們交談,而是陪在了林韻身邊,昨晚和沈綱以及徐鏡清的談話圍繞分析着蘇南和皖南地區的局勢,儘管並沒有過多的談及實際問題,但是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等散了後都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回到臥室車廂內林韻都已經睡着了。

懷孕後的林韻儘管身子照樣能吃能喝,但是睡眠確實要比之前多了一些,整天賴在牀上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都是常事。

車窗外景色飛馳而過,而林韻則是和以往一樣手裡拿着一本書,不過不同的是這並不是以往林韻常讀的話本小說,而是一本法語書籍,說起來林韻以前上的貝滿女校也是教會學校,也接觸過外語,不過卻是沒有太過深入的去學,嫁給陳敬雲後她閒着無事,除了設計設計衣服外也就是對外文有了興趣,前段時間學了英語,不過還沒精通呢就嫌英語的口音太難聽,該而學法語了。這年頭法語還是外交界的標準語言,哪怕英國是老牌帝國了,但是那些英國的外交家們乃是上流社會的精英人士也無不以一口標準的法語爲傲,在外交場合裡外交家們也是多用法語交談,各種外交文本通常也是用法語制定。英語要成爲外交鬱悶,那就要一戰後,各國列強簽訂海軍條約的時候英國力爭把英語作爲談判的官方語言,這才讓英語正式成爲外交語言之一,不過這還只是之一,法語還是保持了它強悍的生命力,直到二十世紀末,乃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法語都是歐美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

林韻讀着書,而陳敬雲則是坐在林韻身邊,也沒看書,就這麼做着,身子略微靠向了林韻,眼睛飄向了窗外那些飛馳而過的原野森林,這一刻他享受着難得的寧靜。

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章 密議(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57章 長樂號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41章 終戰令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02章 遷移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76章 不孝子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29章 夏日情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
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章 密議(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57章 長樂號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41章 終戰令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302章 遷移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76章 不孝子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29章 夏日情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