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

七月十六號中午時分,德國柏林的某個防空堡壘裡,諸多德國高層將領彙集一堂,這裡有着赫赫有名的德國元帥,也有着諸多一級上將,上將,他們有些人是因爲各種原因而退役的將領,有些則是手握實權的軍方將領,然而他們今天卻是因爲同一個原因坐在了一起。

“計劃已經啓動,裡特斯上校他們已經到位,預計一個小時內就能夠有結果了!”其中的一名德國中將如此說着。

“中國人那邊,都聯絡好了嗎?”坐在上首的維茨萊本問着。

那名中將道:“都已經聯絡好了,只要我們成功掌控軍隊,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支持我們,根據中國人透露,他們的第十集團軍已經準備進入匈牙利,而且一旦我們行動成功,他們的第十集團軍就會繼續迅速北上,爲我們整頓軍隊提供必需的時間!”

“另外他們已經承諾過,一旦我們行動成功,他們的第九集團軍也會第一時間西進意大利北部,配合我們阻擋盟軍的北上。”

“只要有了中國人的配合,我們就能夠獲得寶貴的整頓時間,等我們把軍隊收攏了後,就能夠以最大力量重建法國防線,迫使盟軍和蘇軍和我們進行停戰談判!”

這些德國國防軍的高層將領們現在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避免德國在戰後被各大國瓜分,最好是能夠避免戰敗國的名頭,保持德國在戰前的領土和地位。

而要獲得如此的目標,不但需要中國人的支援,同時也需要德國人自己的努力,至少德國國防軍的將領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的掌控德國軍隊,執政德國政府。也就是說,德國必須有強大的武裝部隊纔可能逼迫盟軍和蘇軍和他們進行和平談判。

如果是話在座諸位無法掌控軍隊,任由德國軍隊崩潰的話,那麼就失去了和中國合作的資本,更失去了和盟軍以及蘇軍談判的基礎。到時候陳敬雲必然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他們,最好被迫選擇和英美蘇三國瓜分德國,一個連本國權力都無法掌控的叛變者,是不可能和陳敬雲合作的。

所以在座諸位德國國防軍高層最爲困難的並不是刺殺希特勒,而是該如何在成功刺殺希特勒後以最短時間內掌控權力,以確保德國不會因爲希特勒的死亡而陷入全面崩潰。

對於陳敬雲來說,一個能夠保持穩定同時擁有強悍力量的德國纔是合作的盟友對象,而不是一個全面崩潰的德國。

因此刺殺希特勒只是他們諸多計劃中的一環,更多的工作是軍事政變上,包括短時間內剷除納粹黨的死忠,獲得柏林,拉攏在外軍方高層將領的支持等等,這些纔是更爲重要的事情。

就當這些人連續不斷密議,而且和一個個在外的軍方將領進行聯絡拉攏的時候,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也是正式開始了。

這一次刺殺希特勒,實際上在很久之前就開始策劃,甚至爲了挑選刺殺人員都花費了許久,最後政變將領拉攏了陳敬雲身邊的一個女秘書,獲得了希特勒近期的日程安排,然後用負責安排希特勒安保工作的希特斯上校親自安排刺殺人員接近希特勒。準備在希特勒離開地堡的短暫時間裡進行刺殺。

爲了刺殺的成功,整編軍官安排了一位王牌狙擊手進行遠距離的狙殺,如果這都殺不了希特勒,那麼裡特斯上校就會親自出馬,用他的手槍瞭解希特勒的生命。

政變將領們能夠拉攏到那麼多人員參與進來,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隨着盟軍、蘇軍以及聯軍的逼近,是個德國人都知道繼續下去肯定會戰敗而且被瓜分的,而這個時候政變的將領們說,只要我們把希特勒殺了,獲得德國政權,中國人就會全力支持德國,避免德國被瓜分的命運後,很多人都動搖了。而另外一方面,希特勒這段時間來已經是越來越瘋狂,完全失去了前幾年的那種理智,1945年狀態的希特勒和1941年之前的希特勒幾乎就是兩個不同的人。戰略指揮的連續失誤就不說了,而且當年希特勒執行對對話拉攏外交中,沒能把中國拉上軸心國戰車就算了,竟然到最後還讓中國對德國宣戰,儘管這種事情對於希特勒來說冤枉的很,他又不是說不想拉攏中國,而是陳敬雲實在不給他這個機會。但是民衆和那些將領們卻不是這麼看,在他們看來,德國之所以會出現現在這種亡國滅種的危機,完全是因爲希特勒的責任。

人們總是習慣把任何錯誤都怪罪到領導和身上去。

當諸多德國人認爲希特勒已經無法帶德國走出困境的時候,他們就毫不猶豫的選擇拋棄了他。

這裡頭不但有諸多國防軍高層將領,就連他身邊的人員也是這麼認爲,不然維茨萊本等人也不會拉攏到希特勒身邊的那麼多人一起參與刺殺了。

可惜這個時候的希特勒還不知道,他幾個月前遭到的那場刺殺和今天的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初只是少數幾個政變軍官參與了刺殺,而現在,卻是連他身邊的親密人都參與了刺殺,當安保人員都參與了刺殺的時候,誰都無法挽回希特勒的生命了。

午時十六點二十分,某棟四層廢墟小樓的樓頂裡,兩名身穿德國軍服的軍官趴伏在樓頂上,他們的中其中一人手中是一把二戰德軍狙擊手最常使用的毛瑟98K步槍,不過步槍上的瞄準鏡卻不是戰爭前期的三、四倍瞄準鏡,也不是戰爭後期使用的六倍瞄準鏡,而是非制式的八倍瞄準鏡,和年初刺殺陳敬雲的狙擊手刺客所使用的步槍上的瞄準鏡是同一個規格。

這刺殺的是希特勒,自然不能用大路貨色來籌數,不但瞄準鏡是八倍的,就連手中的毛瑟98K步槍也是從數百把98K狙擊步槍中挑選出來精度最好的。

有了好武器,還得有射擊技術最爲頂尖的射手,而這個射手名爲安德里少校,乃是德軍里名副其實的一名王牌狙擊手,在東線射殺了無數蘇軍士兵,其中能夠確認戰果的就有超過百人,無法確定戰果的更是數以百計。

至於他加入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中來,理由和其他參與刺殺計劃的軍官一樣,他認爲希特勒已經是德國的最大障礙,必須除掉。

他的助手此時已經正在望遠鏡觀察着不遠處的一棟小建築,這棟建築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希特勒的一個地方堡壘的出入口,而每隔一段時間希特勒就會出來透透氣。而他們,就要趁着這個時間對希特勒進行狙殺。

“目標出現了,注意,風向正南,風速五,距離七百五十!”助手此時緩緩開口。

而安德里少校也是對着瞄準鏡,把希特勒的身體套入了準星裡,爲了這一次刺殺,他們準備多時,挑選的狙殺地點都是千挑萬選的,狙殺距離早就已經計算好了,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扣動扳機。

隨着一聲清脆的‘啪’聲,從這把98K步槍中就射出了一發子彈,子彈在空中並不是直線前進,由於地球重力以及風速的影響,安德里瞄準的實際上並不是希特勒自身,而是他的右上方。而子彈在空中劃出一道肉眼無法差距的細微曲線,隨後成功的打在了希特勒身上。

然而雖然命中目標,但是安德里少校卻是心中暗罵了一聲,然後迅速開了第二槍,因爲第一槍他只打在了希特勒的左手上。他要的是殺死希特勒,而不是隻打傷希特勒的一條手臂。

但是這個時候,希特勒已經是怪叫了起來,身邊的幾個護衛也是緊緊的圍在了希特勒身邊。

安德里少校的第二發子彈打在了擋在希特勒身前的一名護衛之上,不等安德里少校開第三槍,那幾個護衛就是把希特勒圍住,然後半拖着希特勒想要進入碉堡。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這幾個人當中再一次傳出了槍聲,而且還不是一聲,一聲兩聲三聲。如果有攝影機靠近了觀察,就會發現距離希特勒僅有一米之遙的裡特斯上校單手拿着那把魯格手槍,槍口此時還冒着淡淡的青煙,而希特勒的身上,已經是出現了三個血洞,如果身邊不是有兩個護衛攙扶着,早就已經倒下了。

裡特斯上校的突然發難,讓周邊的幾個護衛都是全傻眼了,他們可沒有想到裡特斯上校竟然也會是刺客中的一員,而且抓住了這個機會直接給了希特勒三槍,而且其中一槍還打中了希特勒的脖子,此刻希特勒的脖子上有着個大血洞,鮮血正在不斷噴出,而希特勒此時明顯已經斷氣,身子只是一陣陣抽搐着。

希特勒這個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把全球帶捲入了戰爭裡的戰爭瘋子,終於是在這一天結束了他的生命。他這一生或許會被萬人唾棄,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這一生也算是波瀾壯闊了,從維也納的街頭畫師再到一戰中的鐵十字勳章獲得者,再到二十年代的啤酒館暴~動,再到三十年代執政德國,在他的前期生涯裡幾乎都可以看到梟雄所必備的素質,三十年代裡他力挽狂瀾,把一個重傷垂死的德國重新帶到了列強的隊列當中,而且依靠他那竟然的戰略天賦,成功吞併奧地利以及捷克,可以說在這之前他都算是一個偉大並且成功的領導人。只是在隨後的幾年裡他的決策能力迅速下降,儘管創造了閃擊波蘭、法國、低地三國、丹麥、挪威等赫赫戰績,但是卻也讓德國走上了滅亡之路。

這樣的人實際上已經不能用功過是非來判斷,對或錯都是無法來形容一個人的,唯一可以形容他的詞彙就是:失敗者!

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09章 衝鋒(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章 密議(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859章 生和死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
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09章 衝鋒(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章 密議(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859章 生和死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