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

要國民軍停戰很簡單,要麼北洋軍把國民軍徹底擊敗了,國民軍爲自保而求和,要麼國民軍把北洋軍擊敗後,佔據了主動優勢後而提議和平。不管是那一種方法現在都不具備條件。

就算是要和平,那也得先分出勝負再說。

蔡鍔卻不管這些,得到了陳敬雲想要停戰的意願後,他覺得自己有希望把蘇南的戰事給平息下來。

隨後,蔡鍔和前天已經到達上海的孫文也談了談,孫文也表示說自己支持蘇南停戰,並願意爲此調停。

很快,蔡鍔和孫文想要爲國民軍和北洋軍調停的消息就傳到了袁世凱耳中,袁世凱對此不以爲意,他花費了那麼多軍費動用了三個師南下可不是說着玩玩的,而是希望打擊陳敬雲的擴張勢頭,把北洋軍的勢力滲入到蘇南乃至浙北地區,徹底奠定江淮地區的安定,甚至希望能夠把浙江從國民軍手中給奪過來,然後利用江蘇和浙江兩省的財力緩解中央政府龐大的財政壓力。

要讓他接受調停也可以,除非國民軍主動撤出蘇南乃至浙北地區,另外國民軍也要退出廣州城,這樣的袁世凱或許會考慮在現今佔據優勢的時候停戰,畢竟現在北洋軍雖然佔據了優勢,但是要擊敗蘇南以及浙北地區的國民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爲了這場戰爭支付的軍費也不是小數目,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話袁世凱也是很樂意。

然而這些條件說什麼陳敬雲也不能答應的,陳敬雲當初要是能服軟的話當初他直接從廣州撤軍就是了,也就不會造成津浦線上的緊張局勢,以至於最後的矛盾積累到了頂點只能靠戰爭來宣泄。

十一月四號,陳敬雲和蔡鍔以及孫文三人聯合舉行了一個晚宴,宴請了一些外國在上海的外交人員以及部分軍政要員以及上海的士紳富商名流們。

次日,蔡鍔離開上海乘搭輪船前往北京,而孫文也是離開上海前往江蘇北部地區視察鐵路建設,九月份的時候北洋政府和比利時簽訂了修築隴海鐵路的借款合同,預定在原有部分鐵路線路的基礎上修築長達一千八百公里的隴海鐵路,而現在的孫文還是全國鐵路總辦呢。

而陳敬雲卻是沒有急着離開上海,而是在上海繼續呆着。

對於這個時代的上海,陳敬雲的感覺是新奇的,以前看過的影視小說裡頭對上海的描述總是個喧譁浮躁的城市,留聲機流淌出來的悠揚音樂聲,踩着高跟鞋穿着秀盡了身段的旗袍的時髦女郎,外灘上那些風情各異的建築,尤其‘長相思’電影一出後,周旋的妙曼身姿在‘夜上海’的舞曲中輕緩搖擺的場景似乎給舊上海定下了格調。

來上海之前,陳敬雲對上海也是充滿了期待的,想要看看這個遠東第一都市到底怎麼個繁華,然後真正到了上海後,才發現1912年的上海和自己想象中的舊上海還有着很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上海是遠東第一都市不假,但是說的並不是華界,而是租界。

在上海華界雖然比福州,杭州人多一些,繁華一些,但是並沒有讓陳敬雲得到太多的意外。倒是遠遠的望過租界裡一眼,讓陳敬雲心中感觸良多,租界和華界雖然相鄰,但是兩者的發展和秩序完全不同,甚至有着很明確的差別,儘管有着好奇和期待,但是陳敬雲並沒有打算過進入租界。

這主要是安全問題,另外也是一個政治態度問題,主要租界當局不允許陳敬雲帶着衛隊帶着武器進入租界,那麼陳敬雲就不會踏入租界一步。

儘管不進入租界,不過這不影響陳敬雲在上海的活動,短短几天時間裡形成被安排的滿滿的,接見了衆多人士,絕大多數都是居住在上海的軍政要人名望士紳。

六號,他還特地去參觀了江南船塢。江南機器製造局從1865年開始興建至今已經五六十年的滄桑了,設有槍炮,彈藥,輪船,機器,翻譯館等部門。

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江南製造局的造船部門被獨立了出去,成爲江南船塢,辛亥後改稱江南造船所,而剩下的江南製造局已經不復當年輝煌了。

現在的江南製造局雖然還保留了製造槍炮彈藥的能力,但是技術水平和漢陽廠以及福州兵工廠無法比價,產量就更不用說了。相對比製造局,獨立出去的造船部門則是繼續發揚光大,單單1905到辛亥年間,江南船塢就造船大小一百三十六艘,其中承建軍艦多艘,比如五百噸的炮艦聯鯨號,兩百五十噸的炮艦甘泉號,並且在辛亥前夕還在承建兩艘八百六十噸的永祥號和永績號,現在馬尾船廠所承建的福州艦隊所訂購的長樂號就是參照江南船塢所造的這兩艘炮艦。

可以說,近十多年來,江南船塢已經成爲中國最大的造船廠,其擁有的技術能力是馬尾船廠所不能比較的。舉個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說明,現在江南造船廠能夠建造八百多噸乃是更大的軍艦,然而馬尾船廠現在造一個同樣的炮艦卻是需要購置機器設備。

國民軍佔據上海之後,也接受了江南船塢和江南製造局,並且很快的就將江南製造局改稱爲上海兵工廠,並從福州兵工廠那邊派技術人員過來恢復生產,不過即便恢復生產後產量也不會太高,就和廣東那邊的兵工廠一樣,產量有限,重要性不高。

但是江南船塢就不一樣了,這個目前中國最大的造船廠所擁有的技術能力是馬尾船廠都達不到的,所以陳敬雲也是很重視,不但親自將其改名爲江南造船廠,而且還親自到江南造船廠去視察參觀。

上海改變了主人,這江南造船廠自然也改變了主人,原先的馬尾船廠席之行親自向陳敬雲毛遂自薦,說他想要擔任江南造船廠廠長一職。陳敬雲考慮過後也就答應了,這席之行一到達上海後,就是對江南造船廠大刀闊斧的改革,把江南造船廠的官衙作風全部剷除掉,一些吃乾飯不幹活或者沒技術能力的人一律辭退,然後提拔了大批技術人員擔任重要崗位,並且從馬尾船廠以及福州兵工廠那邊申請了不少的管理人員過來江南船廠任職,短短十天不到的時間,江南造船廠就已經煥然一新。

“都督你看,這就是我們船廠目前正在承建的永祥號!”席之行指着一個尚未完工的軍艦對陳敬雲說道:“這個永祥號和馬尾船廠那邊正在造的長樂號是同一個型號,當初我們設計長樂號的時候就是以江南船廠這邊的兩艘炮艦爲主要參考對象!”

陳敬雲看着眼前這艘連外殼都還沒有完工的炮艦,也是看不出什麼好壞來當即道:“哦,這麼說來,我們現在正在造三艘一樣的炮艦了,這以後後勤維護也好辦!”

“也可以這麼說,這三艘都是大同小異,另外正在日`本建造的那兩艘炮艦也是和這三艘同一批的!”陪同而來的薩鎮冰插口解釋着。

此時,薩鎮冰見陳敬雲心情似乎不錯,當即又道:“司令,現在江南造船廠已經被我們拿下了,現在這兩艘炮艦後續的建造經費我們是不是墊上,把這兩艘船建完自己用。”

陳敬雲知道他想說什麼,當即道道:“這個放心,船廠都歸我們了,北邊的海軍部自然不會繼續出錢的,這兩艘炮艦的後續經費我們來出就是了,到時候你們海軍處看着辦!”

薩鎮冰也是笑着答應了,現在海軍處裡頭有着不少錢呢,陳敬雲和美國人的海軍合作計劃,也就是伯利恆合同可是提供了兩千五百萬美元的資金用來發展海軍,就算大部分必須用來向美國採購軍艦,但是剩下的也有數百萬美元可以用來建造擴建海軍所用的槍炮彈藥廠以及用於船塢海軍基地等,從中挪出一部分用來支付這兩艘軍艦的後續建造費用還是可以辦到的。

參觀完船廠後,和陳敬雲一起來的陳敬海立即向江南造船廠下了兩艘輪船的訂單以示支持,陳敬海自從擔任華夏銀行行長後,和華夏銀行的財務總監陳敬聲一同管理陳家產業,而陳敬海除了關注傳統的金融業務外以及陳家原有的產業外,更積極的向外擴張。而航運業就是陳敬海近期的投資重點,這個主要起源於國民軍對海上運輸的龐大需求,由於福州到廣州以及杭州都沒有鐵路開通,後勤補給只能依靠路上交通一步一步走過去,後勤部爲了減輕成本,先是利用船隻向廣州方面運送補給,後來薩鎮冰率領海軍並迫使上海的北洋海軍投向於福州艦隊後,國民軍的海上威脅幾乎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後勤部就開始利用船隻把後勤補給直接海運到杭州,上海,然後通過鐵路運輸到鎮江前線。

後勤部需要龐大的海上運輸力量,福建艦隊本身擁有的幾艘運輸艦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只能是租用民用船隻,陳敬海發現有商機後第一時間就是成立了航運公司,並取了個很響亮的稱號叫太平洋航運公司,先是出資購買了幾艘二手的輪船後,購買新船的時候本着肥水不流外人以及扶植自家造船廠的目的,向馬尾船廠訂購了三艘貨輪,現在又向江南造船廠訂購了兩艘貨輪,力爭打造一個大型船運企業。

不過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主要業務也就是用購買的那些二手貨輪給國民軍運送補給,甚至都還沒有開展民間業務呢,不過這也不急,等以後擴大了規模再說不遲

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08章 煉油廠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78章 97號陣地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43章 飛鴻號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054章 戰損(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37章 渡江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
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08章 煉油廠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78章 97號陣地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43章 飛鴻號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054章 戰損(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37章 渡江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