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

袁世凱乃至整個北洋體系的人對所謂的國會選舉一開始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他們大多數人的心思都放在了軍事方面,從南北和談開始袁世凱就開始做武力統一中國的準備,其中善後大借款正是其中最爲關鍵的事情,不過中國局勢一直持續動盪,各地都鬧鬧紛紛的,根本就不能讓袁世凱全心全意的擴軍備戰。其中以國民軍的擴張勢頭以及滇軍的強勢而讓袁世凱是吃不好睡不好。

一邊忙着備戰的同時,袁世凱也是利用各種手段分化南方諸軍閥,其中讓蔡鍔進京,任命陸榮廷爲廣東都督都是這些手段的展現。可是他沒想到國民軍或者說陳敬雲的胃口那麼大,不用多久就不已經連接控制浙北,下半年又控制了廣州,這讓袁世凱感到了危機重重,進而生出了讓馮國璋率軍南下,控制江蘇這個財賦大省的同時壓制國民軍的發展勢頭,如果可能的話狠狠的打擊國民軍,進而掌控浙江。而北洋軍在1912年的所有動向幾乎也是圍繞着這一個目標而運轉的,其他事情根本就管,甚至都默許了唐繼堯出兵四川,對鬧的轟轟烈烈的國會選舉更是沒心思關注了。

但是袁世凱沒想到的是,自己陸續往蘇南增兵三四個師,最後竟然是一敗塗地,張勳的第八師丟在了江南不說,就連曹錕第三師、靳雲鵬第五師乃至後面前往增援的第七師都是損失慘重,接二連三的戰敗消息傳來,鎮江不克,丟了江北,以至於江南三個師被阻擋退路,後面雖然反攻那會了江北,但是江南又是守不住了。最後竟然是打成了和國民軍隔着長江對持的局面。

蘇南戰事的不利對北洋軍造成了極大的被動影響,打擊了士氣不說,手底下那些將領們也逐漸認爲他袁世凱不行了,雖然還沒有公然抗命的舉動,但是陽奉陰違也是時有發生,這讓袁世凱極度鬱悶。

好不容易在列強的調解下暫停了蘇南戰事,袁世凱正打算利用在段難得的時間進行擴軍備戰,等善後大借款一道,原有的幾個師休整補充好,新建的那兩個師也成軍後,頂多也就是半年後袁世凱就能夠再一次的揮軍南下,而到了那時候,他是勢必要統一中國的,中國現在這樣持續分裂的局面決不能再這麼拖延下去,不然不但對北洋是個大災難,就連對整個中國而都是一場災難。

然後就在袁世凱正打算息事寧人,連東南宣撫使的名頭都給了陳敬雲,囤積力量一舉發力的時候,國會選舉卻是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

當初南北和談的時候,南方革命黨人爲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就弄出了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裡頭制定的是責任內閣制,當初讓袁世凱也是緊張了一小會,不過袁世凱是什麼人物,加上當組閣的又都是他北洋的人,所以這個責任內閣制是徒有其表的,因爲這個緣故,他那會也是對着南方黨人弄出來的臨時約法研究了一番,更加知道這個所謂的責任內閣制對自己這個大總統的危害。然後今天的他沒想到宋教仁改組過來到處拉人的國民黨竟然這麼強悍,一舉就霸佔了一半的國會席位,之前他還以爲那些多黨派,除了國民黨外還有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甚至陳敬雲弄出來的那個什麼國社黨,唐繼堯和蔡鍔的統一共和黨,這麼多黨派競爭下來總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只要不出現這些局面那麼他完全就可以不必擔心會出現什麼變故。

但是國會選舉的結果一公佈,國民黨竟然獨佔半數席位,這可就不太妙了。只要國民黨控制了國會完全就可以組織內閣了,假設一下,如果宋教仁不當了內閣總理,各部總長大多數也是國民黨成員的話,幾乎就可以想象總統就會正式成爲傀儡了,畢竟宋教仁可不會當圖章總理,會把副署權把的牢牢的,不可能出現袁世凱隨心所欲的局面。甚至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控制國會後的國民黨完全可以重新選舉出一個總統來。要知道現在的袁世凱還和之前的孫中山一樣,是臨時大總統。第一屆國會召開之時就會選舉出正式總統,原本以爲總統之位沒什麼大礙,畢竟孫文、黃興那麼人乃至陳敬雲唐繼堯都不來參選,參選總統的就他袁世凱一個人,那些國會議員們除了他也沒其他人可以選。

但是變數總歸是有的。到時候袁世凱就算可以用收買、武力等各種手段確保國會不會干擾到自己的統治,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那就是國民黨控制國會後麻煩多多。

但是國會選舉已經落下帷幕,各黨派的選票都已經成爲了定局,袁世凱要想辦法的話只能用其他方式了。

袁世凱也算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的梟雄了,對着臨時約法翻看了很多遍後他是微微閉上了眼睛,然後把楊度叫了進來。

楊度最近兩年來在袁世凱身邊奔走,基本上成爲袁世凱的私人代表積極和其他勢力談判遊走着,外人知道的雖然不多,但是內部人都知道楊度已經成爲了袁世凱身邊的大紅人。

“現在國會那邊鬧的有些亂,你去多走走,和其他幾個黨派分別說一說,就說我袁某人支持他們,一個黨席位不夠,那就合併,畢竟臨時約法裡頭可沒不允許黨派合併!”袁世凱沒有多餘廢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楊度聽罷袁世凱的話後道:“這剩下的那幾個黨派裡頭,共和黨和統一黨乃至民`主黨都好說,這幾個黨派都是立憲派的人,聯合起來怕是不難,不過陳敬雲的國社黨和雲貴的統一共和黨怕是……”

袁世凱道:“國社黨是陳敬雲的,陳敬雲只要不傻,那麼他就不可能向着我們,雖然當初用一個東南宣撫使的名頭換來了他支持我當總統的承諾,但是這承諾還沒兌現不是,所以那邊是指望不上的了。統一共和黨也是,唐繼堯巴不得看我笑話呢。不過這兩邊的票數不多,加起來也不過百四十,左右不了大局。現在的關鍵是把統一、共和、民`主三黨給聯合起來,到時候再加上其他一些小黨派的票數,那麼屆時就足以抗衡國民黨。不讓那邊出太大的亂子!”

袁世凱雖然對臨時約法有些反感,但是他同樣對臨時約法還是有些瞭解的,宋教仁想着要控制國會只靠這半數席位可是不夠的,到時候自己支持把共和黨啊什麼的聯合起來,再拉攏一些小黨派,加上旁邊還有個看戲的陳敬雲和唐繼堯,袁世凱認爲國民黨翻不了天。

這國會選舉對袁世凱而言,也只是覺得麻煩了些而已,還沒到讓他吃不下睡不着的時候,相對而言,那澎湃發展着國民軍和滇軍纔是他的心腹大患,至於那些革命人,他從來就沒放在眼裡。

革命黨勢力雖然控制了安徽和江西,兵力表面上也是有差不多十萬人了,但是實際上卻是差強人意。按照北洋軍上次在蘇南地區和黃興手下的部隊交戰情況來看,黃興手下的部隊戰鬥力實在有限的很,人數雖然多,但多是烏合之衆,北洋軍不用多的,只要一個師湊神是那個河南南下,加上滁州的部隊向配合,拿下安徽廢不了多大功夫。

畢竟黃興和李鈞烈手下的軍隊可不是陳敬雲手下的國民軍,在蘇南打了一場,北洋軍算是認識到了國民軍的強悍,雖然覺得國民軍還不如北洋,但是也差不到那裡去了。而國民軍的戰鬥力是怎麼來的,訓練之類的大家都在訓練,沒什麼好說的,關鍵就是裝備,那些槍支重炮哪一個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控制閩浙廣州上海的陳敬雲搜刮的那麼狠,借了那麼多錢,聽說單是光復債券就已經賣出去好幾千萬,有了如此充足的財政支撐才弄出裝備齊全的十萬大軍,北洋軍自己當年練兵的時候可是靠着全國之力養着,而辛亥後爲了編練新的部隊,把老底都花光了都還弄不出來。滇軍那邊還好,依靠雲南和雲土,弄出幾個正規師來不算難事。

練兵,不是單單練就可以的,還得有錢才行。而革命黨人嘛,袁世凱可不認爲他們能夠拿出那麼多錢來採購裝備練兵,哪怕就是把安徽和江西翻了個底朝天,他們也弄不出幾個裝備齊全的師來,所以說表面有十萬大軍,但是袁世凱從來就沒正眼瞧過。

如果不是宋教仁弄出來的國民黨佔據了國會半數席位,恐怕他袁世凱都懶得搭理,然後繼續埋頭擴軍備戰。

袁世凱爲了防止國民黨控制議會,讓楊度去聯合統一、民`主、共和三黨聯合組建新黨,而楊度也是知道這事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涉及到三個黨派的各種事務,必須得找一個有名望的人才行,如此情況下,楊度就是找上了梁啓超,準備讓梁啓超當這個中間聯絡人聯合三黨組建新黨。

袁世凱爲此還給了二十萬元的建黨經費,可是梁啓超認爲不夠,非要五十萬不可,袁世凱咬了咬牙,也就從牙縫裡又擠出了錢,湊足了五十萬給他。梁啓超得到袁世凱的回覆後,立馬就是從天津啓程到北京,準備聯合三黨組建新黨,甚至新黨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進步黨。

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86章 毒氣彈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358章 蔡家崗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79章 休閒日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7章 關餘貸款
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86章 毒氣彈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358章 蔡家崗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79章 休閒日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7章 關餘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