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總動員(二)

相對於日`本的威脅,社工黨化的俄國更大,統一的蘇俄對於中國而言就是生死大敵,中蘇在六七十年代的對抗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這也是陳敬云爲什麼處心積慮的想要分裂俄國的根本原因所在,要不然陳敬雲可不會真的爲了拿回那百多平方公里的荒蕪之地外就把數十萬大軍放在俄國數年之久,如果陳敬雲只是單純的想要收回那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可以和蘇俄合作,蘇俄照樣會把這些土地還給中國。但是陳敬雲卻是選擇了社會革命黨的俄羅斯臨時政府,這其中的用意已經是十分明顯了。

而分裂俄國這種事情在一戰後可是列國觀衆喜聞樂見的,俄羅斯的灰色牲口所組成的歐洲憲兵已經恐嚇了歐洲百年之久,現在有機會把俄國一分爲二,不管是英國還是法國又或者是悶頭賺錢的美國都是舉雙手贊同的,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到目前爲止世界列強只承認俄羅斯共和國爲俄羅斯唯一政府,但是卻是沒有其他國家和蘇俄正式建交了。

搞的蘇俄都成立好幾年了,現在駐各國的外交機構大多都是能掛着辦事處等名義,這背後裡表明的就是他們的態度,他們是支持俄羅斯共和國對抗蘇俄的。爲什麼支持俄羅斯共和國呢,因爲他弱啊,憑藉俄羅斯共和國的實力就算有着中國幫忙,也絕無可能反攻蘇俄統一俄羅斯,這支持久了,俄羅斯分裂成兩國是必然的。

身爲俄羅斯共和國最大的支持者,中國自然也是出力不少的,除了直接派兵外還承擔了供應俄羅斯國防軍的絕大部分軍械物資供應,俄羅斯共和國除了用各國的貸款付賬外,還大量開採新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的資源向中國出口。

“我軍在卡拉欽斯克的第六軍已經開始集結,隨時準備支援前線俄軍!”馬成等趙之科說罷後,也是開口道:“不過相對於兵力的增援,現在俄軍更需要的是大量的軍事物資的補充,尤其是彈藥方面,鄂木斯克的彈藥消耗非常大!”

宋俊鵬也是道:“鄂木斯克經過多年的對持,現在已經是完全堡壘化,俄羅斯國防軍的兵力雖然少一些只有四十萬,但是憑藉着堅固的防禦工事抵擋兩倍以上的蘇軍進攻應該是問題不大的。不過戰況非常激烈,所以這彈藥消耗的非常快,短時間內十天半個月還不成問題,要是時間一場的話,鄂木斯克的彈藥儲備就會不足,而卡拉欽斯克和新西伯利亞那邊的彈藥儲備也不算多,只有要堅持下去的話,必須向俄羅斯國防軍即使提供大量的彈藥補給!”

陳敬雲聽罷嗯了聲,他也知道別看現在蘇軍動員了一百多萬的部隊進攻,但是中俄聯軍也不是紙糊的,鄂木斯克的防線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已經是相當完善,蘇軍要拿下鄂木斯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的話早幾年他們就拿下來了。

“俄國彈藥補給方面,參謀部這邊可以不用擔心,我會和政府那邊的工業部門交代,必要時候會轉入戰時生產擴大產量的。不過鄂木斯克那邊看似沒有危險,但是要防備蘇軍繞過鄂木斯克從其他方向進軍,尤其是哈薩克方向要加大注意力!”陳敬雲吩咐着,馬成自然是答應道:“總統放心,參謀部對俄國戰事早已經準備了多種預案,雖然蘇軍發動了突然進攻,但是還在參謀部的預測之內,哈薩克地區參謀部已經從新疆增派了一個騎兵混成旅。”

所謂的騎兵混成旅,實際上就是騎兵和摩步部隊的結合體,統一中國後中國的騎兵發展很迅速,不但建立了四個騎兵師,而且還給各個步兵師配齊了騎兵團,轄三騎兵連和一個火器連約六百五十餘騎,雖然不如日軍的師屬騎兵團九百餘騎的兵力,但是作爲師屬快速偵查力量已經是足夠了。這六十幾個師屬騎兵團加上四個滿編制的騎兵師,就使得了中國陸軍中騎兵的總兵力達到了七萬多,整體而言騎兵數量在世界各國裡頭算是多的了。

而最近幾年中國陸軍已經把快速機動的力量放到了裝甲部隊上,這讓部分騎兵將領自然是很不滿意的,爲了保證騎兵的力量,所以騎兵也是開始了改革所以就弄出了一種所謂的騎兵混成旅的編制,簡單說就是騎兵同時裝備馬匹和卡車,保持騎兵衝鋒的能力,但是也裝備卡車拖拉七十五毫米以上甚至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等火炮以加強火力,這支試驗部隊也剛組建沒兩年,因爲是在新疆部署,所以也就作爲機動力量打算派遣到前線去了。

“另外,爲了防止萬一,陸軍的各部隊要加速轉型,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1922年編制!”這潛在的意思就是讓陸軍加速擴編,完成編制改變的話,不但會大量增加部隊的火力,甚至還能直接增兵二十萬以上。雖然沒有增加一師一旅,但是實際上陸軍已經是在進行着大規模的擴編了。

基於各地大量的新兵訓練營以及大量預備役兵員的存在,所以就算是擴並二十來萬,但是也用不着進行總動員。

下午,陳敬雲和政府方面的唐紹儀以及洪子泰等人開會,會議的主題自然就是怎麼應對這場蘇軍主動跳起來的戰爭。

洪子泰的年紀已經老了,滿是皺紋的手在桌上輕拍着:“俄國那邊也開戰的話,對於我國的工商業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東北那邊的戰事雖然也大,但是憑藉着以前的一些庫存,國內的其他兵工廠也能及時補充!不過俄國那邊也打起來的話,這軍品生產恐怕就是難以爲繼了!”

經濟發展司的馬寅初也是老氣橫秋的道:“按照上個月的情況,我國的工商業包括軍事工業在內都還處於正常生產階段,除了少量產業外,我國的工商業還是繼續保持着穩定發展的,如果還要繼續加大軍事物資產量的話,恐怕就是各大兵工廠加班加點了,同時其他方面的資源也需要向軍事工業傾斜,這對國內的其他工業而言恐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邊的莊楠卻是道:“戰爭嘛,自然是會有所影響的!不過也總不能幹看着前線部隊沒有彈藥用吧。所以這國防工業要加速生產是應當的!”

雖然中日已經爆發了戰爭,雙方也都進行了軍事動員,但是實際上兩國都沒有進行整體的動員,動員只限於擴編部隊而已。就連國防工業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以中國現今的國防工業規模而言,維持一場東北戰區的局部戰役,根本就不需要進行戰時經濟。

但是現在俄國也主動進攻,兩線作戰的話,不但讓陸軍的兵力緊張,更讓中國的國防工業生產能力遭到了嚴重的挑戰。

就在蘇軍進攻鄂木斯克的第三天後,各大國防工業企業已經是相繼接到了來自國家軍事委員會的文件通知,文件中要求各企業配合軍方做好大規模擴產之準備。

工商部和經濟發展司等政府部門也是快速制定了各種政策,給軍工企業提供各種便利的,包括工人招募以及各種資源的優先供應等,以便讓各大軍工企業在短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生產能力來。

除了擴產外,國家軍事委員會再一次下發文件,要求各大企業要用於打破專利壁壘,比如以F2戰鬥力爲例子,F2戰鬥機的研製廠家是滁州飛機公司,相關的專利自然也在他們公司手裡,但是滁州飛機公司的生產能力有限,爲了擴大F2戰鬥機的產量,軍方進行協調以便讓武漢的漢氏飛機公司以及南昌的廣安飛機公司也能夠獲得F2戰鬥機的製造技術,當然這兩架飛機公司也得向滁州飛機公司支付一筆爲數不菲的專利費用,而如此一來,F2戰鬥機有着三家飛機廠商同時進行生產,這產量自然是能夠提高許多。

這種事情還發生在其他武器產品上,由於軍方現役的武器裡頭大多數都是同一個型號分成了數個不同廠家生產,不管是坦克還是汽車又或者是步槍機槍都是如此,而炮彈子彈這些就更是分散。

這個時候,已經和日`本打了兩個多月的中國纔算是真正的大規模轉入戰時經濟狀態!

除了戰時經濟外,中國發布了一級動員令,部署在外蒙和新疆等方向的部隊開始進入俄國,而國內諸多省份的守備部隊也被抽調,組成守備師並大量裝備機槍和火炮等武器,這些二線部隊將會奔赴東北或者是俄國擔任後方以及次要戰線的任務。

此外,國家軍事委員會又是下達了改裝第五師、第六師爲摩步師以及新組建第三裝甲師的命令。

面臨着兩線作戰的中國戰爭機器正在慢慢的啓動,各地的火車站裡穿着軍裝的人一夜之間就是多了許多,北上的列車中不但有着衆多火炮彈藥等軍事物資,還有着衆多身穿軍服的軍人們,國內數大軍校擴大了招生,面向去年的初中畢業生以及剛畢業初中畢業生開始了大規模擴招,軍校裡剛畢業的三年級生快速被分配下去後,連尚沒有完成學習的二年級生也是經過了緊急培訓後被派遣到現役部隊中服役。

街頭巷尾的宣傳畫報裡到處可見面目可憎的日`本士兵用刺刀挑起了孩子的屍體,日`本人用洋布,用其他產品掠奪着中國人的殘福,蘇俄的士兵們用着共產的名義掠奪所有人的財產。街頭上開始涌現了學生們自發組織的愛國募捐,上海匯東新路的股票交易市場呢,和軍工有關的企業股票一路飆漲,剛出現不久的廣播裡播音員用着亢奮的聲音描述着前線的勝利和種種前方將士的感人故事。

1923年7月20號,在蘇軍進攻鄂木斯克三天後,陳敬雲發表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全國廣播,除了痛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外,更是直接指出蘇俄和日`本相互勾結,妄圖把中國再一次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茶樓裡,收音機裡的沙沙聲中傳出來了陳敬雲那深厚的聲音:“身上流着的高貴血脈就已經註定了我們不會向任何敵人低頭,華夏兒女將會用着我們的炮彈和子彈擊倒所有阻擋華夏復興的敵人!”

“他們發動了戰爭試圖阻擋華夏復興,既然他們要戰爭,那麼我們便給他們戰爭!”

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858章 秦海濤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48章 山東亂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1034章 變化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98章 鎮壓(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69章 北非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章 左將軍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2章 左將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
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858章 秦海濤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48章 山東亂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1034章 變化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98章 鎮壓(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969章 北非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章 左將軍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2章 左將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