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

善後大借款,四國銀行團,這兩個詞彙自從幾個月前袁世凱當了臨時大總統正式組建北洋中央政府後,就頻頻的出現在各地報紙上。

說起這個善後大借款,還得從辛亥年說起,當時清政府就和英法德等國接觸,商討着借款用以鎮壓革命,但是自從袁世凱復出後形勢變化的太快,清政府很快就頻臨倒臺了,於此各國的借款計劃也就暫停了下來,後續袁世凱掌控了北方政府才重啓這次借款談判。

雖然前後歷盡了兩個政府,但是這批借款的目的和用途都是沒有變化的,那就是幫助袁世凱武力統一中國。

雖然表面上來說是善後大借款,到時候款項是用於戰後重建等工作,但是實際上不管是袁世凱還是北洋其他人都指望着這批錢當軍費呢,而英國爲首的列強對此也是清楚的。袁世凱要怎麼用這筆錢列強懶得管,關鍵的是袁世凱準備爲這筆鉅款能付出多大的代價。

列強要的東西很簡單,除了錢還是錢!在雙方談判條款中,有些是極度苛刻的,比如說利息極高,換算了84折交付的話利息高達六釐,分成大約五十年償付,爲了借這兩千五百萬英鎊,中國最後要償還的借款會高達六千七百多萬英鎊。除此之外,借款必須先墊付庚子借款等部分外債的本息,而這些款項就超過了借款的半數之多。假如真的談成了,到時候袁世凱能拿到手的不會超過一千萬英鎊,折算銀元的話大概就是一億左右,而且這批錢還不是一次性能拿,得分成多批給。

除了這些能見到的巨大利潤外,銀行團要能借此控制中國的海關稅、鹽政、以及指定的四省賦稅、即河南,山東,直隸,江蘇。並且要求中國不得向銀行團之外自行借款。

不管借款的條件有多麼苛刻,其實袁世凱都沒有什麼選擇。他現在需要錢,而且是很多錢的,他需要大量的資金充當軍費,用來維持中央政府,而當中國南方省份都被南方黨人控制的情況下,袁世凱唯一的渠道只能是借款。

當然了,現在四國銀行團把袁世凱當成冤大頭,他袁世凱也是知道的,雖然不滿唐紹儀在借款一事上的強硬態度,但是四國銀行團真正找上門來逼他簽字袁世凱也是得想想辦法,剛巧日本正想着辦法和袁世凱接洽,這一來二往就勾搭上了。

朱爾典見日本勾搭上了袁世凱,似乎有着繞過四國銀行團的打算後,一方面繼續給袁世凱施加壓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警告日本別輕舉妄動的同時拉攏日本加入銀行團。

日本對中國的政策依舊是老一套,那就是南方扶持陳敬雲給袁世凱製造壓力,同時和袁世凱接觸,以此爲要挾想要獲取更多,當陳敬雲的國民軍進軍浙北地區的時候,日本人不失時機的找到了袁世凱,表示可以提供貸款,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滿洲。

袁世凱雖然爲了借四國銀行團的錢不惜把鹽政之類的都拿出來了,但是割讓滿洲這種事還是看的清楚的,二話不說就給拒絕了,說起來袁世凱在大是大非面前比孫文還是要強一點點,孫文可是有過滿蒙賣給日本的打算,只是剛透出口風就被國人罵了個狗血淋頭而已,而袁世凱知道財政之類的讓外國人監管也無妨,但是割讓領土這種事要是弄出來就是千古罵名了,那些激進的南方黨人非得挖他祖墳不可。

日本人被袁世凱拒絕了後,惱怒之餘也就直接加入了四國銀行團,隨後俄國也加入了進來,於是乎這四國銀行團就變成了六國銀行團,當這兩國加入進來後,借款的條件變的更苛刻起來。

以至於熊希齡這個大名士也是不敢繼續談了,生怕因爲借款一事讓廣大國人指着他脊樑骨罵,於是乎這人也乾脆,六月末的時候直接辭職了。

熊希齡這個財政總長的辭職讓袁世凱深受打擊,爲了借款一事,不但唐紹儀給他弄麻煩,南方的那些黨人罵他如何賣國辱權,現今連財政總長的熊希齡都辭職了,眼見着爲了這借款就得把內閣弄散了他不得重新放緩了腳步,重新派人去談,總之要求監管財政這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了。

如此一來,袁世凱做夢都想着的善後大借款還得繼續拖下去。

袁世凱弄這善後大借款的時候,不但他北洋有諸多反對的力量,而且南方各省也多有反對,第一點就是因爲善後大借款包含了鹽政,而且是主要靠鹽政來還款。可是現在各省中除了中央掌控的北方數省外,其他省份的鹽政基本都是被各軍閥掌控着,都被視爲命`根子呢。比如福建一省的鹽政就已經被陳敬雲給抵押了出去,甚至連福建的關餘都給抵押了出去,現在中央政府要統一鹽政,然後用作抵押的話肯定是會引起各大軍閥的反對。

別人不知道,但是袁世凱要是派人來接受閩浙兩省的鹽政,他陳敬雲就堅決不允許的,甚至能爲此不惜一戰,兩省鹽政相加近千萬的年收入,豈可放手與人。

“司令放心,北邊到時候就算派人來了,到時候我們也能徹底架空來人!”掌控閩浙兩省財政的安華林比一個月前更加發福了,加上他人又不高,有了圓溜溜的大肚子後看起來就跟矮冬瓜一樣。

陳敬雲道:“唉,看情況吧,如果能談就談!”

陳敬雲知道現在並不是和北洋開戰的好時機,北洋缺錢,他國民軍同樣缺錢。眼見着國民軍第五師以及第六師的擴編就已經是好幾百萬撒下去了,然後其他零零碎碎的各項花銷衆多,手裡頭還必須捏着一部分款項留作不備之需,所以幾個月前陳敬雲手裡還有不少餘款,但是現在卻已經是開始緊急緊張了。

“浙江那邊的財政整頓的如何了?”陳敬雲問着。

安華林道:“籌餉處集中力量對這浙江財政進行了整頓,在當地駐軍的配合下見效很快,加上有了之前福建的經驗,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能夠初步梳理出來了。”

“哦!那情況如何?”陳敬雲問着:“那邊什麼時候才能上繳財政?”

“這個還需要一段時間!”安華林道:“我們整頓浙江財政的過程中,發現上半年浙江當地個地方政府收取了大量稅收,而這些錢大多是用來供養朱瑞的第二師,剩下的部分也是查不到源頭,基本上我們接受的時候就沒有什麼財政留存。連浙江軍政府開展工作的前期費用都還是福建這邊墊支的,所以一時間怕是!

陳敬雲略微皺眉:“還有多久?”

安華林道:“按照目前的進度,兩個月後浙江軍政府應該能夠開始上繳一部分了!”

“這事你要抓緊辦,浙江那邊的情況比福建好很多,以後要養軍的話就得靠它了!”陳敬雲說罷後站了起來:“時間也不早了,兩天你再把近期的財政報告整理一份送上來!”

安華林道:“好!”

晚上陳敬雲陪着林韻和羅漓以另外幾個丫頭玩牌,玩着玩着陳敬雲興起了想要來一場一龍二鳳的荒唐事,可是林韻面子薄,還不等陳敬雲開始呢就是飛奔而逃了,只剩下脫光了的陳敬雲攔住了羅漓一起嬉戲。

次日,陳敬雲正在辦公之際,於世峰卻是匆匆走了進來!

見他來的匆忙,陳敬雲問道:“什麼事?”

於世峰走的雖然急,但是臉上卻是露出喜色:“司令,北京來電!”

“哦,什麼電報,看你給歡喜的!”陳敬雲一邊說着一邊接過了於世峰手中的電文。

於世峰道:“司令您自己看!”

陳敬雲展開電文一看,電文略長前面說的是廢話之類的陳敬雲直接跳過,然後纔看起了後面的實際內容來。

這是一份任命電文,說任命陳敬云爲福建都督呢。

“這怎麼回事,又是一次任命?”陳敬雲有點納悶,他這個福建都督雖然一開始是自封的,但是後來南京臨時政府也承認了的,後來的北京政府顯然也是承認的,怎麼這會來一個正式任命啊。

“不但是司令你,各省都督其他都督都統一被重新任命了,而且都是袁世凱親自下發的任命狀!”於世峰說着的時候陳敬雲卻是一下子就聽出了問題:“袁世凱親自下令的任命狀?繞過了內閣?”

於世峰點了點頭。

陳敬雲這算是明白了,看來是袁世受夠了內閣,而爲了什麼合法性之類的東西就把各省都督重新任命了一次,算是對直隸都督事件的補充。

於世峰這個時候又是拿出了兩份電文後道:“陸軍部那邊昨天正是決定了軍銜條例,然後給各省將領也頒發了軍銜!”

“哦,授銜?”這軍銜陳敬雲還有點希望,因爲他現在的軍銜還是南京臨時政府封的左將軍呢,也就是中將,因爲軍銜有些低了一直不太方便,他早就想自己給自己升軍銜了,不過因爲影響而沒有敢做而已。

畢竟自己給自己封頭銜這種事還是比較丟人的,能不做還是不做的好。

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351章 蔡凝(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1024章 忍讓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30章 問與答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61章 煙華夜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599章 鎮壓(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961章 低估(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302章 遷移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230章 問與答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54章 戰損(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52章 蔡凝(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
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351章 蔡凝(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1024章 忍讓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30章 問與答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61章 煙華夜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599章 鎮壓(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961章 低估(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40章 亨利歸來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302章 遷移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230章 問與答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54章 戰損(二)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52章 蔡凝(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