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

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

這邊丹麥商館被暫時性查封,那邊就開始不斷響起來鞭炮聲。

放鞭炮的有瑞典人,也有中國人。瑞典人放鞭炮自然是因爲丹麥公司加了出口稅,意味着瑞典公司可以搶佔丹麥的份額;而中國商人放鞭炮,也是差不多的原因。

之前查辦了英葡,現在又找茬丹麥,如今西洋貿易公司的第一批貨船已經返航,幾種刺激之下,西洋貿易公司的股票價格暴漲了一波。既賺了錢,看着自己手裡的紙,昨天還一百兩,今天變成了一百二十兩,當然值得慶祝。

與丹麥人合作的中間商,也幾乎是第一時間找到了丹麥商館。

他們的嗅覺足夠靈敏,所以要“按合同辦”,問問丹麥商館委託他們收的貨物還收不收?不收的話,是要按照一定數額給予違約賠償的。

丹麥商館無計可施,也只能硬着頭皮去找劉鈺,希望劉鈺能給寬容寬容,不要講契約精神,要考慮到丹麥公司的狀況。

一下子加百分之二十五的出口關稅,等於丹麥的茶葉、鋅、瓷等緊俏貨物,很難爭得過的中國參股的瑞典、荷蘭。

茶葉販子們認錢不認人,都是幹走私的,這走私茶加出口稅加的和英國正規渠道的茶差不多貴了,誰還買高價走私茶?

但市場就在那擺着,丹麥人空出來的份額,自然是被中國、荷蘭、瑞典瓜分了。

劉鈺在彼得堡拉了俄國入夥,波羅的海貿易區的主導權其實已無懸念。俄瑞矛盾緩解之下,這等於就是把丹麥孤立了。

反正劉鈺想的明白,丹麥本國市場狹小,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論戰鬥力,先解決瑞典、俄國的圍堵再說吧。最近的殖民地特蘭奎巴,實際上也就是大順嘴裡的菜,孤零零的一處殖民地,對大順毫無威脅。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就是柿子挑軟的捏,先弄一個完全沒能力對大順進行報復的國家,一點點奪回貿易主動權。

只是輕飄飄的一句命令,決定了一家資產數百萬兩的大型跨國公司的興衰,這其中靠的就是大順千萬百姓的辛勤勞作,使得大順有資格搞貿易禁運。別的不敢說,但只論丹麥的話,和有沒有海軍並無關係。

幾日後,在股票期貨交易中心附近的大茶館裡。

坐在這裡的商人或者投機商們,三五成羣,點了茶點。

賣報、賣火柴、賣香菸的小孩子蝴蝶穿花一般在茶館裡穿梭,忙碌的就像是採蜜的蜜蜂。

茶館老闆這幾日生意好,脾氣也好的多,遇到那些嬉皮笑臉來討塊客人剩下的點心的小報童,也只是罵兩句踢兩腳,並不驅趕,任他們把客人剩下的點心吃掉。

新進來的客人點了茶水後,便問道:“今天都有什麼新聞啊?”

賣報火柴菸捲的小童聽到問題後,忙道:“頭條是朝廷把漕工編了廂軍,今年冬季枯水的時候要開挖淮河,朝廷要解決自宋……”

“這也配叫頭條?誰關心這個?我說的是貿易的事,有什麼大消息沒有?”

商人們對報紙上的這條消息並不關心,這與他們也沒啥關係,就算淮河今年再發水、洪澤湖直接潰堤了,那也淹不到松江府啊。

報童翻了翻,道:“有了,今日有一份《丹麥亞洲公司歷年海關出口清單》,是國公那邊放出來的。”

商人一聽,掏出幾張最小額的紙鈔道:“對嘛,這纔是大事。再來一盒火柴,一包南洋菸。不用找了,剩下的你買糖吃吧。”

報童熟練地道了聲謝,遞過去客人要的東西,心道這幾日客人們可都很大方。

商人撕開南洋菸上面印着“已繳稅”標誌的印花,頓出一支,手摸出一根白磷火柴,熟練地在桌角上一劃,搖晃了一下手腕,翻開了報紙。

大順的基層管理能力不強,也就只能在幾個特殊地區收到菸草稅,松江府無疑是重中之重。

主要還是這邊有錢,有人手,查的嚴。別處根本管不過來,各個村莊也買不起,多半都是自己種自己抽。

很多事,習慣了也就那樣了。尤其是一羣走私菸草的,被當衆鞭打行刑流放南洋做苦工之後,這裡的人習慣的就更快了。

松江府的這些人也沒感覺到什麼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是一種彷彿溫水煮青蛙一樣的過程,今天新點這個、明天新點那個,漸漸也就熟悉了很多之前不存在的存在。

買了報紙的商人看了一眼上面的海關清單,頓時就被那些枯燥的數字吸引了。

這些可能是士大夫最不重視的枯燥數據,但在這些投機商、商人眼裡,就是燦燦的金、閃閃的銀。

隨着來到茶館的人越來越多,今天這份印有貨物清單的報紙,便有那麼點“洛陽紙貴”的意思了。雖然有點有辱斯文,和文采無關,全是銅臭阿堵。

不知道是哪一桌的人拍了一下桌子道:“妙啊!這丹麥公司一被加稅,咱們的西洋貿易公司和中瑞貿易公司不是要發一筆?”

“我看國公今天放出來這消息,這是給過幾天公開賬本造勢呢。顯然是大賺了啊。”

“本就大賺,這是賺上加賺!”

幾句話,茶館裡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常坐這裡的,都是些投機商,專門從這裡面搞消息的。

“哎,你們說,是不是朝廷準備撤資了?國公放出消息,拉高一股的價,朝廷要把手裡的那些股份變現錢?畢竟朝廷現在正用錢呢。”

這想法立刻遭到了衆人的反駁。

“怎麼可能?現在正是風頭日上的時候,細水長流,這可是個下蛋的金雞。朝廷哪能賣金雞?”

“對啊,對啊。你看,這丹麥公司的貨,被咱們吃了。今年發貨又能加不少的量。明年的股息還得漲。這時候往外賣,那可不明智。”

大多數人都支持後者的意見,那個覺得朝廷要撤資的,也覺得自己有點笨了。心想倒也是,哪有這樣的好事?朝廷要是現在撤資,撒出來多少,這邊就能吃多少。

奈何國公管着,他如何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往外撒?

另一個商人敲着報紙道:“你們看看,歐羅巴那邊打仗,倒是肥了丹麥這樣的中立國。這幾年出口的,明顯比前幾年高了一半以上。聽說齊國公在丹麥遇了事,其國大臣多有不敬之語。我看,這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要我說,就該把這些洋夷都趕走,咱們又不是沒船、又不是沒水手,朝廷憑啥讓他們把錢都賺了?”

這商人發完牢騷,又問道:“哎,諸位,你們聽說沒有?英國商館昨天放開了,朝廷說日後再查,暫時允許他們做生意。英國館長去國公那納了保票,以後英國這邊的商館調動要和國公那邊打招呼。”

旁邊一個喝慢茶的笑道:“沒影響。現在雖然才五月,新茶纔下來,距離起風還有半年。但出了這麼檔子事,誰頭那麼大,和英國人做大買賣?我倒是聽說,是福建那邊的茶商來求國公,說是英國人今年若再不買茶,他們就要一堆茶。讓國公看在那些搓茶僱工的面上,放英國人一條生路。”

這謠言倒是有那麼幾分道理,最起碼能自圓其說。

茶館是個非常適合傳播謠言的地方,而這種謠言內部的邏輯,則算是大順特色的一種啓蒙運動。

利益,經濟,利潤,逐利,階層,僱工,農夫,海商、坐商,每一次政策變動、貿易變動帶來的謠言,總是摻雜着這樣或者那樣的經濟分析。

讓這裡的人逐漸習慣了一個道理: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爲了投機、經商、拋售、收購,這裡的商人不得不關注國外的局勢、歷史、文化、政治。

而有意無意地關於階層利益考慮方式的引導,也叫他們在各種各樣的謠言中,逐漸熟練地掌握了一些完全不同於法國啓蒙運動的思維方式、思考方式。

法國的咖啡館裡,爭論的是神學衍生出的天賦人之權概念,靠類似於幾何學的定義和公理向外延展。

大順的茶館裡,爭論的是英國茶稅政策對福建茶農的影響、是漕米貨幣化政策對米賤傷農問題的討論,靠這些年潛移默化影響下的階層利益分析向內衍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身處其中的這些人,並不知道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甚至完全感知不到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

靠着種種“聽起來確實有道理”的分析、謠言,逐漸將一種聽起來有道理的、對世界的解釋慢慢灌輸進來。

畢竟,世界萬物,有無數種解釋。而大順需要的那種解釋方法,恰恰就隱藏在這些或真或假的謠言和分析中。

至於此時,處在無聲細雨中的這些人,感興趣的不是方法,而是結論。

是大順決定繼續和英國貿易這個政策,會得出什麼結論?對他們而言,是賺?是賠?是否有可投機的方向?

這纔是他們最關切的東西。

而要關切這些東西,就不得不去了解英國的政治制度、荷蘭的政治制度,然後才能慢慢體會和此時大順的區別。

如今,擺在他們眼前的,暫時只是簡單的貿易利潤問題。

丹麥公司被加了出口關稅,對貿易大爲有利。

那麼,英國公司被允許繼續貿易,是否對貿易有害呢?之前一直傳聞的英國將要降低茶葉關稅的消息,會是真的嗎?明年的武夷茶期貨,是屯還是賣?

(本章完)

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3章 小團體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398章 主心骨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585章 要忍讓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379章 四宗罪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393章 泡沫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6章 震動第45章 冰牆第331章 雷罰第663章 推諉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23章 假公正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45章 冰牆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83章 作死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48章 魚第1029章 不公第1162章 備戰(一)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278章 夷丁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93章 破題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663章 推諉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587章 不平等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203章 奇襲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929章 覺醒(一)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081章 爭功(六)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931章 覺醒(三)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222章 開戰(一)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
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3章 小團體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398章 主心骨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585章 要忍讓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379章 四宗罪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393章 泡沫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6章 震動第45章 冰牆第331章 雷罰第663章 推諉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23章 假公正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45章 冰牆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83章 作死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48章 魚第1029章 不公第1162章 備戰(一)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278章 夷丁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93章 破題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663章 推諉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587章 不平等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203章 奇襲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929章 覺醒(一)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081章 爭功(六)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931章 覺醒(三)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222章 開戰(一)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