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遷徙路(一)

第1398章 遷徙路(一)

衝着大兒子罵了一通後,其餘幾個也都縮縮回去,不敢冒頭。

如今杏子尚未黃,地裡的麥子還沒有收,但天已經熱起來了。

院子外的幾棵大榆樹,那也是祖上留下的遺產,爲了備荒用的。萬一遭了災,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個人家的榆樹可是能救命的。

榆樹陰下,一家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關鍵是朝廷這事辦的也實在是霸道至極,要遷走的人,可能連麥子都來不及收。

昨兒老三媳婦就多嘴說了一句,說反正都得走,這麥子是收不成了。現在早灌了漿,將黃未黃,那還不如收回家煮青麥子吃了,要不不就白瞎留給那些不走的小窮了?這就被老爺子和婆婆劈頭蓋臉地一頓罵,什麼難聽的話都罵了出來,免不得又是嗚嗚啕嚎地哭了一宿。

上面傳下來了話,說是必須要在端午之前出發。到濟南府坐車去膠東,在膠東乘船,要趕風。

具體的事,他們又聽不懂,也不知道是啥車、更不知道趕風是什麼意思。

即便說,已經開始鋪路、挖煤、鍊鐵、種煙的臨淄等地,距離這裡其實也真不算是太過遙遠。

可這個年月,那就算是很遠方的事了,和他們沒什麼關係。

平日裡有關係的,也就是村子裡這點人、這點事。娶妻嫁女,也就是周邊三五十里最遠了。

且也說了,除了金銀細軟、一人一個包袱,剩下的啥也不能拿。就算拿了,到了那邊,也直接砸了、燒了,不準帶上船。

吃飯喝水,沿途自有驛站,保證餓不着。

都說,破屋值萬貫。

這家裡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還有那幾畝田,都不可能帶的走。

便是一個桌子,一個箱子,說不得可能都是祖上傳下來的老傢什。結果什麼都不讓帶。

上面也派了人,講了幾次,可講破了大天,也是沒用。

因爲這是個很現實的心疼:房子帶不走吧?碗櫃碟子帶不走吧?桌子椅子帶不走吧?

說是去那邊,這般好、那般好,真要這般好那般好,怎麼就輪得到我們了?

前幾日傳來的消息,縣裡有人擡着棺材去鬧了。結果還沒等到縣衙,就被一羣丘八,連打帶砸,又叫各家把長子叫去了縣衙,噼裡啪啦地打了一頓板子,給罵了回來。

上面更是放出話來,別說擡棺材,就是真上吊,那也沒用。上吊了,上面出人挖坑幫着埋。

從去年開始,這邊已經徹底亂套了。賦稅全免了、糧食照常收但不是商人收了,而是直接往庫裡收。

一些富戶已經被迫遷走了,跟着走的也有不少佃戶,推着小車、拉着家當,先往關東去了。

今年開始,又要折騰中等家庭,也即自耕農。

折騰到現在,卻又告知必須端午之前走,麥子都收不成。

這短短一兩年之內,少說幾十家的老人被活活氣死,也有真的在縣衙前面上吊的,但卻一點用沒有。

現在王龍等也知道實在拗不過,可現在老爺子就是不肯走,說就是死也得死在老屋裡,這是一點辦法沒有。

榆樹陰影下,有哭的、有鬧的,還有不開眼的大黃狗湊過來礙事,被一腳踢飛了老遠嗷嗷直叫。

正亂鬨的時候,外面又傳來一陣陣鑼聲,喊道:“要遷走的家,一家出個人,去縣裡一趟。又有事。”

鑼聲響過,王龍罵了兩句,衝着媳婦喊道:“聽見了沒?趕緊給我包點乾糧,我還得去一趟。家裡鬧、外面催,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撒了撒氣,屋子裡老爺子又喊道:“你等等,我和你一起去。說不定今天縣裡就有大官來,我就不相信了……”

他這麼一說,幾個兒子嚇得趕忙跪下,求道:“爹,您老在家歇着吧,行嗎?真要是大官去了,且不說你了,就是那些有功名的,之前他們遷關東的時候,有啥用啊?”

“這世道,講不了道理。”

連哄帶求,總算是安頓下來,王龍揹着乾糧,和村子裡另外幾家也得遷走的,一起上了縣裡。

到了那邊,還沒等打聽,就看着縣裡面站滿了當兵的。有人詢問了一下,照着一份名單問了問,讓王龍寫了個名字畫了押,便叫他們一起去那邊的一處營地。

慌里慌張地到了營地那,王龍也有點害怕了,今天的陣勢和過去實在不一樣。

周圍都是當兵的,拿着槍、槍上面還掛着刺刀,極是肅殺。

走過去後,也沒人管,一羣人亂哄哄地隨便找個地方蹲下,就跟在家裡晚上喝湯似的,只是沒有端着飯碗。

有認識的,就聚在一起抽個煙、互相打聽。

沒有太多認識的,就和村子裡的人在一起。

王龍剛蹲下沒多久,就看着遠處走過來幾個人。七八個膀大腰圓的大漢,簇擁着個看模樣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個大官,之前不曾見過。

靠到跟前的時候,這大官便恰好停了腳步,問了一嘴王龍是哪個村子的。

王龍並不怕人,怕的是官老爺的排場儀仗,既不打儀仗沒人喊肅靜,他就算知道對面是個大官,卻也沒說怕的連話都說不出的地步。

問完之後,這當官的問的第二個問題,卻也奇怪。

“爲何要遷徙、黃河的事,這縣裡的人給沒給伱們講?你可知道到底爲何非要遷民?”

王龍連不迭點頭,道理聽了不下二十次了,他現在都能倒背如流了。光是畫着黃河走向的地圖,他都見過幾次了,私塾的教書先生更是隔三差五就要給他們講一通。據說是收了上面錢的。

回答完畢後,這當官的也沒問些諸如“願不願意遷”之類的屁話,而是問道:“家裡父母都在?”

“在。”

“讀過書?”

“識得幾個字。”

“嗯。父母不願意走?”

“呃……”

王龍想了想,點頭道:“大人,父母都不肯走。這年紀也大了,恐是經不起沿途折騰。聽聞還得坐船,我們這輩子哪裡坐過海船?家裡弟兄好幾個,能不能留一個,在這裡給爹孃養老送終?”

沒想到對面卻問道:“靠什麼養老送終?地都要徵了挖河道、挖湖堤,難道靠要飯養老送終?不想走也行,地是不可能種了,既是徵了你們,定是要在你們那幹工程的。”

說罷,這當官的又道:“都是爹生媽養的。我們也不至於老糊塗到七老八十了,還必須得走。都是最多六十歲而已,折騰是折騰,卻也經得起。既是選了你們,便知你們家裡沒有七老八十的。”

“你既這麼說,那是你孝順。你要真孝順,到時候,便是綁着走也得走。”

“我明着跟你們說吧,要麼現在走。現在不走,將來都得編伍修堤、女的亦要編伍紡織勞作。哪裡及得上現在就走,有吃有喝?”

王龍唉聲道:“大人,你說那千般好、萬般好。可這一路的折騰……俺也聽說了,說是黃河要是不大治,早晚要決口,道理也聽了百十遍了。可這現在不是還沒決口嗎?好說也過了百十年安穩日子了……”

щщщ⊕ ttκǎ n⊕ ¢O

他咬咬牙,終於說了句心裡話。

“要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真要是將來決了口,那是兒孫的命。何必折騰我們呢?真要是決了口,我們認命還不成?”

“再說了,從我出生,就沒聽說過黃河要走山東。我爹也沒聽說過,我爺爺也沒聽說過……你不去折騰黃河,未必就能決口;就算決口,也未必衝這裡吧?”

“大人,都不容易,好容易盼着漕運散了,運河徭役停了,這安山湖能墾了。才以爲好日子來了,這怎麼還沒過幾年,就又折騰上了?”

(本章完)

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499章 洗頭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23章 小團體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808章 閹黨(中)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706章 海戰(四)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79章 特色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56章 優劣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40章 錯路第32章 佈置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94章 卸力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935章 綁定(上)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45章 畫餅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112章 絕纓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009章 親不親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348章 怕疼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68章 決心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74章 僭越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55章 說服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193章 皇帝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050章 坐莊(中)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312章 偶然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31章 收心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
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499章 洗頭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九)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23章 小團體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808章 閹黨(中)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706章 海戰(四)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79章 特色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56章 優劣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40章 錯路第32章 佈置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94章 卸力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935章 綁定(上)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45章 畫餅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112章 絕纓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009章 親不親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348章 怕疼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68章 決心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74章 僭越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55章 說服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193章 皇帝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050章 坐莊(中)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312章 偶然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31章 收心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