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

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

當然僅從鹽稅上看改革,確實頗爲成功。

但從執行和政策上看,和林敏一開始的鹽改設想差距頗大。

不過剛纔劉鈺問他對喊冤一事如何看,他選擇不問不談而是要去看蒸汽機,這就表明了他的態度。

劉鈺還是給他們這些拍腦袋的改革派留了很大的面子,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

這年月,周樹人的文章自然不存在,劉鈺也不能直接說那個折中開窗戶拆房子的說法,便用了已有的典故。

唐太宗曰:取法於上,僅得爲中,取法於中,故爲其下。

孫子曰: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是以臺階也就呼之欲出了:正是因爲這些拍腦袋的改革派提出的扯淡想法,才推動了這次鹽政改革用了折中手段並且成功了。

拍腦袋改革派要搞全面的廢棄監管,所以纔有了劉鈺這個繼續監管的改革。所以,首功就是拍腦袋改革派的。

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嘛。你們就是這麼想的,對吧,要不然這改革能成功嗎?

至於放票的過程,在林敏看來,簡直就是在狂打理想信念的臉。

幾個月前的放票,自然就是按照劉鈺說的“明票暗引、半票半引”的辦法來的。

只要思想一滑坡,辦法有的是。

只要想要作假和搞內幕操作,簡直不要太容易。

在劉鈺名單上的一部分被孩兒軍查辦後認爲“有運輸能力、有資本週轉、有市場份額”的前私鹽販子,在公平的抽籤中,“恰好”拿到了足夠的鹽票。

並且迅速地搖身一變,從最高死刑的走私犯,成爲了爲朝廷爲百姓服務的銷售商。

這時候還不是要直接搞湘楚鹽區改革的時候,還處在準備階段,故而僅僅是淮北鹽區的事。

事情也就不要更簡單。

幾個月前,他爲了把說的太直白的劉鈺往回兜,說現在朝廷要復唐時劉晏的鹽政政策,實際上也還是折中辦法。

原本的鹽引法是銷售商和生產商直接溝通。

現在,則是鹽政這邊脫褲子放屁,先按照訂單給生產商下收購指標,然後再把鹽賣給銷售商。

看上去似乎這也就是個脫褲子放屁的手段。

實則不然。

當然他未必看得明白,但在劉鈺看來,這次鹽改的本質,是工業資本主導商業資本,來取代之前的商業資本主導工業資本。

之前的鹽引,算是商業資本主導,於是必然製造稀缺、短缺,從而提升價格,提升他們手裡的鹽引價值。

比如袁世振改革前後的鹽引囤商,他們爲什麼能夠低價收購鹽引?因爲有引無鹽,只有生產被壓制、生產不足,他們才能賺這個差價。

這要是生產充足,人家傻啊,明天就能憑引取鹽,結果今天值100兩銀子的票60兩賣給囤引商?

劉鈺在南洋見的多了,荷蘭人遏制生產、砍伐丁香、焚燬豆蔻,不都是這個思路嗎。

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是標準的商業資本,他們的邏輯當然是一致的。

而現在,產鹽的簡易工廠化改造之後,對產鹽的工業資本來說,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賣更多的鹽,賣的多,他們就賺得多。

同時,把銷售運輸的商人無限拆分,也算是一種反壟斷手段。

將原本操控鹽引的幾個大鹽商用極端暴力的手段、甚至直接不承認習慣法契約和前朝的鹽引法權,直接拆成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小鹽商。

現在是工業資本抱團,成立了產鹽大公司;而商業資本,被劉鈺從幾家,拆成了數百家,頹然無力。

如何防止產鹽業自行降低產量?這裡面,鹽官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本質上,這是訂單產業。

由朝廷提前簽訂訂單契約,完不成有國家的暴力機器,告訴這些產鹽的什麼叫“罰款”和“違約金”。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處。朝廷給出的條件,是如果經營出現了資本缺乏等情況,會有內帑給予貸款扶植,而且貸款利率很低,只有1分利,也就是12%,在大順是絕對的低息貸款。

而這一套邏輯下來,大順朝廷扶植財閥的思路,體現的淋漓盡致。

因爲,這裡面有個非常簡單的判斷。

即:如果鹽場僱工和鹽場場主發生了矛盾,朝廷站誰?如果大鹽場和小鹽戶發生了矛盾,朝廷站誰?

什麼叫被扶植的財閥?這就叫被扶植的財閥。

朝廷理論上誰也不站,站在中間,既是資本的皇帝,也是僱工的皇帝。

但,朝廷下的訂單,朝廷要訂單必須能實現,朝廷要壓低成本打擊私鹽,朝廷要利出一孔方便緝私、朝廷要防範無鹽導致賣不到鹽的民衆造反。

那麼以此爲出發點,該站誰,這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不明說,不代表這些投資商傻,就看不懂這裡面的潛規則。

林敏當然也看明白了,所以劉鈺問他對喊冤一事怎麼看,他看都不看。

不是因爲他認爲這是生產力發展的方向,他的三觀壓根就不認生產力。

而是因爲他知道,朝廷搞這種訂單模式,也就意味着朝廷必須要站大生產者這邊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無底線的,劉鈺還有個威懾手段。

即派出了大量的非股東的新學學生入駐,學習技術。

這個潛臺詞的另一個前提,是大順下南洋過程中,對邦加島錫礦的處置方式——效仿英國人手段,交由礦工團夥管理主持,並且獲得了成功,產量完全沒有下降,依舊能夠保證浙江地區的錫箔產業有足夠的原料。

這種威懾手段,就和皇帝經常拿良家子嚇唬科舉官一樣,不能真用,但理論上可以用。

產鹽工廠化之後,理論上,朝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全面接管鹽業總公司保障生產。

這個威懾的基礎是什麼?

這個威懾的根本基礎,是在淮北鹽場中,誰掌握着先進的生產力?

顯然,是燒鍋爐的鍋爐工、鼓搗蒸汽機的技術工、攤鹽的鹽工、看天看水嘗潮水的老匠人,是被劉鈺扔進去的那些領工資學技術並且基本負責管理的新學學生。

而不是沒有技術,只有資本的投資商。

同時,又因爲採取了朝廷管訂單、全面鹽禁的模式,使得資本的意義下降了。

不是說其意義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水平來看,其仍舊是此時最好的配置資源的手段,比朝廷的官僚管肯定是強,但並非是不可取代的,且代價也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這個威懾體系也就是可以實現的,也是有威懾力的。

當然,威懾的作用在於使用之前,真要用了,就現在條件下,麻煩事更多。

因爲,大順朝廷的目的,是收到鹽稅。

從來不是大力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對鹽的需求。

很多人對封建王朝有誤解,覺得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是封建王朝的本職工作和義務。但實際上,封建王朝的本職工作是保證權力、保證家族傳承、保證有錢維繫這一切。

劉鈺自是區分的很明白,故而他只能選擇威懾嚇唬而不可能真的去搞。

這一整套的邏輯,他當然不可能原封不動用此爲理由,而是必須經過一個類似於格式轉換器的舉動,轉化爲這時候大順官員能理解和能接受的理由。

他自己認爲的真正道理,在大順這個播放器下是亂碼,無法解讀。

但不管怎麼解釋,對朝廷來說,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果。

因爲儒家不是宗教,是有一套自己的政治道理、經濟設想的,然而用的結果就是完蛋,所以朝廷終究還是很看重實績的。

這也符合大明差點亡天下這個背景下,對空談心性道理、要務實、義要從功利上體現、事兒上見的整體思潮。

即便不只是看鹽稅,從別的角度看,這次改革也算是基本成功的。

淮北鹽區,能收上鹽稅,證明其餘的“附加選項”——比如百姓吃鹽這種在朝廷看來純粹是附加選項——也都達成了。

淮北鹽區和別處不太一樣。

上有長蘆、山東兩大鹽場;近有淮北沿海各地的鹽灘私場。

淮北鹽區的問題,不是百姓吃不到鹽,而是百姓吃私鹽。

現在第二次放票已經完成,這一次來的商人比第一次更加踊躍,鹽稅收足了,也就證明了一件事。

證明第一波的鹽商,把官鹽賣出去了,賺到錢了。

否則傻啊,還繼續來?

官鹽能賣出去,證明百姓再吃官鹽。

百姓不吃私鹽,吃官鹽,所以第二次放票商賈才能更加踊躍。

百姓爲什麼不吃官鹽吃私鹽了?

因爲官鹽的價格降低了。

所以,讓百姓也能吃上便宜鹽,這個朝廷的附加選項目的,也達成了。

至於爲什麼官鹽價格降低了,則有多重因素。

既有生產效率增加成本降低的原因,有取締了中間商囤積鹽引賺中間商差價的原因,也確實有鹽政改革派整體上“放權、減少檢查環節、減少手續流程、改變運輸路線”的因素。

但這個因素,其根源還是要追溯到廢棄漕運上。

否則的話,運鹽路線必須固定,防止夾帶走私接應北邊的私鹽;要在各處關鍵點設置審查,放置大大小小的鹽政官員,物流成本是降不下來的。

而現在,只需要在幾處重要的黃河渡口設卡,即可確保別處的鹽不能流入,從而可以讓販鹽的更改更爲便利的運輸路線,減少大大小小的鹽政官員審查。

如果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明年一切步入正軌之後,即便不考慮往別處走私,也不考慮擴大淮北鹽銷售區的範圍,僅僅還是原本的銷售區範圍,恐怕明年淮北鹽區能上繳財政的鹽稅,就是改革之前的兩倍到三倍。

這麼大的政績之下,林敏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對百姓喊冤“看都不看”的態度。

而是在考慮,淮北模式是否能在淮南復刻?所以他在大體成功之後,要考察一下這裡的生產方式,覺得若是可以,完全能在淮南推廣。

淮南的問題,是川鹽、粵鹽、閩鹽,步步緊逼,不斷壓縮,他是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淮南鹽改革方向的。

那麼爲啥粵鹽閩鹽能不斷緊逼呢?因爲出廠價就比淮南鹽便宜的多唄。

所以他覺得,淮北鹽改的成功,給了他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

(本章完)

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922章 歸來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455章 賣舊貨第1000章 扶植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381章 臚音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68章 決心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930章 覺醒(二)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946章 旗手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449章 “帝”(一)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33章 覺醒(五)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23章 割裂(一)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435章 分歧(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541章 人性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587章 不平等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56章 埋伏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91章 提點第974章 照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1225章 開戰(四)第183章 變陣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509章 回報率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322章 五月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
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922章 歸來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455章 賣舊貨第1000章 扶植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381章 臚音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68章 決心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930章 覺醒(二)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946章 旗手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449章 “帝”(一)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33章 覺醒(五)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23章 割裂(一)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182章 剃鬚 易服第1435章 分歧(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541章 人性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587章 不平等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56章 埋伏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91章 提點第974章 照舊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1225章 開戰(四)第183章 變陣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509章 回報率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322章 五月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