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歸義軍(上)

第714章 歸義軍(上)

瓦爾克尼爾的決斷非常果決。

接到命令的荷蘭士兵立刻放棄了大炮,向後撤退,併入到步兵隊伍中。

僱傭來的布吉斯人騎兵,毫無主動性的掩護着荷蘭人的側翼。如果是精銳的自己人的騎兵部隊,這時候應該主動朝“叛亂者”的側翼運動做出威脅。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不需要真的去衝擊,只要貼的足夠近,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地掩護。

但顯然,這些布吉斯人的騎兵,並不想消耗自己,他們很清楚自己只是收錢辦事的本地僱傭軍而已。如果大順這邊給錢,他們一樣也可以給大順賣命;他們的那些當海盜的族人,如果起義軍給錢,或許也真能將起義軍送去婆羅洲。但如果荷蘭人給錢更多,當然也會賣掉起義軍。

歸義軍在奪取了荷蘭人的大炮後,並沒有繼續追擊,基本算是目送着荷蘭人撤離。

當夜歸義軍就在城堡裡歇宿了一夜。白日裡海上出現的艦隊,引發了這些士兵們的討論,士兵們習慣性地避開軍官,私下裡談着白天出現的朝廷的艦隊。

這些歸義軍士兵、前糖廠的失業奴工們,對朝廷的感覺,很複雜、很複雜。

他們最開始來巴達維亞,是被騙來當“豬仔”的,不是來做買賣的商人。荷蘭人可恨,糖廠老闆也差不多。可是一樣,但凡能在老家安穩過日子,能活下去,誰也不願意背井離鄉、離開家人父母,跑到南洋來求活。

闖南洋,某種程度上講,站在被迫離開家鄉的人的角度,和西方的圈地運動羊吃人差不多。沒有人願意主動放棄農民的身份,去陌生的地方用陌生的方式求活。

他們之前對朝廷的感覺,只能說是毫無感覺。

在基層,基本感受不到朝廷的存在,打交道的都是地主秀才宗族族長。

他們知道朝廷叫大順,知道皇帝姓李,知道得交稅納糧服勞役,剩下的,基本就沒什麼印象了。

等到來到巴達維亞之後,遠在異邦,按說能夠覺醒“我是誰”這個概念。

但巴達維亞的情況又不一樣,糖廠的承包者,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華人;甘蔗園的監工,基本也都是華人;給他們錢幣不給銅錢銀幣、警告他們敢鬧事就去巴達維亞舉報說他們沒有居留許可證、沒居留許可證要被荷蘭人抓去服勞役到死的,還是華人。

這種情況下,讓他們自發覺醒自己的民族意識,那是扯淡。如果把糖廠承包者都換成荷蘭人、把監工和不給他們錢的老闆都換成荷蘭人,便可能覺醒。

但有些黑色幽默,歷史上紅溪慘案發生前後,對居留證審查不嚴,每年過年要把錢幣代幣兌換成銅子回家的要工錢大戲開唱的時候,能主持這個公道的反而是荷蘭人……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會收錢向着糖廠老闆,但偶爾也會有那麼幾個秉持法律和公正的人。在百姓默認當官的都是王八蛋、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的時代,稍微做那麼一點點正常的判定,也會被歌頌傳唱。

很神奇或者並不神奇的是,這些奴工和那些和他們一起幹活的爪哇人的關係相對更好一些。反倒是那些和他們一樣黑頭髮黑眼睛的糖廠承包者監工等,和他們的關係很差。

他們起義的原因,用史書上的一句話就能解釋:【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因爲傳聞荷蘭人會把沒有居留證、沒交人頭稅的人,送去錫蘭。但實際上在船到了海上後,會直接把人扔到海里。

可以想象,在起義初期,他們對朝廷是什麼感覺。一羣人能說出諸如“他李自成能起事幹一番大事,從個農民當了皇帝。他李自成幹得,我等緣何干不得”這樣的人,對朝廷的態度也就可想而知。

但這種態度,伴隨着朝廷干涉巴達維亞的移民政策、朝廷作保遷徙錫蘭、皇帝用內帑給交了三年人頭稅一事,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們的心態,漸漸變成了“皇帝和一些大人是好人,但一些奸臣不幹正事”。

這個心態,非常重要。這是他們能夠心向朝廷的基礎。

伴隨着牛二等人對黃班等奴工中的高威望者的清洗,朝廷派來的人越發的多,有政治理念、哪怕是遠走婆羅洲這種不成熟的、幼稚的政治理念的人被肅清,剩下的人漸漸也就從嘯聚山林、火山聚義的起義者,潛移默化地變成了受招安的歸義軍。

也同樣的,在糖廠的時候,壓榨他們的是蔗部承包者。

而在火山地區,圍剿他們的,是荷蘭人,以及流亡的本地土著小封建貴族。

敵人的改變,也促使他們逐漸找到了可以保護自己的共同體,雖然這個共同體的實體遠在海的那一邊,但他們至少已經不反感了。

這種轉變的心態下,白天出現在大海上的朝廷艦隊,雖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其實在朝廷的樞密院裡掛着號,但依舊爲朝廷艦隊的出現而歡呼。

夜漸漸深了,點點篝火在井裡汶城堡的周圍點燃,歸義軍士兵們圍坐在火堆旁,討論着白天的過去、以及明天的未來。

“朝廷出兵了。這一次,荷蘭人指定是完了。聽頭領們說,這一次朝廷派出了好多軍艦。而且還是領兵打羅剎、攻西域,逼着荷蘭人不準殺人的那位大人帶兵呢。”

說話的士兵坐在篝火旁,手裡拿着一個夾具。

熊熊火焰炙烤着上面的小坩堝,放進去的鉛塊漸漸融化成了鉛水。

一邊說着話,一邊熟練地將坩堝裡的鉛水倒進了夾具裡,凝固的鉛彈變成了夾具的模樣。

用力在地上一磕,圓滾滾的鉛彈落出來,待冷卻後,旁邊的夥伴建起來將上面的一些凹凸打磨平整,裝進了沉甸甸的鉛彈包裡。

伍長回頭看了看遠處的軍官營帳,摸出了菸袋,按上一團菸絲,嘬了兩口後遞給旁邊的夥伴,朝着火堆吐了口唾沫。

“朝廷真要是來了,說不定也要招安咱們呢。咱們就是當兵的,當兵吃糧。吃朝廷的糧,天經地義。又不是吃紅毛鬼的糧,我看區別不大。”

“咱們分的地,朝廷也不可能要回去吧。可要是朝廷要把咱們分的地要回去,那就不好說了。”

在那繼續夾鉛彈的士兵笑道:“不能夠。不是說皇帝出的錢,給那些人交的人頭稅,怕荷蘭人殺人,還把他們移民到了錫蘭?”

說起這個,伍長罵道:“賽連木,要不是朝廷出這份錢,咱們造就把整個爪哇幹下來了。要不然好幾萬沒飯吃的弟兄都來投奔咱們,別說什麼井裡汶,就是巴城,那不也打的下來?”

“我看朝廷這邊的腦子就不好使。既然想幹,咋還給紅毛鬼錢?”

“但要說起來,咱們倒是不怕。就看咱們的頭領們怎麼想了。朝廷要是善待他們,還好。可你們又不是沒聽過水滸,在朝廷裡怕難有好下場。”

這幾個士兵倒是都點了點頭,心想確實如此。當兵吃糧,朝廷若能收編他們,對他們的影響好像還真不大。只要朝廷發餉,幹起來也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至少不是和他們打仗的紅毛鬼。

他們不懂政治,但至少聽過水滸的故事。心想自己的區別或許不大,頭領們又怎麼想的呢?

很多士兵都已經在這裡安了家。雖然來到這裡做買賣的、有錢的,一般都是在國內有個家,在這邊再找個本地女人,而且大部分時候也瞧不上本地女人。但這些士兵的身份差得遠,他們當初當奴工的時候,唯一能接觸女人的機會,就是逛窯子。

起義之後,這些士兵多半娶了當地女人。比起從前死後都沒有子孫祭一碗飯吃的常態,娶個當地女人也算是好日子了。

起義軍的軍餉不多,因爲就算有銀子,也沒處買東西。軍中實行配給制,吃飯能吃飽,當地的氣候相當不錯,水稻的產量也不低。不過軍中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偶爾能喝點酒,菸葉子當地倒是種植,更多的東西就差得遠了。

他們有一套軍裝,那是英國人運來的呢絨。但是大部分時候,他們都穿本地的奇葩布料,棕櫚葉子編織的。

雖然可以花錢從英國人手裡買東西,但肯定是優先保證軍火、保證歸義軍能夠經常訓練。其餘的生活物資,肯定是差的遠。

好在本地不缺鹽,也不缺糧食,比起在糖廠的日子,終究還是好一些。

好與壞,是對比出來的。

這些人覺得現在的生活不錯。至少,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頭領們承諾等他們到了年紀後就可以退伍,分到的土地歸他們自己。

想到這,夾鉛彈的那個士兵望着星空,忽然嘆了口氣。

“也不知道我的老孃,到底是不是還活着。若是活着,朝廷這邊要是保證不動咱們的土地,我便想着把老孃接過來。以後就在這裡了。這裡挺好的,至少餓不死人,真要是捱餓饑荒了,還能啃芭蕉葉子,至少餓不死人。”

“要是朝廷還用咱們當兵,那就最好了。要是發餉,這日子過得那得是相當不錯啊。一個月能給二兩銀子,攻下了巴達維亞能買東西了,這一年也能給家裡人扯一身棉布衣裳,過年吃頓好的。”

“真要這樣,那還有啥考慮的?”

(本章完)

第940章 自覺(二)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08章 海戰(六)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245章 垂釣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411章 出奇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028章 割裂(六)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633章 斡旋家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449章 “帝”(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64章 笑與悲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547章 惡龍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441章 分歧(七)第195章 過時了第2章 枯燥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051章 坐莊(下)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2章 枯燥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861章 哄一鬨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408章 出租奴婢
第940章 自覺(二)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08章 海戰(六)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245章 垂釣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411章 出奇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028章 割裂(六)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633章 斡旋家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449章 “帝”(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64章 笑與悲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547章 惡龍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441章 分歧(七)第195章 過時了第2章 枯燥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051章 坐莊(下)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2章 枯燥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861章 哄一鬨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408章 出租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