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親民大運動

(19)親民大運動

咸豐三年的年底在北京是愁雲慘淡,北伐軍在鬧騰,南京丟了,武昌丟了,安慶也丟了,一下子丟了幾個省會,太平軍此時還沒有鬧分裂,天王與東王還算和睦,王府也沒有開始大肆修建,有點兒新興王朝的模樣,反觀清朝,文臣武將紛紛落馬,不少人對大清是否能支持下去心存疑慮,這個年對咸豐帝和北京城裡的諸多滿漢親貴來說,過的可真是沒有滋味。

倒是淮安府附近年味兒更足一些,別看淮軍才一萬來人,可是由於都是在府城周圍的幾個縣招募,所以淮安府四周的幾個縣幾乎每個鄉村都有人應徵入伍,打了勝仗,還有不少人被提升爲軍官,餉銀優厚,打了好多大仗還沒有什麼死傷,等這些淮軍將士返鄉之後立刻掀起了一股強烈要求入伍參軍的熱潮,想想當年白銀的購買力:一戶中等人家,有兩到三個壯勞力,自己有幾畝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二十兩白銀左右。不過且慢,這個並不是純收入,只是毛收入而已,扣除必要的生活所需後,一戶普通的農家百姓,能落個幾兩銀子再加上幾串大錢,那就是一家人沒災沒病,而且老天爺賞臉給飯吃,一年到頭風調雨順!

可是淮軍將士從去年底參軍入伍,每個月步軍四兩八,馬軍五兩二,比湘軍略高一點,甚至比北京城的旗兵們也是不差一釐,況且都是成色十足,毫釐不差。想想當今大清的吏治,就算是天子腳下的旗兵領餉,幾塊碎銀子裡總有一塊是灌了鉛的假貨,唯獨淮軍將士,每月按時關餉分毫不差,這整一年下來,回家的湘軍將士該拿多少銀子回家?

當初入伍當兵時,這些淮軍將士多半也是窮的沒有了辦法揭不開鍋,這才咬牙橫心走了當兵這條道,當時的話說是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當兵的沒有社會地位,收入微薄,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飽,八旗除外,綠營兵確實是這德性,而且每逢戰亂,綠營兵必定會燒殺搶掠一番來貼補軍餉之不足,如此這般,名聲怎麼會好?

到如今,淮軍將士的純收入已經足抵中產之前幾年的積蓄,而且行兵做戰保家衛國,軍紀好,軍容整齊軍械先進,在淮安府各處穿州過府的一點也不怕丟人,況且宿州戰事一停,張華軒馬不停蹄的視察了海門與啓東等地的棉田後,就立刻回到淮安兵營,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親民大運動。

茅草屋頂子腐爛了的,軍隊幫換,給老大娘挑水那是必定要做的,集結十幾個營頭的淮軍幫徐溜與錢集等地的鄉鎮修了一條二十來裡的道路,平如境堅如鐵,慰問孤寡老人,送米送面,諸如此類的軍民共建運動,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淮安府附近的幾個縣展開的如火如荼,送溫暖,搞慰問,甚至讓軍隊出一些文藝節目,這種事張華軒做的不要太拿手!打仗也好,搞經濟也好,甚至做一個手藝人也罷,這都不是張華軒的內行,只有現在做的這些事,才讓他感覺如沐春風,分外熟練。身爲前世我黨的官員,不論怎麼新銳,這一套不會,還怎麼升官?

張華軒的這一套他自己玩起來是得心應手,不過可是把淮安府和過路的官員幾乎嚇傻了,一個四品京堂到浙江上任,正好遇到一個營的淮軍幫村裡的老百姓修廁所,當時酸不溜丟的說:“張按察愛民如子,竟致如此乎?”

淮軍這種舉動在淮安府附近引發了滔天巨浪,在整個中國的大海洋中,卻如同一朵小浪花嫣然一閃,然後立刻泯滅不見。淮安府本地的官員也好,還是過路的官員也罷,都沒有把張華軒的這些舉措放在眼裡,對他們來說,張華軒這個鹽商出身的粗鄙之士,也只能想到用這種方式來邀買人心了,這種反常的事當然不會持久,也不可能長久。

對於張華軒來說,讓軍隊做這種事簡直是必定的,不可更改的,是絕對不可以忽視的重中之重。淮軍武器怎麼先進,炮火怎麼猛烈,將來怎麼蛻變,現在看過去怎麼也是隻辮子軍,他看的太彆扭了,根本就是無法適應。只有讓這支軍隊做一些他靈魂深處的,不可更改的記憶中的那一支軍隊曾經做過的事,才能依稀讓他找到一點回憶,找到一點安慰。

所以當張華軒用飽含欣慰與喜悅的眼神看着一羣辮子兵揹着老大娘過馬路時,確實找回了一些過往的記憶,至於其中況味,那就真不足爲外人道也了。

銀子多,人不傻,這是返鄉的淮軍將士給家鄉父老們帶回的第一印象。一年下來,從開初的軍事訓練到文化訓練,很多原本傻大三粗的淮軍漢子經歷了煉獄一般的痛苦,現在回家之後,最少也能認得三五百字,寫一封半文不白的信件。軍事,文化,然後政治,這是張華軒給淮軍暗中佈下的發展軌跡,而政治要在現實中體現,在親民大運動後,張華軒已經暗中給淮軍將士們佈置了新的任務,相信在過年後返回軍營後的將士們,眼神將更加明亮清澈。

於是在咸豐三年的年底,整個淮安府附近的幾個縣內,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到處都是鞭炮聲聲,到處都是殺豬宰牛的熱鬧景象。不少窮苦人家看到淮軍待遇如此之高,都蜂擁至徐溜軍營,強烈要求參軍入伍,爲保護淮安一郡平安貢獻自己的力量,胳膊肘上鼓着肌肉的青壯年漢子從軍營外一直排到徐溜鎮外,不用去點,一個個人頭已經晃的人眼暈。

這些人張華軒當然不能全收,淮軍現在沒有擴軍的打算,也根本無力擴軍,爲了安撫人心,張華軒只得親自出面,把這些吵着要當兵的青壯勸了回去,把他們一律編入軍籍,造冊在案,平時訓練,給予他們一定的補助,到了淮軍要擴充的時候,就優先把軍事素質高的青壯編入隊中,這樣一來,等於是用不怎麼花錢的手法,一下子能在周圍幾十個州縣中,建立一支幾十萬人的後備軍隊伍!

49 求是大學堂214 教員與學員208 兵力對比110 第一鎮的任務34 衝鋒再衝鋒112 新兵訓練猛虎出柙1223 養賊自重162 鞭辟入裡65 聊表寸心20 夜行軍19 親民大運動136 軍紀86 紳士的養成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36 軍紀猛虎出柙6猛虎出柙267 生財之道78 往海州38 宴客175 北上徐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65 屠城229 外交心得27 勾心鬥角129 下徐州167 覲見天王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158 水轎219 下個先手241 跋扈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45 秉燭夜讀167 覲見天王第一 卷嶄露頭角1794 李中堂57 世家子弟76 爭執94 李中堂196 發展99 王爺高見144 何等猛士198 槍響118 風雲倒卷2 會議103 挖坑埋人191 背黑鍋91 遭遇189 削權猛虎出柙1549 求是大學堂178 憂心忡忡8 人才195 良吏158 水轎61 恐懼流言2 會議74 新形式新動作98 恭王府246 分權219 下個先手124 分配猛虎出柙17第一 卷嶄露頭角764 毛瑟兄弟106 胡慶餘堂97 黨爭122 向南向北79 江寧佈政42 挽留第1章 引子179 傳召203 盤算87 風雲突變1 大勝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620 夜行軍81 測港126 翁家兄弟157 意外之獲119 最後的騎兵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25111 內衛調整128 拜年81 測港猛虎出柙9147 軍人榮譽49 求是大學堂117 戰安北94 李中堂116 易旗77 倔驢的用法第一 卷嶄露頭角1298 恭王府162 鞭辟入裡猛虎出柙5123 向北
49 求是大學堂214 教員與學員208 兵力對比110 第一鎮的任務34 衝鋒再衝鋒112 新兵訓練猛虎出柙1223 養賊自重162 鞭辟入裡65 聊表寸心20 夜行軍19 親民大運動136 軍紀86 紳士的養成第一 卷嶄露頭角17136 軍紀猛虎出柙6猛虎出柙267 生財之道78 往海州38 宴客175 北上徐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65 屠城229 外交心得27 勾心鬥角129 下徐州167 覲見天王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158 水轎219 下個先手241 跋扈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45 秉燭夜讀167 覲見天王第一 卷嶄露頭角1794 李中堂57 世家子弟76 爭執94 李中堂196 發展99 王爺高見144 何等猛士198 槍響118 風雲倒卷2 會議103 挖坑埋人191 背黑鍋91 遭遇189 削權猛虎出柙1549 求是大學堂178 憂心忡忡8 人才195 良吏158 水轎61 恐懼流言2 會議74 新形式新動作98 恭王府246 分權219 下個先手124 分配猛虎出柙17第一 卷嶄露頭角764 毛瑟兄弟106 胡慶餘堂97 黨爭122 向南向北79 江寧佈政42 挽留第1章 引子179 傳召203 盤算87 風雲突變1 大勝128 拜年第一 卷嶄露頭角620 夜行軍81 測港126 翁家兄弟157 意外之獲119 最後的騎兵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25111 內衛調整128 拜年81 測港猛虎出柙9147 軍人榮譽49 求是大學堂117 戰安北94 李中堂116 易旗77 倔驢的用法第一 卷嶄露頭角1298 恭王府162 鞭辟入裡猛虎出柙5123 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