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一鎮的任務

新軍制採用的其實是擴大的旅團制編成,比師小,比團大,其實以張華軒的本意,是想直接以旅爲一級編制,旅部下直接管營,可以減少一重指揮機制,使得部隊行動時更加靈動方便。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的通信水平,還是隻能割愛放棄了。這樣一來,淮軍大擴軍後初步能編成五鎮左右,在新兵繼續訓練後,在年前能完成八鎮到十鎮的編制。每鎮編有少量的騎兵和大量的輜重工程兵以及炮兵部隊,然後輔助步兵主力,每鎮八千人左右的規模來說,不論是單獨行動,還是聚集在一起展開大規模的戰役,都可以指揮如意,比目前淮軍幾萬上卻都是以營爲單位,只有在出征時才任命臨時的指揮官要強上百倍。而至於綠營的那些督標、提標、鎮標的編制法,則完全可以拋棄,不需再加考慮了。

淮軍現在是兩萬人,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人數大約是三萬人左右,所以剛剛張華軒言說先徵兵三萬,而且顯然,現階段的軍事物資儲備可能也就能維持五萬人左右的數字。不過八鎮之說,顯然是淮軍的徵兵工作還不僅限於此。可以說,到了年底左右,淮軍就能由一支兩萬人左右的方面軍搖身一變,轉變爲一支擁有十萬人的威武無敵之師。

到那時,淮軍已經不再是左右天下局勢,而是可以橫掃天下了!

眼前諸將當然都明白此點,哪怕是古板如王雲峰者,也是面露一絲喜色。封公拜侯,蔭及子孫,誰人不願,哪個不想?哪怕後世赤軍。子弟一樣富貴,其不是乃祖創基之功蔭及?這個時代,人的思想更加願意如此。淮軍若得天下。可保子孫數百年富貴,誰人不想!

而近在眼前的,就是一塊擴軍的大蛋糕,一鎮總兵肩帶金星總鎮一方,提兵近萬掃蕩天下,這也是武人之最大夢想,一想到擴軍之後的職位變動,諸將都是眼神熾熱。滿臉期盼。

張華軒也是看的暗笑,功名利碌地吸引,實在是沒有人能夠抵抗,眼前諸將如此模樣,倒也絲毫不讓他奇怪。

王雲峰資歷夠老,戰略戰術現在都是諸將之首,總兵一鎮幾乎是必然之事,他的位子自然也沒有人敢爭。至於其它即將立刻編成的五鎮鎮將地位置。就必須要好生琢磨一下,權衡再三,根據能力與山頭勢力,再加上忠心程度,多方種種來考慮衡量之後。才能確定最終人選了。

張華軒心中沉吟,知道今天地場合不大方便提起其餘鎮將的人選,當下只是先向着王雲峰道:“先編成一鎮,由王雲峰總兵,編成之後。我將先去檢閱。而第一鎮,也將擔負起攻擊江北大營的責任。如何?”

對王雲峰來說,這也是必然的事,他投效早,早前就讀過書,這幾年來更是讀書不綴,而且善於學習揣摩,軍中現在有來自普魯士與法國的軍事教官,每週都有固定的講習,而王雲峰無疑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此之前,也已經帶九千兵馬十幾營的兵力進攻淮北,趕走捻子立下大功,現在淮北也在實行土改,民心已經安定,張華軒靠着他領幾千兵馬就得了諾大地盤,就算以酬功地角度來說,讓此人先提一鎮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王雲峰對此當然也是心知肚明,他對功名富貴當然也是喜歡,不過更喜歡的還是提兵打仗,一鎮兵馬編制完全,論起戰鬥力來又比當日領的九千兵馬要強悍許多,不說別的,多出來的一營千多人的工程輜重一營就有幾百匹馬,過百輛大車,多有器械爲助,搭橋修路建營挖掘工事,可以給做戰部隊很大的助力,而炮兵一營千多人,可以攜帶重炮二十多門,中輕型口徑地火炮九十門,多達八十門的火炮可以使一鎮的淮軍擁有覆蓋火力,對敵之時,哪怕敵方十倍兵力,僅憑這些火炮就能阻敵前行,進而破敵,一營兩百騎的騎兵部隊,又可以做戰略偵察與做戰,鎮兵之編,實在是淮軍積攢了幾年的做戰經驗所得,而支撐起鎮兵來地,還是這幾年辛苦隱忍然後積攢下來的財力所得,大是不易。

他並沒有躬身或是下跪,而是用一記漂亮的軍禮,向着張華軒謝道:“末將謝大帥信任,揚州之役,必以大捷而報。”

張華軒心中也極是歡喜,舒城的時候他要忍耐一時,肅清地方上的不穩定因素,然後擴兵備戰,等候時機。兩個月下去,再多拖一月,等石達開正式圍住曾國藩,然後清兵開始準備進擊鎮江地時候,給清兵在背後狠狠插上一刀,與此同時,清兵在河南還陷在與十幾萬捻子地攻戰之中,勝保此人論起忠心十足,而且也敢於打仗,不過論起指揮的技巧與水平來說,現在淮軍地一個管帶也比勝保強上十倍,這個人只會用優勢兵力打呆仗,死扛硬打,所以這人打出的仗不管勝負,清兵總會是死傷慘重,損耗極大,而張樂行等人被淮軍打破了膽,再也不敢回到淮北,所以在河南一定要落下腳來,所以不管是勝保勝還是捻軍勝,兩邊的實力都會遭受到極大的損害,如袁甲三之流雖然能打,不過並沒有受到信任,根本也無力迴天。

僧格林沁護衛北方安全,不可輕動,而且淮軍並沒有主力全出,甚至主力就留在淮安,此人帶那點八旗滿蒙騎兵,又有何大作爲可言?

江北團練徐州兵備吳棠,手裡連一個鎮標的兵也沒有,待死而已,根本不需考慮。

綜合來說,淮軍此時已經得天下大勢,有實力,有人和與天時,再有地處南北要衝的地利,已經是可以順天應人,奪取天下了。

想到這裡,張華軒臉色卻是一沉,近來肅反一事已經有走火入魔之勢,他要剷除的是異已,卻不是由人來攪亂他的根基。

這邊正在沉思,其餘淮軍諸將卻已經向着王雲峰而拜,總兵一職爲大將,自明而清,總兵都不輕授,授總兵者,多能防備一省,或是雄關大城,淮軍之中有不少是記名的副將或參將,而實授總兵的,目前只有王雲峰一人,諸將不論真心或是假意,俱是上前而賀。

正喧鬧間,外頭卻也是一陣吵鬧,張華軒已經將臉一沉,喝問道:“外面是什麼人喧譁,快些去看看。”

把守軍機會場的當然是他的親兵戈什哈,不待他吩咐,早就有一個哨官由外入內,聽得張華軒吩咐,便立刻答道:“回稟大帥,外頭是胡慶餘堂的大掌櫃胡雪巖求見。”

張華軒一徵道:“哦,是他,那怎麼吵吵嚷嚷的?”

胡雪巖當然得他信任,出入張府不忌,不過這人有着商人的精明與自覺,向來在張華軒面前都是恭謹無比,說話走道都是小心翼翼,不敢逾越尺度,今日卻怎麼敢於如此張揚。

那哨官面露遲疑之色,終是又答道:“胡掌櫃似乎與內衛起了衝突,這會子帶着慶餘堂的夥計,押着幾個內衛的人穿街過巷的進府來,剛剛的喧譁聲不是咱府裡下人膽大,卻是聚集在府外的百姓們的吵鬧聲,標下已經擅自作主,派了人到街面上去彈壓,不可使他們繼續吵鬧。”

“好,你做的很好。”張華軒幾乎是下意識的先答了一聲,腦中卻是急速運轉,想着胡雪巖的用意。

現在誰都知道,內衛其實是張華軒的一把刀,這把刀不同於淮軍,淮軍對外,內衛卻專職對內,上至淮軍將領,下到平民百姓,內衛都有權捕拿,不要說是胡雪巖,就是剛剛拜總兵的王雲峰,在理論上來說,內衛都有權先行捕拿,然後再向張華軒稟報就可。

胡雪巖,不過是一個浙商,自己信任於他不假,家族生意都全部交給了此人去打理,不過此人一向小心謹慎,今天怎麼敢惹到內衛頭上?

幾乎就是在電光火石間,張華軒已經明白了胡雪巖的用意。這個該死的商人顯然是聞到了內衛已經需要整頓,而淮軍就要擴軍動兵顯然也瞞騙不了這個人,單從內衛鬧的過份這一點來說,胡雪巖還不敢下判定,不過最近淮軍開始大量的囤積軍事物資,來爲擴軍和出兵做準備,很多事情都需要胡雪巖從中協助,畢竟這人還有一個糧臺協辦的名份,這樣一來,外對就要用兵,對內當然要穩定,胡某人抓住這麼一點跡象,前來投資冒險了!

“這個浙江佬!”張華軒輕聲笑罵一句,扭頭看房中諸將,除了寥寥幾人外,大半將領都是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畢竟,淮軍這幾個月無事,內衛說是淮軍,其實自成系統,根本不受淮軍將領們的節制,現在內衛鬧的這麼風光,很多事情還要淮軍出手相助,內衛一個哨長就敢指揮淮軍一個營的兵力去拿人捕人,這樣的情形,若是不遭忌恨纔怪。

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6 起步233 新軍銜39 品評91 遭遇190 立規矩44 分銷商的出現111 內衛調整第一 卷嶄露頭角19185 爭論34 衝鋒再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45 三河大勝65 聊表寸心第一 卷嶄露頭角1667 生財之道61 恐懼流言213 中將155 聽閒話73 成親242 最後一搏48 大事業240 涮新政治猛虎出柙8172 轉變144 何等猛士228 打白旗的英使83 約翰牛57 世家子弟36 槍刺如林165 屠城168 亂息145 三河大勝215 國家猛虎出柙17206 強兵5 軍機大臣227 旗鼓相當第一 卷嶄露頭角1636 槍刺如林第一 卷嶄露頭角19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1840 新封賞11 回府241 跋扈181 焦灼153 動身3 追擊110 第一鎮的任務21 查抄233 新軍銜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17 鎮之以靜241 跋扈126 翁家兄弟135 暗探203 盤算85 儀仗隊123 向北173 中軍鎮126 翁家兄弟174 天下第一185 爭論172 轉變199 對峙52 先聲奪人175 北上徐州213 中將16 起步1 大勝92 是大帥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4 入城163 黑夜53 減租大會41 咸豐192 鐵路之爭猛虎出柙3155 聽閒話170 徐州的變化27 勾心鬥角87 風雲突變57 世家子弟151 大麻煩182 緊迫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36 先打再拉80 進城25 走馬觀花95 安撫人心5 軍機大臣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34 皖系96 廷議85 儀仗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24 分配81 測港
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6 起步233 新軍銜39 品評91 遭遇190 立規矩44 分銷商的出現111 內衛調整第一 卷嶄露頭角19185 爭論34 衝鋒再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45 三河大勝65 聊表寸心第一 卷嶄露頭角1667 生財之道61 恐懼流言213 中將155 聽閒話73 成親242 最後一搏48 大事業240 涮新政治猛虎出柙8172 轉變144 何等猛士228 打白旗的英使83 約翰牛57 世家子弟36 槍刺如林165 屠城168 亂息145 三河大勝215 國家猛虎出柙17206 強兵5 軍機大臣227 旗鼓相當第一 卷嶄露頭角1636 槍刺如林第一 卷嶄露頭角1938 宴客第一 卷嶄露頭角1840 新封賞11 回府241 跋扈181 焦灼153 動身3 追擊110 第一鎮的任務21 查抄233 新軍銜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17 鎮之以靜241 跋扈126 翁家兄弟135 暗探203 盤算85 儀仗隊123 向北173 中軍鎮126 翁家兄弟174 天下第一185 爭論172 轉變199 對峙52 先聲奪人175 北上徐州213 中將16 起步1 大勝92 是大帥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54 入城163 黑夜53 減租大會41 咸豐192 鐵路之爭猛虎出柙3155 聽閒話170 徐州的變化27 勾心鬥角87 風雲突變57 世家子弟151 大麻煩182 緊迫第一 卷嶄露頭角28236 先打再拉80 進城25 走馬觀花95 安撫人心5 軍機大臣第一 卷嶄露頭角25234 皖系96 廷議85 儀仗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24 分配81 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