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良吏

(195)良吏

丁寶楨一席話令得這武夫折服,自己也甚是得意。他幫助張華軒管理淮軍日久,在軍中很有威信,現下雖然權柄漸削,不過顯然積威猶在,連左寶貴這樣的悍將大員都不敢與他質辯,想想日後必定不能如此,心中竟是有些鬱鬱不樂。

他迅即把這種無謂的情緒拋開,上前一步,又向周攀龍笑道:“周老哥在海州多年,政聲是不必說了,在徐州臨行之際,大帥特地交待,到了海州有什麼事,還需和周老哥多多商量着辦,由此可見,足下在大帥心中非一般地方官可比啊。”

丁寶楨身爲淮軍大佬從龍鄖舊,能在衆人面前如此說話誇獎,當真是給足了周攀龍的面子,身爲一個小州的知州,能得到這樣將來必定入閣拜相的從龍鄖舊的當衆誇讚,人生還有什麼可遺憾的?

他心裡激動,臉上卻是淡然。怎麼說也是隨侍過不少大吏的紹興師爺,這一點城府涵養還是有的,只是略一躬身口中答道:“豈敢當大人如此誇讚,下官實在是愧不敢當。”

“此人倒很謙卑識禮。”

丁寶楨在心裡迅速給周攀龍下了考語,身爲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至淮安擔任要職的大員,如周攀龍這樣捐納的官員是很不放他的法眼的,在淮安時,他與閻敬銘等進士出身的官員就對這一類的小吏很不喜歡,只是淮安現在以工商爲重,已經變更了士農工商的體系,而他們也早就被張華軒所說服,以往成見也只能拋棄不問。不過不論如何,捐官總是在大節上有虧,今日見到周攀龍本人,倒教他心裡的成見又少了幾分。

因爲是奉命巡視地方,所以原本沒資格過問政事的丁寶楨也可以過問海州本地情形。而且他自徐州趕至海州。一路巡行,就是考察道路橋樑和詢問地方父老關於鐵路修建的民情,所以在寒暄已畢之後,各人落座奉茶,丁寶楨將茶碗順手放在身邊的案几上,向着周攀龍劈頭問道:“周大人,兄弟一路巡行而來直至海州,來,地方道路平坦。沿途阡陌間劃定的鐵路路線幾乎山川河流,徐州至海州一帶,河流也甚少,修築起來,比淮安至海州還要方便。地途遠近也是相差不多。咱們蘇北平原,就是有這一條好處。不過,觀察民情,垂詢父老官紳之後,卻覺得阻力極大。贊同修路者少,而十有**,都是請求大帥暫且不休鐵路。以給徐州父老休養生息的時間,周大人,你在海州地方多年,徐州父老的話,你覺得如何?”

現在徐州至海州地商貿活動可以說是極爲繁榮,從徐州各處礦山開挖出來的礦產日夜不絕的運向海州,沿途養活的人口何以萬計。如果鐵路一修,確實將會給徐州各州縣的相關人員帶來極大的變動,最少,在短期內會導致很多人失業。這一條也確實屬實。丁寶楨在出徐州之前知道張華軒的用意。然而到達海州後,他的原本成見卻也有了不小的改變,畢竟身爲大吏,他需考慮地當然不能是徐州一地的百姓,而當親眼所見徐州父老的憂慮之後,卻又不能視若無睹。

這種苦惱使得丁寶楨無心應酬海州的官員,進了房後。就不管不顧。直接向着周攀龍劈頭問起政事來。

周攀龍爲官多年,特別是當年做師爺時曾經跟隨過不少大吏。雖然他不是阿諛奉承之輩,不過察顏觀色的本領卻也不是普通官員可以相比地。此時不過寥寥數語,早就把丁寶楨的心思摸的清楚明白。若是純以上官的心思說話,自然不會得罪。不過他蒙張華軒的賞識任一方主官,君以國士待之,則臣自然以國士相報,徐海鐵路的事,正合其時正合其事。

當下也不多說,只命自己的屬吏取來賬目,先是遞給丁寶楨翻閱,自己卻侃侃道:“大人請看,今年四月這一個月,徐州運往海州地礦物是煤、鐵、銅、鋁等七種,重達三百餘萬斤,使用夫子兩萬多人,車五千輛,耗費白銀近九十萬兩。而至海州後,船運三成,火車運七成,運費,不過人力之十分之一。若是徐海鐵路修成,一年可省費用幾何,這一筆賬,大人需要算得。”

說起這些,算是周攀龍的強項,當下又神采奕奕接道:“除了礦物外,尚有徐州土產,糧食,棉花、藥材絲綢,每月自徐至海,然後由海州或海運,或火車運至淮安工廠再行加工。大人知道,淮安絲廠用工已經十萬,每月需得大量棉花。雖然大帥已經在各地開種棉田,不過這棉田不是說聲種就能出產的,需得時日,一塊田種棉花,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是不會豐產的。海門那裡圍海造棉田,耗費很大,若不是囚徒們耕作,只怕很難維持。而若是修成鐵路,徐州原本也是南北集湊之地,現下淮安失了漕運,唯有各地聯通鐵路方能再收省儉之利。徐州地利與海州海運之利聯結起來,一年當收益幾何。大人,這是關係到淮軍興盛是否持久的大局,絕不可猶豫不定。”

事實上週攀龍倒也清楚,雖然下面議論紛紛,淮軍各系的將領在前一陣子都參與進來,不過帥府中議論的向來是徐海鐵路爲重,而現在修築鐵路的準備也多半是以徐海鐵路爲目標而進行的。今日對答,也就是丁寶楨心憂徐州父老地生存,纔會產生了猶豫不定地情緒罷了。果然待他說完,丁寶楨卻仍然猶疑道:“老哥說的有理,咱們也甭這麼彎彎繞了,直說了,就是鐵路一修,徐州到海州一路上這麼多百姓破產失業的,這該怎麼處!”

他倒不愧是有名的蠻霸性子,生性極其直爽,適才大夥兒議事時也還文氣鬱鬱,這時候說的興起,索性便直白開口不飾文法,雖翰林進士出身,說起話來竟是如鄉野村夫一般。

見他如此,周攀龍微微一笑,四周伺候的海州從吏不免得都淺笑出身,左寶貴和一幫淮軍將領卻是以前見多了丁寶楨如此,絲毫不覺奇怪。

想來丁寶楨是以文人進士助張華軒統軍的,若是當真每天子曰云也,卻如何能折服這幫拿刀弄槍地武夫。

周爽龍笑過便罷,並不敢讓丁寶楨稍覺難堪,當下只撫須接道:“大人這麼直說,下官便也直接答了。前年黃河突然又改道,不從淮河入海,又改從山東入海了。這麼着一來,淮安府一帶失了漕運之利,幾十萬人眨眼間就沒有了生計。不過這幾年來淮安府還是這麼着,雖然有工商之利,不過原本吃漕運飯地也未必就都去做工了,大夥該怎麼着還是怎麼着,一樣找到吃食。在黃河改道之前,大夥兒吃漕運飯時哪想到今天?恕下官直言了,若是黃河不改道,日後淮安直修到北京的鐵路,怕是今天大人地憂慮,又會復於明日。”

丁寶楨說的直爽,所以周爽龍的話也答的爽快。意思也很簡單,當年黃河沒改道時,淮安府就有幾十萬人吃着漕運的飯,大夥兒誰也沒有想過黃河有改道的一天。現在好了,黃河不再奪淮入海,從淮安到北京的漕運河道徹底斷絕了,結果幾十萬人該幹嘛幹嘛,也沒聽說誰餓死了。

這裡面,當然有張華軒的工廠的功勞。前年黃河再次改道後,淮安的工廠用工立刻上了一個臺階,原本很頭疼的用工不足問題立刻解決,而淮軍這幾年年年都收招新兵,其中也有不少是原本吃漕運飯的好漢子。

這些大夥兒原本也是明白,對於丁寶楨來說,這麼一個藉口倒是足夠。他用詫異的眼神看一眼周攀龍,原本只以爲對方是個循吏,今日一談,倒是又有新的發現。

當下諸人又閒聊一氣,丁寶楨不管政務,所問者也不過是與此次巡行有關的細務,從道路橋樑到人員物資配給,最後到直徑線路選擇,這周爽龍和海州本地的官員顯然是對鐵路的事關注很久,所以丁寶楨有問必答,在海州的收穫倒比他沿路自己考察還要來的更多。

“原來周大人關注此事也很久了,所見也都是真知灼見,佩服。”到了這個時候,丁寶楨對周攀龍這樣的老吏是真心佩服了。對方見事鞭辟入裡,說話明快果決,一看就是在地方多年的熟手老吏,他雖然在官位上高出對方一截,論起實際的辦事能力來,丁寶楨很懷疑自己是否能及上週攀龍的一半本事。

面對丁寶楨的誇獎,周攀龍微微一笑,也並不如何高興。其實他與張華軒書信往來不斷,在這簽押房的書桌裡就藏着一摞,大帥的誇讚都見多了,丁寶楨的也並不如何稀奇了。

好在丁寶楨也沒有忽悠人的習慣,這邊誇完,那邊從衣袋上拿起金燦燦的懷錶一看,立刻皺眉道:“都晌午了,咱們在路上耽擱太久,海州這裡我沒有旁的事,周老哥主政做的很好,咱們去水師學堂看看,再查查海州內鎮武備和港口炮臺,然後就回淮安!”

193 出巡第一 卷嶄露頭角2184 港口防禦猛虎出柙5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11 轉折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43 三軍喪氣10 發財大計猛虎出柙3230 麻煩101 工作會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5 聽閒話160 北王返城34 衝鋒再衝鋒77 倔驢的用法68 婚姻大事20 夜行軍第一 卷嶄露頭角28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30 聶士成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12246 分權138 鼓惑139 前夜119 最後的騎兵180 軍政改革94 李中堂102 大清洗的開始91 遭遇66 坐而論商29 出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20第一 卷嶄露頭角1085 儀仗隊10 發財大計59 欣欣向榮149 晉見213 中將132 攻伐廬州146 收尾210 年輕的使節團120 覆滅239 說服171 春雨無聲142 交手173 中軍鎮猛虎出柙8241 跋扈72 會黨6 升官猛虎出柙689 安排140 衝擊98 恭王府233 新軍銜225 殲敵37 勝利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21 押送224 苦鬥30 亂戰行軍127 剪辮186 左宗棠91 遭遇40 新封賞143 肉搏239 說服141 炮火準備219 下個先手215 國家45 坐而論利118 風雲倒卷181 焦灼猛虎出柙1753 減租大會157 意外之獲135 暗探60 王莽禮謙下士時47 工地200 威脅猛虎出柙11232 軍驛140 衝擊101 工作會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18 風雲倒卷猛虎出柙19209 談判122 向南向北227 旗鼓相當93 舒城之變24 摘果子第一 卷嶄露頭角4131 雉河慘事17 捻子9 封賞部下
193 出巡第一 卷嶄露頭角2184 港口防禦猛虎出柙5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211 轉折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43 三軍喪氣10 發財大計猛虎出柙3230 麻煩101 工作會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5155 聽閒話160 北王返城34 衝鋒再衝鋒77 倔驢的用法68 婚姻大事20 夜行軍第一 卷嶄露頭角28第一 卷嶄露頭角14130 聶士成猛虎出柙15第一 卷嶄露頭角12246 分權138 鼓惑139 前夜119 最後的騎兵180 軍政改革94 李中堂102 大清洗的開始91 遭遇66 坐而論商29 出兵第一 卷嶄露頭角20第一 卷嶄露頭角1085 儀仗隊10 發財大計59 欣欣向榮149 晉見213 中將132 攻伐廬州146 收尾210 年輕的使節團120 覆滅239 說服171 春雨無聲142 交手173 中軍鎮猛虎出柙8241 跋扈72 會黨6 升官猛虎出柙689 安排140 衝擊98 恭王府233 新軍銜225 殲敵37 勝利第一 卷嶄露頭角13121 押送224 苦鬥30 亂戰行軍127 剪辮186 左宗棠91 遭遇40 新封賞143 肉搏239 說服141 炮火準備219 下個先手215 國家45 坐而論利118 風雲倒卷181 焦灼猛虎出柙1753 減租大會157 意外之獲135 暗探60 王莽禮謙下士時47 工地200 威脅猛虎出柙11232 軍驛140 衝擊101 工作會議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18 風雲倒卷猛虎出柙19209 談判122 向南向北227 旗鼓相當93 舒城之變24 摘果子第一 卷嶄露頭角4131 雉河慘事17 捻子9 封賞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