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嶄露頭角12

可惜眼下已經近了年底,張華軒剛回來第二天就已經是祭竈,闔府上下喜氣洋洋,一萬響的鞭炮放了小半天,然後包糖餅祭竈君,接着才全家開飯。

張華軒回來幾個月,除了立志強國的心思不改,有時候倒覺得古人的生活節奏不快,如張府這樣的富貴之家又讓他過的很舒服,這古人的生活,倒也未必比後人差到哪兒去了。

現下距離過年還有不少天,不但是張府,整個淮安城已經是年味十足,讓張華軒老夫子一樣的感慨可又足了幾分。

祭竈過後,張華軒趁着這幾天的空檔,趕緊到了張府所建的兵營附近巡視一圈,要得是過了年,連接得有不少天拜親訪友,張華軒在後世現代都不免於此,更甭提這會兒了。

建兵營的地界名叫徐溜,是一個普通的鄉下鎮子,一條長街用青石板鋪了,兩邊是低矮的一排青磚平房,兩邊房檐都用的飛檐,砌成各式花型,因爲地方小,倒顯的乾淨樸素一些,可惜除了這一條鎮街外,別處的民居多是用夯土搭的牆,茅草蓋的頂,豬圈在前廁所在後,離的稍近一些,便是一股污穢氣息撲鼻而來。

張華軒這幾月來都居住在張府的華居大宅之內,往來的家庭多半也是高官貴族之家,在淮安和南京揚州等地,走街竄巷子的也沒見過這麼邋遢與骯髒的地界,到了這個時候,他才深刻明白,教科書上所說的農民受到的壓迫與折磨,在清末這個時代,到底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不過這鎮子附近這麼凋敝,張府派出的管事所建的團練兵營卻很軒敞乾淨,一排排的磚房建的高大寬敞,用木板搭起來的圍柵還散發着木頭的清香,兵營內還有一個百來多畝地大的大校場與靶場,總體來說,容納萬人以上綽綽有餘絕無問題。

總責兵營修建事宜的當然是張家派出來的人,府裡的管事與外頭的朝奉夫子們早被張華軒從容收拾了,再也不敢出頭搗亂,這會子看到張華軒遠遠過來了,十幾個本族裡的遠房堂叔堂兄弟早就迎上前來,再之後又是一幫子賬房先生,再往後便是一些師爺、清客、跑腿頭目之類的人物,這些人卻不敢離的太近,張大少爺的精明幹練早就傳遍張家裡外上下,貶斥革退犯事的賬房與朝奉時毫不留情,革退之餘,還且得讓人把窟窿補上,賬目抹平,要是不然就送交官府窮治,這樣一來,這些個賬房與朝奉們看到張華軒時小腿肚子直轉筋,哪裡還敢湊上前來。

倒是張華軒的這些親族叔輩與堂兄弟們對他絲毫不懼,遠遠笑嘻嘻迎了上來,華軒、大哥小弟的亂叫一通。

張華軒倒是並不怎麼排斥親族入軍,在這個年代,什麼人都沒有宗族裡的人更容易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因爲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就好比某人做了官,可能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力量,需要從祖父那一輩,藉助整個宗族的幫助,幾代人的努力,在某一輩終於成功做成了官,這個官當上了,就意味着還債的開始,就對整個家族揹負起了責任。

所以在這個時代,當官的人能做到九親不認,除了需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真心的相信儒家的經典教條之外,還得是一個白眼狼。

只是這會子看着這一幫子親戚,有的很熟悉,知道人品還不錯,還算是踏實肯幹,有的卻滿臉浮華,並不值得信任。大多數人,卻都是逢年過節時見過一兩面,根本不瞭解人品如何與能力高低,就憑着一筆寫不開兩個張家,這團練營頭剛立的時候,就得讓他們參與進來,掌握一定的權力。

想到這裡,又看到幾個人滿臉愚昧無敵的蠢像,張華軒不禁有些鬱悶。

更讓他鬱悶的就是張華築居然也在,看到他來了也不上前迎接,而是遠遠躲開,向着一羣農民指手劃腳的,不知道在說些啥。

張華軒想想曾國藩與李鴻章,他知道這兩貨在剛起兵時,也全是靠的宗族裡的兄弟與師友舊交,這才勉強成軍。

他張華軒出身的是富戶商家,官紳的親戚是沒有了,原本定的道臺親事也黃了,現在張紫虛老爺子正四處張羅,給他再娶一個官紳家的官小姐,不過現在世道大亂,有些看不清誰會倒黴誰會風光,老頭子心裡有些虛,暫且不敢定,也就給了張華軒喘息的機會。

官紳親戚沒有,科舉的門生故舊自然也是沒有,按大清律來說,張華軒要想應試科舉那是不可能了,要是擱以前規矩大那會兒,甭說現在穿着一身鴛鴦補服青精石頂子的官服了,就是敢穿秀才的裝束,沒準也會挨一頓板子。

而不可諱言的是,在科舉代表一切的時代,凡有條件有智力有點兒毅力的主兒,多半都擠在這條路上,而且能成功的,十有**腦子其實是好使的,只是讀書讀壞了,當官之後又有了惰性,纔會一個個可勁兒的去與豬比較智商高下,真正考出來的,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所以在晚清這會兒,真正能出來挽救危局的,所謂中興諸名臣中,文憑學歷最差的也就是左宗棠了,不過就是老左,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舉人,和張華軒這樣的捐班絕然不同。

這些個名臣,除了曾國藩資歷雄厚,當時已經做到了侍郎,所以立刻憑着宗族力量與龐大的關係網,立刻組建了實力強勁的湘軍團練外,李鴻章先是入了他的幕府,左宗棠則是入駱秉章的幕府,憑着舉人與進士的身份,慢慢熬資歷立軍功,然後纔有專鎮一方,建立自己實力的機會。

所以,話兒說到這兒,張華軒的尷尬已經昭然若揭,沒有正經的讀書人入他的幕府,看到他張華軒納頭一拜:“華軒大人明公在上,某某某前來投效,願爲明公出謀劃策!”

-----

說幾句書外的話。第一,二鬼子那本書我從頭看到尾,我個人很喜歡。第二,羊手掌的書是我在網上看YY小說的前幾本之一,當時整夜不睡,看到天亮非看完不可,非常喜歡。

所以,不要拿這兩本書和我這本新書比,沒有意義,個人風格不同,比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當然想寫的很好,將來也不敢當經典,不捱罵就成。

還有我要說一下,這幾天有不少無聊的人來開罵,我這個作者脾氣很好,言之有據有數據有考證的批評我一定接受,而且感謝。不過如果上來就說作者沒有進步云云,作者不懂出錯云云,作者寫的又俗又老套云云……我一定會刪帖的,你有發言讓我不爽的權力,我也有禁你言的權力,這是我的一畝三分地,我沒必要把我看着刺眼的言論留着,我沒必要搞那麼天真的民主,所以,看着不爽的同學,我提前先說對不起了,請你默默的點擊右上角的小紅叉,離開吧。如果一定要試圖留下點什麼,我敢保證你是白費事。

以上,淡墨青衫。

152 敵情70 淮安土改66 坐而論商117 戰安北38 宴客83 約翰牛16 起步205 英姿28 夜談第一 卷嶄露頭角3猛虎出柙7153 動身第一 卷嶄露頭角10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7 捻子31 藍旗197 土勝洋158 水轎234 皖系36 槍刺如林55 肅清136 軍紀164 北王30 亂戰行軍169 北伐6 升官213 中將第一 卷嶄露頭角1第一 卷嶄露頭角1687 風雲突變164 北王37 勝利39 品評7 覆信140 衝擊176 大帥36 槍刺如林140 衝擊166 天京慘事211 轉折第1章 引子175 北上徐州猛虎出柙1245 坐而論利87 風雲突變117 戰安北84 港口防禦218 禍福難料134 嚴陣以待3 追擊228 打白旗的英使25 走馬觀花145 三河大勝131 雉河慘事46 開礦111 內衛調整116 易旗223 典範193 出巡39 品評11 回府第一 卷嶄露頭角7140 衝擊160 北王返城15 僵局184 幕僚第一 卷嶄露頭角9143 肉搏173 中軍鎮34 衝鋒再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27143 肉搏235 青雲直上84 港口防禦67 生財之道215 國家90 狂奔137 麻煩猛虎出柙71 大勝212 艦隊52 先聲奪人68 婚姻大事67 生財之道第一 卷嶄露頭角4猛虎出柙8140 衝擊219 下個先手141 炮火準備58 提親57 世家子弟14 宴客233 新軍銜83 約翰牛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85 爭論111 內衛調整96 廷議42 挽留178 憂心忡忡
152 敵情70 淮安土改66 坐而論商117 戰安北38 宴客83 約翰牛16 起步205 英姿28 夜談第一 卷嶄露頭角3猛虎出柙7153 動身第一 卷嶄露頭角10第一 卷嶄露頭角1617 捻子31 藍旗197 土勝洋158 水轎234 皖系36 槍刺如林55 肅清136 軍紀164 北王30 亂戰行軍169 北伐6 升官213 中將第一 卷嶄露頭角1第一 卷嶄露頭角1687 風雲突變164 北王37 勝利39 品評7 覆信140 衝擊176 大帥36 槍刺如林140 衝擊166 天京慘事211 轉折第1章 引子175 北上徐州猛虎出柙1245 坐而論利87 風雲突變117 戰安北84 港口防禦218 禍福難料134 嚴陣以待3 追擊228 打白旗的英使25 走馬觀花145 三河大勝131 雉河慘事46 開礦111 內衛調整116 易旗223 典範193 出巡39 品評11 回府第一 卷嶄露頭角7140 衝擊160 北王返城15 僵局184 幕僚第一 卷嶄露頭角9143 肉搏173 中軍鎮34 衝鋒再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27143 肉搏235 青雲直上84 港口防禦67 生財之道215 國家90 狂奔137 麻煩猛虎出柙71 大勝212 艦隊52 先聲奪人68 婚姻大事67 生財之道第一 卷嶄露頭角4猛虎出柙8140 衝擊219 下個先手141 炮火準備58 提親57 世家子弟14 宴客233 新軍銜83 約翰牛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85 爭論111 內衛調整96 廷議42 挽留178 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