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

瞅了瞅,灰白院牆旁邊不遠處,有顆枝繁葉茂高大的槐樹,方長面上一喜,邁步上前。

此刻街上人很多,但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他的動作,彷彿街邊這個背了個包裹,身後插着把油紙傘,穿着身顯眼白衣的年輕人,只是空氣。

他於白日裡,在路上輕輕一跳,便就到了這顆大槐樹的高處,找到舒適的枝椏,他兩腳懸空坐着。

腳下便是繁忙的街道,下面三三兩兩來往的行人,即使有誰擡頭,也不會注意到頭頂樹上坐了個白衣人,只會感嘆:好大樹。

日升月落,復又循環。

時間過去了三日,方長也在這顆樹上坐了三日,不眠、不動、不言、不食,甚至,清晨他會和樹一起掛上霜,並在陽光中化掉,復又幹燥起來。

終於,目標出現在院子裡。

正是身上那份執念,一直以來所等待的人。

畢竟院裡是大戶人家,平時有人侍奉,一日三餐不用自己動手,足不出戶也正常。

有位看起來比方長年紀稍長,文質彬彬的年輕書生,順街道乘車過來,進院門拜訪。在僕人們通報後,有對衣着富貴的中年夫婦,帶着位垂髫小童,迎出堂屋門。

他們甫一出現,方長便知道,這次終於找對了。

由於眼力耳力俱好,他能清晰看見下面幾人面容,聽見下面幾人對話,只見那年輕書生背對着槐樹方向,率先說道:“兒子問父母安。”

原身母親說道:“祥兒快進屋,別在外面站着了。”

“是,母親。”

“唉祥兒啊,你啥都好,就是在禮節上有些迂腐了,總愛搞這些繁文縟節。”應該是原身父親的中年人道。

“禮不可廢。”

“好吧好吧你喜歡就好,快進屋,你二弟想你很久了。”說着,中年人撫摸着旁邊小童的腦袋瓜。

小童也興奮喊道:“大哥快進屋,我新得了套石印繪本,十分精巧。”

“好,我一會兒看看。”年輕書生笑道,而後問自己父母:“怎麼不見小妹?”

“她去你姑姑家了,估計會住上兩個月。”

“噢……”

院外,方長看着裡面這幅天倫之樂的景象,笑了笑。

而後他跳下樹來。

小心着不踩到撞到路上行人,路上行人們也沒有哪個注意到,有位白衣人忽然從上面掉下來。

微微運轉靈機,身上因化霜而溼漉漉的衣服,瞬間蒸乾。

不知不覺間,繚繞在自己身上,並讓修爲一直處於瓶頸的執念,已經煙消雲散。

畢竟,前身的這份執念,其實很簡單。原來的方長只是在去世時,依然想弄清楚自己爲什麼會被送走,同時,想最後再看眼父母。

只不過,這份執念雖然簡單,卻非常強,強到對方去世並換了個靈魂後,依然會影響後來人修行,並且達到了完全不能無視的地步。

方長這段時間的不斷調查,已經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只是起自一場犯罪和意外,而且,他也最後看了一眼原身父母,滿足了這份執念所欲,執念自然散去。

原身父母已經有弟弟妹妹,生活幸福,故方長也不去打擾,只是遠遠看下,便跳下樹默默離去。

從此,他真正算得上是無牽無掛,心無塵垢,前身的故事,是個不大不小的悲劇,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煙消雲散。

而且,這番經歷,讓方長無意中被觸動了很多。

我是誰?

這放在哲學上,或許是個終極問題。但是在方長修行路中,卻是一個非常現實,也十分關鍵的錨。

自從剛剛見到原身父母,解除了執念後,方長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他穿過街巷,走出城門,無意識的避讓着行人,同時低頭沉思。帥氣堅毅的面容,低頭沉思時深邃幽遠,配上飄飄白衣,出塵不似世間人,可惜此景無人有緣得以注意到。

“我就是我,哈哈!”行走至城外曠野中時,方長忽然福至心靈,擡頭望天,朗聲笑道。

放下心結,了結因果後,得以明身見性,照見真我,自然有大喜悅。

原來的方長,早已經壽盡而終。

自己是穿越者方長,是修行人方長,和原身並無關聯。

此時,搞懂“我是誰”的問題後,他心境圓融,許久未曾有進展的修爲瓶頸,也有了突破跡象。

靜靜站立片刻,方長頓覺在修行路上前進了一大步,修爲再上一層樓!

他心念微動,足下雲起。

“這便是騰雲?”

雲落地時若霧,緩緩升空,帶着上面方長也緩緩而起,寒風凜冽,卻吹不散這片霧、這朵雲,更無法讓方長感覺寒冷。

剛剛腳下是條田間路。

周圍遠近倒是有普通人在行走,還好方長身上效果仍在,大家依然不會注意到他,只會認爲起了霧。

對於這種能夠讓所有普通人,下意識忽視自己的方便法術,他經常使用,也很是喜歡,甚至給這門法術起了個名字,叫“對面相逢不相識”。

甚至有時候他會想,其實這種狀態可以嘗試反着用,說不定能瞬間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如果能行,或許可以給它的相反狀態,命名爲“天下誰人不識君”。

雲飛的不高,只半刻鐘,便飛出去三五十里。

方長按落雲頭,尋了座山谷,準備在裡面閉關幾天。

騰雲駕霧雖然方便爽利,但他不準備以後常用,畢竟用自己雙腳走,才能保持出行節奏,順便不錯過兩旁風景。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剛剛站立突破的地方,兩旁田野中的植物在冬天發芽,繼而快速生長。

草木重春,三五丈內一片綠色,在這冬季肅殺的原野上,十分顯眼。這乃是方長修爲精進時,無意中泄露的一絲氣息,讓周圍植被得了好處。

直到冬天堪堪快過去的時候,纔有地方官員將此事上報到了州里。

州官親自來查看之後,將這件事情當做祥瑞報了上去,畢竟有一小片地忽然如春夏一般有植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並且不畏嚴寒,怎麼想怎麼是怪事。

只是朝廷之中不知發生了何事,沒人理會這道奏摺,或者說,沒有任何奏摺被理會,終究是未掀起任何波瀾。

沒過多久,榆州也陷入了混亂。

除了當地百姓們,偶爾會提起這件怪談之外,便不再有人會想起此事。

75、【旁有耳目】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13、【旁聽者與指數】154、【聯手】150、【千里之隔】165、【離開寧河府】348、【跟帖留言】20、【借宿的行人】132、固執喬娘子458、【守將庚永新】105、【攔路求被騎】362、【吃豆腐的小官】322、【求救】597、【物歸原主】356、【廢墟里的希望】426、【試探進攻】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127、【冬雨後 現晴空】417、【見義勇爲】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573、【天庭】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163、【準備束脩】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31、【恭喜】106、【河工】198、【重要情報】569、【聯誼的好機會】570、【小小觀禮亭】196、【奇特山谷】481、【無事練攤取樂】249、【兜頭悶棍】310、【回信】398、【捏碎,統統捏碎】470、【尋仙】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62、【集市間又見故人】393、【秋天到了】27、【黃塵百戲多】239、【塵埃落定】366、【蔥薑蒜三兄弟】86、【方長病了】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76、【說天下人間】1、【先安頓肚子,再……】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42、【百業待興】396、【天時地利人和】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437、【久別又重逢】446、【臨危受命】99、【因果與道途】95、【有錢不?】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308、【暖玉牀】521、【歸來也得食補】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23、【黑暗亂燉】180、【路邊審訊】489、【在山上瞎鼓搗】302、【買幾隻家禽】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14、【相見又分別】200、【崖上凡間遠】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27、【再訪仙棲崖】29、【羊肉面小攤】387、【鐵鍋與炒鋼】257、【一網打盡】70、【崖上的不速憨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83、【無事一身輕】160、【虎橋鎮見聞】242、【將近關中】468、【清理下揹包】75、【旁有耳目】60、【故地重遊】159、【下山途】355、【女兒紅】137、【事畢離去】542、【真假雲中仙】434、【雲頂村事】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103、【登門拜訪】7、【山洪與山神】126、【僱船】572、【方長的建議】301、【梨香時候】3、【仙棲崖上仙棲客】453、【口號】281、【桑子平還鄉】438、【堂屋會議】283、【蜀地有劍仙】537、【時過境遷】27、【黃塵百戲多】267、【黃沙漫漫】413、【風盤山】285、【走完蜀道】44、【鑄鼎】339、【勇者】
75、【旁有耳目】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13、【旁聽者與指數】154、【聯手】150、【千里之隔】165、【離開寧河府】348、【跟帖留言】20、【借宿的行人】132、固執喬娘子458、【守將庚永新】105、【攔路求被騎】362、【吃豆腐的小官】322、【求救】597、【物歸原主】356、【廢墟里的希望】426、【試探進攻】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127、【冬雨後 現晴空】417、【見義勇爲】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573、【天庭】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163、【準備束脩】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31、【恭喜】106、【河工】198、【重要情報】569、【聯誼的好機會】570、【小小觀禮亭】196、【奇特山谷】481、【無事練攤取樂】249、【兜頭悶棍】310、【回信】398、【捏碎,統統捏碎】470、【尋仙】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62、【集市間又見故人】393、【秋天到了】27、【黃塵百戲多】239、【塵埃落定】366、【蔥薑蒜三兄弟】86、【方長病了】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76、【說天下人間】1、【先安頓肚子,再……】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42、【百業待興】396、【天時地利人和】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437、【久別又重逢】446、【臨危受命】99、【因果與道途】95、【有錢不?】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308、【暖玉牀】521、【歸來也得食補】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423、【黑暗亂燉】180、【路邊審訊】489、【在山上瞎鼓搗】302、【買幾隻家禽】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14、【相見又分別】200、【崖上凡間遠】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27、【再訪仙棲崖】29、【羊肉面小攤】387、【鐵鍋與炒鋼】257、【一網打盡】70、【崖上的不速憨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83、【無事一身輕】160、【虎橋鎮見聞】242、【將近關中】468、【清理下揹包】75、【旁有耳目】60、【故地重遊】159、【下山途】355、【女兒紅】137、【事畢離去】542、【真假雲中仙】434、【雲頂村事】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103、【登門拜訪】7、【山洪與山神】126、【僱船】572、【方長的建議】301、【梨香時候】3、【仙棲崖上仙棲客】453、【口號】281、【桑子平還鄉】438、【堂屋會議】283、【蜀地有劍仙】537、【時過境遷】27、【黃塵百戲多】267、【黃沙漫漫】413、【風盤山】285、【走完蜀道】44、【鑄鼎】339、【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