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冬雨後 現晴空】

“哦?客官要順江向下游去麼,那我的船不行,您得找帶帆的船。”船家指了指岸邊,自家的大烏篷船說道。

“卻是爲何?”方長有些好奇,遂開口發問。

船家搖着頭告訴他:

“順流而下容易,別說船,就算竹排都能做到,但是送完客人再逆流回來,可就不是簡單事兒了。”

“從下游溯返,還是需要有帆借風力,不然光靠搖船櫓或搖漿,逆流走上幾百裡,想想都不太可能。”

“若是客人不嫌棄,在下就幫你找個朋友,他的船有帆。順流而下的話,按天給錢,包含三餐飲食,行快行慢聽客人吩咐,價格倒是不貴。”

方長拱手笑道:“甚好,那就麻煩船家了。”

這船主將肩膀上一大捆纜繩,往旁邊木樁上掛住,走到不遠處,對另一位中年漢子喊道:

“嘿,老周,有活兒來了!”

“誒?”那老周正在忙碌着,疊起一堆漁網,聽見喊聲道:“是那邊那位客人麼?咋了?”

“客人要順江而下去興慶府,我這船做不來,所以找你。”

“好,多謝,回頭請你吃酒。”老周大喜,立刻放下漁網直起身,朝方長迎過來,“客官,您要僱帆船?”

“是我。”方長笑道。

他打量了下對面這個船伕,見對方衣衫髮髻鞋襪都齊整,顯得挺利落,又看對方所指帆船,擦洗的甚是乾淨,心下滿意,笑道:“船家甚麼時候能出發?”

“還要裝些糧食與柴水,再等周圍船隻讓開水道才能成行,大約要下午。”船伕老周拱手道:“若是客人着急的話,在下去與周圍人分說,讓他們暫緩裝貨提前讓開,中午也能成行。”

“不必,”方長道,“我並不着急,莫要擾了別人生計。”

“客官仁心。”

“先算算船錢吧,我交個定金,而後下午出發。”

“好的,客人您可以在旁邊城裡轉一轉,這裡市面興隆啥都有,適合給家人捎些特產。而且船上提供的餐食簡陋,只有米和臨時捕的魚,以及一些菜蔬,客人或可自行購買些副食。”

………

冬季是江河枯水期,水面較窄,不過也有二里之遙。

一艘小帆船順着水流,悠悠行於江上,帆骨如肋,像扇子一樣張着,借風勢疾馳,速度超過駿馬,而且時刻不停歇。

方長立於艙口,看着遠方的水天一色,靜靜待着。

冬日寒風鋪面而來,但他絲毫不懼,只是出神地看着這片天地,還有在風中不斷起伏地船頭和江面。

頭上烏雲緩緩匯聚,遮住正在傾斜的太陽,沒多久,細細冬雨帶着徹骨冷意灑下。

他擡頭看看天空,而後後退一步,站在艙口內,避開雨珠,依然看着陰暗的四周,以及江面上被雨點打出的細碎波瀾。

“客人小心着涼。”

旁邊周姓船家披着蓑衣,關心道。

船家名叫周長舵,他照看船帆與風向之餘,也在和自己兒子一起,看顧着船邊幾根釣竿,兩人後面角落裡還扔着個小網,明顯剛剛用過。

由於這趟是載客,新整理好的捕魚大網,被周姓船家收了起來,沒有使用。他只是在掌帆掌舵之餘,用小網和魚鉤,釣些大魚,撈點蝦子,晚上可以烹了吃。

方長道了聲謝,回頭進了船艙。

冬雨一直到傍晚才停,當然也可能是船兒行的疾,離開了降雨區。

後方遠處烏雲滾滾,前方晴空萬里,西面夕陽的金光灑下,讓船帆變得如同火炬,側面帆影在船首劈開的波浪中,隨着水花一起破碎。

船家看夕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轉身收了帆,讓船兒漸漸慢下來,纔對船艙裡方長笑道:“準備靠岸了,要找個地方做晚飯。”

話音落下,他取出竿子,將船小心地撐到江邊泊好。

這帆船還算大,甚是寬敞,裡面用具也齊全。船家把兩個小泥爐子裡面的火弄旺,添了些柴,開始做飯燒水,準備三人的晚餐。

方長看向外面。

這個停泊處,是片野外荒地,兩側雖非亂石,但也地勢嶙峋。故而兩邊沒有農田村落,倒是有不少亂雜的樹木,橫豎支棱着,顯得很荒涼,又讓這艘小船顯得甚是孤獨。

“客人,開飯嘍。”

船家將方長喊進艙去,給他端上了米飯,主菜是條簡單烹熟的鮮魚,個頭大肉也肥,還有盤油渣蝦子炒青菜,以及一壺熱茶。

做完這些,船家和船家兒子一起,去了旁邊小桌,不準備打擾顧客進食。

見那父子二人準備用的飯菜遠不如自己的,方長開口邀請道:“船家不用這麼生份,既然同舟,便當共濟,都過來同吃如何?我一個人吃飯也太冷清。”

看到船家滿眼猶豫,又搖着頭準備張口拒絕,方長立刻勸說:“正好在下對這江上生活,也很感興趣,不如過來一起邊吃邊聊,順便給在下解惑。”

這番話終於說動了船家,他帶孩子一起,端飯碗過來坐下,還有些拘謹。

方長轉身打開自己的青布包裹,拿出一掛香腸,說道:“煩請船家切了佐餐。”

船家應了下,接過香腸,起身去切了裝盤。

看見對面的少年只是默默扒飯,不太動筷,方長挾了一大塊魚肉放進對方碗裡,問道:“叫什麼名字?多大了?”

少年停下筷子,禮貌回道:“回客人的話,我叫周帆,過了年十一歲。”而後繼續扒飯。

說話間,船家端着個粗瓷盤子走過來,放在桌上。

盤裡香腸斜斜切了片,刀工很好。這種香腸是用腸衣,灌了糰粉和碎肉所做,調料很足,保質期很長。伸筷子挾了片,側面粉嘟嘟的,露着些碎肉丁和碎蔥末,在燈火照耀下有些油光,很能引起人食慾。

“客人是否用些酒?不過這次出行急,現在船上只有粗劣米酒,還望不要嫌棄。”船家又拿了兩個小碗,抱個罐子過來。

“不必,喝我這個吧。”方長拎起腰間葫蘆,奪過酒碗,給兩人倒上。

“那怎麼使得!”

“儘管喝,別看我這葫蘆小,能裝下好幾桶酒哩。”方長笑道。

船家自然不信,認爲方長在說笑,不過見方長態度實誠,怕過度謙讓惡了客人,於是不再作聲,而是接過酒碗和方長輕碰,小口飲着。

半碗酒下肚,方長問道:“您行船至今有多久了?”

周姓船家嘆了口氣:“已經十幾年了。”

330、【信物】151、【劍吟如鳳鳴】542、【真假雲中仙】570、【小小觀禮亭】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397、【另外一個人】151、【劍吟如鳳鳴】412、【河邊小路】209、【老夥計歸來】414、【賽人蔘】223、【不能空手上門】423、【黑暗亂燉】183、【無事一身輕】272、【這個飯館的名字……】553、【入夢】245、【給自己上香】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451、【竟然沒有名字】349、【定波府】508、【下山,再次下山】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73、【路中央的異狀】23、【狐谷】277、【直前】86、【方長病了】74、【冬日弈中閒話】355、【女兒紅】184、【萍水相逢】84、【陰影角落的動作】12、【妖物興風雨】16、【梳理水脈】318、【義士襄助】52、【一路向西】498、【贈予】277、【直前】412、【河邊小路】271、【前面是居海】174、【方長問心】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42、【將近關中】567、【赴會】289、【豆花】35、【寧河府城隍】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574、【甜瓜籽】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330、【信物】145、【崖上睹月思舊友】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136、【捐銀】399、【農村白事兒】571、【場地變了個樣子】557、【方長的見聞】474、【崖上】248、【臥底】14、【上仙饒命】271、【前面是居海】356、【廢墟里的希望】121、【端倪今初現】1、【先安頓肚子,再……】418、【被處決之後】136、【捐銀】198、【重要情報】554、【漏網之害】590、【走馬觀花】446、【臨危受命】70、【崖上的不速憨客】565、【有劍來訪】140、【女兒也是傳後人】19、【緣分式捕獵】206、【崖邊問道】597、【物歸原主】541、【遊記手稿】16、【梳理水脈】219、【小路前方又一城】309、【天邊來客】527、【再訪仙棲崖】401、【扣碗與順路調查】560、【南屏山師徒】223、【不能空手上門】346、【藏寶圖】281、【桑子平還鄉】475、【以美景待客】94、【魏和】257、【一網打盡】137、【事畢離去】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437、【久別又重逢】414、【賽人蔘】137、【事畢離去】570、【小小觀禮亭】190、【奇怪的山村】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41、【阿牛的消息】119、【故妖相遇州城裡】249、【兜頭悶棍】62、【夜深忽夢少年事】242、【將近關中】264、【前倨後恭】
330、【信物】151、【劍吟如鳳鳴】542、【真假雲中仙】570、【小小觀禮亭】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397、【另外一個人】151、【劍吟如鳳鳴】412、【河邊小路】209、【老夥計歸來】414、【賽人蔘】223、【不能空手上門】423、【黑暗亂燉】183、【無事一身輕】272、【這個飯館的名字……】553、【入夢】245、【給自己上香】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451、【竟然沒有名字】349、【定波府】508、【下山,再次下山】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73、【路中央的異狀】23、【狐谷】277、【直前】86、【方長病了】74、【冬日弈中閒話】355、【女兒紅】184、【萍水相逢】84、【陰影角落的動作】12、【妖物興風雨】16、【梳理水脈】318、【義士襄助】52、【一路向西】498、【贈予】277、【直前】412、【河邊小路】271、【前面是居海】174、【方長問心】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42、【將近關中】567、【赴會】289、【豆花】35、【寧河府城隍】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574、【甜瓜籽】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330、【信物】145、【崖上睹月思舊友】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136、【捐銀】399、【農村白事兒】571、【場地變了個樣子】557、【方長的見聞】474、【崖上】248、【臥底】14、【上仙饒命】271、【前面是居海】356、【廢墟里的希望】121、【端倪今初現】1、【先安頓肚子,再……】418、【被處決之後】136、【捐銀】198、【重要情報】554、【漏網之害】590、【走馬觀花】446、【臨危受命】70、【崖上的不速憨客】565、【有劍來訪】140、【女兒也是傳後人】19、【緣分式捕獵】206、【崖邊問道】597、【物歸原主】541、【遊記手稿】16、【梳理水脈】219、【小路前方又一城】309、【天邊來客】527、【再訪仙棲崖】401、【扣碗與順路調查】560、【南屏山師徒】223、【不能空手上門】346、【藏寶圖】281、【桑子平還鄉】475、【以美景待客】94、【魏和】257、【一網打盡】137、【事畢離去】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437、【久別又重逢】414、【賽人蔘】137、【事畢離去】570、【小小觀禮亭】190、【奇怪的山村】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41、【阿牛的消息】119、【故妖相遇州城裡】249、【兜頭悶棍】62、【夜深忽夢少年事】242、【將近關中】264、【前倨後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