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無事練攤取樂】

方長從袖子裡面摸出來個銅錢,丟進筐裡。

士兵的角度正好能看到筐裡,他斜眼看了下,確保剛剛他扔進去的不是劣錢也不是假錢,便收回目光來,看向下一個人。

對於方長這種面貌英俊衣着普通,還扛着些竹竿的人,守城門的士兵見的多了,毫無多餘的興趣,只要確保收到足夠的城門稅,便正常放行即可。方長這幅打扮,在進城的人們中間並不顯眼,像他這樣帶着些雜物進城的人並不少,也沒人理會他進城要做什麼。

畢竟現在已經天下太平了,整日間無甚大事。

方長扛着幾根大竹,悠閒地在寧河府城裡溜達着。這裡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火,所以市面上的經濟並未受到多大影響,百姓們的面貌明顯比之前途經過的那些,曾經被戰火荼毒過地方的百姓要好很多。

兩面百業興盛,雖然比不上週邊幾個府,但放在天下範圍內,也算不錯。

有的街道上攤位衆多,人聲鼎沸,有的地方僻靜幽遠,人跡罕至。方長來回看了看,選了個僻靜地方,將背上的竹竿放下來,倚靠在一邊。

他從揹包裡掏出那條舊牀單,鋪在地上,而後將從崖上搜羅的雜物挨個擺在上面。

方長從揹包裡掏出一大堆東西的過程,沒有任何人注意到。

這裡並不熱鬧,人也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冷清。方長選的這個位置,有顆枝繁葉茂的大樹,擋住了正午的陽光。所以倒是偶爾會有人在這裡乘涼。

這種地方也已經有人看上,方長旁邊是個賣瓷盆的,懶洋洋的靠在那裡。

見方長過來,瓷盆攤攤主看了兩眼,便沒有再理會,接着看向街巷盡頭等待顧客,直到方長將攤子擺好,他似乎才意識到應該打個招呼,於是扭了下頭,對方長說道:

“我說老弟啊,這裡人不多的,我這是常年在這裡賣瓷盆,有了口碑,才常常有人慕名而來,不挑地方。看着架勢,你這是新攤子吧?賣這些雜貨小心會蝕本啊。”

見對方語氣誠懇,方長笑笑說道:

“多謝老哥指點,我這都是蒐羅來用不上的東西,也放不壞,趁着田裡沒活兒過來賣下。有人買,就賺個零花錢換酒喝,沒人買也不怕,就當來城裡散心耍子。”

“那便好。”瓷盆攤主不住地點頭,“不靠這個養家,何苦去那集市上曬着。這個破天氣,我告訴你誒,這附近就數這顆大樹底下最涼快,還是個風口,在這裡擺攤除了人少之外,最是舒服不過。”

兩人交談了幾句,說了些沒有營養的話,便各自照看攤子。

方長沒有吆喝,兩邊都是民宅,行人又少,吆喝既擾民也不合適,所以乾脆隨緣。反正他來這裡擺攤其實沒什麼目的,就是興致來了,過來體驗下生活。

眼前來往經過的人不少,但是願意過來問問的人許久都沒碰到一個。

倒是這段時間裡,已經有兩個人目的明確的走到旁邊攤子,連番砍價後遞錢選了瓷盆走。

“您這竹竿怎麼賣?”

有人路過的時候,看到了方長身邊那幾根大竹,過來詢價。

“十五文一根,這兩根小一些的十文一根。”

方長看到顧客上門,很有興致地說道。

聽到方長的報價,這個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什麼都沒說,只是走到竹竿前面,伸手將幾根竹竿依次檢查了下,嘟囔道:

“太新鮮了,沒烤沒晾,還得回家自己處理後才能用,費事啊。”

知道對方是想砍價,方長暗自笑了下,饒有興致地爭辯道:“這可是從山裡採的,我一路扛過來,光腳力就廢了不少,都是值的。”他拍了拍一根竹子,笑着說:“你看,周圍上哪裡去找這麼粗這麼直的竹子去?只有山裡纔有。”

又沉默了下,對方明顯是接受了方長的說法,他繼續檢視這幾根竹子,明顯猶豫不決。似乎下定了決心,他對方長說道:

“再便宜點兒吧,十五文都能買半笸籮餅了,比市價貴太多。”

“老話說得好,‘寧買不值,不買吃食’,半笸籮餅幾頓就吃完了,但這竹竿無論在哪裡用,只要不是填進竈膛燒掉,都能用很久很久的。”方長迴應道。

“再便宜點兒吧,再便宜點兒我就買。”似乎有些詞窮,對面人明顯不太擅長砍價,於是只能不斷重複這句話。

沒奈何,方長減了三文錢,十二文賣了兩根竹竿與他。

對方十分高興,仔細挑選了最粗大的兩根,繳納二十四文錢會了賬後,小心扛着慢慢回家去了,也不知道準備用它們來做甚麼。

看起來是個實誠人,換個伶俐的來,說不定能砍價到十文,還得讓方長饒上兩個筍。

終於開了張,不過方長沒有什麼反應,還是那副悠閒地表情。

倒是旁邊賣瓷盆的攤主,出聲祝賀了下方長。就在剛剛那人買竹竿的時間裡,旁邊攤子又賣出去一大一小兩個瓷盆。

方長的攤子上雜物挺多,除了幾個筍頭之外,還有幾件自己做了用不上的工具,一匹舊蓑衣、四五個泛着青色的山果子、兩塊石頭、四五件形狀不規則的玻璃器、幾個舊板凳、十來本舊書、兩疊紙、一個玩具風車、四五個自己編的竹籃、一套準星有些磨損的手提秤,還有兩套方長自制的,帶火石火絨包的火鐮。

由於這裡東西豐富,漸漸地,有人會過來看上兩眼。

到了中午時分,賣盆子的攤主從懷裡取了夾鹹菜的餅,就着水壺裡的白開水來吃,而方長只是將攤子上面,本來作爲商品的幾個果子吃掉了,畢竟他下山之前,已經吃了頓早午餐統合在一起的飯食,便是普通人也不會餓。

中午天熱人少,連周圍的小孩子們回家吃飯後,都不再出來玩耍。但是有路過的壯漢,看到方長這裡筍子新鮮誘人,猶豫了下包圓買走,並買了個竹籃裝着買到的筍回去。

536、【故事時間】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29、【與衆不同的光明】405、【修行者游擊隊】245、【給自己上香】341、【阿牛的消息】526、【忙碌與悠閒】273、【路中央的異狀】27、【黃塵百戲多】414、【賽人蔘】592、【時光裡的玉佩】302、【買幾隻家禽】399、【農村白事兒】146、【師徒齊栽樹】210、【無名】104、【夜宿縱斷山】34、【託夢授良方】161、【新配方】25、【最短路徑下山法】0、【猴子麻了】232、【要種子】538、【算不算有緣人】394、【並非南轅北轍】36、【知縣升堂】368、【桃花村亦妖怪村】127、【冬雨後 現晴空】273、【路中央的異狀】9、【山神廟前會山神】139、【父與子】511、【幸福來自於對比】386、【鍊鐵小高爐】347、【寶藏】62、【夜深忽夢少年事】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131、【清江岸邊亦繁華】454、【去匯合】304、【贈送種子】76、【說天下人間】180、【路邊審訊】599、【往事如煙】252、【套情報與鐘鼓司】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40、【貨物】582、【等待客人】483、【狀元之材】592、【時光裡的玉佩】41、【詢鹽跡】72、【山坡故妖對個眼】388、【方長的“腦洞”】277、【直前】410、【蘑菇屯】64、【買票】268、【綠洲】365、【油煎大頭魚】516、【騙子西門鶴】318、【義士襄助】472、【指路】473、【棧道高且長】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274、【壺中仙】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355、【女兒紅】155、【特派員】74、【冬日弈中閒話】43、【採雲中山之銅】243、【路邊荒野夜話】54、【仙人當面不相識】373、【思鄉】481、【無事練攤取樂】193、【極其出乎意料】527、【再訪仙棲崖】495、【街角煎餅】454、【去匯合】28、【沽酒望氣】218、【迴光返照】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326、【祁福山上羣賢洞】506、【邀請參觀】281、【桑子平還鄉】399、【農村白事兒】10、【崖下來客】366、【蔥薑蒜三兄弟】575、【去尋想尋之人】73、【雪花飄落】152、【靈泉劍歸】369、【往事與陰雲】154、【聯手】503、【卜】364、【陽壽】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34、【三岔口】152、【靈泉劍歸】326、【祁福山上羣賢洞】111、【煩惱的齊知縣】305、【雕鄰居的反應】203、【蹄瓣與十指】
536、【故事時間】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29、【與衆不同的光明】405、【修行者游擊隊】245、【給自己上香】341、【阿牛的消息】526、【忙碌與悠閒】273、【路中央的異狀】27、【黃塵百戲多】414、【賽人蔘】592、【時光裡的玉佩】302、【買幾隻家禽】399、【農村白事兒】146、【師徒齊栽樹】210、【無名】104、【夜宿縱斷山】34、【託夢授良方】161、【新配方】25、【最短路徑下山法】0、【猴子麻了】232、【要種子】538、【算不算有緣人】394、【並非南轅北轍】36、【知縣升堂】368、【桃花村亦妖怪村】127、【冬雨後 現晴空】273、【路中央的異狀】9、【山神廟前會山神】139、【父與子】511、【幸福來自於對比】386、【鍊鐵小高爐】347、【寶藏】62、【夜深忽夢少年事】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131、【清江岸邊亦繁華】454、【去匯合】304、【贈送種子】76、【說天下人間】180、【路邊審訊】599、【往事如煙】252、【套情報與鐘鼓司】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40、【貨物】582、【等待客人】483、【狀元之材】592、【時光裡的玉佩】41、【詢鹽跡】72、【山坡故妖對個眼】388、【方長的“腦洞”】277、【直前】410、【蘑菇屯】64、【買票】268、【綠洲】365、【油煎大頭魚】516、【騙子西門鶴】318、【義士襄助】472、【指路】473、【棧道高且長】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274、【壺中仙】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355、【女兒紅】155、【特派員】74、【冬日弈中閒話】43、【採雲中山之銅】243、【路邊荒野夜話】54、【仙人當面不相識】373、【思鄉】481、【無事練攤取樂】193、【極其出乎意料】527、【再訪仙棲崖】495、【街角煎餅】454、【去匯合】28、【沽酒望氣】218、【迴光返照】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326、【祁福山上羣賢洞】506、【邀請參觀】281、【桑子平還鄉】399、【農村白事兒】10、【崖下來客】366、【蔥薑蒜三兄弟】575、【去尋想尋之人】73、【雪花飄落】152、【靈泉劍歸】369、【往事與陰雲】154、【聯手】503、【卜】364、【陽壽】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234、【三岔口】152、【靈泉劍歸】326、【祁福山上羣賢洞】111、【煩惱的齊知縣】305、【雕鄰居的反應】203、【蹄瓣與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