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萍水相逢】

少年心性,率直且陽光,很快他就放開了拘束,和眼前人聊起來。

即使這位方先生,曾經將一隻讓全隊人無可奈何的妖怪,徒手打倒,兇猛無比,他也不覺畏懼,反而感覺對方的性格,和夥伴們之間的那些傳言不同,並不可怕,像其外表氣質一般和藹可親。

“……船上盛不下太多人,名額不夠,我只是猶豫了下,就失去了繼續跟隨的機會。卻也有些遺憾,不能看看南方的天地。”

兩人已經吃完,飯菜被店家撤下。

村鎮小店,住不滿纔是常態,同樣,過往用飯的行人,也坐不滿這個棚子下的桌子們。

故此店家也不催促,而是上了不要錢的茶水,任由兩人看着夕陽,邊喝邊聊。方長又掏出包魚乾,他們倆也不在乎串味兒,就着粗茶吃。

“你之前是怎麼加入進去,給車隊做護衛的?”

方長問面前少年。

聞言,少年仰頭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就像喝了杯烈酒:

“我從小習武,剛剛進入江湖沒多久,沒感覺到什麼萬丈豪情,也沒見到多少行俠仗義,反而更多是陰謀欺詐、詭譎怪誕,雖然一直以來總能聽人說起這點,但我對這江湖還是有些失望。”

“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京城,然後便聽說,有大官爲民請命,被下了詔獄。”

“雖然在書生們中間,對於這大官的做法是對是錯,一直在爭論,可是百姓們和江湖上,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知道誰是爲了我們好。”

方長點點頭。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但對於天下來說,民心即天心,其實是“人在做,百姓在看”。

雖然百姓們可能看起來有些愚魯,喜愛盲從,但沒人真是笨蛋,對於切身相關的事情,大家總會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知道簡單卻極其重要的“是”和“非”。

於是方長贊同地說道:“所以此次,算得上一呼百應。”

少年嗯了一聲,繼續用不太符合自己年齡的語氣,回憶和講述道:

“聽聞郎中令要被髮配邊疆,而壞人們可能會半路對他不利,便開始有人串聯,大夥兒有的出錢有的出力,很快便組織起來了隊伍。”

“而且,爲了防止臥底,有擔保知根知底的人,才能夠加入進來。之前僥倖,和幾位同在此次隊伍中的豪俠熟識,得了他們推薦,我也加入了護衛行列”

“一路行來,我與襲擊者搏鬥,擊敗過甚至手刃過敵人,也算爲這天下出了幾分力。可是,唉,柳頭領說過‘人力有時窮’,這天下似乎還是在一天天壞下去。”

說到這裡,原本開朗的少年,面上竟然有些沉默。

方長緩緩撕了兩條魚乾,安慰道:

“只要出力的人夠多,自然能挽天傾,何況這個天下其實還好,並不算壞,只是有勢力在攪動風雲而已。”

“須知‘天下大勢’,其實是無數個百姓組成的大勢,只要天下百姓還是這天下主體,還希望安居樂業,那大勢必然會有重新扭轉的一天。”

少年轉着手中茶杯,道:

“先生說的沒錯,理是這個理,但是我還是不想繼續混江湖了。或許以後,還是回家當一個良善百姓,更輕鬆自在,這個江湖,太冷,太假,太過讓人迷茫、讓人無力。”

“便是這些共同護衛的人裡面,也是良莠不齊,雖然路上大家還算同心協力,但後續也無法說得準。就比如,此次由於資金充沛,我們離開時,每人得了不少錢,可大家對於這些錢的使用方式大爲不同。”

“普通的會去大吃一頓,或者買上些好兵刃,也有帶回家中或者攢起來的,但還是有些人,拿着路費去了青樓賭館。看到他們所行,我才下定決定,儘快離開朝雲港。”

對於少年的選擇,方長沒有過多評價。

或許是心向光明見不得黑暗,或許只是有些疲憊,亦或是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甚至是深思熟慮得出的新決定……這都是個人選擇,自己並不好置喙。

他只是問道:“你準備回鄉?”

“嗯。”少年說道,“家中父母已經老邁,雖然兄弟姐妹衆多,但多我一個也不是問題。”

能夠養得起一個從小習武的孩子,證明家裡足夠富裕,並非貧苦人家。

“不再混江湖了?”方長問道。

少年點點頭:

“是的,不再混了。行走江湖這些時間,參與了此次護送,對我來說也是做了大事,此行不虛。”

“還好我年齡不大,於這個江湖牽涉不深,稱不上金盆洗手,也不該稱畏懼逃避,嗯,大概算是‘歸隱田園’罷,只是我這身武藝有些可惜。”

“當初我向往江湖,期待有一日行走江湖,卻不知道什麼是江湖;如今已經知道什麼是江湖,我想的卻是家裡那個小小的庭院。”

“或許,我以後會當一個農田好手,亦或是走街串巷的好匠人,不再參與江湖事。”

“除非……”

低下頭,少年略一沉吟,接着對方長道:

“目前來看,最讓我佩服的江湖人,還是柳頭領和於頭領。”

“先生您應該清楚,柳頭領讀書人出身,爲了公義,毅然放棄科舉參與這種刀口舔血的兇嫌事,本就值得衆人稱頌。且這一路走來,他指揮若定、調配有方,如許多人的隊伍被凝成了一股繩,遇到敵人能夠力往一處使,而且趕路、住宿、飲食,甚至賬目都井井有條,雖然我行走江湖時日不多,但也知道這有多麼罕見。”

“而於頭領,身爲女子,無論是武藝還是正義感,強於世上大多數男兒。而且往往身先士卒,不畏艱難兇險,處事又周全公正,誰都會挑個大拇指。有她在,即使對面敵人無法力敵,大家心知必敗,卻並不會害怕。”

“若是以後他們兩位,再有召喚和差遣,不管讓我做些什麼,我都必然會去。相信此次同行人們,只要沒有墮落,定也是會如此。”

“當然,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我還是先回家吧,還能趕上春播。”

說罷少年將杯中茶水喝掉,便向方長告辭。

此時,他早已經忽略了方長的真實身份,只是將他當做善於傾聽的江湖同道。

少年準備去尋店家,找個房間過一宿,而後從這裡向西北岔路走。

他的家鄉在那個方向。

聽完少年的故事,方長在臨別時笑道:“平安是福,安順一生,纔是大福緣——祝你平安。”

兩人微微拱手,就此作別。

互相併沒有問名字。

萍水相逢,聊一聊是緣分,是否真的認識,並不重要。

112、【所遇難事】264、【前倨後恭】359、【車隊失竊】550、【三月】174、【方長問心】109、【永嘉府偶遇】72、【山坡故妖對個眼】16、【梳理水脈】97、【池心碧玉】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5、【寧河府城隍】190、【奇怪的山村】432、【山頂小村】585、【雲深不知處】556、【祈雨之人】599、【往事如煙】397、【另外一個人】460、【神助攻】121、【端倪今初現】11、【斷絕的水源】8、【後山雲海化橫骨】355、【女兒紅】231、【名聲在外】184、【萍水相逢】297、【無題】70、【崖上的不速憨客】471、【青史亦留名】468、【清理下揹包】74、【冬日弈中閒話】88、【待客】61、【退隱江湖】196、【奇特山谷】376、【進山】343、【酒棚裡】526、【忙碌與悠閒】244、【蟻山腳下劍仙廟】527、【再訪仙棲崖】554、【漏網之害】142、【百業待興】545、【白跑一趟】133、【蝸牛狀態的方長】187、【洗白上岸的機會】214、【相見又分別】213、【消費降級】442、【李悅留下的傳說】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63、【妖王】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91、【爲山主準備貢品】78、【新客暫居】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22、【聘貓】102、【您提我名字就行】504、【技術水平升級】196、【奇特山谷】111、【煩惱的齊知縣】546、【富貴】594、【人怕入錯行】191、【爲山主準備貢品】545、【白跑一趟】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302、【買幾隻家禽】244、【蟻山腳下劍仙廟】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294、【鶴仙人】525、【給人出個好主意】7、【山洪與山神】148、【穿山甲的新單位】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42、【再次突破】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89、【在山上瞎鼓搗】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103、【登門拜訪】394、【並非南轅北轍】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25、【別人家的徒弟】224、【同行者與新情報】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189、【山野猴蹤】3、【仙棲崖上仙棲客】52、【一路向西】185、【鬧市中的偷兒】7、【山洪與山神】50、【好山好水好地方】81、【“遠大的理想”】275、【禮尚往來】322、【求救】147、【山門】563、【棋簍】417、【見義勇爲】230、【南屏山山神】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65、【興慶府閒逛】584、【出巡途中君臣對】535、【猴包餃子】121、【端倪今初現】349、【定波府】
112、【所遇難事】264、【前倨後恭】359、【車隊失竊】550、【三月】174、【方長問心】109、【永嘉府偶遇】72、【山坡故妖對個眼】16、【梳理水脈】97、【池心碧玉】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5、【寧河府城隍】190、【奇怪的山村】432、【山頂小村】585、【雲深不知處】556、【祈雨之人】599、【往事如煙】397、【另外一個人】460、【神助攻】121、【端倪今初現】11、【斷絕的水源】8、【後山雲海化橫骨】355、【女兒紅】231、【名聲在外】184、【萍水相逢】297、【無題】70、【崖上的不速憨客】471、【青史亦留名】468、【清理下揹包】74、【冬日弈中閒話】88、【待客】61、【退隱江湖】196、【奇特山谷】376、【進山】343、【酒棚裡】526、【忙碌與悠閒】244、【蟻山腳下劍仙廟】527、【再訪仙棲崖】554、【漏網之害】142、【百業待興】545、【白跑一趟】133、【蝸牛狀態的方長】187、【洗白上岸的機會】214、【相見又分別】213、【消費降級】442、【李悅留下的傳說】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63、【妖王】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91、【爲山主準備貢品】78、【新客暫居】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22、【聘貓】102、【您提我名字就行】504、【技術水平升級】196、【奇特山谷】111、【煩惱的齊知縣】546、【富貴】594、【人怕入錯行】191、【爲山主準備貢品】545、【白跑一趟】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302、【買幾隻家禽】244、【蟻山腳下劍仙廟】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294、【鶴仙人】525、【給人出個好主意】7、【山洪與山神】148、【穿山甲的新單位】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42、【再次突破】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89、【在山上瞎鼓搗】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103、【登門拜訪】394、【並非南轅北轍】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25、【別人家的徒弟】224、【同行者與新情報】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189、【山野猴蹤】3、【仙棲崖上仙棲客】52、【一路向西】185、【鬧市中的偷兒】7、【山洪與山神】50、【好山好水好地方】81、【“遠大的理想”】275、【禮尚往來】322、【求救】147、【山門】563、【棋簍】417、【見義勇爲】230、【南屏山山神】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65、【興慶府閒逛】584、【出巡途中君臣對】535、【猴包餃子】121、【端倪今初現】349、【定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