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

冬天並不影響方長施工。

畢竟他的幾間正殿,已經完成了牆壁部分,剩下的都是木工活計,而裝修可以使用熱水,也可以等到開春再說。

反正冬天已經快過去了。

山下的百姓們,也已經開始採買年貨,準備過年。

而新年,則意味着最寒冷的時候已經過去,整片大地離着春暖花開的時候,已經十分接近。雪水漸漸有消融之象,有些從山頂發源,不依靠山泉的融雪小溪,也漸漸脫離了枯水期,開始有了徑流。

方長將最後一根梁木放好,用青銅釘子釘上,而後輕輕跳到地上,仰頭看了看自己的作品。

五間正殿沐浴在冬末陽光下,房樑如格柵般鋪在上面。

接下來,只需要鋪上釘上小片木板,再蓋上薄草蓆,即可上泥鋪瓦。估計等春暖花開的時候,這五間大殿就能完工,自己便能慢慢裝修,而後搬進去。

由於秋天他積攢了足夠的食物和燃料,冬日裡反而並不需要活動太遠。

除了蓋房子之外,方長還繼續去挖掘銅礦石,並收集銅礦的伴生礦,偶爾也會開爐冶煉、鑄造,弄些小玩意兒,或者單純積攢些銅錠。

這種高價值的金屬除了是工具原料外,也是下山時候必帶的東西,銅可以換來重量更高的錢幣,這讓方長几次下山,都沒有去打工賺錢。同時,銅礦伴生的錫,除了可以作爲合金添加物之外,本身也是很好的材料,只是不耐寒冷。

更不提,有時候還能找到銀塊,它比起錫更穩定,方長頭頂的髮簪便是這種材料。雖然由於山下法律,銀子不能直接當做貨幣,但是金銀質鋪對於這個很是歡迎,願意用大量銅錢來兌換,價格公道。

他還計劃着,等銀子攢的夠多,便用它們做些餐具,比如銀盤銀碗銀匙之類。畢竟他現在燒不出瓷器,只能造出各種陶器。

方長還去了趟可能有鐵礦的那幾座紅色山頭,雖然有些遠,但儲量似乎還不錯。

雲中山真是物產豐富。

不過他並沒有着手開採,而是找尋了許多石英,裝在筐子裡搬回崖上。

剩餘的時間,方長都在山裡尋找有鹼的地方。

因爲易溶於水,天然鹼石並不好尋找,但云中山裡降水充沛,更難有什麼鹽鹼地,若是沒有結果,他只能從草木灰裡淋取。

下山尋找也只是備選方案,但是這時候鹼多數靠北方的天然鹼湖裡運來,而且各地用量不算大,所以買都買不到多少,爲鹼遠行北方更是不可取。

爲此,他甚至扛着青銅工具,在山中尋找合適的地方,而後——挖下去。

“今日或許會有些收穫。”

靈覺中感應到後,方長自言自語道,而後他彎下腰,奮力向下挖掘。

若是不考慮形象問題,也不考慮工具磨損速度問題的話,依靠着青銅工具和超凡的體魄,方長的打井速度,卻要比前世鑽井設備更快,或許只有某些以鑽山打洞爲天賦的大妖,可以比擬。

洞稍微傾斜,以便將土石扔出,他小心地避開地下水脈,直挖到一兩百丈深處。

這段時間的挖掘,雖然沒有找到鹼層,但是讓他發現了些其它礦藏,比如煤層等等。不過他有着自己的目標,只是記下位置,掩藏好打出的洞,便繼續自己找鹼的行動。

“唔,滷水,也算不錯。”

移步退後了一大截的方長,看着洞裡面迅速從洞壁滲出,漸漸上升的液體,蘸了點嚐嚐後笑道。

雖然不是鹼石,但這種含鹼滷水用起來也很方便,總比熬鹼土或者淋草木灰強。當然,這種滷水並不能用來點豆腐,那不是同一種東西。若是方長有足夠的豆子,倒是可以去鹽礦裡挖些伴生的石膏,化水點豆腐。

不過方長現在手頭沒有容器,身後的竹筐並不適合裝納液體,他又不想施法,乾脆過一兩天,帶着桶或者缸來。反正它的產地已經尋找到,跑不了。

從地下爬出來,方長擡頭看了看天色。

太陽位置已經西斜,將小半個天空的零散雲彩染成橘黃色。

是時候回崖上了。

將磨損嚴重的工具,和背後筐子一起放進工棚裡後,方長從地窖裡拿了些地薯,又選了兩捆野菜,開始在廚房生火做飯。

去年雖然崖上也是豐收,但因爲他開墾的地並不多,他存的糧食有限,不能常吃。更何況方長現在吃飯,只是爲了讓自己更舒服,並不是真的需要食物,便也不挑。

有時候他也會感覺到,自已已經不是凡人了。

畢竟若是放開吃,他能一次性吃光自己地窖裡的所有食物,而且牙口好,不挑食,不考慮口感的話,屋子牀鋪、山石泥土皆可吃得。若是全然不顧形象,也不考慮修持問題,剛剛的那個一兩百丈地洞,啃出來也是可以的。

就是畫面有些崩壞,他想。

至於自己的極限在何處……方長估摸了下,去除後山的話,大略可以將這座仙棲崖,從上到下吃掉三分之一。

鼎中水開。

熱氣從上面方形籠屜的縫隙冒出,彌散在屋中。

地薯被蒸熟的香味,也微微盪漾開。

方長敏銳無比的聽覺中,感到山下遠方,開始有爆竹的響聲。那應該是孩子們得了屬於自己的年貨,開始到處玩耍。

快過年了。

…………

春暖花開時候,方長造好了新爐。

這個爐子的位置,就在他原本幾間房子前面的地方,和鍊銅的窯爐挨着。

旁邊的五間正殿已經接近完工,上面鋪上了他這幾年燒磚時積攢的瓦片,裡面粉刷了石灰,除了未裝門窗、裡面沒有傢俱暫不適合入住之外,其餘大都已好。

正殿建造在高地基上,那是挖掘池塘時候取出的土,四周被條石圍住,連臺階也是條石鋪就,平整堅實,不怕水水流。懸崖上的樑椽飛檐,搭配着周圍風景和極爲廣闊的遠方視野,倒也有幾分不凡氣象。

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85、【走完蜀道】590、【走馬觀花】428、【井】394、【並非南轅北轍】371、【來一次生化襲擊】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76、【雛鳥】387、【鐵鍋與炒鋼】330、【信物】144、【胡云的請求】325、【抓獲】304、【贈送種子】19、【緣分式捕獵】260、【飲食之間自有真】392、【方長是啥妖怪】358、【狗頭軍師柳丞相】565、【有劍來訪】336、【再次前行】48、【機緣將至】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398、【捏碎,統統捏碎】162、【如何避災免禍】121、【端倪今初現】154、【聯手】63、【曙光中的飛刀】332、【碼頭】36、【知縣升堂】452、【宜將剩勇追窮寇】88、【待客】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17、【浪子難回頭】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312、【一場騙局】503、【卜】160、【虎橋鎮見聞】250、【李代桃僵】355、【女兒紅】86、【方長病了】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581、【谷中迷霧】580、【老領班心態強大】598、【道法自然】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95、【抓包】216、【小狐狸的同學】22、【草叢中的動靜】473、【棧道高且長】199、【世事不停移】79、【有人慾來擾】595、573、【天庭】281、【先進設備】434、【雲頂村事】597、【物歸原主】427、【日出】538、【算不算有緣人】471、【青史亦留名】68、【撥開雲霧重見日】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494、【連籃子買下】207、【寧河府城聯絡點】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29、【羊肉面小攤】180、【路邊審訊】558、【挺身攔路】212、【耕牛的理想】304、【贈送種子】332、【碼頭】23、【狐谷】12、【妖物興風雨】211、【遠方飛來的信】557、【方長的見聞】103、【登門拜訪】471、【青史亦留名】283、【蜀地有劍仙】7、【山洪與山神】478、【串門】495、【街角煎餅】59、【成語不能亂用】257、【一網打盡】265、【歇腳時西面來客】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218、【迴光返照】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158、【狐谷裡的烤雞】26、【虎橋鎮前伏虎橋】207、【寧河府城聯絡點】53、【人間風雨避復來】576、【雛鳥】94、【魏和】570、【小小觀禮亭】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63、【神不靈廟祝瘦】68、【撥開雲霧重見日】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88、【壯闊的施工現場】236、【日食】
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85、【走完蜀道】590、【走馬觀花】428、【井】394、【並非南轅北轍】371、【來一次生化襲擊】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76、【雛鳥】387、【鐵鍋與炒鋼】330、【信物】144、【胡云的請求】325、【抓獲】304、【贈送種子】19、【緣分式捕獵】260、【飲食之間自有真】392、【方長是啥妖怪】358、【狗頭軍師柳丞相】565、【有劍來訪】336、【再次前行】48、【機緣將至】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398、【捏碎,統統捏碎】162、【如何避災免禍】121、【端倪今初現】154、【聯手】63、【曙光中的飛刀】332、【碼頭】36、【知縣升堂】452、【宜將剩勇追窮寇】88、【待客】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17、【浪子難回頭】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312、【一場騙局】503、【卜】160、【虎橋鎮見聞】250、【李代桃僵】355、【女兒紅】86、【方長病了】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581、【谷中迷霧】580、【老領班心態強大】598、【道法自然】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95、【抓包】216、【小狐狸的同學】22、【草叢中的動靜】473、【棧道高且長】199、【世事不停移】79、【有人慾來擾】595、573、【天庭】281、【先進設備】434、【雲頂村事】597、【物歸原主】427、【日出】538、【算不算有緣人】471、【青史亦留名】68、【撥開雲霧重見日】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494、【連籃子買下】207、【寧河府城聯絡點】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29、【羊肉面小攤】180、【路邊審訊】558、【挺身攔路】212、【耕牛的理想】304、【贈送種子】332、【碼頭】23、【狐谷】12、【妖物興風雨】211、【遠方飛來的信】557、【方長的見聞】103、【登門拜訪】471、【青史亦留名】283、【蜀地有劍仙】7、【山洪與山神】478、【串門】495、【街角煎餅】59、【成語不能亂用】257、【一網打盡】265、【歇腳時西面來客】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218、【迴光返照】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158、【狐谷裡的烤雞】26、【虎橋鎮前伏虎橋】207、【寧河府城聯絡點】53、【人間風雨避復來】576、【雛鳥】94、【魏和】570、【小小觀禮亭】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63、【神不靈廟祝瘦】68、【撥開雲霧重見日】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88、【壯闊的施工現場】236、【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