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興慶府的學堂】

竹排到了洞盱江這裡時,兩旁的船隻已經不少。

有的船揚帆借水勢,船輕吃水淺,迅疾飛快,如同在江上滑行;有的船明顯載了大量貨物,水位離着船舷甚近,慢悠悠地在水面上挪動;還有的船披紅掛綵,甚至有小亭樓閣建在其上,華衣富貴人在裡面瀟灑自在;更有的只靠漿櫓長蒿前行,於烈日下撒網捕魚,以求生計。

只有方長腳踩着簡陋至極的竹排,速度隨心時快時慢,悠然自得地行於江上。

天上雲如羣駒,奔過不停,日月也慢慢升落。

月光如水銀一般灑在江上,又被風吹起的浪花拍的細碎,星星點點閃耀在江面上。方長輕輕撐了一下長蒿,接着將其放下,而後盤坐在竹排上,靜靜待着。

每當月色明亮時候,天空中的星星便會顯得晦暗,難以被人看見。但是對於目力遠超尋常人的方長來說,擡起頭來,依然是繁星滿天。

甚至,只要他願意,就算在白天,也能擡頭看見星空。

但是觀看天象,依然要在晚上才能進行,或許是由於某些奇怪的限制。

方長並沒有心思去探究這些,也沒有研究天象。

他從背後包裹裡面,抽出本路上購買的雜書,就着月光,自在地讀着。

不遠處,江面上忽然泛起了朵不一樣的浪花。

有一隻巨大的烏龜,從水裡面探出半個身子,朝這邊張望。待確認竹排上面的人之後,烏龜笨拙地將兩隻前爪伸到最長,對到一起,朝前面打招呼。

方長早就發現了,見對方的行爲,他放下手中書卷,揮揮手:“好久不見。”

而後竹排繼續順流漂向下游,老龜也重新沒入水中。

這是方長上次從洞盱江經過時候,夜間上岸遇到的那隻千歲老龜,名爲歸圓。當時其哀於修爲卡在化形關口,難以寸進,正在江邊嚎啕大哭。

見到方長之後,老龜還曾經向他求問,什麼時候才能化形爲人。但方長掐算之後,發覺其百年內無甚希望,讓老龜情緒黯淡。

如今看這個樣子,至少從精神上面,老龜已經走了出來。

………………

在興慶府這裡,竹排所行的這條江,被稱爲清江。

這裡已經離雲中山很近了,風物與寧河府也類似,倒是讓方長看着頗感熟悉。

上岸的碼頭方長不是第一次來,曾經他僱了船順流而下,也是從這裡上岸,然後去了興慶府城,又經過懷鳳府回山。如今,他準備再一次走這條路。

碼頭附近水產很多,也很新鮮,方長找了個飯館,回憶着當初在這裡所點的菜譜,選了一桌完全不一樣的飯食。當然,這些菜餚的主材,依然以各種魚爲主。

這裡是石金渡,爲交通要地,人來客往,貨殖繁多經濟活躍。

由於養活的人足夠多,此處的規模和繁華程度,甚至比興慶府城還好一些。只是因爲上報申請的滯後性,這座碼頭依然只被歸類爲鎮,沒有城牆保衛。

前來時候的竹排,方長沒有浪費,他將其拆散之後,隨手賣給了碼頭上的竹木商人,得了些許進項。

在陣陣叫賣聲中,買了塊夾棗米糕,方長抓着包糕的荷葉,穿過石金渡向東北行去,那是興慶府府城的方向。對於興慶府,方長還是很熟悉的,他曾經多次路過,在那裡還有不少熟人。

擡頭看了看,他發現,興慶府上方縈繞着一絲靈光。

那並非修行人甚至神祇所致,而是興慶府的百姓們所行事情,受到了天地祝福的景象。

方長啃着米糕,心中暗道:

有此保佑,看來這次天地大劫,對興慶府的衝擊會很小,對於興慶府的百姓來說,這可真是件好事兒。

這裡到興慶府有幾十里路。

上次從石金渡走到興慶府,方長沒有乘坐馬車,而是用自己雙腳慢吞吞地走,邊隨心玩耍邊欣賞兩側風土人情,結果幾十里路走了大半個月。

如今,方長加快了腳步,結果幾十里路只走了兩個時辰。

倒是一路上的景色,與上次經過時候雖然有了不小變化,季節也很不同,但依稀還能看出之前的模樣。

似乎是得益於這裡的官府勢力深厚,幾任親民官又都是做實事的,於是規劃的很不錯的興慶府府城,常年都有人修葺,也有專門的款項撥下來使用。

“入城費一文。”

秋天有些涼了,現在又不是午時,於是城門口的士兵們抱着長矛,找了城門旁邊能夠曬到太陽的牆根,杵在那裡,眯眼盯着來往行人有氣無力的呼喝。

方長點點頭,從腰間掏出一個錢,扔進對方身旁的大藤筐裡,然後隨着進城隊伍,緩緩挪進城中。

西門正對的街道,很是繁華。

這裡兩側建城時就有了比較詳盡的規劃,但預留的地塊已經被用了大半,它們變成了店鋪和酒樓,還有幾家作坊。

方長準備去不遠處的小酒館,例行給腰間葫蘆添上些許高粱酒,而後再去兩位簡先生那裡,看看他們辦學的成果如何。以方長的判斷,興慶府上面的那絲靈光,便是他們這所學校所導致的。

仗着家裡有礦,方長掏出銀錢找地方兌成了銅板,而後買了一擔紙張,着人挑了,朝學校方向走去。

學校的規模膨脹的很快,方長剛進城,就仗着耳力,聽見了裡面朗朗的讀書聲。

只是院落門口處的門人,似乎並不認識方長,也無法將傳聞中那個人和眼前這位揹着寶劍的白衣人聯繫在一起,他關心的只是好好守住門,不要辜負了待遇。

最終,還是路過的米滿倉,發現了方長。

他笑了笑,解下靈泉劍放在對方面前桌上,纔跟着米滿倉進去。

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368、【桃花村亦妖怪村】104、【夜宿縱斷山】275、【禮尚往來】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48、【殺氣幹雲霄】366、【蔥薑蒜三兄弟】504、【技術水平升級】379、【第一處疑似位置】522、【聘貓】136、【捐銀】131、【清江岸邊亦繁華】0、【猴子麻了】550、【三月】83、【伏虎酒樓】171、【囚車中的故人】212、【耕牛的理想】495、【抓包】412、【河邊小路】58、【胡雪球】365、【油煎大頭魚】375、【山水如畫】371、【來一次生化襲擊】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355、【女兒紅】308、【暖玉牀】389、【織絲打鐵忙】137、【事畢離去】97、【池心碧玉】165、【離開寧河府】553、【入夢】556、【祈雨之人】583、【廟堂之上】122、【對線彩娘子】141、【足下雲起時】316、【方案】345、【神算】263、【贈佩】27、【黃塵百戲多】585、【雲深不知處】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183、【無事一身輕】153、【和順居包廂】474、【崖上】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55、【特派員】31、【撓頭的巡遊夜差】419、【暴露】498、【贈予】401、【扣碗與順路調查】507、【落在桌子上】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75、【旁有耳目】371、【來一次生化襲擊】82、【仙緣鑑】78、【新客暫居】76、【說天下人間】505、【山神來串門】337、【荒島怪客】186、【做一個故事獵人】451、【竟然沒有名字】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307、【後山裡的寶貝】299、【學堂裡的熟人們】165、【離開寧河府】519、【入界一探】20、【借宿的行人】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39、【父與子】561、【回到平靜生活】98、【他反應好迅速】391、【年輕真好】538、【算不算有緣人】28、【沽酒望氣】569、【聯誼的好機會】566、【當年的消息】470、【尋仙】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509、【吏員】526、【忙碌與悠閒】57、【這裡有妖氣】79、【有人慾來擾】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235、【三家村特產】481、【無事練攤取樂】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65、【興慶府閒逛】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577、【鶯啼】592、【時光裡的玉佩】412、【河邊小路】121、【端倪今初現】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97、【傳授】223、【不能空手上門】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9、【修行路上須懷貞】527、【再訪仙棲崖】
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368、【桃花村亦妖怪村】104、【夜宿縱斷山】275、【禮尚往來】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48、【殺氣幹雲霄】366、【蔥薑蒜三兄弟】504、【技術水平升級】379、【第一處疑似位置】522、【聘貓】136、【捐銀】131、【清江岸邊亦繁華】0、【猴子麻了】550、【三月】83、【伏虎酒樓】171、【囚車中的故人】212、【耕牛的理想】495、【抓包】412、【河邊小路】58、【胡雪球】365、【油煎大頭魚】375、【山水如畫】371、【來一次生化襲擊】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355、【女兒紅】308、【暖玉牀】389、【織絲打鐵忙】137、【事畢離去】97、【池心碧玉】165、【離開寧河府】553、【入夢】556、【祈雨之人】583、【廟堂之上】122、【對線彩娘子】141、【足下雲起時】316、【方案】345、【神算】263、【贈佩】27、【黃塵百戲多】585、【雲深不知處】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183、【無事一身輕】153、【和順居包廂】474、【崖上】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55、【特派員】31、【撓頭的巡遊夜差】419、【暴露】498、【贈予】401、【扣碗與順路調查】507、【落在桌子上】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75、【旁有耳目】371、【來一次生化襲擊】82、【仙緣鑑】78、【新客暫居】76、【說天下人間】505、【山神來串門】337、【荒島怪客】186、【做一個故事獵人】451、【竟然沒有名字】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307、【後山裡的寶貝】299、【學堂裡的熟人們】165、【離開寧河府】519、【入界一探】20、【借宿的行人】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39、【父與子】561、【回到平靜生活】98、【他反應好迅速】391、【年輕真好】538、【算不算有緣人】28、【沽酒望氣】569、【聯誼的好機會】566、【當年的消息】470、【尋仙】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509、【吏員】526、【忙碌與悠閒】57、【這裡有妖氣】79、【有人慾來擾】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235、【三家村特產】481、【無事練攤取樂】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65、【興慶府閒逛】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577、【鶯啼】592、【時光裡的玉佩】412、【河邊小路】121、【端倪今初現】588、【壯闊的施工現場】497、【傳授】223、【不能空手上門】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9、【修行路上須懷貞】527、【再訪仙棲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