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伏虎酒樓】

山上生活很閒,但是樂在其中。

用了些酒肉,方長去看了看坑裡所漚嫩竹,又去早課大石邊看了看葫蘆藤,而後纔回到籬笆院中,坐在躺椅上。

旁邊銀杏樹已經長大了些,扇形葉子很是茂盛,只是等以後結果時節,需要時常打掃。

但方長不甚在意,因他如今也是每天將崖上空地打掃一遍,工棚裡的自制竹枝掃帚,都已經換到了第三把,而他那堆肥灰坑也漸漸有了積攢。

從背後取下靈泉劍。

他抽出劍身橫放腿上,端詳了下這把寶劍,取出塊鹿皮輕輕擦拭。

這段時間,方長和自己的劍形影不離。

平時靈泉劍一直被他背在背上,睡覺時則解下來靠在牀邊,連早晨修行時,這把劍也靠在早課石旁葫蘆藤邊。

被長久佩戴之後,劍表面變得愈發光潔,卻寒光內斂,色澤漸晦,方長以目觀之,見其已經更具靈性。

練劍?不用練劍。

修行所修是道本身,而不是別的什麼。

既不是修長生,也不是修逍遙,更不是爲和其他人爭高下,其中那些所修重戰鬥者,皆是落了下乘。

甚至,修道亦不與求道等同。

若是心中有求,那麼“求而不得”纔會是路途常態。

求長生者不得長生,求逍遙者不得逍遙,求超脫者溺於泥中,求鬥法爭勝者身隕道消……刻意去求,只會離着所求越來越遠。

像長生、逍遙、法術、劍技之類,在修行中自然便會擁有,似水到渠成,又如春過雪消,但它們既是福利,又像一個個誘惑,引誘着修行人往別路上走。

其中尺度,只能自己隨心把握。

這就是修行之難。

便如方長屋裡那本《修行道》中所言,這條道,需合乎自然,但又需有超脫之意,就像在走條極長獨木橋,稍有不慎,便會滑落兩邊,萬劫不復。

握着劍柄,將靈泉劍豎起。

午後陽光從樹縫裡灑下,映照在靈泉劍上,反射着金黃光芒。恰如浣花溪裡,那從靈劍泉中淌下來的流水,遇到阻路石頭時所激起水花,在夕陽下的顏色。

三尺長劍,劍身平直,曲線流暢,觀之有賞心悅目感。

方長心中清楚,相對來說,自己這條“道法自然”的修行路,實是大道坦途。

只要一直走下去,徇道法自然而行,將會順順利利,坎坷不多。比很多頭鐵硬頂,逆勢而行的道路,強到不知哪裡去。

收劍入鞘,他面向東方,看着蒼茫羣山。

…………

……

虎橋鎮一如往常,依然是那個人來人往的交通要地。

炊煙繚繞,人聲鼎沸,鎮外農田遍佈禾苗,行人們南來北往,沿着官道從鎮中穿過。

只要經過這條官道的人,很多都會選擇在這裡歇歇腳,甚至住上一宿。

甚至有一些商號馱隊,乾脆在這裡將貨物進行交換流轉,甚至有精明人在籌備於虎橋鎮上,建立倉儲進行貨物集散。

或許只要天下太平,這裡便不會改其繁華。

一夥人簇擁着輛馬車,奔突着從北面官道行來,他們沒心情去觀賞鎮口外,那白溝河上歷史悠久的伏虎橋,也沒心情看那刻有“虎橋鎮”三字的石頭,而是直奔鎮中去。

他們行動間氣勢如虎,路上行人紛紛避讓。

“少官人,準備去哪家?”

“當然是最近的……不對,這小地方,還是去最大的那家吧。”

“好嘞。”

車伕一振繮繩,兩匹馬邁步,拉着馬車朝虎橋鎮上最大一家飯館駛去。

此是從雲中山逃出來的呂成陽一行人。

這些日子,他們吃了不少苦頭,反而兩匹拉車馬,養在山下這幾天不缺草料,一番歇息後很是精神,留下來看車的車伕,也氣定神足,面色紅潤。

又渴又餓的這行人,在林溪村林二哥處購了飲食,簡單歇息後,便朝附近小鎮趕來。

相比宋宏業他們,這夥人還是好的,因爲有輛車,所以行的更快。

這虎橋鎮上最大的用餐去處叫“伏虎酒樓”,名字很大氣,但其實只是一座容納十幾張飯桌,質樸的二層小樓。

它原屬於鎮上富戶龐員外,後來被抄家發賣後,歸了龍安府內某士紳,對方只是派了掌櫃來經營此處,許下分紅,說好每年查賬,便就撒手不管。

很快,呂成陽在這伏虎酒樓內,靠窗桌邊坐定。

店小二麻利地跑過來,問道:

“客官要點兒什麼?小店伏虎餅剛出爐,重油重糖,味道極爲美味。”

“好,那就上……”

“少官人不可!”

旁邊車伕似乎是家中老人,可以直接坐在呂成陽旁邊,他聞言趕緊勸道:“飢餓後忽然吃油膩之物,太容易傷身,體虛受不住的。還是要些菜蔬精肉所做餐食,再來些粥。”

“好。”他從善如流,讓店小二報了菜名,選了幾樣肉偏瘦的菜色,以及幾種時蔬,又要了份粟米粥。

店家速度很快,不一會兒,桌面上就擺滿了各色菜餚,幾碗清湯麪,當然,還有那一大盆粟米粥,閃着芡光散着香氣,車伕趕緊上手給呂成陽盛上粥,又讓其它人各自取了粥飯。

“我們先吃,估計吃完了,那宋宏業也該到了。”

話音剛落,這些人便不約而同狼吞虎嚥,直到吃滿胃方止。

輕輕打了個嗝,呂陽成對旁邊車伕說道:“先休息會兒,再出發去懷鳳府。”

車伕正待說話間,卻聽到飯店門口一陣腳步亂響。

接着一夥熟人猛地闖進了這伏虎酒樓,不及坐下,宋宏業那令人鬧心的嗓門便開始嚎叫起來:“這幾天,嘴裡真是淡出鳥兒來!真得好好吃上一頓!”

說了句粗話,宋宏業帶着這羣人佔了兩張卓。

接着便催促上菜:

“你這店裡有什麼好菜好酒,通通上來!小爺我餓了!”

“好嘞~~!所有招牌都來一份兒~!”小二招呼着,又問:“客官,咱這裡有剛出爐的伏虎餅,重油重糖,極是美味,要不要來上一些?”

“這還用問?端來!”

跑堂端上了糕點茶水,這宋宏業吃喝了些,纔開始審視周圍,而後發現了不遠處的呂成陽等人。

183、【無事一身輕】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43、【採雲中山之銅】571、【場地變了個樣子】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11、【傳聞】295、【目標:回仙棲崖】88、【待客】304、【贈送種子】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52、【套情報與鐘鼓司】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10、【陋居閒話】403、【將俘虜炮製一下】469、【午餐真費工夫】337、【荒島怪客】578、【筒子茶攤】461、【不辱使命】478、【串門】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60、【故地重遊】3、【仙棲崖上仙棲客】508、【下山,再次下山】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365、【油煎大頭魚】257、【一網打盡】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67、【簡氏兄弟】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456、【準備進城】508、【下山,再次下山】61、【退隱江湖】134、【興慶府書館】157、【帶上小狐狸下山】324、【繼續追查線索】72、【山坡故妖對個眼】340、【貨物】470、【尋仙】417、【見義勇爲】94、【魏和】395、【路遇】184、【萍水相逢】510、【荒野夜談】365、【油煎大頭魚】173、【劉修文之託】304、【贈送種子】330、【信物】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92、【方長是啥妖怪】454、【去匯合】320、【抗議】51、【重過小鎮】538、【算不算有緣人】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210、【無名】111、【煩惱的齊知縣】458、【守將庚永新】140、【女兒也是傳後人】55、【懷鳳府】336、【再次前行】520、【異域小鎮】279、【正面打上門去】411、【傳聞】433、【毛賊方長】111、【煩惱的齊知縣】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12、【耕牛的理想】244、【蟻山腳下劍仙廟】346、【藏寶圖】249、【兜頭悶棍】345、【神算】205、【喝水導致的衝突】336、【再次前行】550、【三月】257、【一網打盡】265、【歇腳時西面來客】560、【南屏山師徒】513、【城隍曾經做的孽】363、【神不靈廟祝瘦】155、【特派員】517、【浪子難回頭】492、【只怪當時太天真】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594、【人怕入錯行】578、【筒子茶攤】124、【洞盱江邊尋渡船】125、【江邊風俗】256、【進行反包圍】127、【冬雨後 現晴空】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11、【幸福來自於對比】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531、【山村教師】220、【茶館】70、【崖上的不速憨客】478、【串門】461、【不辱使命】338、【滄海寄餘生】387、【鐵鍋與炒鋼】
183、【無事一身輕】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43、【採雲中山之銅】571、【場地變了個樣子】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11、【傳聞】295、【目標:回仙棲崖】88、【待客】304、【贈送種子】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52、【套情報與鐘鼓司】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10、【陋居閒話】403、【將俘虜炮製一下】469、【午餐真費工夫】337、【荒島怪客】578、【筒子茶攤】461、【不辱使命】478、【串門】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60、【故地重遊】3、【仙棲崖上仙棲客】508、【下山,再次下山】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365、【油煎大頭魚】257、【一網打盡】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67、【簡氏兄弟】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456、【準備進城】508、【下山,再次下山】61、【退隱江湖】134、【興慶府書館】157、【帶上小狐狸下山】324、【繼續追查線索】72、【山坡故妖對個眼】340、【貨物】470、【尋仙】417、【見義勇爲】94、【魏和】395、【路遇】184、【萍水相逢】510、【荒野夜談】365、【油煎大頭魚】173、【劉修文之託】304、【贈送種子】330、【信物】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92、【方長是啥妖怪】454、【去匯合】320、【抗議】51、【重過小鎮】538、【算不算有緣人】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210、【無名】111、【煩惱的齊知縣】458、【守將庚永新】140、【女兒也是傳後人】55、【懷鳳府】336、【再次前行】520、【異域小鎮】279、【正面打上門去】411、【傳聞】433、【毛賊方長】111、【煩惱的齊知縣】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12、【耕牛的理想】244、【蟻山腳下劍仙廟】346、【藏寶圖】249、【兜頭悶棍】345、【神算】205、【喝水導致的衝突】336、【再次前行】550、【三月】257、【一網打盡】265、【歇腳時西面來客】560、【南屏山師徒】513、【城隍曾經做的孽】363、【神不靈廟祝瘦】155、【特派員】517、【浪子難回頭】492、【只怪當時太天真】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594、【人怕入錯行】578、【筒子茶攤】124、【洞盱江邊尋渡船】125、【江邊風俗】256、【進行反包圍】127、【冬雨後 現晴空】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11、【幸福來自於對比】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531、【山村教師】220、【茶館】70、【崖上的不速憨客】478、【串門】461、【不辱使命】338、【滄海寄餘生】387、【鐵鍋與炒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