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猴包餃子】

反正也無甚事情可做,方長把背上的長劍和包裹放在牀鋪上後,將窗簾拉開,靜靜站在窗邊看外面的風景。

不一會兒,方長便聽到廚房裡面廚師說道:“飯做好了,你們兩個,隨我將這些飯菜盛出來端到廳堂去,寶兒,你去喚客人們來吃晚飯。記得先在二樓天字號房喊,再去一樓喊。”

“好嘞。”伴隨着鍋碗瓢盆的輕輕碰撞聲,有個年輕的聲音應和道。

隨着蹬蹬蹬的腳步聲從後面廚房延伸到二樓走廊,店夥計的聲音在樓上響起:“開飯嘍,客官們請來前廳用飯呀!”

各間房屋裡面立刻便有了反應,方長待店夥計在一樓的走廊也喊過兩遍後,才起身朝外面走去。

走到前廳,只見前廳的十幾張方桌上,各自擺了一盆菜一盆飯一盆湯。

菜是用了濃醬的白菜燉豆腐,裡面摻了一些薄豬肉片;飯不是普通的粟米飯或者高粱米飯,而是粟米飯混合了菜和碎臘肉丁蒸出來的鹹飯;湯則是普通的蛋花湯,不過看分量,估計每桌也就將近一顆蛋。

飯菜盆和湯盆中都放了個大勺子,旁邊還有一疊碗,誰有需要可以自取。

下來用餐的人陸續都到齊,各自找位置坐下,各自拿碗盛飯菜。大家似乎早已經習慣了這裡的風格,吃多少盛多少,並開始交談。

外面的天色很快黑下去,應當是太陽已經落山。

店老闆林二哥待天色十分黯淡的時候,才點燃了幾盞油燈,幾星如豆的燈火亮起時,前廳裡的人們也已經吃了半飽,有了食物打底,大家不約而同地放慢了進食的速度,聊天的氣氛也熱烈起來。

有旅客拿出隨身的袋子:“我這裡有些自家的鹹炒豆,大家嚐嚐。”說着起身給每個桌上取碗放了一小把。炒過的豆子嘎嘣脆,噴噴香,還帶着些鹽味,吃了豆子後,大家紛紛稱讚。

方長也湊了個熱鬧,他拿起酒葫蘆,也說道:“我帶了些家裡釀的高粱酒,極其醇烈,大家也嘗一嘗。”

對此,大家紛紛叫好。

此時酒算是貴重東西,尤其是高度酒,都是糧食才能釀造出來,有人願意分享酒,自然是極好的事情。

所以當方長起身,給每桌倒了一碗酒後,旅客們紛紛道謝。

倒是櫃檯後面的店主林二哥,道謝後拒絕了方長的酒。

見到有酒,大家飛快地將碗中的飯吃光,又喝光了雞蛋湯,而後用才飯碗分了酒,就着剩下的白菜豆腐,還有剛剛那位旅客送的炒豆子,齊舉碗喝上兩小口,藉着酒勁兒聊得更加火熱。

他們先是大讚這高粱酒的醇香,說從來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酒。這些人卻不知道,他們竟有緣喝到了仙棲崖上釀出的靈酒,自然遠非凡間村釀可比。不過方長絲毫未解釋,只是對誇讚的人點頭致意。

聊了一會兒,有人美滋滋地抿了口酒,大聲說道:

“我也算是從這條官道上來往多年的老手了,從龍安府到懷鳳府,住在虎橋鎮最合算,從懷鳳府到龍安府,住在林溪村最合算。我第一次走這條路時候,這林溪村還是個普通山村,林二哥已經開始經營住宿生意,但我那時候不知道啊,趕不到虎橋鎮時,都是住在野地裡。”

“後來,我遇到同行的腳伕,就是懷鳳府小謝的父親,那時候他還活着,大家都叫他老謝。這老謝告訴我,林溪村晚上能夠住宿,比虎橋鎮便宜實惠。我就來了這裡,然後一看,好麼,就一間空屋子,大家擠在一起,用些草自己打地鋪。”

“不過確實是便宜啊,按人頭每人交兩文錢就行,還管飯。喏,就是這樣的蒸粟飯,但臘肉幾乎看不見幾粒,還有蛋花湯。兩文錢什麼概念啊,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虎橋鎮,也就買半個伏虎餅,真是實惠極了。不過如今林二哥有了這客棧之後,價格上漲了不少,這餐飯的價格和虎橋鎮也已經差不離,當然,還是要實惠一些。”

旁邊櫃檯上的林二哥對這客人很是熟悉,聽見對方促狹自己,辯解道:

“那時候的粟米菜蔬都是自己種的,能夠換到錢就是賺,畢竟平時賣點兒糧食也不容易,院子也只是箇舊院子。”

“哪像如今,雖然菜蔬都是自己種,但家裡的田種上了藥材,每天來的客人又多,臘肉雞子和粟米都是從外面買來的,自是不能像之前那樣的價賣,不然我早就賠死了。住宿也是,這棟樓可把我半輩子攢的錢都搭了進去,還指望着蹬腿前回本吶。”

衆人哈哈一笑,紛紛舉碗道:“那我們祝林二哥早些回本,到時候記得請客。”

林二哥陪笑道:“一定,一定。”引得大家鬨笑。

有人提議大家輪流講故事,以渡過這漫漫長夜,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不過大家贊同的同時,也要求提出這個提議的人,率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那我就拋磚引玉罷,先講個小時候睡前聽到的,猴包餃子的故事。”

“從前,有家人很窮,這家有四個孩子,但是某年大旱,收成不好,活不下去,沒辦法只能扔掉三個孩子。孩子們的父母早起後,先是哭了一番,而後將家裡最後一個雞蛋煮了,用頭髮絲兒切開,給三個孩子分吃掉。”

“對於窮人家,雞蛋都是用來換雜貨的,平常那裡捨得吃,這三個孩子吃的很是高興。而後這父親便背上筐子,領上三個孩子道:‘咱們出門罷。’孩子們很好奇,問爹啊爹啊要帶我們去哪兒?當爹的心裡難過,沒有說話。”

“孩子們裡的大姐年齡最大,看出來不對,於是偷偷撿了一把小石子兒,每隔一段路,就偷偷扔下一個。四個人走啊,走啊,直到深山之中,當爹的說,你們閉上眼睛數數兒,數到一百再睜眼。”

“孩子們數數兒,再睜眼時,已經不見了父親。大姐已經懂事兒,哭着說:‘這是不要我們了’孩子們一起哭,而後互相說要想辦法回家。”

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19、【暴露】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533、【幼童指路】83、【伏虎酒樓】248、【臥底】461、【不辱使命】531、【山村教師】425、【闖陣】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525、【給人出個好主意】313、【旁聽者與指數】161、【新配方】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31、【山村教師】320、【抗議】522、【聘貓】94、【魏和】509、【吏員】429、【邀請】310、【回信】67、【簡氏兄弟】184、【萍水相逢】598、【道法自然】593、【故人之物】351、【風暴拍臉】84、【陰影角落的動作】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75、【以美景待客】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12、【所遇難事】421、【遮掩窺探的至寶】151、【劍吟如鳳鳴】406、【正面莽上去】161、【新配方】89、【不懼危險三師徒】563、【棋簍】419、【暴露】410、【蘑菇屯】498、【贈予】294、【鶴仙人】476、【脫胎換骨】566、【當年的消息】598、【道法自然】360、【九尾狐不是狐】141、【足下雲起時】180、【路邊審訊】351、【風暴拍臉】82、【仙緣鑑】304、【贈送種子】273、【路中央的異狀】51、【重過小鎮】26、【虎橋鎮前伏虎橋】64、【買票】28、【沽酒望氣】545、【白跑一趟】571、【場地變了個樣子】356、【廢墟里的希望】576、【雛鳥】361、【烏篷船上】563、【棋簍】334、【依然在途中】47、【爐火旺 置辦忙】50、【好山好水好地方】329、【奇怪的食客】36、【知縣升堂】273、【路中央的異狀】244、【蟻山腳下劍仙廟】428、【井】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65、【分別】532、【新皇城裡新人皇】274、【壺中仙】555、【審判】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02、【您提我名字就行】432、【山頂小村】599、【往事如煙】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47、【確切消息】57、【這裡有妖氣】308、【暖玉牀】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317、【順利且快捷】472、【指路】245、【給自己上香】275、【禮尚往來】216、【小狐狸的同學】348、【跟帖留言】508、【下山,再次下山】252、【套情報與鐘鼓司】38、【事了拂衣瀟灑去】508、【下山,再次下山】380、【前哨衝突】413、【風盤山】179、【這番乃是回合制】136、【捐銀】499、【遇見神仙了】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110、【陋居閒話】
222、【南屏山上有神仙】419、【暴露】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533、【幼童指路】83、【伏虎酒樓】248、【臥底】461、【不辱使命】531、【山村教師】425、【闖陣】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525、【給人出個好主意】313、【旁聽者與指數】161、【新配方】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531、【山村教師】320、【抗議】522、【聘貓】94、【魏和】509、【吏員】429、【邀請】310、【回信】67、【簡氏兄弟】184、【萍水相逢】598、【道法自然】593、【故人之物】351、【風暴拍臉】84、【陰影角落的動作】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75、【以美景待客】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12、【所遇難事】421、【遮掩窺探的至寶】151、【劍吟如鳳鳴】406、【正面莽上去】161、【新配方】89、【不懼危險三師徒】563、【棋簍】419、【暴露】410、【蘑菇屯】498、【贈予】294、【鶴仙人】476、【脫胎換骨】566、【當年的消息】598、【道法自然】360、【九尾狐不是狐】141、【足下雲起時】180、【路邊審訊】351、【風暴拍臉】82、【仙緣鑑】304、【贈送種子】273、【路中央的異狀】51、【重過小鎮】26、【虎橋鎮前伏虎橋】64、【買票】28、【沽酒望氣】545、【白跑一趟】571、【場地變了個樣子】356、【廢墟里的希望】576、【雛鳥】361、【烏篷船上】563、【棋簍】334、【依然在途中】47、【爐火旺 置辦忙】50、【好山好水好地方】329、【奇怪的食客】36、【知縣升堂】273、【路中央的異狀】244、【蟻山腳下劍仙廟】428、【井】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465、【分別】532、【新皇城裡新人皇】274、【壺中仙】555、【審判】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02、【您提我名字就行】432、【山頂小村】599、【往事如煙】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47、【確切消息】57、【這裡有妖氣】308、【暖玉牀】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317、【順利且快捷】472、【指路】245、【給自己上香】275、【禮尚往來】216、【小狐狸的同學】348、【跟帖留言】508、【下山,再次下山】252、【套情報與鐘鼓司】38、【事了拂衣瀟灑去】508、【下山,再次下山】380、【前哨衝突】413、【風盤山】179、【這番乃是回合制】136、【捐銀】499、【遇見神仙了】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110、【陋居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