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入場】

得知這次大會召開消息的人並不少。

畢竟,哪位神祇沒有三五個好友?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也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便是成了神祇,也按訥不住和人交流的情緒,他們常年駐守在某地,幾乎也都有着自己的交流網。

所以隨着時間的發酵,這次大會的事情,不僅被天下的神祇們知道,也隨着各種交流途徑,不管是書信往來還是當面閒聊,幾乎被所有修行人知道了。

當然,還有許多同處於這張信息交流大網裡的妖族們。

朝着羅州前行的這一路上,方長見到了許許多多修行人,看前行方向,都是朝着和他同一個目的地。倒是各路神祇們,由於有了黑白棋子增援,卻不用像這樣趕路,所以路上只有修行人和大妖。

他們行路的方式各式各樣,千奇百怪。

有的只用兩條腿,默默奔走,有的御風而行,還有大妖現了原形,振翅而飛。更有的御劍而行,光是不同的御劍姿勢,方長就看到了十多種:有的踏着劍,有的被劍拽着,有的人劍合一化爲流光,有的借劍氣化梭破風而行,有的雙臂伸展負劍狂飛,還有的輕鬆躺在劍上看書。

不過遇到最多的,還是乘坐着自己的法寶,從空中飛過。方長算是大開了眼界,什麼葫蘆、寶塔、碗、手帕、髮簪、馬勺、盤、環、鈴、樹枝、車輪、燈籠、淨瓶、馬鞍、火鉗、漁船、飛梭、扁擔……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看着這幅景象,他心中暗自笑道,光從這些遠近各處的法寶樣式,便能察覺出來,世上的這些修行人們,不僅出身各異,精神世界更是豐富多彩。

總之,眼前這幅盛況,比他當初在大劫時候見到的景象,還要宏大熱鬧。

畢竟那時候雖然戰況激烈,天下的修行人們卻散落在各地,聚團抵抗,而且分成了兩個陣營。雖然方長遊歷過的地方足夠多,但那時候可沒有哪處像現在這樣,能見到如許多修行人往同一個目的地趕路熱鬧情形,哪怕是人皇麾下也沒有。

方長還看到了幾位當年有過幾面之緣的人,互相打了兩聲招呼,不過雙方都沒有停下來敘舊,所以這並沒有耽擱什麼時間。

他趕路的速度飛快,輕輕鬆鬆的便在預計的時間前,來到了羅州,並準確的尋找到了舉行這次大會的地方。

此處並不難找,甚至無需動用望氣之法,跟着人羣走就是。

這裡是羣山中一處寬敞的山谷,谷中有河流經過,大河的兩岸,一直到四周的山腳下,全是亂石灘,看不到什麼土壤,也沒有多少綠色。正是因爲如此,沒有凡間百姓在這山谷里居住,再加上週圍村落稀疏人跡罕至,省卻了許多麻煩。

方長來的比較晚,他進入會場的時候,山坡上已經密密麻麻都是人物,但是神祇們又還沒有來。

因爲神祇們請假困難,所以都要卡着點兒來到這裡,人差不多齊了就會召開。

山谷裡面雖然算不上人聲鼎沸,但也熱鬧的緊。由於所招待都是有修爲的人,故而主辦方所謂的“準備場地”只不過是找到了這樣一個山谷。沒有,進行任何營造,甚至連桌椅都沒有,無論誰來了,都可以稱得上這裡是簡陋之極。

不過大家倒也不在意此事,畢竟會議的規格,和參會的人與這些觀禮的人相關,而和場地無關。雖然此間並沒有文章寫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但道理依然還是那麼個道理。

提前到來的衆人們,各自找地方歇息,有的在石頭縫裡,有的在山坡上的樹下,有的穴地而居,還有的乾脆三五成羣坐在水面上聊天。聽周圍人的交談,方長得知,有那來的早的,已經於此處等待了半個月了。

環視山谷周圍的山上,能夠看到還有人撐開了自己的法寶,用作臨時住宿。還有人帶着幾分炫技的意思,施展法術營造器具屋舍,他們所造的屋舍個個外觀不凡,又與天地山川和諧的緊,倒也給這荒蕪的山與山谷增添了幾分亮色。

還有人瞧着這番熱鬧,來了興致擺開了地毯。他們不知在哪裡尋塊布,放在用法術臨時堆的臺子上,放些物事在上面展示,與有興趣的人交易,換些自己用得上的修行物資。

總而言之,大會召開前的這座山谷,生機勃勃,同時又十分有趣。

………………

修行人得道之後,往往記憶力超羣。

所以互相之間一旦結識,便更不容易生分,也不會變的陌生。畢竟無論過了多久,當年交往時候的情形,也都會歷歷在目,經久彌新。這便讓修行人之間的交往,更不容易因爲時間的沖刷而變淡。

“方先生!”

“方前輩也來了啊!”

“見過方兄!”

“……”

各人的稱呼都不太相同。

也是來到修行人的聚集地,方長才發現自己原來認識這麼多修行人。

這些在當年曾經有過一面或數面之緣的人,上來和方長互相見禮,寒暄幾句,順便介紹了更多人給他認識。

和陌生人簡單交流之後,互相之間便留下了印象,方長感覺自從來到這裡之後,沒走多遠,交往範圍便大大拓展了好幾圈。他估摸着,自己說不定在返程時候,會變成認識天下三成修行人的人。

如是往復,消耗了許多時間。

僅僅走過了四五座山坡,便耗費了約莫兩個時辰。

也因爲此時,這個小山谷里人口密度太大了,方長算了算,這些人如果間隔均勻着平鋪開來,這片山谷裡估計每過幾十步,就能有一個人。

在現場的神祇,只有本地山神一人,他沒有能力去維持秩序,也根本沒敢有這個想法。還好這裡雖然喧鬧,但是一片祥和,又大都是修行有成的,不受饑饉困擾,不怕風吹日曬。

遠遠地,便能看到卓天星和翟天月二人,他們正蹲在樹杈上,圍觀旁邊施法造房子的個修行人。周圍聚集了不少人,他們七嘴八舌出主意,有的建議他換顏色,還有的建議他換架構,更有人建議他拆了重修,還好對方心性好,沒有計較。

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30、【街邊偶遇】484、【暴雨】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419、【暴露】451、【竟然沒有名字】410、【蘑菇屯】0、【猴子麻了】373、【思鄉】499、【遇見神仙了】541、【遊記手稿】339、【勇者】158、【狐谷裡的烤雞】273、【路中央的異狀】110、【陋居閒話】445、【撒過狗糧的知州】69、【去而復返】376、【進山】118、【當堂拷問】514、【動了動了】98、【他反應好迅速】445、【撒過狗糧的知州】346、【藏寶圖】91、【合秋月的催促】509、【吏員】362、【吃豆腐的小官】524、【主動邀請】33、【阿黃與阿牛】163、【準備束脩】389、【織絲打鐵忙】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48、【臥底】14、【上仙饒命】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282、【入蜀】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287、【飯館的角落】150、【千里之隔】325、【抓獲】214、【相見又分別】581、【谷中迷霧】125、【江邊風俗】2、【要想從此過!】328、【初冬的雪】444、【很有用的禮物】394、【並非南轅北轍】135、【功德無量】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572、【方長的建議】30、【捕捉】30、【捕捉】514、【動了動了】216、【小狐狸的同學】256、【進行反包圍】552、【代爲引薦】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20、【借宿的行人】312、【一場騙局】333、【啓航向大海】472、【指路】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371、【來一次生化襲擊】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87、【寫點兒啥好】240、【見微知著得信心】91、【合秋月的催促】366、【蔥薑蒜三兄弟】453、【口號】548、【迷途之人】117、【捉妖】64、【買票】572、【方長的建議】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406、【正面莽上去】104、【夜宿縱斷山】466、【遍嘗皇城】581、【谷中迷霧】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456、【準備進城】373、【思鄉】36、【知縣升堂】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207、【寧河府城聯絡點】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65、【興慶府閒逛】214、【相見又分別】36、【知縣升堂】436、【再臨利州】274、【壺中仙】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95、【路遇】53、【人間風雨避復來】388、【方長的“腦洞”】301、【梨香時候】138、【新年將至氣象新】495、【街角煎餅】549、【衣鉢】393、【秋天到了】436、【再臨利州】
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30、【街邊偶遇】484、【暴雨】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419、【暴露】451、【竟然沒有名字】410、【蘑菇屯】0、【猴子麻了】373、【思鄉】499、【遇見神仙了】541、【遊記手稿】339、【勇者】158、【狐谷裡的烤雞】273、【路中央的異狀】110、【陋居閒話】445、【撒過狗糧的知州】69、【去而復返】376、【進山】118、【當堂拷問】514、【動了動了】98、【他反應好迅速】445、【撒過狗糧的知州】346、【藏寶圖】91、【合秋月的催促】509、【吏員】362、【吃豆腐的小官】524、【主動邀請】33、【阿黃與阿牛】163、【準備束脩】389、【織絲打鐵忙】559、【靠自己纔是正道】248、【臥底】14、【上仙饒命】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282、【入蜀】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287、【飯館的角落】150、【千里之隔】325、【抓獲】214、【相見又分別】581、【谷中迷霧】125、【江邊風俗】2、【要想從此過!】328、【初冬的雪】444、【很有用的禮物】394、【並非南轅北轍】135、【功德無量】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572、【方長的建議】30、【捕捉】30、【捕捉】514、【動了動了】216、【小狐狸的同學】256、【進行反包圍】552、【代爲引薦】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20、【借宿的行人】312、【一場騙局】333、【啓航向大海】472、【指路】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371、【來一次生化襲擊】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87、【寫點兒啥好】240、【見微知著得信心】91、【合秋月的催促】366、【蔥薑蒜三兄弟】453、【口號】548、【迷途之人】117、【捉妖】64、【買票】572、【方長的建議】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406、【正面莽上去】104、【夜宿縱斷山】466、【遍嘗皇城】581、【谷中迷霧】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456、【準備進城】373、【思鄉】36、【知縣升堂】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207、【寧河府城聯絡點】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65、【興慶府閒逛】214、【相見又分別】36、【知縣升堂】436、【再臨利州】274、【壺中仙】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395、【路遇】53、【人間風雨避復來】388、【方長的“腦洞”】301、【梨香時候】138、【新年將至氣象新】495、【街角煎餅】549、【衣鉢】393、【秋天到了】436、【再臨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