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新年將至氣象新】

從興慶府城東門出來,方長沿着官道前行。

最冷時候剛過,大地上雪未消。

由於陽光照射,剩餘的雪地再也不似初成時那樣鬆軟,表面結成了一層硬殼,依然雪白,但若用手摸上去,會有沙子樣的感覺,不爽利。

身旁行人似乎比往常多。

他耳力甚好,能夠聽見很遠處的交談聲。

小部分人是家境還算不錯,聽說了城中二位簡先生,開了所價格極其優惠的學校,從四面鄉里趕來,給家裡孩童報名。

其餘幾乎所有人,都是趁着年前,來城裡逛一逛,即使不採買一番,也能感受繁華,過過眼癮。

方長在一顆葉子落盡的大樹下駐足。

他輕輕解下腰間葫蘆,拔開蓋子,卻只是執在手中。

回過頭來,方長朝興慶府上方望去。

那裡文氣如龍虎,但轉瞬而化,變爲濤濤江海,遍佈空中,渾厚無比,並向四方遠遠蔓延開去,氣勢恢宏。

方長知道,這便是簡正清簡正初兄弟二人,此番作爲在天象上的反應。

而且不止如此,興慶府城上方之氣,隱隱間,如添築大廈之基,讓因大劫而有點晦暗的人族氣運,顯得穩固了不少。

實在是功德無量。

方長舉起葫蘆,仰頭灌了口高粱酒,而後對着所見情形笑了笑。

他把酒葫蘆重新蓋好,系在腰間,轉頭繼續向東行走。

…………

……

氣溫微升,新年將近。

方長依然走的很慢,他帶着悠閒心情,欣賞着路上每件事物,欣賞着所遇到的每件事。

無論是枯草還是樹木、碎石還是雪堆,都能引起他的興趣,不過與這些相比,路上百姓之間千家萬事,更有意思得多。

他也不用“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遮掩,只是如普通路人一般,順着官道行走。

偶爾來了興致,便順着阡陌走上一段,穿村過鎮,繞些遠路,只爲在多瞧一點未曾見過的景緻之餘,接觸點有趣的人和事。

前方又是個小鎮。

馬上就是新年了,大家早都閒了下來,爲過年所做的各項準備,也到了上場的時候。

秋末糶糧食所得錢帛,被取出來,拿到集市上,換各色過年的食物用具,再給家裡人扯上幾尺布,給兒孫買泥人竹哨,給女兒買頭繩木釵。

鎮子相對於村落來說街道更寬敞,能夠擺下更多攤位,又常常是周圍村落的地理中心,故而輪到這裡有集市時,規模會大上不少,號稱“爛市集”。

這是鎮裡集市一年中最繁忙,也是最擁擠的時候。

人挨人,人擠人,熙熙攘攘。若是穿的稍微厚實一些,不等將集市逛完,額頭就會見到汗水。

鍋竈裡白色熱氣向上飄蕩着,隨着微風散開不見,空氣中傳來各種氣味的混合,並不好聞,卻滿是生活。

吆喝聲、交談聲、討價還價聲、食物在油鍋裡的滋啦聲、家禽咕咕聲,也混在一起,迎面撲來。

兩側攤位上,擺着密密匝匝的年貨,米麪、豬頭、燻雞、香腸、乾菜、酒、蔥姜、糖塊、糖瓜、麻糖、年糕、香油、陳醋、點心、鹽、豆腐乾、豆腐絲、年畫、窗紙、果子、皮凍、紅紙、果脯、蹄筋、草紙、布匹……

還有孩子們喜愛的泥塑、風車、糖人、臉譜、木刀木槍、糖葫蘆、頭花頭繩、爆竹……

攤位前,各自有不少人圍着,他們一邊翻來撿去,一邊七嘴八舌的問,攤主往往手腳麻利、絲毫不亂的應對,空擋裡兩方還在不斷討價還價。

此種情形下,攤主們絲毫不惱,因爲只有挑揀和用力砍價的,纔是最爲真心的買家。

方長走進這座其貌不揚的普通小鎮。

周圍路過的趕集人,會下意識與他保持一尺距離,讓他避免了擁擠,就像一條魚滑入水中,順暢地在這堆滿了攤位行人的集市上走動。

他在一個正煎豆腐塊的小攤前停下。

煎豆腐攤主正在忙碌,他架起了小爐子,將一塊厚鐵板燒得滾燙,在上面小心抹一層薄薄葷油,將切成四方薄片,醃製過的豆腐放在上面,煎炸的六面焦黃,聲音悅耳,香氣撲鼻。

鄉下也不講究排隊,都是圍在一起,方長走進去,旁邊人下意識就讓開來,距離他一尺開外,只是眼睛依然瞅着焦黃的豆腐。

他問道:“請問這豆腐怎麼賣?”

攤主頭也不擡的回答道:“一文錢三片,三文錢十片。客人您別看豆腐不太值錢,可我這用料細心,是加了鹽的,還用了好葷油,實惠得很。來些吧,保證好吃,讓您吃了還想吃。”

“來二十片。”說着方長便派出六文錢。

“好嘞~~!”見有生意上門,攤主很高興,立刻收了錢,又取出幾片豆腐放在鐵板上。

爛市集的好處,就在於不必歇火,不斷有客人,大大節省成本。若以單日收入來講,今天可是一年中最不能錯過的好日子。

由於今天總能賣得出去,攤主的製作安排也不一樣,鐵板上一直有批豆腐在煎炸,如此方長不必等待一個烹飪全週期,就能取到自己那份。

旁邊有人帶着兩個孩子,從攤子前面路過,孩子們被香味吸引,吵鬧着要吃。

還好豆腐不算貴,這人拗不過,便就走過來,掏出三文錢購買。

“客人稍等,我先將這位要的那份兒煎好。”說着,他通了通下面火爐,弄得更旺,而後手上速度更加麻利了些,小鏟子和鐵板的摩擦聲更加迅速,宛如一首簡單又簡短的打擊樂。

方長看了看旁邊人,對方衣服上有補丁,但是氣色很好,看起來不是富貴人家,但也算得上衣食充足。

他率先開口,搭訕道:“這位老哥,來趕爛市集?”

“是啊,都一樣,今天出門的人,差不多都是趕集人。”中年人開朗地笑道:“我也如此,來此帶孩子們玩耍下,順便置辦些年貨。”

“今年秋天咱們府裡豐收了次,雖然糧價如以往一樣,刷的跌了下去,到現在都沒緩回去,但終究是多收成了些許,能過個肥年了……”

談話間,一旁攤主抽出一樣草紙,將兩疊豆腐小心放在上面,而後遞給方長道:

“客人,您的煎豆腐。”

545、【白跑一趟】326、【祁福山上羣賢洞】2、【要想從此過!】227、【千里獨歸人】200、【崖上凡間遠】365、【油煎大頭魚】16、【梳理水脈】578、【筒子茶攤】357、【柳丞相和於大帥】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86、【只在此山中】233、【結伴出南屏】52、【一路向西】505、【山神來串門】598、【道法自然】226、【小小竹渠】330、【信物】583、【廟堂之上】88、【待客】103、【登門拜訪】174、【方長問心】184、【萍水相逢】18、【第一批陶器】21、【山村夜話】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379、【第一處疑似位置】457、【優秀細作方長】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45、【神算】97、【池心碧玉】325、【抓獲】133、【蝸牛狀態的方長】34、【託夢授良方】38、【事了拂衣瀟灑去】595、415、【機緣再至】442、【李悅留下的傳說】565、【有劍來訪】326、【祁福山上羣賢洞】236、【日食】430、【街邊偶遇】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548、【迷途之人】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81、【無事練攤取樂】513、【城隍曾經做的孽】230、【南屏山山神】326、【祁福山上羣賢洞】149、【幸運任務】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294、【鶴仙人】232、【要種子】168、【劍破黑風】365、【油煎大頭魚】228、【贈薯】508、【下山,再次下山】549、【衣鉢】337、【荒島怪客】105、【攔路求被騎】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21、【歸來也得食補】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206、【崖邊問道】86、【方長病了】124、【洞盱江邊尋渡船】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301、【梨香時候】419、【暴露】430、【街邊偶遇】556、【祈雨之人】187、【洗白上岸的機會】95、【有錢不?】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50、【三月】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06、【崖邊問道】212、【耕牛的理想】174、【方長問心】216、【小狐狸的同學】464、【參觀皇宮】396、【天時地利人和】36、【知縣升堂】430、【街邊偶遇】336、【再次前行】2、【要想從此過!】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60、【飲食之間自有真】451、【竟然沒有名字】586、【只在此山中】409、【帳中人】466、【遍嘗皇城】573、【天庭】50、【好山好水好地方】64、【買票】29、【羊肉面小攤】157、【帶上小狐狸下山】514、【動了動了】338、【滄海寄餘生】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
545、【白跑一趟】326、【祁福山上羣賢洞】2、【要想從此過!】227、【千里獨歸人】200、【崖上凡間遠】365、【油煎大頭魚】16、【梳理水脈】578、【筒子茶攤】357、【柳丞相和於大帥】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86、【只在此山中】233、【結伴出南屏】52、【一路向西】505、【山神來串門】598、【道法自然】226、【小小竹渠】330、【信物】583、【廟堂之上】88、【待客】103、【登門拜訪】174、【方長問心】184、【萍水相逢】18、【第一批陶器】21、【山村夜話】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379、【第一處疑似位置】457、【優秀細作方長】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45、【神算】97、【池心碧玉】325、【抓獲】133、【蝸牛狀態的方長】34、【託夢授良方】38、【事了拂衣瀟灑去】595、415、【機緣再至】442、【李悅留下的傳說】565、【有劍來訪】326、【祁福山上羣賢洞】236、【日食】430、【街邊偶遇】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548、【迷途之人】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481、【無事練攤取樂】513、【城隍曾經做的孽】230、【南屏山山神】326、【祁福山上羣賢洞】149、【幸運任務】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294、【鶴仙人】232、【要種子】168、【劍破黑風】365、【油煎大頭魚】228、【贈薯】508、【下山,再次下山】549、【衣鉢】337、【荒島怪客】105、【攔路求被騎】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521、【歸來也得食補】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206、【崖邊問道】86、【方長病了】124、【洞盱江邊尋渡船】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301、【梨香時候】419、【暴露】430、【街邊偶遇】556、【祈雨之人】187、【洗白上岸的機會】95、【有錢不?】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550、【三月】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06、【崖邊問道】212、【耕牛的理想】174、【方長問心】216、【小狐狸的同學】464、【參觀皇宮】396、【天時地利人和】36、【知縣升堂】430、【街邊偶遇】336、【再次前行】2、【要想從此過!】299、【學堂裡的熟人們】260、【飲食之間自有真】451、【竟然沒有名字】586、【只在此山中】409、【帳中人】466、【遍嘗皇城】573、【天庭】50、【好山好水好地方】64、【買票】29、【羊肉面小攤】157、【帶上小狐狸下山】514、【動了動了】338、【滄海寄餘生】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