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戰略威懾

第1179章 戰略威懾

空射彈道導彈,在同類武器型譜裡面其實算不上特別。

美蘇在冷戰時期都出於各種目的開發過類似的產品。

但總得來說,如果是用於一般對地攻擊,那無論怎麼看都性價比不高——

受制於彈道高度的物理限制以及慣性制導的先天不足,在當年,中/短程彈道導彈的末端速度(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並不會因爲你把發射架搬到天上就變得更好,反而戰術飛機每次最多隻能帶一發,又要受空域管理限制,相比陸基發射車的火力密度還會下降。

唯一的好處只有發射平臺本身比較靈活,不過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之下,這似乎也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優勢。

所以這些型號基本都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只有極個別戰術需求特殊的國家裝備過一部分。

反而是在反衛星和反導系統靶彈這兩個偏門領域得到了發揚光大。

但話又說回來。

如果真能通過應用新技術,讓空射彈道導彈發揮能量優勢,在末端達到高超音速,並提高命中精度的話,那相比於陸基型號的優勢可就體現出來了。

因此,張福忠的表情只經過了一瞬間的迷茫便轉爲欣喜:

“常院士這個想法,倒是剛好可以迴避國內目前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方面的短板……另外對超高速風洞的要求也很低。”

“一方面只要解決耐熱塗層的問題,即便是用傳統冷風洞也能對雙錐體彈頭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飛行模擬,另一方面從空中發射本身就佔據初始能量優勢,如果能搞定飛行體的頭錐部分,那相比陸基發射就更容易達到足夠的末段速度……”

直到本世紀初,他都在參與東風11(A)導彈的研發和改進工作,因此對於國內在彈道導彈方面的技術積累相當熟悉。

並且,雖然這個空射彈道導彈的技術路線有點雜糅,跟國內已有的任何型號都不完全一樣,但相比於吸氣式高超,張福忠本人,包括他所在的航天科工九院註定能在其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而黃銳松原本還想爲自己的方案再掙扎一下,不過他畢竟也不是什麼莽夫,所以在開口之前先左右觀察了一番。

結果發現有不少人這會已經露出了贊同的表情。

實際上,火箭動力方案對於參與項目的大多數單位來說確實都更熟悉。

真正對吸氣式衝壓發動機有所研究的,除了他這邊以外,實際上就是常浩南所代表的航空動力集團。

現在後者自己都不主張以吸氣式起手,那其餘衆人的態度就更不用說了。

於是,在謹慎考慮了一下兩便的力量對比之後,老黃同志當即決定不再堅持,圓潤地來了個180°大轉向:

“關於液體火箭發動機,我們院的研究不多,不過306所之前爲了解決超音速導彈的量產問題,開發過一種共注射的RTM工藝,可以實現作爲承載層基體的改性環氧樹脂和作爲防熱層基體的改性酚醛樹脂一次成型……”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應用在了兄弟單位研發的新型空對地導彈上面,反饋非常不錯,恰好中近程導彈雙錐體彈頭的絕對尺寸不大,也在新工藝的允許範圍之內……”

“……”

既然連黃銳鬆都改了口,那至少在眼下,整個會場內也就沒了研發路線上的分歧。

所有人的關注點便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常浩南提出的方案上面。

對於液體火箭動力、雙錐體頭部這個整體構型,最有發言權的其實應該是航天科技一院和六院。

前者是我國曆史最久、規模最大的運載火箭總體研究單位,而後者則承擔了我國絕大部分運載火箭動力系統的研製和生產任務。

當然,因爲整個驗證彈裡面技術風險最低的就是動力,所以來自六院的代表只是非常簡短地發了個言,表示具體情況肯定要等到性能指標確定下來之後再說,但無論最後選擇何種推進劑,都保證不會給整個項目拖後腿。

不過,隔壁一院能說的東西可就比較多了:

“估計有不少同志都知道,關於雙錐體構型,我們在90年代初曾經有過一段不太成功的嘗試……雖然當時確實是走了彎路,不過相關技術資料我們還是保存了下來,而且一直有一個規模不大的團隊在進行相關研究,等今天會議結束之後,我會把這個團隊也納入到高超項目中來。”

一院派出的代表刑牧春本身就曾是長征二號F的副總設計師,在單位內有着相當的話語權。

而他口中那“不太成功的嘗試”則是在921工程論證階段,他們曾一度選擇過雙錐體作爲火箭頭部外形,甚至有些放飛自我地考慮把飛船和火箭進行一體化設計。

也就是不要額外的整流罩,直接把飛船安裝在火箭頂部,以儘可能節省推力和空間。

最後當然是因爲過於激進而不了了之了。

但教訓也是經驗的一部分,總比什麼都不知道要強。

“另外,如果在使用空射加液體發動機之後末段速度還是達不到要求,那可以考慮進行頭體分離設計,在彈道頂點拋棄一級助推段,彈頭內部再額外加裝一個推力比較小的助推發動機,用於在彈頭下降過程中進行額外加速,這方面的技術我們也有不少積累……”

“以及正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順帶讓六院的同志們測試一下……”

刑牧春的聲音本來一切如常,但在說到這裡時卻戛然而止。

稍微遲疑了一下之後,他轉頭看向坐在旁邊的六院代表:

“你們那個項目,能不能在這……”

衆人的眼神中原本還紛紛閃過一絲好奇,但聽到最後這句話之後,也紛紛明白了怎麼回事。恐怕是涉及到保密問題了。

雖說能坐在這個會議室裡的人密級肯定全是絕密,但畢竟分屬不同單位和研究方向。

很多內容還是不適合擴散得太廣。

“這個倒是可以透露。”

好在後者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們院11所手裡有個已經在進行地面測試的350公斤級火箭發動機,雖然推力不大,但體積也很小……”

常浩南擡手阻止了對方繼續說下去,然後試探着問道:

“是PBV……”

“沒錯。”

六院代表微微點了點頭。

這個答案讓前者不由得遲疑了一下。

PBV,也就是Payload Booster Vehicle,有效載荷助推器。

在洲際導彈的多級助推器徹底結束工作之後,用於將分導式多彈頭投擲到不同的軌道。

是頂級戰略核威懾所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

在2005年這會,華夏還沒有任何一種能夠攜帶多彈頭的戰略導彈,因此六院的這項研究顯然極爲重要。

“我們驗證彈的彈頭只有制導系統沒有戰鬥部,原計劃是增加一個配重。”

一番思索過後,常浩南謹慎地回答道:

“如果能在不影響彈頭本身性能的前提下安裝進去的話,那我同意在上面增加一項驗證內容……”

高超音速武器也好,分導式多彈頭也罷,都是戰略威懾能力的一部分。

那就應該算是一家人。

互相幫忙也是應該的……

……

接下來,會議一連持續了數個小時。

就連午飯,都是由食堂準備好,送到會議室裡現場解決的。

而這種空射彈道導彈的總體設計,也逐漸在衆人的討論當中逐漸有了雛形。

有點類似一發尺寸更大,但沒有整流罩,而是將整個頭錐部分作爲分離式彈頭的AGM183A。

當然,紙面性能,主要是射程和末端速度肯定要差上一些。

但擱在2005年這會,也絕對算是相當了不起的性能了。

直到已經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此前幾乎沒怎麼說過話的航天科技五院代表李榮衛突然提出了一個新的話題:

“常院士,我聽您還有同志們的分析,這型驗證彈的彈道高點大概在150-180km,也就是全程都在大氣層內飛行,尤其速度最快的時候又是末端大氣比較稠密的區域,是不是需要額外避免一下燒蝕問題?”

“我們院針對神舟飛船返回艙,有一種以改性聚硅氧烷作爲基體,復配熱反射纖維和硅酸鹽製成的新型隔熱塗層,導熱係數只有0.02W/mK,已經是相對比較成熟的產品了,就是成本有點高,不過這驗證彈反正也只有幾發,完全可以在絕熱方面增加一層保險……”

應該說,常浩南選擇的這個高超音速武器的切入點,相當精妙。

甚至比他預想當中更成功。

很多關鍵技術都有一定積累,稍微跳一跳就有希望能夠實現。

屬於項目團隊最喜歡的那種情況。

並且風險還比較可控。

所以剛纔在會上,常浩南對於各種合理範圍內的技術應用幾乎來者不拒,甚至在第一場項目全體會議上,就差不多完成了工作分工。

但這一次,他卻沒有點頭:

“這項技術很有價值,榮衛同志……或許未來的吸氣式高超階段,會用上你們提供的新型塗層材料。”

“但這一發驗證彈……我計劃只保留承載層和防熱層兩部分基體,然後用發汗式主動冷卻技術來控制彈頭表面的溫度!”

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790章 殲11B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918章 獵鷹Z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
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85章 跟羅羅談判!你們英國人也有今天?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08章 這就開始搞綜合電力系統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168章 渦扇20的發動機短艙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790章 殲11B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924章 請君入甕(日萬,求一波月票)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第918章 獵鷹Z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