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

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

其餘衆人見狀,也順勢圍到了桌子邊上。

“如果雙通道信號採用正交設計,那麼本質上還是隻能對瞬時帶寬做出一倍的提升,雖然相比於單通道DRFM已經降低了對ADC和RAM的性能要求,但這樣做的還是不夠徹底。”

“但我們可以考慮放棄分相採樣或者分時採樣的思路,設計多個窄帶的DRFM子系統,按頻段分路,每一路與一個壓控振盪器(VCO)再進行混頻,輸出基帶模擬信號由一窄帶DRFM子系統進行處理,這樣就可以幾乎完全規避對於DRFM的帶寬要求,採樣頻率也可以降爲原先的幾分之一。”

此時常浩南手中的鉛筆在郭林看來,宛如一根魔法棒一般,筆尖和紙面交匯之處隨着前者畫圖的動作而不斷飛出奇蹟。

這一次的電路原理比較複雜,所以常浩南畫了有一會才最終完成。

“這麼設計從理論上確實是可行的,但工程上如果增加這麼多的硬件,那新增的每個部分都會帶來系統誤差,疊加起來產生的底噪和信號畸變必定非常嚴重。”

相比於還在分析原理圖的郭林,徐洋倒是已經開始思考這個思路的可行性問題了:

“別的不說,這幾條通道之間的不一致性就需要進行相位級補償,對於雙通道系統來說,還可以考慮共用一個參考時鐘實現通道間相參,這樣雖然規避了高規格的ADC和RAM,但是通道數增加對於參考時鐘的要求又會提升,我們還是造不出這個東西。”

“你說的這個用參考時鐘的多通道技術一般是用在示波器上面的,干擾機的DRFM架構比示波器複雜得多,別說我們,估計美國人也沒辦法單靠時鐘性能走通這條路線。”

這個思路之所以被系統認爲可以走通,自然是因爲常浩南早就考慮過了這方面的問題。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各種誤差因素分別進行補償。”

“比如可以採用校準和補償相結合的辦法在基帶對採樣數據進行失真修正,分別對每個通道內的幅頻特性及羣延時特性誤差進行抑制,從而保證重構信號與原始信號接近。”

“那麼相位差問題呢?”

“相位差沒有太多取巧的辦法,但可以進行測量,或者說,進行常精確的預估,從而提前進行修正。”

常浩南在周圍驚愕的眼神中邊寫邊解釋:

“假設我們通過數模轉換器發送一個斜率爲k的寬帶脈衝信號,該信號通過反饋支路到達射頻輸入端,經合路器、帶通濾波、下變頻、低通濾波後,被DAC採集到信號處理器內部與原始發射信號進行STRETCH去斜處理。由於兩個信號之間存在延時差,因此就會得到一個單頻輸出Δf,該頻率即可以基本代表輸入-輸入過程中間的延時量:Δt=Δf/k。”

“就……這麼簡單?”

旁邊的一名工程師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能聽懂。

他本以爲會面對一套像是天書一樣的理論,然後需要回去研究幾天才能明白。

“我現在只是單純講一下原理肯定簡單,但後面還需要具體考慮補償的算法,工作量還是不小的。”

放下鉛筆的常浩南聳了聳肩,旁邊的郭林極有眼力見地遞上了一杯溫度正好的茶水。

給大佬遞茶.jpg

“常工喝口水。”

常浩南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當然了,就算是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消除多頻段之間的誤差,尤其是對於寬帶跨通道信號,頻段交界點處產生的信號失真是從原理上就一定存在,而且越疊加越多的,所以我們也不能無限制地做它二十三十個通道,那樣恐怕連開機自檢都過不去。”

“我目前的計劃是,用我們能搞出來並且能穩定封裝的350Mhz帶寬DRFM,弄上10個並行通道,這樣哪怕算上頻段交界處的帶寬損失,也基本可以實現2.5Ghz左右的帶寬覆蓋。”

“那也不少了啊……”

14所的主業就是搞雷達的,對於這種東西自然是足夠敏感:

“只要能覆蓋住6.5-9Ghz這個頻率範圍,就足夠應付絕大多數對空雷達使用的C波段和X波段信號。”

儘管X波段的中心點在10Ghz上,但考慮到衰減問題,實際上大多數雷達都不會採用過高的頻率,9Ghz已經足夠用了,並且在通信領域,X波段的下沿會延伸到7Ghz附近,6.5-9Ghz的選擇還可以順便對某些特定衛星通信進行精確的定向干擾。

“如果重構信號補償算法做得足夠好,這個範圍應該還有潛力可挖。”

徐洋在自己的專精領域還是能跟上常浩南思路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設備的體積和重量會比雙通道正交設計更大一些,而且也很難控制發熱量和耗電量,想做成L005那樣不佔重載掛點的自衛吊艙是不用想了,好在咱們這個東西的性能要比L005強得多,一個編隊裡面有一架飛機掛兩個,基本上就可以掩護整個機羣。”

常浩南在紙上隨手畫了個扁長條形狀的吊艙,然後又在頭部畫了個小風扇樣式的東西:

“不過,反正我們現在也是掛在飛機上用,在頭部加個衝擊式發電機多少能解決一些供電問題,至於散熱也可以靠引入空中的低溫冷氣解決。”

說着他又在紙上畫出了一個類似飛機的輪廓,只是畫功一般讓人有些分辨不清是殲8C還是殲轟7。

“這麼一來的話,咱們自是不是也算有自己的EA6B或者EF111了?” 看着紙面上的概念圖,有一個站在郭林身後的工程師突然說道,語氣中充滿欣喜。

可以說,從幾年前的海灣戰爭之後,對於他們這些雷達研究人員來說,上面那兩種專用電子戰飛機就成了他們日思夜想希望戰勝的大魔王。

雖然現在他們還是沒完全找出克敵制勝的辦法,但現在這樣……

也算是把自己的大魔王給造出來了?

“嗯……單論我們這個吊艙的話,轉發式移頻干擾屬於目前的主流技術路線,在功能上倒是不差什麼。”

常浩南看着面前草稿紙上的輪廓圖回答道:

“但如果真想要專用電子戰飛機的話,那還需要對載機平臺本身進行大改,光是普通戰機掛兩個吊艙多少差點意思。”

“不過,從好的方面想,我們的假想敵出於對空軍力量的自信,並不太重視防空系統的建設,所以我軍面對的防空壓制作戰強度也沒有EA6B那麼高。”

實際上,讓殲8C或者殲轟7掛上兩個這種吊艙更接近美軍中F16CJ野鼬鼠的效果。

當然,就算是這樣,也足夠讓14所這邊高興很長時間。

儘管已經重生了將近一年,但常浩南還是會下意識地習慣於那自己搞出來的東西跟大洋彼岸的強敵直接對標。

但是對於郭林等大多數人而言,這是哪怕再樂觀也不敢想的。

能做到“敵強我有”而不是“敵有我無”,就已經是很多人終其一生希望實現的夢想了。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

同爲本時代的人,徐洋的思路就要開闊很多:

“只可惜這套東西處理寬帶信號的靈活性一般,只能給每個通道平均分配資源,沒辦法根據偵測到的雷達信號特徵把頻率靈活分配到某個特定的窄帶頻段上面……”

旁邊的常浩南心說還是你敢想,這是在後期的EA6B和EF18G這些第三代電子干擾機上才實現的功能。

不過他也不想因爲自己的這一波操作讓14所的同志們覺得僅靠架構升級就能取代更先進元器件的作用,於是也就順勢接着說道:

“沒辦法,這是硬件製造水平決定的,造出一批100%一致性元件的難度並不比造出一個高分辨率且高採樣率的ADC更低,所以爲了補償失真總要付出一些功能上的代價,歸根結底,還是得想辦法把咱們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重新發展起來纔是正道,光靠投機取巧肯定會提前撞到天花板的。”

聽到這句話的衆人面面相覷。

這就不是他們電科14所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不要緊,這種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常浩南也明白事情必須一步一步來。

就像是之前對民航產業的佈局一樣,要想影響到這種大範圍的產業,核心是要找到一個抓手。

上來就直接說我要搞xx產業肯定是沒前途的。

“先不考慮那麼遠的事情,既然原理能走得通,那我們下一步應該就可以弄個工程樣機出來測試?”

看得出來,郭林已經對常浩南圖上畫出來的那個東西如飢似渴了——

在之前第一次意識到必須使用高規格元器件而華夏這邊又被禁運不能進口的時候,他一度以爲這個自己寄予厚望的項目要告吹了。

而現在竟然可以運用技術指標相對落後的國產元器件達到高端產品的系統指標。

絕對是意外之喜。

“工程樣機肯定要搞,而且得同時弄兩個。”

常浩南看了一眼不遠處長條桌上那個稀碎的吊艙殘骸:

“按照咱們自己的設計做一個緊湊版本的出來,再原尺寸復刻一個美國人的超大號吊艙,我倒要看看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在……”

(本章完)

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643章 第一輪衝擊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249章 標準3,發射!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
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515章 更新一代?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1643章 第一輪衝擊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1522章 小大飛棍來了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273章 我,華夏,打錢!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1536章 重拳,必須要出重拳!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249章 標準3,發射!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