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

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

最後還是常浩南自己覺得有點過於中二,提議把前面兩個字取消,定名爲“息壤”模塊化防洪加固套件。

這樣就顯得正常多了。

並且還保留了原有的華夏特色。

丁高恆和懷國莫倆人加起來都快120歲,自然也不可能在這種細枝末節上非要和常浩南爭個高下。

因此這種未來在全世界防洪救災領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設備,就這樣被三個人花費短短一分鐘時間確定了名字。

儘管前面連續兩天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讓常浩南感到有些疲憊,但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順利落地並應用於搶險救災之中終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投入生產,然後再運輸到需要的地方了。”

後者長舒一口氣,內心中的擔憂和緊張也總算減輕了些許。

шωш ▪ттκan ▪¢O

“放心吧,我們是按照就近原則分配的生產任務,在位置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保障距離幾個高風險江段較近的工廠優先生產,唯一的問題是那種高吸水性樹脂,由於工藝流程特殊,目前能大批量供貨的廠商都在浙省和魯省,不過軍隊那邊已經派出了專門的運輸部隊保障原材料供應的暢通無阻。”

在救災組織能力這方面,華夏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你已經做了所有你能做的,剩下的任務,就交給我們了。”

丁高恆伸出手,拍了拍常浩南的肩側,略帶感慨地說道:

“而且啊,看來我們的小常同志,除了在研究軍用裝備這方面是一把好手之外,搞起民用技術來也是絲毫不差。”

後者輕輕搖頭:

“無論是研究武器裝備,還是別的什麼東西,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殊途同歸罷了。”

作爲一個軍工出身的研究人員,開發新的武器裝備固然很爽,但救人所帶來的成就感也絕對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既然有這樣的能力,那爲什麼不做呢?

聽到這句話的丁高恆一愣。

記憶角落中的些許碎片重新涌入腦海。

那是一位故人,一位前輩,在臨終前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爲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

“說的好啊,說得好……”

他的聲音不大,幾乎是在喃喃自語。

恍惚之間,丁高恆彷彿又回到十幾年前的戈壁灘上。

大地震顫、天空轟鳴,眼前浮現起核武器爆炸時的煙塵和閃光……

一直過了幾分鐘,他纔回過神來,並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現在時間緊急,不是追憶過去的時候。

於是,迅速調整好情緒之後,丁高恆重新擡起頭;

“對了,看你的樣子,應該也有幾天沒好好休息過了,我讓人給伱準備了早飯和招待所的一個房間,你直接去那邊休息一下吧。”

這確實是物理意義上的瞌睡來了遞枕頭。

之前一直處在神經緊繃的狀態還不覺得,現在驟然放鬆下來,才感覺到一陣陣睏意上涌。

“也好。”

他知道丁高恆說的沒錯,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這些了,之後的任務,屬於其他人。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雨,一直在下。

一週之後的一個傍晚,江陵長江大堤附近的防汛抗旱指揮中心。

一個穿着雨披的身影正在裡面焦急地來回踱着步子。

說是指揮中心,其實就是用幾個帳篷臨時在地勢稍高處搭建的一個地方,在旁邊架起一組專門的天線,用於跟前方各個監測點,以及後方的江城和京城進行聯繫。

“報告副總指揮!”

話務組長放下無線電,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那個身影面前:

“沙市監測站報告,水位已經達到44.68米!”

得益於全新的平流層通訊中繼技術,即便在地面通信站遭到干擾或者破壞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維持信息的正常上傳下達。

這可能是眼前唯一的好消息。

然而這個“好消息”給他帶來的,卻是如同晴天霹靂般的壞消息。

按照國家此前就出臺的《防禦特大洪水方案》,當沙市水位超過44.67米時,就應該立即着手準備分洪工作。

但分洪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真到了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卻又是難比登天。

之前幾天,已經有專家組進行過測算,分洪會導致921.34平方公里土地被淹,保守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近200億元。

但如果不分洪,那麼上游的洪峰將會與中下游同樣已經形成的洪水遭遇,把所有壓力都轉移到下面,尤其是鄱陽湖水系附近的潯陽。

而且,一旦江陵長江大堤決堤,那麼包括江城三鎮和大半個贛省在內整個下游地區就將成爲一片澤國,損失就更是難以估量。

抉擇,擺在了防總副總指揮鈕懋升的面前。

“分洪……”

他猶豫了一瞬間:

“最終是否分洪,我需要上報請求最終的指示。但事不宜遲,現在馬上動員起所有能夠動員的力量,先通知到分洪區的羣衆,務必在明天中午12時之前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決不能漏掉任何一個人!”

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

“是!”

話務組長迅速轉身回到設備前面,開始部署具體的轉移工作。

很快,淒厲的防空警報聲響起,電視、廣播、大喇叭,以及挨家挨戶敲門的工作人員都開始通知同樣的內容——

《分洪準備及轉移安置指揮部轉移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有人在,家毀了可以重建……”

重重口號穿過大街小巷,迴盪在江陵上空。

鈕懋升雙拳緊握,神情緊繃。

農田水利專業出身的他自從畢業就一直在水利系統第一線工作,曾經多次參加和指揮過京津冀和黃河沿岸地區的防汛搶險工作,也稱得上是身經百戰。

但眼下情況的嚴峻程度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

恐怕只有他並未直接經歷過的1954年特大洪災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而一想到自己看過的檔案中有關那次洪災的描述,鈕懋升就只覺得遍體生寒——

僅直接由於洪水而喪生的人數就超過3萬人,如果再計算各類次生災害,那麼最終的數字可能還要提高一個數量級。

儘管理智告訴他,如今長江全流域的水利設施絕非40年前可比,災害預防和次生災害控制能力也遠超當年,但感性上,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走,去大堤上看看。” 心神不寧的鈕懋升最終還是回過頭,對跟在身後的幾名隨行人員說道。

“但是副總指揮,這裡……”

“這裡還有其它工作人員負責,再說了,現在通訊不是還保持暢通麼,如果真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直接聯繫我好了。”

他說着指了指旁邊一個人身後揹着的便攜式無線電設備。

……

幾小時後,鈕懋升先是乘客車,然後換乘卡車,最後又改爲徒步,總算來到了江陵大堤上。

幾個人小跑着上前來,啪地立正,向鈕懋升敬了個禮。

由於救生衣的遮擋,他看不清這幾個人的軍銜。

好在爲首一人很快開口道:

“廣州軍區41集團軍步兵121師361團團長,黃林羣向副總指揮同志報到!”

這個番號讓鈕懋升有些熟悉。

隨後,藉助着現場一掃而過的探照燈燈光,他看到不遠處地方插着一面獵獵飄揚的紅旗。

上面寫着一排金色的大字。

“塔山守備英雄團”

塔山無塔也無山,四縱是塔亦是山。

而這支部隊,正是過去的東野四縱28團。

看到堤岸兩側正在隨時待命的解放軍戰士,鈕懋升總算稍稍安心下來。

“簡單說說堤防的總體情況吧。”

“是!”

黃林羣點點頭,然後帶着鈕懋升一行人走上大堤:

“設計的分洪區包括大約半個公安縣的面積,主要由北閘(進洪閘)、南閘(節制閘)和208公里圍堤組成,我們現在就是在圍堤上面……”

“北閘位於公安北部虎渡河與長江交匯的太平口附近,由一座長約1公里的54孔鋼製弧形閘組成,外面還有一層攔淤堤,是固定的,如果要泄洪,那麼需要通過爆破炸開攔淤堤,將長江的洪水放進來,再打開北閘讓洪水進入分洪區。”

“按照設計,北閘最大進洪流量爲8000立方米每秒,如果開啓北閘仍不能降低沙市水位,就需爆破在我們更東邊大概4公里的臘林洲江堤,配合北閘一起分洪入荊江分洪區……”

“……”

“黃團長!”

就在兩個人藉助着探照燈看向分洪閘口時,從身後突然飛奔過來了另外一名同樣穿着迷彩服的戰士。

因爲夜色的緣故看不清臉,但是聽聲音要年輕很多。

“黃團長,咱們明天真要炸堤麼?”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黃林羣能回答的,他只好擡起頭看向鈕懋升。

“小同志,我是防總副總指揮鈕懋升,請問你是……”

後者走到對方近處,雖然還是看不清軍銜,但至少能看出是一名尉官。

對方稱呼黃林羣爲黃團長而不直接是團長,似乎說明他並不是361團的人。

“報告副總指揮,我是41集團軍工兵團地爆連連長劉自備,目前暫時劃歸361團指揮!”

果然如此,看來如果決定泄洪,那麼相關的爆破工作將會由他負責完成。

“目前泄洪的準備工作進行的怎麼樣?”

鈕懋升沒有直接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先詢問道。

“北閘攔淤堤和臘林洲江堤已經埋設好了總共50噸炸藥,只要接到命令,隨時可以執行爆破。”

劉連長的第一句回答完全是專業問題,因此非常乾脆。

但緊接着就語氣一變:

“但是副總指揮,我……我學了十幾年的爆破,總不能第一次真正執行任務就……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家給淹了啊……”

“我老家就在湘省,太知道被洪水淹過之後是什麼樣子了……”

劉自備的一句句話如同重錘一般砸在鈕懋升的心口。

但他同樣也知道,是否泄洪,最重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風險。

漆黑的夜裡下着大雨,一派臨戰前的緊張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

鈕懋升沒有回去,而是一直跟黃林羣呆在一起,中間還跟後者見到121師的師長並聽取了對方的彙報,但最後還是回到了計劃泄洪的位置附近。

當天深夜。

又有另外一羣人來到了江陵的大堤上。

鈕懋升第一個認出了爲首一人的身份。

“總指揮!”

對方點了點頭,然後用特有的、緩慢但富有節奏的語氣說道:

“我已經得到了下達分洪令的授權,但在最終決定是否分洪之前,我還是希望能聽一下水利專家和一線解放軍指戰員的意見。”

旁邊幾名水電科學研究院的工程師和氣象專家對視了幾眼。

最後還是有一個人作爲代表站出來彙報道:

“報告總指揮,第六波洪峰明天就會到達江陵,但這一波洪峰屬於尖瘦型,雖然高度很大,但總水量有限,如果配合隔河巖水庫超高程蓄洪,葛洲壩電廠削流,川渝兩地水庫全部鎖死的話,那麼極限水位應該會在45.25米附近,尚處在大堤的理論極限以下,所以要想安然渡過難關,必須得動用足夠的人力嚴防死守才行!”

這個判斷,無疑給分洪區帶來了一絲希望。

不過總指揮也是工科出身,清楚理論極限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時的目標極限,中間這部分只是由於工程計算過程中無法保證100%精確而留出的安全餘量。

既然是餘量,必定不是完全可靠。

如果真要選擇硬抗,那壓力就給到了負責守堤的幹部羣衆和軍隊指戰員的身上。

他的目光掃過面前站着的黃林羣。

“黃團長,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你覺得能有多大把握?”

黃林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上前了一步。

他只是一個團長,無論說出什麼答案都沒有決策層面的意義。

“總指揮,我們361團最擅長防守,既然當年能守住塔山,今天也能守住江陵。”

“人在大堤在!”

(本章完)

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75章 重熔層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4章 保研面試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4章 關鍵抉擇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97章 試飛F14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
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我宣佈,殲35A已經成爲我最喜歡的飛機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149章 科學,沒有主流!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75章 重熔層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668章 萬家燈火第459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74章 保研面試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4章 關鍵抉擇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97章 試飛F14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336.第336章 電磁干擾,噩夢重演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59章 西巴爾幹之謀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58章 嚐到甜頭的羅爾斯羅伊斯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