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

“真的可以!”

護目鏡後面,馬曉宇的眼神中閃爍着興奮。

如果不是因爲手頭還有任務,怕是能直接跳起來。

天知道在沒有微波暗室的情況下,他們下一步爲了尾噴口的隱身性要掉多少頭髮。

現在可好。

直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在他呼吸逐漸急促,甚至開始想象安裝新型航空發動機的下一代戰鬥機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的時候,身後卻突然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

“注意調整測試位置!”

劉永全作爲經歷過苦時候的過來人,敏銳地察覺到了眼前這個年輕人激動的心態,於是把一隻手輕輕放在了後者的肩膀上,示意對方保持冷靜。

發動機噴流與外界大氣相互作用會形成一系列桶形的噴流流場核心區,而每兩個桶形核心區之間,則是一道強壓縮的正激波,也就是馬赫盤。

距離離噴管出口的距離越遠,正激波的強度和由於其造成的噴流溫度、壓力上升幅度就會越低,從而影響到等離子體的生成和分佈。

因此,尾噴口正中心位置的數據合格,只能證明高密度等離子體的存在性。

要想真正進入應用階段,還需要像認識流場一樣,構建一個自然情況下的等離子體分佈場。

馬曉宇深吸一口氣,稍微穩了穩心態。

但還沒等他有所動作,一名剛纔站在劉永全身後,始終沉默不語的小老頭便滿臉着急地大聲吼道:

“快,一號探針撤出,轉清洗,二號探針接通差分放大電路,進入80cm,B點位!”

“是,一號探針撤出……”

複述了一遍口令之後,馬曉宇趕緊在操作界面上依次選取了探針編號、計算方式以及測量位點,然後按下回車。

位於地面臺架上方的驅動電機迅速開始工作,將另一根探針緩緩下降到工作位置,同時把前一根探針收回到保存腔中進行清洗——

由於發動機噴管出口處的氣流能量太高,探針迎風表面所接收到的帶電粒子流並不是簡單的熱沉積,而是會在周圍產生一個邊界層,進而形成脫體激波,干擾流場和粒子分佈情況。

爲了保證結果的精確性,不能一次下放太多探針。

而發動機噴流中難免會夾雜着一些未完全燃燒盡的裝藥固體顆粒,所以單根探針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需要進行冷卻和清洗。

如果要實現無空窗期的連續測試,那大概需要16-18組探針輪流進行工作,但考慮到銥材料傳感器離譜的成本而且還需要部分進口,一般只會安裝4-6根。

即便如此,這臺不起眼的測試設備價格仍然高達八位數歐元,也是核工業240所的當家寶貝之一。

正常情況下,甭管什麼測試,都得拿到他們那邊去做。

然而240所規模並不算大,根本不可能有條件把一臺渦扇10給拉過去。

況且這次測試因爲涉及到航空發動機本身性能的測試,所以要求也和往常不太一樣,需要由606所這邊的相關同志負責操作。

總之,最後還是看在常浩南簽名背書的面子上,對方單位冒着一定風險,同意了把這臺靜電探針測量系統給轉移到410廠一段時間。

條件是必須全程在包括所長韓陳峰同志在內的技術組監督之下使用——

也就是正急得吹鬍子瞪眼的那位灰髮老者。

“老韓,老韓……彆着急。”

劉永全又趕緊轉過頭來,安撫漲紅了臉色的韓陳峰:

“你放心,我們設計的測試方案裡面,每一輪的探針停留時間都在你們給出的參數基礎上又砍這三成,絕對不會把你們的寶貝疙瘩給用壞的……”

後者張了張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最後還是沒有出聲。

大家都是心裡有數的人,所以他倒也不是真的擔心劉永全等人把設備給用壞了。

只是有一種類似“自己的女神如今竟然被別人站起來蹬”的痛心感。

又觀察了大約十幾分鍾,韓陳峰基本確定對方的操作已經沒有問題,於是用複雜眼神瞅了一眼馬曉宇的背影,接着滿臉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轉向旁邊不遠處另一名穿着核工業集團制式工裝的年輕技術人員:

“小陸,你別忘了記錄一下設備的使用日誌,等回去之後電子化留檔……另外,航空動力集團的同志們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你也記得主動幫着解決一下。”

韓陳峰身爲240所業務方面的一把手,雖然掛着監督組組長的名字,但肯定不可能真的一直站在410廠的車間裡當監工。

因此,在確定測試任務已經進入正軌之後,便準備轉身離開。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

眼不見心不煩。

而同樣對於測試放心下來的劉永全也自然跟了上去:

“老韓,先去樓上的休息室坐坐,等今天的測試科目結束之後,我安排來幫忙的同志們吃個飯……”

兄弟單位的負責人帶隊過來幫忙,而且連費用都沒額外多要,他怎麼也得表示一下才行

二人腳步很快,說這一句話的功夫,就已經走到了測試車間門口。

開門之後,洶涌而來的冷風和雪花讓韓陳峰腳步不由得一頓。

作爲一個南方人,雖然已經在盛京工作了十幾年,但還是沒那麼容易適應這種天氣。

“還有事情忘辦了?”

劉永全只當對方是突然又想起了什麼。

韓陳峰本來只是覺得有點冷,但被這麼一問,卻也順勢點點頭,問出了自己從剛纔就在想着的問題:

“老劉,我印象裡……常院士就是從你們606所出去的吧?”

這個有點突兀的轉折讓劉永全一時間有點沒反應過來:

“常院士?”

“是啊。”

韓陳峰點點頭:

“我記着第一次聽說常院士的名字,就是96年第一屆珠海航展的時候,他和閻忠誠院士共同完善了當年的崑崙發動機……”

崑崙,也就是渦噴14的代號。

雖然現在已經成爲沒什麼關注的牛夫人了,但當年第一次以全尺寸模型方式公開亮相的時候,可是正經受到了不少的報道。

包括國防科工委內部,也有好幾輪的通報表揚。

也不怪韓陳峰印象深。

“其實嚴格來說,常院士一開始參與的是601那邊的八三工程,負責飛機本身的氣動和結構設計……後來碰巧趕上當時殲8C的01號驗證機在閻良那邊發生喘振故障,才陰差陽錯地開始接觸航發設計方面的東西。”

這些已經算是老黃曆的東西在軍工系統內部算不得什麼秘密,劉永全也只當是閒聊,用帶着幾分自豪的語氣介紹道。

“所以……常院士還算是半路出家?”

韓陳峰猛地轉頭看向劉永全,瞳孔中明顯帶着震撼。

“要不怎麼說人家厲害呢……”

劉永全雙手背到身後,一副“沒人比我更懂常院士”的架勢。

當然實際上,作爲跟隨常浩南時間最早的副手,他也確實瞭解不少早年間的事情。

“嘶……”

韓陳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看來我得把你前天給我看的材料複印一份,裱起來擱在辦公室裡面。”

他口中的材料,就是常浩南之前在辦公室裡給劉永全寫出來的那個等離子體發生思路。

也正是因爲看過了其中的內容,韓陳峰才力排衆議,決定把靜電探針測量系統借到410廠使用。

“複印那個幹嘛?”

那份手稿只是提到了一個概念,甚至連常浩南本人的簽字都沒有,倒是無所謂複製幾份。

“咳咳……”

面對這個問題,韓陳峰老臉一紅,有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上次院士評選連第二輪都沒進,這眼瞅着明年二月份又要交材料了,沾沾常院士的喜氣……”

“……”

劉永全略帶無語地搖搖頭,剛準備開口打趣幾句,卻聽到身後的測試工位上突然傳來了馬曉宇的聲音:

“劉總,現在測出來這臺發動機的推力……比之前變大了!”

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809章 還有後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105章 一炮雙響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423章 連發射擊!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
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809章 還有後手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856章 瓦良格號回國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942章 在對手最擅長的領域碾壓他們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105章 一炮雙響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90章 比核聚變規格還高的項目?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423章 連發射擊!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